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园冶》是我国造园史上最重要的园林专著。因其诞生年代较晚,又是唯一的一部造园技术专著,常被认为是中国明清园林的技术总结。由于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园冶》中许多观点具有前瞻性,对今天的设计仍具有指导作用。《园冶》采用以"骈四骊六"为其特征的骈体文,全文气韵贯通,辞藻华丽,不仅在园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和欣赏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就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创作山水风景式园林。掇山、理水,是《园冶》创造山水风景式园林的重要手段,《园冶》的造园思想也正是通过山石、流泉的经营布局来彰显。掇山、理水之法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境界追求是一致的,它对中国当代园林及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园冶》美学思想可以"借景""因宜""随宜""巧妙""境界"等五个关键词组织起来,共同构成其审美创造理论。"借景"是建造园林的根本方法,是其审美创造论的导向性原则;"借"与"因"一体两面,"因宜"即因时、因地、因事制宜,可以"随宜"来概括,可以"巧妙"来形容,此为审美创造论的操作性原则;最高的造园理想即对"境界"的追求,此为审美创造论的超越性原则。这三方面正是中国艺术意境创造论的精要表达。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读《园冶》一书,对明代的造园理论与方法实践进行探究,提取其“体宜、尚雅、时尚”的造园理念、实践原则与审美意趣,与粤中庭院所体现的时代性、简洁性与现代性进行对照与印证,以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东莞可园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造园立意、建筑布局、谋篇理景等方面,多角度理解粤中庭园营建之法与造园之道。  相似文献   

5.
《书筏》是我国书法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其理论价值得到广泛认同,影响也较为广泛。文章分别就笪重光《书筏》的理论价值与影响进行探讨,阐述《书筏》的理论丰富性、理论精辟性、理论独到性以及其对书法意境的影响、笔法的影响、墨法的影响、布白的影响等内容,分析《书筏》对后世书法学习和研究带来的推动作用。以期通过研究,进一步呈现《书筏》在书法研究中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园林铺装是指用各种材料进行的地面铺砌装饰,其中包括园路、广场、活动场地、建筑地坪等。园林铺装,不仅具有组织交通和引导游览的功能,还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息、活动场地。同时还直接创造优美的地面景观,给人美的享受,增强了园林艺术效果。本文对景观设计中铺装的表现要素、色彩、质感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对今后的设计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长物志》是明代苏州文人文震亨撰写的一部关于园居生活与园林营造的笔记体著作。此书共十二卷,涉及室庐、花木、水石、几榻、器具等诸多方面,不仅在园林营造方面颇有研究,其对室内的家具、器物也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反映了晚明江南地区文人精致细腻的生活美学与清雅淡泊的审美品位,在中国古代造物设计理论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长物志》所蕴含的造物思想进行充分的研究,挖掘传统文人和匠师的造物智慧,将其基本的造物观念为今所用,可以为现代设计提供可贵借鉴。  相似文献   

8.
"因借体宜"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我国著名造园家计成在《园冶·兴造论》中提出"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思想。文章着重研究其中"借"的思想,探索国内乡村民宿的创新和发展,结合湖北省阳新县妹思湖乡村民宿整体规划设计,探索民宿建筑空间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手法,从借地、借光和借物三个方面以及人文艺术隐喻的角度,分析乡村民宿的建筑景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渗水性生态型铺装的研究,找出景观铺装材料和铺装方式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使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最大限度降低人类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作用。从人主观的角度和大自然客观世界的角度,分析铺装所需要的功能和意义。通过对各种铺装形式进行生境面积因子(Biotope Area Factor-BAF)或称为生物栖息地指数的比较评价,尊崇"低影响开发"的原则,同时兼顾人性化,实用主义、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发展中寻求一个平衡点。  相似文献   

10.
《园冶》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造园理论著作,其造园思想可以总结为"道法自然"的生态平衡观、"因借体宜"的生态保护观和"当要节用"的生态节用观。在当代园林设计中,仅仅考虑人类自身利益和需求,孤立地把"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的唯一准则所产生的误导,是园林设计中一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潜在危险,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1.
铺装在园林艺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石材、砖、木材的运用,充分营造出园林空间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书法史上,孙过庭的《书谱》具有重要的书法价值和理论价值。其提出"五乖五合"的方法对书法创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及启示。《兰亭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造诣颇深,一直被广大学者研究和学习,而五乖五合在《兰亭序》的创作中也发挥着别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园林建设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建设要求,在园林设计当中逐渐开始应用更多的现代化设计理念,改革原有的园林设计原则,使园林设计进一步得到完善,促进园林建设更好地发展。在园林的设计当中,引入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能够更好地为园林创造价值,并丰富园林设计内涵,使园林中生态建设得到平衡,实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设。文章对园林建设中引入现代化设计理论的重要意义做了简单叙述,并通过对现代化设计理念原则的分析,对其在园林中的应用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岭南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长河中,一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岭南园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园林体系。岭南园林发展中心在广东,其四大名园就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从美学视域出发,概括总结岭南四大名园空间布局特征,挖掘和分析其审美意蕴,发现岭南园林中自然与建筑相互融合、相互辉映的关系,并针对其对现代园林的影响与应用,将岭南四大名园的美学价值上升到理论实践,为岭南地区现代园林建设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5.
陈錬是乾嘉时期一个重要篆刻家和印学理论家。其成书的《秋水园印谱》包括篆刻和理论方面的内容,具有很高的篆刻学习价值。文章以所见陈錬存世印谱中的《秋水园印谱》进行深入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一是对《秋水园印谱》版本和流传进行梳理,二是对《秋水园印谱》中的篆刻艺术进行探析,三是对《秋说园印谱》中所包含的印学理论进行研究,从而全面地对陈錬《秋水园印谱》进行了解。  相似文献   

16.
《长物志》是我国古典造园史上的一本巨著。通过从《长物志》中的《水石卷》里所提到的"石令人古,水使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要需回环峭拔,安插得宜,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这一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对我国古代的理水艺术进行理论和手法上的论述,掌握其中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再结合当代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提出其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近代是西学东渐的时代,也是第一次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审视和整理的时代。从康有为开始,《淮南子》进入了近代思想家的视野,并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近代思想家对《淮南子》的研究既涉及到其史料价值和学术归属,又侧重对其进行思想阐发,对于推动《淮南子》研究具有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传承与发展,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岭南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其不仅造园艺术精湛,而且文化内涵深厚,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有比较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对传统岭南园林造园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研究,其目的是认识岭南园林造园艺术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认识岭南园林造园艺术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相互作用,实现传统岭南园林造园艺术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共同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声画集》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题画诗总集,极具研究价值,但目前对其研究尚少,无人梳理其研究史。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将关于《声画集》的研究史做梳理叙述,并将历代对《声画集》的书籍性质、作者家学及其版本与校考等问题的研究都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20.
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理论和实践中不容置疑的地位和逐步显露出来的局限,形成了对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强大推动。笔者对这种推动下的劳动价值论研究关注和思考已久,看到鲁品越教授的《创新劳动价值与社会生产历史进程——两层次劳动价值创造论》(见《哲学研究》2009年第7期,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