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研究中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理论前提.反思前人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得与失,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和审美情境的关系中深入探讨美的本质,并辩证认识审美过程中审美认识和审美价值评价、审美的社会性和个体性的关系,正确区分美的本质和美产生的根源,以及自然美与社会美、艺术美的产生根源和审美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循此路径逐步分析不难得出:美是事物通过其外在形象表现出来的某些客观属性,在一定社会生活情境中基于某些相似性和主体发生的“物心感应”或“心灵默契”,具有引起主体的某些想象和联想,唤醒其社会的人生的经验,默契其价值观念和人格特性,丰富其认识,从而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灵愉悦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魏晋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拓展和细化期,自然美在这一时期获得重大的发展。这一点可以在宗炳《画山水序》中得到体现。《画山水序》在自然审美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发现了自然审美之魅,即山水之道、质趣之灵和山水形态之媚。自然美之发现,一方面需要"澄怀味象"的审美态度。另一方面,自然美的发现也离不开"应目"——"会心"——"畅神"的审美过程。而《画山水序》在自然审美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将自然山水之美以诗文绘画的形式得以体现,从而突破了自然美欣赏中的物质局限,将自然美拓展到了艺术美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传统美学观以及分析美学受康德、黑格尔美学的影响,把美学等同于艺术哲学,并把自然美置于美学之外。艺术品被置于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之中,"审美静观"成为审美的原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学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这些原则在阐释当代美学问题时显得捉襟见肘。所以在环境美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一是要力图突破艺术审美的单一场域,将美学置于更广阔的场域之中;二是要力图突破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命题束缚,为自然美提供必要的哲学美学基础;三是要力图突破艺术审美的静观特质,从而在实践层面为美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郑建启  何丽华 《学海》2002,(1):158-160
本文试从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种美学思潮出发 ,探讨设计美学中的审美问题。指出“美”的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审美”应是能动的 ,是“自然的人化”  相似文献   

5.
叶平文在《自然辨证法研究》1991年第11期撰文认为,西方生态伦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四种:第一是隐喻方法。这种方法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以表达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尊重。如说,大地是“母亲”,“自然界是人的身体”。做这样隐喻,蕴涵着人类对自然的情感,旨在强调自然美和人工美有本质区别,反映自然美的内在价值,激发人们对自然美的保护、热爱和尊重。除此之外还有类比方法、调查一列表法和数理逻辑方法。  相似文献   

6.
很多学者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美学与审美之间出现了裂痕:一方面是活生生的审美经验,一方面是抽象的概念游戏。那么,如何弥补这种分裂?身体美学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身体是"主体-客体"二分法结束之处,也是感性与理性的联结点。通过引入身体范畴,美学可以克服其面临的困境:(1)先谈存在于自然空间中审美活动的"身体",这是解决自然美难题的正解;(2)关于在日用品使用中人的"身体感"与生活美学;(3)关于人际交往之中的身体美感问题;(4)谈谈在对纯粹艺术品的欣赏中的"身体感觉"。通过研究这四个层面的审美感受,美学会回到鲜活的身体经验和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地形作为园林的骨架,对传统园林自然之趣的营造有着重要作用。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巧妙运用地形营造手法,可以取得别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周昭宜 《美与时代》2006,23(8):22-23
本文从墨西哥一古朴风俗出发,力图分析大海所代表的自然美的主观性和新娘所代表的审美主体在美感形成过程中所受到的民俗制约及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阐释主体与客体在审美及美感产生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黄勇 《宗教学研究》2003,(4):110-113
道家和玄学的山林悟道思想,是晋宋之际山水艺术兴起的理论根源。但是,在道家和玄学的美学体系中,山水只是体悟“道一美”本体的媒介,因而它们无法成为激发山水审美意识自觉的直接动力。道教入山修道的宗教实践,使审美主体直接走进了真实的山水之中,成功地把自然山水由悟道媒介转化为审美客体,从而激发了山水审美意识在审美实践中的全面自觉。  相似文献   

10.
梦海 《学海》2007,(3):33-41
在20世纪西方众多自然-风景美学思想中,恩斯特·布洛赫的“风景-暗码”学说独树一帜。布洛赫强调自然美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把它描写为人化的感性自然的前假象基础。风景乃是自然暗码的在场的解释,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机构,风景具有某种原型功能。自然美之所以对人发挥某种中介效应,全在于自然本身的乌托邦特性。在艺术美中,自然美的复制本身包含某种乌托邦的前假象,在这种前假象中,风景指向“尚未”,并对乌托邦和解目标内容起到暗码中介作用,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和谐美是自然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然的和谐美主要表现在自然风景的和谐美和自然生命的和谐美。自然和谐美的形成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多样性、整体视角、自由原则。欣赏自然的和谐美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快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作为审美文化,山水审美也是多层主体的审美体验,即对象性审美主体与空间性审美主体相叠加所形成的多层次的主体体验。在山水审美空间中,自然之物的连续性,即身体主体与自然空间交往过程中自然之物呈现秩序的连绵不断,是山水作为审美空间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3.
郭熙是宋代院体山水画的重要代表,其《林泉高致》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审美思想。郭熙认为自然是人之本性,人人皆有林泉之心,这是自然审美得以进行的根源。林泉之心作为超功利的审美之心,是自然审美所必需的主观态度和必要前提。郭熙认为自然审美的对象是真山水,其根本特性是自然性。自然美具有多样性和节律性,其本质是一种生命之美。郭熙认为身即山川是对自然进行审美观照的恰当方式。在远望和近看中,郭熙重视远望,提出了三远说。在三远之中,平远是最主要的观照方式,最能体现自然审美的特征,最易达到至高的天地境界。  相似文献   

14.
政治主体的建构是后马克思主义讨论的重要问题。拉克劳等人将后结构主义等理论方法引入社会批判领域,借助主体立场和“缺失的主体”解构传统主体,把错位视为重构认同的理论前提,通过“话语链接”和“空洞能指”建构认同,保留身份认同的开放性、差异性和否定性,以此链接多元的社会主体作为反抗力量。后马克思主义对于多元斗争主体的理论探索为我们把握普遍性问题提供了独特视角,但是多元主体和认同政治建立在唯心史观的基础上,以主体化取代主体,弱化了革命性,削弱了实践批判力度。对此,我们必须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考察当代革命主体,深化政治斗争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旭晓教授自1982年进入美学教学与研究领域,主要从事美学和应用美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自然美的研究,作为美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也被列入研究范围.王旭晓教授的淡泊心性、纯美意趣和广阔情怀使她对大自然中的万千气象和山水胜景别有一份钟爱之情,因此对自然美的研究也有着更为浓郁的兴趣.当然,由于自然美在中西方美学的研究中一直从属于整体的美学理论体系而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其研究过程异常艰辛.当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西方以及国内学界把自然美研究重新纳入研究视域、各个角度的探讨方兴未艾之时,更凸显出王旭晓教授前瞻的学术眼光和独特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6.
“返回自然”是卢梭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有着多重含义,它不仅是一个审美问题、环境问题,更是一个哲学和美学高度上的问题。从卢梭对自然人性的关注以及期望重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真诚的社会环境的角度,剖析“返回自然”这一命题的当代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闻美学不仅要注重对报道客体的研究,也应对报道主体给予充分的关注。新闻记者作为报道主体,应确立积极的审美追求和审美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创美能力,在求“真”的同时求“美”。积极的审美追求可以开启记者的形象思维之门,使新闻报道顺利达到美的彼岸,让读者在审美愉悦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一、新闻报道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为美国本土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杜威的“经验的自然主义”美学具有鲜明的生态精神和深厚的生态意蕴,这在其哲学基础经验存在论、经验方法和审美本体论、审美主体论、审美功功能论等诸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这样的美学无论对于生态美学的建构还是对于人类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罗纳德·赫伯恩1966年发表的论文《当代美学及对自然美的忽视》是环境美学兴起的标志,他在这篇论文及后续研究中提出的多个主题对环境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别于用艺术同化自然的那种如画性景观欣赏旧范式,赫伯恩关于艺术和自然关系的看法启发了"按自然所是"来阐发自然审美特征的原则,推动了20世纪中叶传统自然美学向环境美学的过渡;赫伯恩关于"自然欣赏要从琐碎上升为严肃"的思想启发了环境美学中以卡尔松为代表的科学认知途径和以伯林特为代表的审美参与途径,但他自己更倾向于这两种途径的结合;赫伯恩提出的形而上想象概念则集中体现了他的"自然欣赏要从琐碎上升为严肃"的思想,并引发了环境美学中关于想象、情感和直觉等感性因素的讨论;赫伯恩对环境审美经验特征的描述倾向于达成某种多元的融合,这种主张也预示着环境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审美过程中,如果人们很容易地获得了有关一个对象的信息,对其进行流畅的加工,那么人们就会产生愉悦感,而这种积极的审美回应会使人们对审美对象产生更多的喜爱之情。本文在对审美愉悦以及流畅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二者在审美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流畅性理论与审美愉悦作用的深层机制还有待未来的研究和探索,二者的相互作用也需要更多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