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筝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流传、发展过程中,与各地的语言、风俗以及民间音乐相融合,逐渐形成了鲜明地域特色的筝乐风格和流派.在我国黄河流域,历史上广泛流行着古筝音乐.在这一地区较为集中地分布着河南筝派、山东筝派和陕西筝派三个古筝流派.三派筝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就如同血和肉、鱼和水的关系,正是丰富、浓厚的民间音乐的土壤,才培育出了筝乐这朵中国民乐的奇葩.  相似文献   

2.
河南板头曲的历史源远流长,曾在中原地区乃至全国很多地方广泛流传。河南板头曲原为河南大调曲子的一部分,是在大调曲子表演前作为开场的器乐演奏形式而存在的。板头曲中以三弦、琵琶、筝为主奏乐器,而后各个乐器又吸收民间艺术风格元素,流传并演变出许多独奏形式。通过对河南板头曲伴奏乐器中的琵琶作品进行详细分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河南板头曲音乐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筝是我国古老的弹奏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盛行于陕西、甘肃一带,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的演变,古筝艺术有了很大发展,并形成了以河南、山东、客家、潮州、浙江等几大流派为主要代表的古筝艺术。 河南地处中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此,河南的古筝艺术自成一系。在河南筝派中,南阳古筝艺术又具有  相似文献   

4.
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恰如历史的发展一样,离不开传承与创新.在一辈又一辈的音乐家共同努力下,使古筝这件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在当代依旧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璀璨的光彩.筝曲《枫桥夜泊》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人情怀及其精神内涵与古朴的意韵和现代化的作曲技法加以融合,以写意的笔触描绘出一幅颇具中国风情的水墨画卷.《枫桥夜泊》是浓缩了中国传统音乐精粹的一个典型曲目,并与张继的唐诗《枫桥夜泊》加以融合,运用叙述性的音乐语言将诗中那种唯美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
河南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河南戏曲音乐中的民族元素、民间元素也应该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在音乐教育中,我们应该首先从兴趣入手,让学生了解河南戏曲,掌握河南戏曲音乐的旋律特点,学习音乐创作中主题与旋律如何能够完美融合,把戏曲音乐元素融入到音乐创作与演出中,使河南戏曲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肖宁 《美与时代》2014,(5):115-115
通过研究北派山东流派中的鲁西南筝与山东琴书的关系,简单论述了鲁西南筝艺术与山东琴书的起源和发展,继而分析了两者在长期融合渗透中的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7.
同族乐器是指同一门类的乐器,在演奏技法、形制等方面有着更多相近相通的地方。利用同族乐器的这种相通性,能在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学生的技能结构。本文拟以二胡为例,以乐器的相通性为切入点,从乐器的形制、音色及按弦等演奏方法等方面,探讨同族乐器在音乐师范院校专业拓展方面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以期对音乐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8.
西方的油画材料技法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不同时期,材料与表现技法曾随着不同流派风格的油画创作而发生变化。但总的来说,传统的油画材料技法是围绕写实性的造型而发展的。在传统艺术中,材料技法的选择,绘画风格样式的应用一般要服从于具体的表现对象,前者是手段和形式,后者为目的与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众多的古筝流派中,河南筝派具有广泛的影响。这一形成于中原大地的古筝流派发展到近现代,由曹东扶先生(1898~1970)创立的“曹派”艺术,以其鲜明的特色和独有演奏技巧而著称于世。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在曹老精心培育下,造就了曹桂芳、曹桂芬、李婉芬、尹其颖、何宝泉、吕殿生、邱大成、何成育、娄方等古筝名家,成为曹派艺术的第二代传人。之后,曹派的大批再传弟子纷纷活跃于筝坛,其中,曹老的外孙女冯彬彬就是第三代传人中的佼佼者之一。这表明,  相似文献   

10.
刮奏,是古筝弹奏中极富特色、最能体现古筝特性和神韵的主要技法之一,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多样的种类,丰富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各种乐器根据自身不同的特征,有着不同的音质、音色,这种声音上的不同品质,反映出各种不同的结构,不同演奏方法所形成的独特时声音个性。古筝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筝就已经流行于秦国。长期以来,筝之所以能够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大概就是被古筝那优美的旋律,动听的音色所吸引。“如何运用古筝技巧,使古筝艺术表现得更完善”,我认为这是每个演奏者毕生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河南曲剧曾称"高台曲"、"曲子戏".20世纪50年代改称"曲剧".流行于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及河北、安徽、湖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等省的部分地区.曲剧的音乐主要是在民间说唱艺术鼓子曲基础上形成的.鼓子曲有"大调曲子"(流传于南阳一带)与"小调曲子"(流传于洛阳一带,因多为短小曲牌而得名)之分.  相似文献   

13.
河北梆子     
正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清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河北梆子在剧种方面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在舞台艺术上,无论是音乐、表演以及舞台美术方面,都有极大的变化和明显的提高,从而使河北梆子增添了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流行于河北、天津、北京以及山东、河南、山西部分地区,成为中国北方影响较大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相似文献   

14.
冯晔 《美与时代》2008,(5):87-88
合唱艺术这颗音乐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是全人类音乐艺术高度发展的结果.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在经历三百多年的演化与发展之后,其艺术表现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把钢琴与合唱相结合,不但可以发挥乐器演奏技巧与表现的巨大潜力,而且也使合唱找到了新颖、广阔的艺术表现天地,形成两者紧密结合、相依共存的有机整体.在合唱艺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钢琴伴奏在合唱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无锡道教音乐馆开馆仪式于4月12日上午在无锡市水仙道院隆重举行,省、市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开馆仪式并剪彩。无锡道乐吸收和融合了江南民间音乐、苏南地方戏曲,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优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地域特色,近二百年成就更为突出。2006年开始,无锡道教音乐先后被批准为无锡、江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锡道教音乐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乐律学、音程和弦调式、音乐发展、乐器造型、乐器的音律定律、乐器的表现性能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音乐的各方面与黄金分割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真正感受到正是冥冥之中的黄金分割,才使我们创造出无比美妙动听的音乐。  相似文献   

17.
戏曲音乐元素贯穿于戏曲的始终。本文从戏曲元素中的旋律、舞台艺术、审美文化三个方面阐述了当代音乐中戏曲元素的应用,并通过一些具体的作品分析了当代音乐中戏曲音乐元素应用实例,以期为当代音乐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电子琴在戏曲乐队中的出现,在我们地区应该是在80年代初期,当时只是作为色彩乐器来使用,用于演奏一些自然发音乐器所不能表现的音色。到了80年代中后期,有一些乐队用它的璇乐音色作为铺轨使用。从90年代开始,各个艺术团体精减人员,乐队的编制也随之缩小。乐队人员的减少、伴奏的音亮和力度就相应减弱。电子琴具有多音色、多声部、音量可大可小的特点,正好用于补充乐队的中声部和低声部的不足。因此,有一些戏曲乐队就把电子琴作为一种常规乐器使用。但是,由于电子琴的生产厂家不同、型号不同、  相似文献   

19.
申桂红 《美与时代》2014,(7):101-102
河南被称为“戏曲之乡”,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戏曲种类和光辉灿烂的戏曲文化。清代的乾隆、嘉庆年间,中国戏曲的发展进程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风靡全国的昆曲逐渐出现了衰败趋势,而产生于间的各种地方戏剧种,在与昆曲的竞争中取得了优势。河南为数众多的剧种大多产生于清代,它们正是在“花雅之争”的风雨中逐渐发展、成熟的。  相似文献   

20.
正民间道乐在艺术层面,不断吸收民间戏曲、音乐等元素,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风格体系,成为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层面,更加注重与礼俗生活的结合,成为构建当地乡土生活的重要因素,是传承地方礼俗生活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