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台湾道教总庙三清宫的邀请 ,以天师府住持张金涛为团长的中国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道教文化参访团一行八人于 1 999年 6月 1 8日至 6月 2 9日首次赴台湾进行道教文化交流。在台期间 ,先后参访了中华道教三清道祖弘道协会、草湖玉尊宫、炉源寺、协天宫、庆云宫、外澳接天宫、松山慈惠堂、灵圣宫、元保宫、日明潭文武庙、中华道教学院、中华道教会等 ,并对两岸道教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道教文化参访团每到一处 ,都受到隆重和热烈的欢迎 ,充分体现了海峡两岸道教同根同源同道之间情同手足的深厚感情。龙虎山天师府道教文化参访团应邀赴…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道教总会朝圣团一行15人,在以主席林泽连为团长、副主席陈国显为副团长的率领下,于1997年4月16-17日到龙虎山天师府谒祖参访,受到天师府全体道众的热烈欢迎。16日下午2点,风和日丽。朝圣团在天师府道众夹道迎接下,在锣鼓和炮竹声中步入天师府大门。首先,来到天师殿谒祖进香,参拜了祖天师张道陵、30代天师张继先,43代天师张宇初等神像。接着,龙虎山道协会长、嗣汉天师府主持张金涛及秘书长等道协主要负责人在接待室会见了朝圣团一行并进行了座谈。龙虎山道协张青剑副会长介绍了天师府近年来的情况和即将重建"法篆局"等有关工…  相似文献   

3.
以台湾中华道教三清道祖弘道协会理事长陈聪周为团长、秘书长许荣财为领队的台湾中华道教三清道祖弘道协会大陆———福建省、江西省道教文化交流访问团一行 30多人 ,由台北经澳门、珠海于 7月 15日抵达厦门 ,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闽活动 ,受到了福建道教界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接待。访问团先后参拜了闽台道教医神保生大帝吴真人祖庙———厦门同安青礁慈济宫 ,清源山老君岩、泉州元妙观、法石真武庙、南安溪美荣溪宫、晋江深沪崇真殿和石狮城隍庙、天妃娘娘妈祖祖庙———莆田湄洲岛妈祖庙等道教宫观。 17日晚台湾道友离开福州前往江西省龙虎山天…  相似文献   

4.
龙虎山位于江西鹰潭。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龙虎山天师府,是历代张天师生活起居和祀神之所,道教正一派祖庭。始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元时因封36代天师张宗演为嗣汉天师,遂得名嗣汉天师府。10月23日至24日,来自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港澳台等九个国家和地区的道教界人士及信众和嘉宾数千人汇聚江西龙虎山上清镇,庆祝嗣汉天师府建府900周年。与会道众共同诵读“护国佑民世界和平祈祷词”,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世界和平。庆典活动中,进行7道教科仪、道教音…  相似文献   

5.
<正>10月17日,第四届"海峡两岸道教文化论坛"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张金涛,秘书长王哲一,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嘉宾应邀出席。本次论坛是由台湾中华道教总会和江西省龙虎山嗣汉天师府联合主办,江西省道教协会及台湾各市县道教团体、知名道教宫观等协办,主题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同根同源,服务和谐社会",简称"同源、传承、和谐"。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 1 1月 8日至 1 1日 ,道教正一派祖庭———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再度隆重举行了为期四天的对海外正一派道士传度授仪典 ,来自台湾、香港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 1 1 8名正一派道士在这里接受了传度。为举办好这次传度仪典 ,天师府在中国道教协会指导下 ,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力求规范生申请和考核及升授等制度 ,得到了海外生的理解和好评。这次天师府对海外授活动是在“中国龙虎山第七届道教文化旅游节”期间举行的 ,天师府还举行了玄坛殿落成开光典礼 ,四方信众和海内外嘉宾 2 0 0 0多人到天师府参拜和参访。中…  相似文献   

7.
应台湾道教总庙三清宫的邀请,泉州市道教协会再度组团赴台开展道教文化交流活动。以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和泉州市道协会长林舟道长为团长的一行23人交流访问团,于1998年11月23日启程赴台进行为期24天的道教科仪交流活动。在台期间,还与北京白云观...  相似文献   

8.
应台湾中华道教总会和台湾净明忠孝道教会的邀请,西山万寿宫和南昌万寿宫联合组团,对台湾一些道教组织和宫观进行了为期8天的参访。参访团一行13人,在两宫住持张继禹道长的带领下,于5月30日由南昌启程经由香港至台北,得到了台湾中华道教总会、台湾净明忠道教会台北指南宫等的热  相似文献   

9.
1992年11月19日,台湾中华道教总会道教文化交流团一行37人在高忠信理事长率领下参访了北京白云观。近年来,两岸交往不断扩大,两岸道教界的交流也日益发展,台湾道教界回大陆参观访问,迎请神像的很多,但是台湾中华道教总会正式组团来访还是第一次。初冬的北京白云观呈现出一派节日景象,山门上悬挂着“热烈欢迎台湾中华道教总会道  相似文献   

10.
教务活动     
正龙虎山翤汉天师府在台举办第五届传度大典5月11至16日,应台湾中华大道南方聚贤会邀请,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江西省道教协会会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住持张金涛道长率团赴台,参加天师府在台湾举办的第五届传度大典。传度活动坛场设在台中无极三清总道院,近200多名受度弟子参加传度仪式。安徽省蚌埠市涂山禹王宫举行纪念禹王庙会5月4日(农历丙申年三月二十八),为了纪念  相似文献   

11.
以台湾中华道教总会秘书长张柽为团长,台湾中华道教总会、中华灵乩协会、台北市道教会、皇意宫、宝天宫、德恩宫等21个单位组成的台湾宗教直航两岸文化交流参圣团一行72人,于元月12日至13日到泉州道观朝圣。  相似文献   

12.
2003年8月25日,上海社科院教授陈耀庭应嗣汉天师府主持张金涛的邀请,专程自千里之外来到天师府,向天师府全体道职员工讲授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写的《道门十规》。陈耀庭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朴素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张宇初天师撰写《道门十规》的历史背景和明初道教组织的基本状况以及张宇初作为掌管天下道教的领袖,对全国道教徒的殷切期望。接着,又逐章逐句地讲授了《道门十规》主要思想、基本内容以及在当代继续学习《道门十规》的深刻意义。通过这次学习,嗣汉天师府道职员工进一步增强了祖庭意识,精神风貌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学…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2月19日至23日(农历冬至),中国道教内地正一派授箓活动在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隆重举行.授箓活动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承办.整个活动为期五天,箓生来自内地17个省(市、自治区),共133人.  相似文献   

14.
戊戌年农历十月的道教传统节日下会日和下元节期间,中国道教协会于11月9日-17日、11月19日-23日,在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举办了2018(戊戌)年内地正一派道士初授篆活动和2018(戊戌)年海外正一派道士授篆活动。活动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江西省道教协会协办,嗣汉天师府承办。  相似文献   

15.
<正>9月6-8日,应台湾"中华道教联合总会"邀请,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唐诚青率团赴台参加2015海峡两岸道文化书画展。本次书画展由台湾"中华道教联合总会"和中国道教协会共同主办。9月6日,书画展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开幕。唐诚青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本次道文化书画展的目的是弘扬道教界道艺兼修  相似文献   

16.
6月10日,天师府内龙灯飞舞,锣鼓喧天,天师府道众热烈欢迎由台湾省高雄市林园乡汕尾村“嗣汉天师府”主持黄清河率领的一行20余人的进香团来道教正一派祖庭进香谒祖和迎请祖天师神像。上午,进香团首先在天师府道众和龙灯迎接下,由头门直接来到“天师殿”举行了进香谒祖仪式。接  相似文献   

17.
正己亥(2019)年农历十月的道教传统节日下会日和下元节期间,中国道教协会于10月29日至11月5日、11月8日至12日在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先后举办了"己亥(2019)年内地正一派道士初授箓活动""己亥(2019)年海外正一派授篆活动"。两次活动均由中国道协主办、江西省道协协办、嗣汉天师府承办。两坛授篆活动均成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福建与台湾的道教文化交流,共同探求两岸道教界在新时期继续开展友好交往的途径与方法,6月14日,福建省道教协会与台湾中华道教总会共同在厦门举办"闽台道教文化交流座谈会".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张金涛,福建省道教协会副会长谢荣增,台湾中华道教总会理事长张柽以及两岸道教界人士与道教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近60人参加了座谈会.福建省民族宗教厅、省台办、厦门市民族宗教局领导应邀出席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9.
2004年5月5日上午,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在江西省宗教局局长陈卫民的陪同下,来到龙虎山嗣汉天师府进行视察,受到天师府全体道众的热烈欢迎。在视察中,叶小文局长听取了天师府主持张金涛关于天师府近二十年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接着又参观了天师府各殿堂。叶小文局长在看到嗣汉天师府修复以前的旧照片时,不禁感慨万千,连声说:“我们这里发展真快,变化真大”。同时对天师府优雅的绿化环境表示满意。视察期间,叶小文局长一行还参观了龙虎山仙水岩、上清宫、正一观等景点,对景区秀丽风光表示赞赏。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视察天师府$龙虎山天师府@…  相似文献   

20.
正10月18日至20日,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举办了为期三天的传度法会。本次法会由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江西省道协会长、嗣汉天师府住持张金涛道长担任传度师,江西省道协副会长曾广亮道长担任监度师,嗣汉天师府管委会主任龚伦国道长担任保举师。来自全国各地的180余名弟子报名参加。他们在祖天师及诸位上圣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