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初中的语文课上,老师念错了一个字,大多数同学明知有错,却许久没人敢提出异议。突然有一天,有个孩子勇敢地举手指出老师的错误,而老师却无法接受被学生批评的事实,他振振有词地批评这个孩子不尊重老师。可较真的孩子又拿出字典当场念出字的正确发音,老师脸一沉,吼了一声“捣乱!”  相似文献   

2.
王金红 《大众心理学》2020,(2):29-30,23
2019年4月的一个上午,接到家长的求助电话。这位家长的孩子上初三,原来学习成绩挺好,马上要体育考试了,但孩子就是不上学了。孩子老师、同学、家长、亲戚试图和孩子沟通,孩子基本都不搭理。家长很焦虑,感觉和孩子仿佛突然在两个世界了,彼此没有信号。如何才能和孩子沟通呢?我们从两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班上有个叫卓×的男孩,看起来比较阳光帅气,形象不错.通过同学们的投票竞选为体育委员,又被学校选为升旗手.学习上虽有困难,但好问,完成作业也挺积极的,保护弱小,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上进心.但是这孩子身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书写马虎,学习成绩也不好.脾气暴躁,班上好多同学都被他打过,有点怕他.找家长交流时,我谈到了孩子在学校容易冲动的一些情况,他爸说孩子有多动症,在原来学校里不受老师同学欢迎,还经常被班上的同学欺负.原来是这样,那作为老师,更应该给他一份关爱.  相似文献   

4.
上小学的一天,市体校来了一位老师,说是要选拔长跑苗子。对于乡下孩子来说,能跑再平常不过了。校长把能跑的学生集中在操场上,由体校的老师分组比赛进行筛选。比赛前,体校老师对班上儿时放猪的红同学关照有加,他对红说,据我了解,你儿时放猪,喜  相似文献   

5.
<正>家长来信:儿子在初三时,心理上出现过一些状况,比如说常常疑心老师、同学背后在说他坏话,感觉别人的一举一动似乎都是针对他的。在家里时明明没有人,他说会听到有同学、老师在评论他的声音。儿子其实是一个憨厚老实,性格内向的人,虽然没有特别的朋友,但也从不与人有任何冲突。所以当他告诉我们这些事,我们不当一回事,觉得可能是初三,升学压力大,有点耳鸣,或者就是他自己胡乱联想。进入高一半年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孩子,在上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文学这条路,可是,他只读了一个学期,老师就在他的评语中写下了如此结论:该生读书很用功,但做事过于拘泥和死板,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绝不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一位化学老师得知语文老师对他评定的缺点后,认为这种不适应文学的缺点用在化学上也许很适合,便建议他改学化学,他高兴地答应了。他的改行,  相似文献   

7.
正小时候,查尔斯·舒尔茨是一个出了名的笨孩子。在父母的眼中,他是一个十足的蠢蛋,从未干过一件出色的事情;在老师的眼中,他是一个科科不及格的差生,毫无前途可言;而在同学的眼中,他则是一个软弱可欺的人,别人打他,他也不敢还手。舒尔茨也曾试图改变自己,比如:努力学习,赢得同学的尊重,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等。然而,不知什么原因,他的成绩老是上不去,物理甚至还考了零分,而在校高尔夫球比  相似文献   

8.
欢欢的妈妈要命也没有想到是自己那粗暴的一巴掌煽出了儿子的社交恐怖心理障碍。那天欢欢打电话给我诉说了他的苦恼困顿。他说:“他性格内向多思胆怯谨慎小心,上高三后,面对众多学习成绩比自己强的同学,自信心越来越不足。不知怎的,这两年,他与同学交往特别困难,一和同学说话就脸红心跳,学习上的疑问也羞于问老师。尤其是当他看到女生,恨不能躲到地底下去。”为此,他精神恍惚,学习成绩急速下降,面对高考的倒记时,他心急如焚,但又无法摆脱。  相似文献   

9.
赵林是某重点中学初二的学生。小学的他,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品学兼优的学生。可现在,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上音乐课,齐唱时,他怪腔怪调,格外刺耳,老师批评他,他反齿相讥,毫不脸红。自习课上,文娱委员为了缓冲一下紧张的心理,领唱教材上的传统歌曲,他极力反对,要唱流行歌曲,  相似文献   

10.
黄燕 《大众心理学》2022,(10):12-13
<正>小杰第一次到心理咨询室时,我很难相信这是一个8岁的男孩。他显得比同龄人矮小,佝偻着背,缩着脖子,目光躲闪,不愿和我有眼神接触,像一只受惊的小猫。班主任告诉我,他是个怪孩子:上课时会莫名其妙地尖叫,当同学或老师试图安抚他,他会想尽办法冲出课室;他总是投诉同学欺负他、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可是经过老师调查,却发现事实和他说的有较大出入;当他不满意自己的考试成绩时,他会撕掉自己的卷子,或把考得比他好的同学的卷子丢掉。同学们很不喜欢他,个别调皮的男生还会当面叫他“神经病”。  相似文献   

11.
学生对抗心理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组长向王老师反映,同学陈某一直不愿把作业交给他。王老师让小组长转告陈某,要求他把作业交上来,陈某仍然不肯交给组长;可是让他把作业直接交给老师,他欣然就交。王老师找到陈某,和他谈心,问他为什么不愿把作业交给组长而宁愿“舍近求远”交给老师。陈某回答说:“组长还不如我呢!”这是一例学生存在对抗心理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一、案例描述 班里有位同学,名叫龚某。平时和同学关系不好,不开朗,容易激动,特别容易暴躁。刚进初一就听说他是一个在小学就调皮打架就比较突出的孩子,小学的老师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相似文献   

13.
真实做人     
正小时候读书,班上同学多数都反感喜欢在背后向老师告状的同学,其中告状最积极的往往是最孤立的,没人愿跟他玩儿。我自己因为常常吃这种同学的苦头——有些"状"是告状的人瞎编的,对这种同学就不光是反感,而是很讨厌了,好多年都不肯跟他们说话。当然,那时候,告的和被告的都是孩子,都不懂事。长大了,才知道,"告状"并非什么坏事,上面说的那种"在背后向老师告状"其实应该叫告密。古往今来,许多人因为告密有功而荣华富贵。但即便如  相似文献   

14.
独生子女在心理上比较脆弱是无可争谇的事实,但是,一再上演的悲剧也让我们不得不看到,我们在教育上存在的某些失误。我们认为:“所有的老师都要树立一种理念:不应该由孩子适应老师,应该由老师去适应孩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师:同学们,《谬误学》又开始了。多年前,我高中的时候,班主任个子矮小,绰号“矮仔际”;而班中一位同学,身高六尺余,比他高出一尺,绰号“竹篙精”。一天,阮老师准备带全班旅行他的乡村石瀑.出发前他训活:“……屋后有一大潭清水,可以游泳.但千万要小心,水很深,有危险性!”同学问:“老师,水究竟有多深?”阮老师答:“高过头,可以溺死人广同学追问:“高过谁的头呢?老师的还是竹篙精的头呢?”全班大笑.几位顽皮的乘机放肆,大叫:“水很深,浸过竹篙精的头,淹死竹筒精广阮老师目瞪口呆,良久才能开口责各同学.现在我…  相似文献   

16.
上个学期初,我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张伟。他是我多年前邻居张先生的小孩。张伟在许多人的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学生。记得他上小学的第一天放学时,他母亲问:“今天老师教什么?”他想了半天说:“脚板印。”母亲不解,便问一起回来的同班同学。同学言辞清晰地回答:“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  相似文献   

17.
上个学期初,我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张伟。他是我多年前邻居张先生的小孩。张伟在许多人的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学生。记得他上小学的第一天放学时,他母亲问:“今天老师教什么?”他想了半天说:“脚板印。”母亲不解,便问一起回来的同班同学。同学言辞清晰地回答:“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旁人听到后,都朝他大笑。  相似文献   

18.
申亮是高中生.他学习一贯优秀,各科学习成绩在班里都名列前茅,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他考取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十拿九稳,同学们还给他起了个雅号“秀才”。帮助同学,助人为乐同样是申亮的“强项”,特别是班里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都愿意找他帮忙.他毫无保留的给同学讲题、解题。为这经常放学回家很晚,从无怨言,还说:“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  相似文献   

19.
心理导读:家长为孩子上大学花的钱越多,孩子的成绩越差!对大学的选择,不仅决定了一个学生进哪个大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他或她进了大学后会怎么表现。这后一点,才是人生起步之关键。  相似文献   

20.
他从小就是个患有严重口吃的孩子。10岁那年,他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话刚出口就遭到满堂哄笑,他第一次深刻体味到了口吃者的困窘。放学的路上,淘气的同学意扰未尽,仍然学着他口吃的腔调轮番表演,他备感屈辱,哭着奔回家,责问母亲:为什么你要生下一个口吃的孩子?母亲陪着他一起掉眼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