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正>一、公共空间艺术(public art)公共空间艺术是目前城市空间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环节,由于我国城市迅速地扩张,随着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国家在制定计划时已经将公共空间艺术列入必然的规划范畴,这在赋予城市空间灵魂的同时,也为老百姓提供了具有趣味性及同时也有文化内涵的生活以及休闲环境,给予人们休憩放松的外部环境并且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市民与市民以及人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城市除了生活便利  相似文献   

2.
胡蓉 《美与时代》2015,(3):71-73
城市绿地景观是建构城市美的重要途径,是联系城市与自然、塑造城市形象、组织城市文化以及展示城市个性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市绿地建设虽成果斐然,但还存在不少不顾地域差异照搬国外模式的现象。因此城市绿地景观规划有必要结合城市美学的研究,强调长远、科学、艺术的系统规划,宏观把握城与人、自然的和谐关系,更好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与风貌特色,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营造美好城市生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态视角,旨在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注重的是人与环境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态环境对于人行为的影响。即在生态视角的影响与指导下,积极开展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的设计研究,明确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在城市湿地公园的文化景观设计中秉承与贯穿生态理念,注重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城市历史背景为依托,重在展示城市的文化风貌与历史特征;采用高新技术,实现建设的节能减排;注重植物规划,实现绿色环保;加之以美学理念,建设多元的魅力景观;景观设计以人为本,关注人性本身,实现人与景物的相互和谐。  相似文献   

4.
以城市规划与旅游的融合为主题,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了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的关联性,提出开展城市旅游资源评估与规划、城市景观设计与旅游体验融合、特色旅游区域开发与城市规划整合三种城市旅游与旅游融合途径,以及提供政策支持和建立合作机制、优化城市规划的空间布局、协同旅游和城市发展三种融合策略,为城市发展与旅游规划提供有效的助力。  相似文献   

5.
规划展览馆,作为一种展示城市建设成就与规划发展方向的新型博览建筑,在我国快速化的城市化进程中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代规划展览馆的设计,已成为了一个关乎城市和谐发展的复杂课题。一方面,规划展览馆以城市规划为主要展示内容,是保障规划公示问计于民、集思广益的空间载体,社会各界对其设计质量都有着较高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规划展览馆与城市有着与生俱来的紧密联系,设计也需要结合不同城市的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实际,展现城市的独有魅力。  相似文献   

6.
城市设计正在从大规划、概念规划向小尺度规划、精细落地转移,城市设计将从"小"和"细"着手,提升人们出行的舒适度。文章通过总结伦敦泰晤士河沿岸以及巴黎城市风貌区的精细化设计和管理,对精细化城市设计和管理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下一步详细方案设计的关系进行梳理,探究我国如何通过精细化城市设计和管理来提升城市品质和增强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从分形的观点看,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以分形的方式存在的,城市建筑也不例外。在我国,城市建筑已经在初步应用分形观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理论框架,并且延展到了城市分形的规划中。城市分形的规划在国内建筑界仍属于空白知识阶段,因此,研究城市建筑策划与城市分形的规划与实践,对发展国内城市规划的水平具有进步与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佛教文化》2011,(3):6-7
一座城市先要进行规划,才能去建设。一个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先要做好规划,然后一步一步去做。规划与建设的前提是要认识人生.对自己的生命有所认识。人间的痛苦就在于我们追求的东西是错误的,得到的东西也是错误的,这就是人的痛苦。如果我们追求的东西是正确的,得到的东西也是正确的,就不会痛苦,所以,我们的痛苦是自己造成的,不是别人给...  相似文献   

9.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城市的建设,而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城市色彩规划。水城威尼斯拥有着澄澈的蓝,巴黎拥有朴实的米色系,无锡有着淡雅的浅色调,每一种城市颜色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受到巴黎、北京、无锡这些城市色彩建设成功城市的案例启发,进一步研究长春市城市主色调规划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城市是承载人们美好生活的空间,生活之好与城市之善正相关。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深入学习和贯彻《规划》精神,为美好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2014年10月25-26日,由中国伦理学会、北  相似文献   

11.
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城市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惠蓉 《学海》2002,(4):43-46
推进城市现代化 ,必须重视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旅游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发展城市旅游业、提高旅游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旅游业要重视城市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要科学规划 ,城市旅游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衔接 ;要注重保护、开发、利用名胜古迹、建筑景观、历史文化名城 ;要注重通过城市现代化建设优化旅游环境 ;要突出地方特色 ,放大旅游城市品牌效应 ;要注重城市非物质遗产和文化产品的开发 ;要充分利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王洋 《四川心理科学》2014,(10):179-179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物质空间中,村落、集镇、城市是人类聚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几个层次和阶段。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高度文明的标志,它代表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要的文明程度,关于城市建设的发展与研究,它已充斥各个领域,比较成熟和完善。而对于相对比较分散、规模小、底子薄、文明程度不高的小城镇建设,各类学科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小城镇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深入研究其规划与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设模式、运行规律等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CI理论解决小城镇建设与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保证小城镇建设的合理布局与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鹏 《美与时代》2020,(2):41-4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社区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城市社区的规划,力求构建和谐有序的城市社区生活状态。与此同时,人们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对于城市社区规划工作的要求更为严格。为应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不断提高和改进城市社区环境规划工作,使之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文章以城市社区公共空间设计为主要研究论点,结合GIS空间分析法和智慧社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规划城市用地,是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地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是城市土地规划顺利进行的前提与保障。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土地利用的对策进行研究,将土地规划的策略划分为战略目标、规划战略、制约因素和政策的实施等四个基本要素,能统筹安排城市发展用地,从而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下,处于城市建设主体地位的居住区开发一直都备受人们重视。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进行居住区构建规划,才能让居住区开发与城市建设相协调。在一些中大型城市的个别地区,居住区大规模的开发,城市居民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相对的,也有一些住宅规划设计对城市的发展问题没能充分考虑,以至于后期分裂了居住区与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有必要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把握好人与环境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曲靖市城市避灾绿地规划为例,引入环境行为学理论,提炼出防灾避险认知、防灾避险行为、防灾避险环境要素三个具体相关概念并加以阐释。整合研究结果,提出便捷性规划、安全性规划、安抚性规划3个层面的规划引导方法,以提升城市避灾绿地的安全性与人性化指标,增强城市防灾结构,保护城市和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7.
湖泊,水的蓄积地,是全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早些时候,她常常远离喧嚣的城市,静静守护着一方水土。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的足迹开始打破了她的宁静,她开始被城市包围,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城市因她而富有生机,她也因城市而更加多姿多彩。如何规划,使其既能满足城市发展、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又能保护湖泊、淋漓尽致地展现湖泊的美,便是文章研究与探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单纯满足于物质需求,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在人们的闲暇时间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愈加频繁。而人们之间的交流需要空间,这也是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的基础。近些年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已经成为了社会研究的重点问题,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规划设计师在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时愈加注重艺术元素的融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宏观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房地产市场也不断改变,各个城市间的差距愈来愈大,为房地产的布局规划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于发达的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来说,土地竞争异常强烈,一些中型的房企不得不采用相互抱团的方式来为赢取地皮做准备,而在这种强烈的竞争下,小型地产几乎已经是无法生存。除此之外,三四线城市的分化情况更为严重,风险与机遇并存。在风险方面,主要是库存量相对一线和二线城市来说比较大,但是政府规划无法实行,地方性的房企难以进入等。在机遇方面,住宅的供应和需求是相对较大的,并且一部分三四线城市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和人口基础,但是缺乏足够的产业和商业的支撑,只是处于"尴尬"的境地,停留在止步不前的状态中。文章重点从规划和运营的角度来对三四线城市的发展规划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雾霾天气日益严重,低碳和生态理念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生态都市主义理论致力于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环境、资源及人的主观性之间的矛盾,对于指导城市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启示。同时,也只有把生态理念融入城市景观的设计中,才能促进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在结合分析南京地铁3号线的户外景观设计,提出了生态城市视域下的地铁交通户外景观设计与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