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本来身体健壮的张晓丹突发急病不能走路了,她不得不休学。在经历两年病疼的煎熬后她又决定重新上学。与她素不相识的大学生李忠安每天背着她上学下学,那段0.8公里的路、那3层楼的楼梯,一个瘦弱还营养不良的学生背着70公斤重的姑娘。李忠安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后,仍背着张晓丹上学下学。张晓丹毕业了,4年的朝夕相处,产生了爱情,他们一同走进了婚姻的圣殿。李忠安说,他不是同情晓丹,也不是可怜晓丹,是真心地爱她,背她上4年学,知道了她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姑娘。李忠安说:“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新郎。”张晓丹说:“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新娘。”  相似文献   

2.
琼斯是一家百货公司的理货员,每次谈论自己时,她都说成年以后一直希望能上大学,但总有原因阻止她实现这一梦想:她付不起学费、她必须养家糊口、她工作太忙、她没有时间,她最近的一个原因是太老了。她丈夫最后一次建议她上大学时,她对他说:“如果我现在利用业余时间开始读大学,毕业的时候我都50岁了。”  相似文献   

3.
吴兵 《天风》2014,(8):49-51
兰溪姊妹,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中国作家》杂志签约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协会员,大连作协理事。荣获“全国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出版著作7部。有十年大学讲台生涯,为客座教授。是高级会计师,还当过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4.
溪竹 《天风》1996,(9):16-17
张静姊妹在神学院就读的消息不径而走。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眼光,议论着她,看待着她。了解她的卫生界人士说:“她跟着有祖传秘方的父亲学习了不少医疗技术,放着大钱不挣,去上神学,真傻!”熟悉她的文艺界人士说:“一个能歌善舞的姑娘,几个歌舞团多次邀请她下海演出,她都谢绝不干,非要去上神学,真是不可思议!”同学们说:“4年医专毕业,学校里的高才生,多少医院要她。  相似文献   

5.
算命先生     
妹妹初中毕业后就回家了,这对于一个农村女孩来说,更多的意味着一生就这么过了,像他们的祖祖辈辈一样,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但谁曾想一位“算命先生”改变了她的人生航向。  相似文献   

6.
宽容与友善     
当营业部经理时,我和一个雇员不和。我不喜欢她的目中无人,并决定找她谈谈。为了避免当众争吵,我打算在家里给她打电话。“我是否要解雇她?”翻着雇员卡,我若有所思。突然,9年前发生的一件事闯入我的脑海。 那时,我干着全日制工作,以资助丈夫迈克完成学业。终于,他毕业的日子要到了。我们的父母将从州外赶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而我也为那天做了许多计划。比如,毕业典礼后,去吃冰淇淋,然后去镇里潇洒一回。 我兴高采烈地跑进我工作的那家书店。“我要在感恩节后的那个星期六休假,”我向老板宣布,“迈克毕业了!” “对不起,…  相似文献   

7.
领教口才     
大学时代她便以口才出众闻名全校,毕业后,到一保险公司就职。那次同窗好友聚会,由她发起。接到通知的同学互相联系时笑说:“她那口才,要是拉起保险业务来,我们可抵挡不住啊!”“那就来个众志成城,不为所动,领教她的真功夫究竟如何。”“好,一言为定。”老同学相聚,照例是热热闹闹,但由于大家多存了份心思,倒不如往日轻松。还是她,提议每人说印象最深刻的校园往事。谈笑间,众同学想:瞧她,不过是想先温旧情,铺垫罢了。时间过半,话题转入各人现状,她还是说着毫不相关的轻松有趣的事儿。大家想:看她真是自信,都不需要很多…  相似文献   

8.
2年前朱丽蓬·春堪茜(ChuleepornChungrangsee)辞去了某公司的工作,到法身寺做专门的服务人员。她身着白兰相间的条纹衣服在寺中生活工作,每天两次习禅。“我非常知足”,她说,“除了平静的生活,我再没有别的要求。”30岁的朱丽蓬·春堪茜毕业于一家私立大学,现在负责寺里对外公关,是数万名法身寺的追随者之一。她声称去年在法身寺与大家一起亲眼看见两次奇迹。“我们先是看见太阳上有一块水晶般的亮点,非常非常的柔和清澄,当时我们都可以直视太阳。”“忽然我们看见太阳上有銮波瓦帕南(LuangPo…  相似文献   

9.
分数下来时,她的世界塌了。她第二次高考,分数跟第一次一样,低得出奇。她在电话里用颤抖的声音说:“爸,分数知道了,考得还不错,上了二本线。”挂断电话,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成祖明 《金陵神学志》2000,(3):25-26,30
五十年风风雨雨后,世纪之交,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迎来了她五十岁的生日。回顾过去.我们不能不感到欣慰,为她取得的成绩而自豪、骄傲。历史已经证明了三自道路是中国教会的正确选择,因为“三自”五十年后的今天,人们已经完全改变了对中国基督教的观感,人们不再认为“多了一个基督徒,少了一个中国人”,相反,人们从当年的敌视、排斥、攻击,转而给与了友善、接纳、称赞;基督徒的人数由过去西方传教士在华宣教一百年的不足七十万,仅五十年后,就达到了上千万;当然不仅是量的增加,更是质的提高.今天,中国基督教正按着“三自”原则,走着一条荣神益人“得众民喜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现年35岁的许铭是上海一家证券公司的普通职员,2001年,她在怀孕期间去医院做B超柃查,当从黑乎乎的屏幕上看见一个网圆的模糊影子时,她禁不住乐了:“这就是我的孩子吗?简直就是一只小番茄。”于是,她对在外面急于等待检查结果的老公喊道:“我们的孩子就像是一只小番茄。”  相似文献   

12.
18岁,对于一个姑娘来说,正是金子般的韶华岁月。然而,她却服下安眠药,永远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离开了她的亲人和一直关心、帮助她的老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好心人。“某某班女生严玲玲服药自杀了!”今年3月的一天,如同一声惊雷炸响,震动了这个有2000余名学生的校园。严玲玲,16岁初中毕业考入某中等专业学校。两年多来,她生活俭朴,学习刻苦,连续两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一次获综合素质一等奖。两次在省级以上媒体征文活动中分别获得过一等奖和二等奖。老师们对这位一直被学校引以为荣的好学生突然走上绝路倍感惋惜,同学们也感到茫然不解。她的奶奶和父亲更是痛不欲生……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中期发源于英美的“基督教女青年会”,于1890年从美国传入中国,不久后成立了“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委员会”,并被接纳为世界女青年会会员。中国女青年会的广大会员,当民族危亡之秋,在虔诚宣传教义,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同时,仍挺身而出,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邓裕志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一。邓裕志,字裕芝,号康,笔名雨枝,1900年9月出生于湖北沙市一个书香世家,8岁时随父母移居湖南长沙,14岁时加入基督教女青年会。1926年,邓自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历任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学生部干事、劳工部干事、主任干事、民教部…  相似文献   

14.
陈亚丽是中日医院急诊科的一位年轻的护士,从护校毕业后就在医院工作,年仅31年的她,看不出已有了长达11年的工龄。陈亚丽也是一位热心的教友,从小就领洗,信仰的种子已在她的心里根深蒂固,这从她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叫“若望”就可以看出。如今已四岁的小若望似乎比同龄的孩子更懂事,他常常随着爸爸、妈妈一起来东堂参与弥撒。这个普通的家庭,用我们的  相似文献   

15.
小芸是高二女生,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她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可是,自从上了高中她的学习成绩就处于不断下滑的趋势,她很是着急。可越是着急注意力越集中不起来,记忆力也明显不如原来。她恨自己不争气、没出息。  相似文献   

16.
身边的美景     
一个女孩子直到22岁大学毕业前一直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毕业后,她决意要离开家乡,离开这个令人昏昏欲睡的城市,以及这个城市里“庸庸碌碌”的人们。她要去找寻一个美丽全新的地方,在那里开始多彩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出差去G市。同事打电话让他女儿去机场接我。她研究生毕业后,去G市6年,现已是某外资企业的部门经理。“叔——”出了机场,有位少妇在叫我。“她是春燕?”与3年前见到的简直判若两人。虽然衣着还是那样庄重、典雅,但脸色萎黄、头发干枯,没有了往日的靓丽和活力。  相似文献   

18.
画家简介:罗文帝,1989年贵州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毕业,现为安顺学院艺术系主任、教授。安顺学院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中国剪纸学会会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顺市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安顺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安顺市画院副院  相似文献   

19.
苟志效,1957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国际符号学学会会员。东亚国际符号学学会会员。广东省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副主任、硕士生导师,《现代哲学》责任编辑。1982年以来先后在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主讲过“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马克思哲学原著选读”、“管理哲学”、“哲学专业英语”、“德国古典哲学原著选读”、“政治哲学”、“经济哲学”、“行政决策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市场道德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全国伦理学工作者与12亿人民一起,热烈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祝我们祖国的这一神圣的节日。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喝着她的乳汁成长壮大,我们的生命、事业、荣辱直至前途命运都与她息息相关。现今,世界上有些人鼓吹“人权高于主权”,说什么,人的自由、平等等权利要比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利更高贵更重要。这种强盗逻辑其荒谬性是昭然若揭的。然而,对于信奉“个体(或自我)高于祖国”的一些人来说,则很容易为这种荒谬逻辑所迷惑。所谓“个体高于祖国”,这个论调虽新却渊源甚久,其危害性之大也为实践一再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