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新作《发展的呼唤与回应——哲学视野中的社会发展》于2009年7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发展的理论审视",首先对"发展"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哲学反思,对发展做出了新的阐释;而后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当代价值进行了挖掘,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当代语言分析和批判哲学之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对于以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批判性反思、意识形态的话语特征和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机制三个方面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当代反思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尔文·古尔德纳在这个课题上的主要探索成果,并基于理性思辨哲学和实践哲学的基本观点对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董蕊  彭凯平  喻丰  郑若乔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1):1869-1878
自由意志是哲学史上最古老、最持久和最艰难的问题之一,并且一直是哲学,包括实证主义哲学和人文主义哲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心理学家开始尝试用实证科学的方法探索自由意志的心理机制、影响及表达.研究发现虽然自由意志是一种错觉,但人们仍然相信它的存在,并受到它的影响.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道德行为、创造力、自尊和幸福等概念有密切关系.未来研究应在自由意志的概念界定、产生机制、作用功能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并从实证、理论和常识三种水平上综合考察、理解自由意志问题.  相似文献   

4.
"信念瞄准真理"的箴言与迥然不同的教义基础联系在一起。在哲学文献里,主要有三种不同主张:1.它是一个概念性真理; 2.它出自信念的本性,是信念的一个构成性条件; 3.它是关于信念的一个规范性主张。本文首先阐述这三种主张的基本考虑,以及它们在解释和辩护等方面存在的困难;然后尝试发展一种倾向论的哲学解说,根据这一观念,信念瞄准真理(或者说信念的趋真性)是信念这种心理状态的自然倾向;进而阐明倾向论观念何以在解释力上优胜于其它三种答案。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有三个可能的趋势。一、多样化趋势。它将表现在两个方面:(1)哲学内容的层次化。至少应有三个基本层次,即一般哲学层次,相当于目前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但要充实和发展;专门哲学层次,它将在科学哲学、自然辩证法和关于人的哲学探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其中又可分人文社会哲学与科学哲学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应用哲学层次,当前属于这一层次的重要问题有中国社会主  相似文献   

6.
夏莹 《现代哲学》2012,(2):42-50
本文以《科耶夫给唐.迪克陶的信》为解读文本,着力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科耶夫的哲学要义。其一,对于黑格尔哲学的曲解是科耶夫为构造现象学人类学而"有意为之"的误读;其二,科耶夫影响深远的"欲望着他者的欲望"理论构造;其三,科耶夫为凸显对人的哲学研究的独特性而强调的二元论思想。以上三个方面分别诠释了科耶夫哲学的立脚点、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科耶夫哲学建立在对黑格尔、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有意"误读"的基础之上。这种"误读"对于当代法国哲学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帮助德国哲学进入到当代法国学界,并直接引发了法国的现象学运动;其二,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主体性的消解提供了理论契机。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一种深刻的转变。适逢其时,望月清司的历史理论被介绍到了中国学界。这对于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已经并将持续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以笔者之见,这种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研究范式上有助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回归马克思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谢永康 《学海》2002,(3):115-119
寻求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合理的理论方式必须立足于实践哲学的基本立场 :实践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意义的范畴 ;理论思维只是实践的一种方式 ,并不能获得一个外在于实践的“阿基米德点”。因而 ,实践哲学的理论活动便只能是对生活世界内某些成为“问题”的有限方面进行批判。实践哲学的理论方式蕴涵着一种新的真理观 ,即批判的真理。这种真理源于生活世界存在的事实性 ,并作为理论哲学真理符合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经典诠释与体系建构--中国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与特点刍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与哲学诠释的传统有密切关系,王弼和郭象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时期,自此以后,以较完整的经典注释的方式阐发思想家的哲学体系就成了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朱熹、王夫之是古代哲学诠释传统的高峰,牟宗三则是这一传统的现代代表.本文认为,西方诠释学从原则上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体系重构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和论证,但西方诠释学理论并不能充分解释中国哲学的诠释传统,中国的哲学诠释传统的典型形式是以经典诠释的方式进行哲学体系的建构或重构,打破了西方诠释学理论所说的"诠释的循环",从而构成了对西方诠释学的一种挑战,回答这种挑战就可以丰富和发展诠释学理论,并有可能创造出一种新的适合于理解和说明中国哲学传统的诠释学.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家医疗公正基本理论分为内容的公正和形式的公正.在内容公正方面西方国家有三种重要的医疗公正理论,它们是功利主义、极端自由主义、平等主义.它们对于西方国家制订医疗政策有很大影响.在形式公正方面,近来医疗程序公正理论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对高新生命技术背景下民法问题的法哲学审视是以权利、道德和公众利益为切入点,于形而上的高度所进行的一种思考.权利是人的主体性的确证和必然要求;高新生命技术本身的特性决定了民法无法回避道德因素;民法的社会利益理论面对高新生命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要求也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改革经过了20多年以后,现在有一些学者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和反省我国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这确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①其中,汪信砚教授在《哲学研究》2005年第4期发表的《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误区》一文(以下简称《误区》),比较集中和概括性地谈到了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真阅读《误区》一文,笔者感到汪教授确实抓住了当前事关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这反映了汪教授作为哲学学者的理论敏锐性和洞察力。但是…  相似文献   

13.
杨思基 《学海》2002,(6):104-106
广松涉是日本原东京大学教授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日本新左翼运动的旗手。他以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为己任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献史料研究、文本逻辑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近现代哲学的关系研究 ,以及结合现代科学及哲学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作进一步的阐释和发挥并由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颇有建树。广松涉生前出版论著四十余部 ,发表论文数百篇 ,1 994年 5月因患癌症去世。但他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影响正在逐步扩大 ,其主要著作有《广松涉文选》6卷和岩波书店于 1 996— 1 997年出版的《…  相似文献   

14.
论坛荟萃     
恩格斯把思维与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概括为哲学基本问题,并提出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在今天看来,这已经是不够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应当补充上第三个方面——思维反作用于存在,即怎样在正确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地、有效地改造世界,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社会的合理进步。也就是说,哲学基本问题应当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第一是何者为第一性的;第二是认识被认识的关系;第三是改造被改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儒家哲学》是梁启超晚年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一部力作。研读斯著 ,我们不仅可以发现许多深刻新颖的见解 ,而且能够寻绎出梁氏独特的哲学史观。其哲学史观之内容 ,约有三端 :其一 ,哲学之内涵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而是有地域之分和民族之别的 ;其二 ,不同哲学间的冲突和调和是哲学发展的内在根据 ,社会状况及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哲学发展的外在根据 ;其三 ,诠释、分化、补充和修正是哲学发展的基本形式。梁氏在哲学史观上的系列观点 ,对于今天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仍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存在天然的缺陷.从哲学、理论、方法三个层次探讨中医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哲学与医学的界限不清、中医理论的保守性和完整性限制了临床实践等.认为中医的发展为中医固有的特点、方法及习惯所限制,人们应突破原有的限制,从新的角度去审视现代中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认为,哲学本身就是理论活动与现实活动相统一的一种现实理论形态。由于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形态的理论形式及其现实基础都是物质生产的自然产物,哲学形态本身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实践方式的一种折射,故哲学形态具有理论性和现实性有机统一的根本属性。理论活动和现实活动有辩证关联的基本机制,这是哲学形态得以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客观依据。在此基本机制的作用下,基于特殊体系多样化的、面对世界的一般哲学的逐步形成是哲学形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苏联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入、艰苦而有成效的研究。本文仅就所讨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对象、内容和性质,辩证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及逻辑学的关系,以及逻辑体系等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作一简介。从已有的资料看,苏联哲学界近年来在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有两个基本特点:一个是面向历史,继续研究经典作家的思想,力图寻找一种科学的哲学理论模式,特别是寻找出一种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具体应用到现代实践的模式;另一个是面对现实,用新的科学成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50年代,逻辑经验主义被尊奉为正统的科学哲学,而今其影响已衰微.什么东西使它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呢?预设前提.逻辑经验主义纲领的核心就是,通过理论-观察的区分来说明“理论术语”是如何以“现察术语”为基础并得到解释的.理论-观察的区分在逻辑经验主义纲领中具有三种哲学功能:(1)充当意义标准:一切有意义的概念或术语都是从经验中获得意义的;(2)充当评价标准:一切有意义的命题或陈述都要参照经验来判断其真与伪、可接受性与不可接受性;(3)充当选择标准:一种“中性的观察”就为比较各种相互竞争的理论提供了共同的基础,依据这种比较选择本身才是可能的.这三种哲学功能都以一种“意义不变性条件”为前提,即假  相似文献   

20.
张一兵 《学海》2008,19(1):38-44
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发表之后,列宁更加注意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全面学习和研究.在1909年到1913年前后,列宁写作和发表了一批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重要文章,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特别是<卡尔·马克思>一文.从中,我们已经能够看到列宁在哲学素养方面的很大提高,也能看到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