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歌唱艺术的情感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表达是艺术的生命和灵魂,是歌声和音符存在的目的,所以认真研究音乐作品,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把握好声音—作品—情感三者的关系,是歌唱艺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掌握歌唱发声时的心理活动和生理结构 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对歌唱主体而言是演唱者内心情感、认识、需求,以歌曲为载体的一种表达、抒解、信息的输出。这种表达、抒解、信息的输出使得歌唱主体取得一定程度的精神满足,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心理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然而,所有的演唱过程都能达到歌唱主体的预期效果吗?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演唱者的发挥。所以我们必须要先弄清楚歌唱发声是的心理和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3.
李晨霞 《美与时代》2014,(3):136-136
声乐中科学的发声是:将人体发声器官及其相关器官通过唯一的也就是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获得美妙的声音,气息高效运用,能最有效地达到要求的音高、音量、音强、音色,有效地表达歌唱内容和感情。运用声音体现出歌曲的内涵、艺术修养、艺术表演,积累和沉淀艺术感和审美感,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真情实感,歌声优美的享受。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艺术的表现核心,尤其是声乐艺术,如果只有声音没有情感或者情感表现不准确,歌唱就会苍白无力,就不能打动人心."唱歌不唱情,观众不欢迎."因此,只有情感和声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是声乐艺术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刘飞云 《美与时代》2007,(11):76-78
声乐教学的目标性主要体现在"技"与"艺"上."技"主要是指物性层面上的技巧,如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等;而"艺"则属于理性层次上的东西,它涉及到艺术情感、文化素养等理论因素.在"技"的方面,良好的嗓音还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的训练,才可以学到好的歌唱方法.在掌握了演唱的技巧和保持良好的发声状态后,更重要的是要让歌声准确生动、声情并茂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早在人类社会形成的最初阶段,歌唱就产生了.最早的歌唱是伴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情感的一种工具,可以称之为自发的歌唱.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化,歌唱由自发转为自觉.简单的发声也发展为一种高超的艺术技能.但是歌唱本身的含义却并未改变,仍然是人类用来表达自身情感、抒发情怀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从课堂教学到舞台演唱实践,让学生达到最理想的歌唱表演状态,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歌唱技巧,提高学生演唱水平,提高学生分析作品处理作品能力,不断打磨歌唱技艺、积累更多的登台经验;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加大舞台表演实践的课程设置,并通过舞台演唱实践的反馈,发现课堂教学的不足,针对性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从舞台演唱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课堂教学与舞台演唱实践的统一性和互补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心理状态在整个歌唱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歌唱心理是成功演唱的前提,歌唱活动时心理因素将直接影响到其技巧的发挥,因此,心理素质的锻炼与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同等重要.了解学生演唱时的各种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有利于学生在声乐方面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人类的童年还是个人的童年,歌唱和舞蹈大都是一体化的.歌也罢舞也罢,都是人类表达某种情感、愿望的方式,这种情感、愿望的表达是全身心性的,而无法说某些方面归歌唱、某些方面归舞蹈.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生活中,语言是人们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而歌唱则是语言情感表达的延伸.中国古代音乐论著<礼记·乐论>中有句名言:"言之不足而歌之",这就充分说明歌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直接运用语言和音乐相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形象的艺术形式,是情感最完美的表达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声乐艺术是文学语言与音乐旋律相结合,并以人体本身声带做演奏乐器的艺术。歌唱离不开语言,歌唱语言运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歌唱艺术的优劣。西洋美声唱法同中国传统艺术唱法同样都非常重视歌唱语言在歌曲表达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歌唱中艺术地准确地咬字、吐字,使字与声相结合,根据歌曲内容、情调、风格,塑造完美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12.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八十华诞来临之际,全国“一会一团”的领导们和全体工作人员同全国各界人民一样焕发着对党无比崇敬和感恩戴德之情,兴高彩烈,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衷忱。 6月29日下午,全国“一会一团”的大会议室里焕然一新,墙上挂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座谈会”的大横幅会标,座谈会由全国爱国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柏年主持,在高奏国歌,全体肃立同声歌唱中拉开帷幕,大家争先恐后积极发言,有的朗诵,有的唱歌,座谈会充满爱党爱国的喜庆氛围。大家一致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同社会主义祖…  相似文献   

13.
石颖 《美与时代》2007,(2):72-74
"自然"是鉴别一个人歌唱好坏的基本尺度,所以,在声乐学习过程中要强调"自然":声音的自然、情感表达的自然以及歌唱心理的自然.只有在自然状态下的歌唱才会有感染力,才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解伟 《美与时代》2005,(11):44-45
任何一种歌唱艺术及其演唱方法都是建立在本民族文化传统及审美情趣基础上的.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也是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语言文化、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识的制约而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声乐与西欧的声乐艺术在结构形态和审美心理上有着极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决定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演唱方法上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5.
戴娜 《天风》2010,(10):39-40
<正>基督徒礼拜或聚会时总要齐唱圣诗,到底会众唱诗的价值何在?本文对此作一些探讨。一、表达敬拜的虔诚敬拜是人们对神爱的回应,而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圣经中常有这样的事例,就是当人们难以用言语表达自己丰富情感时,往往以音乐和歌唱来表达。当年撒迦利亚哑巴重开  相似文献   

16.
在诸多戴震道德哲学诠释中,"达情遂欲"的情欲主义、"能知故善"的理性主义抑或"遂其群生"的功利主义皆有之。这些诠释可能都没有触及到戴震道德哲学的真谛。戴震论"心"既有"知"也有"情",论"情"既讲自然情欲也讲道德情感。在戴震看来,人类顺承天地生生之德,在孟子"不忍人之心"这一纯粹内在"反思性情感"的自主驱动之下,通过"自求其情""以情絜情"和"情得其平"三个步骤,最终指向了"天下共遂其生"的普遍正义状态。戴震道德哲学并没有将道德动机简单归结为情欲满足最大化,也没有将絜情工夫简单理解成功利的算计,而是力图在生活实践中发挥每个人的道德情感平衡要求以实现普遍公平正义。这一以情感主义为基础的道德哲学建构极具挑战性,能够自成一格,当是明清以来不可多得的儒学新诠。  相似文献   

17.
歌唱心理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耘 《美与时代》2006,(11):87-88
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心理因素,即情绪、性格、意识等对歌唱的的影响。教师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仅让学生掌握声乐这门艺术,而且还要让学生尽可能地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创作和表现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最擅长抒情的艺术,音乐美学中更认为"情"贯穿始终,而在声乐中因有了文字的加入,就更具备了文学、曲调、演唱一些本体美的特性.但"情"仍是根本,它体现在歌曲创作、演唱等各个环节,具体表现为"形情"、"理情"、"唱情".  相似文献   

19.
歌唱艺术是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是要靠演唱来实现.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在歌唱的二度创作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以下的八个环节:内涵的理解、意境的想象、声音的运用方法、风格的掌握、韵昧的体现、艺术的处理、忘我地演唱、艺术与技术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邵瑾  樊富珉 《心理科学》2021,(4):997-1003
本研究旨在探索团体咨询成员共情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运用扎根理论对11名团体咨询成员的访谈资料分析,共形成11个轴心编码。根据编码间的关系得到如下结果:1. 团体成员共情包括共情理解、共情表达和共情感知;2. 团体成员共情理解的影响因素为相似性、观点采择;共情感知的影响因素为相似性和共情表达;3. 团体成员共情通过促进成员关系、认知领悟和情感支持提升团体效果。据此构建了团体成员共情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