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主教:亲爱的兄弟姐妹:感谢全能天主的助佑和圣母玛利亚的眷顾!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中国天主教平信徒委员会会议,这在中国天主教历史上是第一次。2010年,在中国天主教第八届代表会议上成立了中国天主教平信徒委员会,标志着中国教会平信徒的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天主教神学研究委员会于8月24日至26日在江西省庐山召开了年度工作会议,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刘元仁主教、中国天主教神学研究委员会主任涂世华主教、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柏年、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秘书长马英林神父等出席了会议。参加研讨会的来自北京、江西、江苏、上海、辽宁等地的委员共计15人。 研讨会由主教团秘书长神研究委员会副主任马英林神父主持。 神学研究委员会主任涂世华主教致开幕词,他指出:“本届神学研究委员会自去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神学工作会议以来,大家就民主办教和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  相似文献   

3.
11月21日至23日,八届一次神学研究委员会会议暨教会本地化神学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神学研究委员会和研究室主办,旨在贯彻落实中国天主教第八届代表会议关于大力推进神学研究的精神,建立符合中国教会实际的本地化神学思想体系,发挥天主教信仰在中国当今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1年11月21至23日,中国天主教本地化神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神学研究委员会及研究室主办,为中国天主教第八届代表会议后首次较大规模的研讨活动。特从研讨会收到的论文中摘录一些章节,加上标题并按一定的次序汇编一起,以展示中国教会本地化神学的问题、历史、意义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天风信箱     
《天风》2002,(1):45-45
《天风》编辑部: 最近从网上获悉中国教会所进行的神学思想建设结束了,丁主教的书统统被逐出书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江苏一信徒自1998年“济南会议”以来,中国教会开展神学思想建设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沪、苏、浙三地起步较早,其他省市也积极跟进,目前正呈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全国。有人却说“神学思想建设结束了”,为什么?因为有人害怕中国教会觉醒,害怕中国教会思考,害怕中国教会强大,害怕自己“分化”和“西化”的言论无人肯听,企图造谣惑众,一手遮天,这正表明了造谣者底气  相似文献   

6.
2000年4月25日至26日,中国天主教第六届代表会议神学研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西城区柳荫街14号全国“一会一团”驻地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湖北、辽宁、江苏以及全国“一会一团”研究室和全国修院的有关人员共14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就‘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和“民主办教”两个课题进行了研讨。会议由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秘书长马英林神父主持。4月25日会议开幕,神学研究委员会主任涂世华主教首先讲话,宣布中国天主教第六届代表会议神学研究委员会正式成立。接着涂主教回顾了中国天主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近五十年来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梵二”会议是当代天主教神学从新 托马斯主义为一统转向多元神学的分水 岭,“梵二”会议前后的天主教神学运动表 现为一种在纷杂多变的社会中为信仰寻根 的向度。天主教神学家爱瑞克·普茨瓦纳 (Erich Przywara)的十字架神学就是这 种神学理论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各位主教神父、各位领导、主内的兄弟姊妹:为了加强中国天主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民主办教原则及自选自圣主教的理论宣传,积极推动文字福传工作,加强对教会出版物、网络和传媒的引导、管理,通过网络和文字出版等手段,积极主动宣传中国天主教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中国教会牧灵福传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和谐的舆论环境,我们召开了"一会一团"宣传出版委员会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天主教第八届代表会议后,宣传出版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会一团"第一次举办的以宣传出版为主题的重要会议,具有深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神学教育深远地影响着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神学教育就是要培养合格的中国教会人才,开展神学思想建设,建立符合中国教会处境的神学理论。神学教育不是闭门造车,不能脱离中国文化和处境。如何透过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神学思想、探究神学理论、践行信仰教训是神学教育在新时代要重视和着力的方面。明晰神学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利于让神学教育成为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一、导论在五·四以前的十多世纪里,中国传统文化和基督教曾有过四次的正面接触①,但中国的士大夫除了对利玛窦的尊儒敬孔的传教方式给予认同和略有好感以外,天主教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儒家思想的排斥、敌对,且以失败而告终。我们说神学是教会在思考。值得我们应该深思的是:每当天主教和儒家文化相遇时,我们不时发觉有异体排斥的反应,或是正面冲撞。许多学者认为儒家文化是以人本思想为主,而天主教则是神本思想,二者不可相通相融。我们承认天主教与中国文化在枝节上确有歧异之处,但我们同样可以肯定其根本精神是一致的。因为儒家重仁义,天主教则以爱播爱,天主是爱。况且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一切以孝为根本,天主教在论伦理关系的第一条诫命“孝敬父母……”。本文试从儒家文化之“仁”和天主教核心之“爱”作比较,以求二者间有所沟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主教教区始于14世纪初,存在70年之后中断。16世纪澳门教区设立,重续传教区建制。此后280年间,伴随着中国教会成长的脚步,先是主教区、代牧区并行,其后代牧区遍及全国并成为常设制度。1946年中国天主教重新开始实行圣统制,传教区制度得以完善,标志着中国教会走向成熟。在中国天主教发展史上,绝大部分教区长期受外籍修会、外籍传教士控制,国籍教区发展缓慢,国籍主教选任甚少,严重影响了中国教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1,(1):19-19
神学教育关系到中国教会的未来,中国教会的发展需要我们有更好更强的神学教育。  相似文献   

13.
天主教传入我国,随之而来的是天主教神学及经院哲学。这些文化固然有它的价值,但是还不能被中国民众所接纳或吸引。在探讨教会本地化的过程中,应该从神学本地化来探索、研讨产生为大众所能接受的中国天主教神学。提倡教会应本地化的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已结束三十多年了,但现在中国修生所学所用的仍是翻译成中文的土林哲学及以欧洲文化为载体的教会神学。中国人的文化和思想,是重事实,而西方人的文化和思想是重概念。其实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与基督的思想是吻合的。我们可以看着孔子的《论语》,再看看四《福音广者之间有许多相一致之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天主教“神学研究组”于三月七日至九日在南京召开会议,这是中国天主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神学研讨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神学家们会聚石城共同探讨如何结合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既忠于天主的启示,又符合时代精神的中国神学观点和神学体系。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宗怀德主教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开幕式,并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副主仟涂世华主教主持了会议。他介绍了神学研  相似文献   

15.
陈孝浪 《天风》2002,(7):48-49
教牧神学是属于实用神学或实践神学里的一类,是对教牧人员及牧养工作而进行思考或研究的一门学问。健康的教牧神学是教会生存与复兴的保证,研究教牧神学必须要以圣经的教导为原则,并且要适应时代,合乎国情,因为教牧神学会因时代或国情的不同而不同,中国教会处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代,其命运与社会主义祖国的命运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中国教牧神学只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国教会才能得到中国人民的理解与支持;才能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里生存与发展;才能引导信徒走独立自主、自办教  相似文献   

16.
本文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回顾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有关宗教对话的两份重要文献;其次,评介天主教思想家不断更新的宗教对话观念;最后,试论前两部分内容对于中国天主教神学建设的理论启发。作者的主要结论为:中国天主教神学的本土化建设理应伴随时代步伐、关注现实问题、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王雷 《天风》2003,(1):52-53
基督教随着时代的前进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与更新。在这一切的变革与更新之中,神学思想的更新乃是首要的。作为世界基督教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中国教会,如何面对新世纪新形势下来自方方面面挑战?如何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见证基督的真理?如何使中国基督教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且能发扬光大?笔者认为,一切问题的解决最终只有一个途径:加强中国教会的神学思想建设。  相似文献   

18.
恩光 《天风》2010,(12):25-2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基业,教育为先。教会发展也需要神学教育先行。中国教会重新开放教堂后着手做的两件事就是:重印圣经和复办神学院校。1981年,金陵协和神学院在丁光训主教的努力下开办了,成为全国第一所"文革"后复办的神学院,自此,中国内地基督教的神学教育迎来了春天。30多年来,各神学院校已经为中国教会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传道人,但面对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70万到今天的2305万的信徒,中国的神学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趁参加最近在上海召开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交流会的机会,记者采访了来自全国20所神学院校的(副)院长、教务长以及来自海内外的专家等,听他们谈谈对今天的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在课程设置、培训目标、面对的挑战等方面所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王从友 《天风》2008,(21):24-27
中国基督教进行神学思想建设已经10年了,10年来,神学院校始终是神学思想建设的基地,在推进神学思想建设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2008年9月23日至25日,全国各神学院校的代表相聚金陵,以"神学教育与课程设置"、"神学教育与中国教会"、"神学教育与中国文化"、"神学教育与社会责任"等主题展开研讨,勾画神学教育与神学思想体系的美好蓝图。本刊摘编部分与会者的真知灼见与广大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20.
愿主祝福     
季剑虹 《天风》2002,(7):1-1
中国基督教第七次代表会议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欣欣向荣、繁荣富强巨大成就中召开的。中国基督徒与全国人民一道欢欣鼓舞、扬眉吐气,作为中国人民无比的骄傲与自豪,为伟大祖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而高声赞美,愿主继续祝福伟大祖国。 2001年1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确定了党在新时期初宗教工作的基本任务,也为我们本次会议提供了思想政策指导。五年来中国教会各项事工健康有序的发展,上帝施与中国教会的恩典实为丰富。近几年来,中国教会为推进神学思想建设,在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