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的艺术全才和艺术天才,诗词、书法、绘画、文章无不擅长.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探讨了中西绘画的意象造型的相关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绘画意象造型以及西方绘画意象造型各自的突出特征,然后对于中西绘画与西方绘画在意象造型上的相同点与差异进行探讨,从而达到比较研究中西绘画的意象造型的目的,为我国绘画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苏州园林景观设计深受中国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多以诗为题,以画为本。园林满足了人的审美需求并寄托了人的理想、情感,它不但在造园技巧、手法上表现了园林与绘画的融通,而且在造园思想上融入了文人的性格、观念和审美,具有文人性。拙政园景点的布置隐含了不少隐逸观念,这更为拙政园增添了几分韵味。文章主要以拙政园及文徵明的文人园林绘画为例,研究拙政园的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绘画,除绘画本身外还包含诗词、书法和印章,这些元素构成了中国画的显著特点。中国字,最早是来源于画的象形字,以画达意。故字或画,多少都含有诗意,皆离不开意境。传统中国画丰富的精神内涵、审美理念和思维特点体现了中国画文学性的主要内容。诗词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生命力的分支,其文学性作为中国画的养分使中国画成为一朵生命力旺盛、永不凋落的独秀之花。文章以古代诗词和中国画间的相互交融为主题,来逐一分析两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日本江户浮世绘美人画与中国仕女画同为具有代表性的描绘女性题材的绘画形式,在日本美人画的产生与发展中,中国传统绘画对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唐寅和日本浮世喜多川歌麿同为各自所处时代绘画领域的代表人物,又都擅作美人题材的作品,且都在政治上不得志,又在困顿中离开人世,因此具有可比性。将两人的作品进行对比,从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三个方面出发,分析了中日传统绘画在女性题材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王娟 《美与时代》2014,(4):88-88
宋代的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它标志着中国绘画高峰的出现。北宋时扩大了“翰林图画院”的规模,并确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绘画考试升级制度,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工笔花鸟画家。他们在绘画上重视写生,即:外师造化。故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风格各异。这一时期文人画也逐步形成,并涌现出-大批以四君子为题材的花鸟画作品,从表现手法上看,也属偏工一路。徐熙之子徐崇嗣承其祖业,创立了没骨工笔花鸟画,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都深深地影响了各自的绘画艺术的形式与发展,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必然产生完全不同的绘画艺术形式。文章尝试从中西绘画艺术形式的差异中寻找产生差异的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8.
罗来兵 《美与时代》2013,(12):98-98
中国的绘画源远流长,从夏商的岩画和壁画、春秋战国的帛画再到后面所具体形成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显示了中国在绘画史上巨大的成就。绘画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工笔和写意,后面经过无数优秀画家的尝试把这两种画法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兼工带写的画法。在中国绘画史上出现了很多非常优秀的画家和作品,尽管现在西洋绘画的冲击很厉害,中国的绘画以他独特的风格在世界的绘画领域保持着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中西绘画美学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艺术理论体系,也可以说体现着两种不同的艺术境界.从总体上看,中西传统绘画都是和谐的艺术,即古典主义的艺术,两者都强调再现和表现的结合.然而,由于中西文化传统以及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中西绘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即:中国绘画侧重于表现和抒情,以写意见长,而西方绘画则侧重于再现和摹仿,以写实取胜.造成这种美学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者根植于不同的民族土壤,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与哲学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据相关的资料显示,我国的传统绘画在世界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也有很大的影响。将中国的传统绘画和现代文化相结合,对我国的陶瓷工业美术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能够促使中国的传统绘画在陶瓷工业上得到展现。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传统绘画在陶瓷工业美术上的体现,同时阐述了陶瓷工艺美术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上的影响,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画家勃鲁盖尔,与清初八大山人在时间上相差了一个世纪之久,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运用不同的绘画媒介,在各自画坛大独具影响,然而他们却用着同样晦涩难懂的绘画语言、以极其隐喻的绘画形象来表现主观情绪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本文通过梳理两位艺术家绘画风格和绘画意向的异同来探究俩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2.
西方绘画在印象派后期,一些画家不再遵循印象派客观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而赋予绘画以象征意味和主观表现色彩,其中代表即是梵高和塞尚。他们在艺术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并在创作主旨、创作技巧上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绘画风格。两者在艺术手法、表现形式、色彩运用和创作思想的差异,为后来的西方现代艺术彰显个性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13.
当代诗词正以风起云涌之势呈现在中国诗坛。当代诗词究竟向源远流长的中国古诗传统继承些什么?也就成为热门话题,中国当代诗词刊物《中华诗词》以及各省市诗词刊物,无不对此展开讨论。然而,许多论文几乎都集中在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为要不要坚持、维护这些格律争...  相似文献   

14.
薛媛 《美与时代》2004,(9):22-24
当代中国绘画艺术正处于全球一体化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处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之间进一步的交流与互渗已势不可免,能否把握好历史赋予的这一重要机遇,密切关系到中国绘画艺术在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对中西绘画艺术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自不同的审美取向进行一番回顾与探讨,显然有益于中国绘画艺术今后的发展与繁荣.回首中西传统绘画艺术,我们看到,它们有如两座形貌各异的山峰,虽然同样具有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感染力,但却各成一体,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审美取向:中国传统绘画重言志抒情,西方传统绘画重摹仿自然;中国传统绘画讲求意境美,西方传统绘画重视人体美;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西方传统绘画呈现出科学化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5.
一代水彩大师王肇民先生将中国水彩画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对人生、艺术、美学等的思考浓缩在诗词创作与画论中.在表述自己的艺术观、美学观时,知前人之所未知,言前人之所未言,涉及绘画创作与教学的所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与西方民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诞生出不同的艺术体系。中西绘画风格与技艺的结合使得中西两种风格迥异的艺术形式相互借鉴,并在各自适合的土壤上蓬勃发展,绚丽绽放。文章以中西方文化发展为基础,对中国绘画艺术未来的发展作出尝试性探究。通过本次的研究,在以后的教学中,将中西古典绘画美学研究和时代发展结合在一起,使之后的教学能够适应时代,不断促使绘画美学得到新的认知,使中西方艺术观念相互渗透,实现深入的融会贯通,从而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  相似文献   

17.
草书,作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奇葩,对抽象表现画家的绘画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草书的情态抽象观念植根于中国文化深厚的土壤中,"天人合一""同自然之妙有""无法之法""意在笔先"等观念影响着书法艺术的发展,是草书中的情态抽象观念;而抽象表现绘画中的情态抽象观念则是动态的、感性的、移情的。草书和抽象表现绘画各自的抽象观念都具有相近和相似性,我们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应辩证地比较问题,相互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经济、政治、宗教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各自背景下不同的文化模式,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造就着中西方艺术独特的审美心理。中西方艺术创作中的审美心理差异是中西方艺术活动乃至呈现的艺术作品风格各异的原因之一,中西方绘画形态就居于中西审美心理的差异性,呈现出各自的特征。中国绘画形态表现为"心物交融"与"模仿自然"的美学原则;中国以"气韵生动"为艺术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西方则是追求"生动完美";中国更在绘画形态中着力体现含蓄的美感,西方则是力求突显奔放的张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大量史实对清代著名画家改琦的家世进行了考证,从而对过去零星又简易的介绍提升为系统而完整的历史描述,由此确定了改琦家族从阿拉伯到中国江南地区的迁徙历程。通过对改琦绘画、书法和诗词的剖析进而探讨了改琦作为一位艺术家在信仰方面的综合主义现象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作用。文章最后指出:正是各大文明和思想传统的内核具有类同性使得改琦在精神文化上并蓄兼收、融会贯通而对富有包容性的中华文明的艺术作出了伟大贡献,从此名列为中国古代著名画家。  相似文献   

20.
母爱的光辉     
周志治 《天风》2004,(6):34-35
世界上有太多的诗词是颂赞母亲的,世界上有太多的歌曲是歌唱母亲的,世界上有太多的雕塑绘画是描绘母亲的,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都用母亲的形象来比喻。母亲是我们生命的泉源、快乐的泉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