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汉代是中国印章艺术发展史上的高峰期,宗教印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汉代宗教印因材质、章法而别具意味。  相似文献   

2.
篆刻是中国文化史上十分重要的种类之一,我国的篆刻艺术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对其他艺术门类产生了极其广大的影响,它是从实用印章、政治、经济、文化、书法等方面汲取优秀内涵而转化成文人印章的一门高深艺术。文人印章艺术篆刻从隋唐时期起源后经历了各时期各派文人士大夫的不断发展在明清两代达到了繁盛阶段并在其后继续发展繁荣,活跃于各种文化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徐晓鸿 《天风》2009,(8):30-31
献天马与题画诗 题画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奇葩,其方法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以抒发感情或画面的意境。画中题诗使得诗画互补,再加上印章,成为独特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4.
汉代印章在中国篆刻艺术史上堪称高峰,不论是在品种数量、风格多样性上,还是在制作精美程度上都远远超过前代。汉代印章的制作材料多为青铜,其印章类型大致可分为官印、私印、吉语印、肖行印等四大类。在艺术表现上,汉印通过留白匀称、布局严谨、气势雄壮、虚实均衡的构图,凸显了出乎心而合于道的中和之美。  相似文献   

5.
印章是中华文明的结晶,从它的起源到发展成熟,从实用价值到到艺用价值的升华,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转折,经历了千百年的历练,印章终于成为书法绘画中可缺少艺术符号.  相似文献   

6.
将公共艺术置于城市艺术设计大框架内,从大环境和系统设计的角度深入分析装饰艺术介入城市公共艺术的途径,探讨装饰艺术介入城市公共艺术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并从装饰艺术符号的提取彰显城市文化内涵、装饰艺术介入城市公共艺术构建地域特色和可识别性、装饰艺术介入城市公共艺术体现场所精神三个层面阐述装饰艺术介入城市公共艺术的表现与意义,以将装饰艺术更好地融入城市公共艺术。  相似文献   

7.
我国书画作品除去题款尾部的姓名印章以外,往往还有镌刻诗、词、章、句及图案等的印章,统称为“闲章”。闲章虽小,却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记载,元末画家王冕偶得一块色泽斑斓的花乳石,便刻了一方“会稽佳山水”印押到画上,从此文人墨客研朱弄石遂成风气。由于这种闲章无关名讳,可以随意表心迹、抒志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艺术幻象理论是苏珊·朗格艺术符号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认为艺术创作的结果就是产生艺术幻象,幻象是各门类艺术的基本构成,幻象进而可分为基本幻象与二级幻象。基本幻象是区分各类艺术的依据,而一种艺术中所呈现的其他艺术的基本幻象则称为二级幻象。  相似文献   

9.
艺术的初心     
艺术的言语形成,来自人类心灵的神性光芒,人类对艺术的的崇敬,又如巫师对仪式的崇敬,回到艺术的神性意义,才能找回艺术初心的神韵。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艺术思想以文学创作、艺术本质和艺术生产三条主线构建起科学无神论反思的艺术批判逻辑。诗歌等文学创作表达出马克思对神、自然事物以及人的情感的认知,其中自觉的神性批判展现了马克思无神论思想的早期萌芽。从哲学性、实践性、社会性等属性出发,马克思基于理论层面的科学阐释规定了艺术的“去神性化”本质,以此为基础使艺术从神性复归到人性。同时,马克思通过艺术生产为艺术与人所生存的现实世界建立联系,艺术生产的实践批判直接指向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活动,揭露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剥削本质,借此表明艺术作为人的生产方式而非神的工具的科学无神论立场。  相似文献   

11.
所谓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过程中为实现领导目标,运用自己的知识、智慧、才能和经验,实施有效领导而表现出来的非规范化的、具有创造性的领导技巧和技能。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领导者应着重掌握三方面的艺术:一是领导用人的艺术;二是授权的艺术;三是协调人际...  相似文献   

12.
涂鸦艺术,这个从反叛艺术开始到一个真正的艺术分支经历了极其丰富的变换,现在涂鸦进一步潮流化、世界,同时,由于涂鸦与现代艺术的结合,使涂鸦逐渐成为具有更高艺术追求的艺术形式,拥有了更加精致的表现手法。涂鸦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产品设计的变现形式,给整个设计领域带来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岳雅典 《美与时代》2014,(12):104-104
衍纸艺术是将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的表现方式转换在纸上,以纸为元素表达思想和观念,用丰富的艺术语言展现衍纸的无穷魅力。但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不落后于其他艺术形式,由于其独特的制作和表现方式,衍纸艺术形式一直被视为是艺术中的边缘艺术。衍纸艺术注重视觉语言的表达,并挖掘触觉的质感美。纸材的种类多样,可塑性强,其特殊的质感和视觉魅力具有其它视觉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优势,视觉与触觉二者完美结合,虽是小小的纸卷但散发出的魅力是无穷的。  相似文献   

14.
王丹 《美与时代》2013,(9):107-107
艺术的源头我们无法追溯,但艺术的表现方法却是种多样的,尤其是现当代艺术。通过对杜尚作品的简析,阐释了现当代艺术打破传统艺术创作的理念,由于工业革命影响,我们传统的艺术充满了挑战,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又应如何应变?  相似文献   

15.
如果把最原始的艺术活动也包括在内,艺术活动也是人类一个最古老的实践活动领域。  相似文献   

16.
陶宇 《美与时代》2013,(11):61-62
随着中国文化艺术产业健康而高速发展,大众对文化艺术认识的加深,文化艺术产业在人们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的比例和地位。而管理统筹的优秀理念适应于各行各业,艺术工程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热门学科就这样应运而生,被应用于诸多艺术领域,并且在影视动画的制作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古老的艺术都会受到古老文化的深刻影响。这些差异性创造了艺术的多元化,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人类文化沿袭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本文从中西文化习俗的差异性为出发点,具体的分析了艺术和巫术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且结合当代文化发展的特点阐述了巫术对现代艺术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冯道刚 《美与时代》2023,(8):137-139
艺术乡建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可以为乡村注入文化和艺术元素,而且能够为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模式下,新型乡建人才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以乡村振兴为逻辑基点,以艺术赋能为研究视角,从乡村传统技艺的传承、产业孵化和平台运营等方面分析乡建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9.
旧工业厂区空间具备其他城市空间不具备的独特的场所营造能力,对旧工业厂区空间的独特工业元素进行提取,通过艺术介入的处理方式展示独有的场所精神,能够让场所空间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特征。以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马尾造船厂更新改造为例,从主题与精神的整体、文化与景观的融合和场所与叙事的连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公共艺术介入工业遗址空间更新模式展开相关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张法 《哲学动态》2023,(9):103-114
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形成的现代型艺术,其核心概念为“艺术哲学即美学”。20世纪初产生了与之不同的艺术科学。到20世纪中期,又回到“美学即艺术哲学”。这两次“艺术哲学即美学”的核心内容不同,前者重在艺术门类体系,后者重在概念分析。在艺术科学的演进历史中,艺术史取得成功,产生了“艺术理论”一词的两种不同内涵,由此造就了“艺术”概念的复杂性。美学—艺术哲学—艺术科学进入中国后,一方面仍以“艺术”为总名,体现在哲学和学科体系当中,另一方面则以“文艺”为总名,体现在体制和学科两个方面。“艺术”和“文艺”的语汇悖论由此形成。进而形成了“中国艺术”(或曰“文艺”)两种总名、三套体系和三套话语的局面。艺术话语在世界与中国均呈现出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内蕴着世界现代性和中国现代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