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亚峰 《美与时代》2007,(10):48-49
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绘画中有悠久的历史并且独立成科,宋代是中国工笔花鸟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出水芙蓉图》是宋代工笔花鸟画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独特的构图、用线、设色,体现出宋代绘画的艺术形式美.  相似文献   

2.
宋代花鸟画以独特的题材、精妙的构图在我国绘画历史上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宋代画家文化追求与艺术审美特征,文章首先分析了宋代花鸟画内容题材与载体,其次对宋代花鸟画构图布局与绘画技巧进行了解析,并在最后对宋代花鸟画的艺术特征与形成原理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进一步研究宋代花鸟画对于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宋代帝王肖像绘画在我国历代帝王肖像绘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承接唐朝和五代,对后世元明清的帝王肖像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文章通过对肖像画的历史渊源的阐述以及对宋代帝王肖像绘画艺术特征的探索,分析出宋代帝王肖像绘画在当下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宋代作为让中国人骄傲的时代,所取得的各项成就也是空前巨大的,其社会繁荣程霞也可以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一窥究竟,而绘画方面也是硕果累累。纵观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道重笔,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在这个时代里统治阶级所设立的画院则在整个宋代画坛中占有绝对的主要地位,归其原因则是因为宋代画院在运行的过程中建立起了一整套教育教学和管理机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从选拔人才到教育教学的成熟艺术教育模式。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画院培养了大批的绘画人才,从而促进了宋代绘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家陈寅恪说:"中国艺术,造极于两宋。"宋代是真正让中国传统绘画大放异彩、走向成熟并且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朝代。作为中国绘画史上一座高峰,宋代绘画取得如此成就与其背后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理学思想体系下,上至宋代统治者崇尚文治、推崇书画的政策,下至文人团体追求雅致生活的美学思想,这些因素都将宋代绘画推向一个新高度。从宋代哲学、统治者思想及文人审美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影响宋代的绘画发展的文化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姚婉缇 《美与时代》2014,(12):93-93
宋代是花鸟画的鼎盛时期,两宋画工画与文人画、画院画一起,形成总体性的雅俗结合态势,使宋代绘画达到鼎盛。其在艺术成就上所达到的高度在历代乃至今日都是无法被超越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家将综合材料引入绘画艺术创作,使作品的想象力、视觉效果、表现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当代绘画样式中综合材料绘画也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所喜爱。中国的综合材料绘画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艺术大家,作品既有本民族文化的特征又反映出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对此,文章结合艺术实践,阐述一些浅薄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宋代绘画的历史悠久,其中包含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等,题材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其中山水画是宋代名家辈出的绘画种类,并对后世的绘画影响极大。宋代山水画以前的构图布局都是传统式的全景构图,在此之后出现的"一角式""半边式"构图正是一种不同以往的创新。以现代的"陌生化"眼光反观宋代山水画构图的发展规律,现代主义的艺术理论与传统创作方式之间竟不谋而合,这种不谋而合是巧合还是必然?文章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寻宋代山水画构图的发展规律,诠释宋代山水画中"陌生化"意蕴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由《清明上河图》看市肆风俗画的艺术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为绘画艺术开拓了新的创作领域,丰富的市井生活内容,成为画家们描绘的新题材.这种反映城市社会面貌的绘画作品,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迎合了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因而受到群众欢迎,也逐步得到宫廷统治者的认可与赏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宋代,已达全面成熟,产生了许多有深远影响的各画家和优秀作品.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叉互相影响、吸收、渗透.笔墨技法有了明显的改进,呈现出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南宋梁楷的减笔人物画作品.义简练的笔墨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义简洁的笔墨准确地抓取事物的本质特征,把真实的自然形态转化为艺术画面,从而把写意画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使时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1.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学和艺术的极盛时期,不仅在诗词歌赋方面成就辉煌,而且出现了大量举世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的种类包括绘画、建筑、陶瓷、染织和园林。宋代是中国传统园林的转折期,因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人园林风格。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三个部分对克里斯托弗·内文森与奥托·迪克斯的绘画艺术进行比较研究:第一部分立足二者艺术背景,研究其艺术历程;第二部分对二者绘画中的战后生活作品内容进行剖析,着重阐释其艺术特色并试图探索绘画技艺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第三部分通过二者作品的比较,更深入了解在战后生活题材上两者绘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通过对二者及其绘画作品的比较分析,以期达到对战后生活题材的绘画作品的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13.
巴尔蒂斯(Balthus,1908--2001),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法国画家,出生于一个波兰的艺术家庭。作为20世纪仍保持欧洲风景画、静物画、主题画和肖像画传统的具象绘画艺术的集大成者,其作品的风格把东方和西方的绘画艺术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一套绘画风格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山水画在宋代时期已经达到了巅峰,在宋代时期,山水画的创作思想和构图技法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代山水画所营造的水墨意境富有文人情趣,将文人寄托于山水之间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在后世流传许多著名的山水画作品当中,画作当中所存在的意境之美和写意之美,能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在宋代时期山水画所传递的精神是作者的一种绘画艺术,其中包括了宋代山水画的创作元素,为后世的山水画奠定了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5.
影响绘画题材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共同影响宋代院体绘画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题材发展的因素大致有哲学思潮、观察方式等。宋代院体绘画题材相对全面,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题材发展则不均衡;尤其是人物画题材在各自体系的地位不同。了解历史上东西方绘画题材演变的过程及原因,利于指导当前画坛的发展,使各画种艺术得到共同发展,不致偏废。  相似文献   

16.
王燕 《美与时代》2014,(4):122-122
西方艺术与东方艺术好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哲学体系,但其实它们内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东方艺术讲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从大自然中吸取灵感,画大自然,西方的一些画家,也用这样的思想,进行创作,本论文通过分析欧姬芙的绘画作品来探讨禅宗精神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提高,大众对于各类艺术审美的需求也日益增强。美术绘画作品作为一门历史悠久且品类繁多的重要艺术形式,对于大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人群群众对美术绘画作品这一美的艺术形式的追求也逐渐升温,从目前全国各地所创办的美术长廊、绘画展、绘画培训班热等种种现象也可窥探一二。文章中,立足于大众审美能力,从美术绘画作品赏析的角度,来探讨美术绘画作品对大众审美能力的影响,以期提升美术绘画作品的质量,让美术绘画作品以更完善的形象和审美功效来切实提升大众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绘画的品评风气在南北朝蔚然成风,至唐代形成了主要的品评结构。此后的宋代确立了文人化的品评范式。文章通过对中国绘画品评方式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的梳理,着意于"品"与"格"在中国绘画理论中的辨析,阐述了宋代"品""格"观念在绘画理论中的发展与特点。宋代画论中"品"与"格"观念的确立为后世树立了品评范式,也对今天民族艺术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当前研究现状来看,学术界往往把蹴鞠当做一项体育文化形态来研究,鲜有学者从艺术的角度研究蹴鞠。从宋代开始,几乎每一朝代都有关于蹴鞠题材的绘画作品流传于世,集中反映了儒家审美观、文人趣味与大众审美、"女性气质"与"身体美学"三个方面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因此,从审美文化的角度考察"蹴鞠与艺术"的关系,揭示蹴鞠绘画在特定时代的文化意识和审美价值,是对蹴鞠研究的补充与拓展。  相似文献   

20.
宋代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中成就颇丰、独具魅力的一支。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其艺术价值,从图像学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宋代花鸟画发展的成因,分析宋代花鸟画中隐藏的文化内涵、美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以期更加立体、直观地描绘出宋代花鸟画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