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主向梅瑟显现说:"现在以色列人的哀号已达于我前,我也亲自看见埃及人加于他们的欺压。所以你来,我要派你到法郎那里,率领我的百姓以色列出离埃及,梅瑟对天主说:‘我是谁,竟敢去见法郎,率领以色列出离埃及?"(出3:9—11)上主回答说":我必与你同在;几时你将我的百姓由埃及领出来,你们要在这山上崇拜天主,你要以此做为我派你的凭据。"在这里可以让我们看出,梅瑟再三推辞不肯去,因为他知道存在三方面的困难。第一,他看自己已经八十岁了。他在咏90:10说":我们的寿  相似文献   

2.
满了八天,孩子应受割损,遂给他起名叫耶稣,这是他降孕母胎前,由天使所起的。按梅瑟的法律,一满了他们取洁的日期,他们便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献给上主,就如上主的法律上所记载的:“凡开始首生的男性,应祝圣于上主。”并该照上主法律上所吩咐的,献上祭物:一对斑鸠或两只雏鸽。那时,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默盎。这人正义虔诚,期待着以色列的安慰,而且圣神也在他身上。他曾蒙圣神启示:自己在未看见上主的受傅者以前,决见不到死亡。他因圣神的感动,进了圣殿;那时抱着婴孩耶稣的父母正进来,要按着法律的惯例为他行礼。默…  相似文献   

3.
在犹太民族史上,梅瑟虽没有亚巴郎之伟大,被誉为信仰之父,世代圣祖。但梅瑟在带领以色列百姓出离埃及、迈向上主应许之福地的心路历程上,梅瑟成就了天主对以民的应许——回到了流奶流蜜之福地;同时梅瑟自己在被召、事奉过程中学会了  相似文献   

4.
第三章梅瑟与出谷事件本章可同样定名为:出谷事件的梅瑟或梅瑟在出谷事件中,因为在重大的历史时刻,人和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能分离。不提及出谷事件就无法谈论梅瑟;不涉及梅瑟就不能对出谷事件进行讨论。梅瑟是天人之间的一个典型的中保人,在人面前他代表天主讲话...  相似文献   

5.
满了八天,孩子应受到割损,遂给他起名叫耶稣,这是他降孕母胎前, 由天使所起的。按梅瑟的法律,一满了他们取洁的日期,他们便带着孩子上 耶路撒冷去献给上主,就如上主的法律上所记载的:“凡开胎首生的男性,  相似文献   

6.
王大鹏 《天风》2008,(2):16-18
旧约以色列人的大祭司,在他们所穿戴的以弗得和挂在面前的胸牌上,都刻有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这是告诉我们今天侍奉主的人,在我们的内心也要刻有上帝所顾念之百姓的名字以及他们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第四章在西乃山在上一章里,我们谈到梅瑟身兼二职,即领袖和立法者,他带领以色列人向预定的目标进发。我们也扼要提及他作为领袖的经历。现在,我们要讨论他作为立法者所取得的一些成就。我们在此暂且设想梅瑟正在芦苇海与西乃山之间的某处,带领一大群衣衫褴褛和难以驾...  相似文献   

8.
你们要去     
旧约以色列人的大祭司,在他们所穿戴的以弗得和挂在面前的胸牌上,都刻有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这是告诉我们今天侍奉主的人,在我们的内心也要刻有上帝所顾念之百姓的名字以及他们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天风》1998,(8)
上主说:“我用亚述作棍子责打惹我发怒的人。我差亚述去攻击无法无天的国家,就是那惹我生气的人民。” 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选民,他们一蒙恩,没有过一个半月,就悔约。尽管上帝用了种种方法来吸引他们回归,他们仍是我行我素,相应不理。最后只得用其他的国家作为他的工具来惩罚他们。上面所引用的章节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幸好上帝是真神,虽然以色列人老是吃败仗,他们都是怪自己,从来不怨上主没有带好他们。  相似文献   

10.
教会法典大于国法这种说法缺乏严密的科学性,也没有理论基础。二者不宜进行比较,也没有谁大谁小的说法。为说明这个问题,首先应认清法律的几个层面。第一是神律,神律是至高无上的,任何团体、个人没有删除或取消它的权力和自由,只有遵守的责任和义务。神律自有人类以来它就已存在,它和人与生俱来,是神刻在人心中的法律,人们习惯称之为良心。神律以文字的形式被宣布并要求人遵守是在旧约梅瑟时代,在古代以色列民族被天主召叫做天主的子民,梅瑟代表以色列子民接受了天主向以民颁布的律法——十诫,即所谓神律。到新约耶稣时代,耶稣…  相似文献   

11.
好象走出伊甸园后,人类就没有摆脱过忧虑的缠绕,担忧就象沉重的乌云一样,总来遮敝心灵的晴空。 出埃及的路上,尽管天主驾着云头亲自引领以民,以民仍不断地忧虑,为了没有食物,为了没有水,为了没有路,以民埋怨乃至绝望。结果天降玛纳,梅瑟击石出水,红海分开成坦途,证明以民时一切忧虑都是不必要的,是没有信心的表现。 但我们的信心总是不足,就是吃到了玛纳也还是信心不足。比如收敛玛纳时,尽管“梅瑟向他们说:‘谁也不准将一些留到早晨’。但他们没有听梅瑟的话;有一些人把一些留到早晨……”(出16:19—20)为什么要留一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天主教》2002,(3):14-17
先知们有如圣火的传递者,把那源自西奈盟约的传统,大部分是属于口传的传统,像一条非常细弱的游丝,留传给后人。 他们过的是弧独的、艰危的、奋斗的生活。不过,他们中间,没有一个像梅瑟那样,负有万分艰巨的使命。是他首先给以色列留下了那个优良传统,垂诸万世。他被公认为第一位最伟大的先知;这个荣誉,他  相似文献   

13.
容我归去     
<正>经文:路2:25-35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路加福音》2章25节至35节,西面因看见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而唱出《求主颂》。拉丁文的《求主颂》中,首两字的字意即"容我归去"。西面处在人们热切期盼弥赛亚降临、引颈渴望以色列的救赎者来到的时代,当时也有人因无法承受生活的苦痛而灰心失望,开始抱怨列祖所侍奉的神。西面却不曾抱怨,忍耐等候,直至亲眼看见婴孩耶稣。  相似文献   

14.
各位主内弟兄姐妹,今天是2月2日献耶稣于圣殿瞻礼,也称献主节。献耶稣于圣殿是一古老的瞻礼,它渊源于旧约《圣经》中的《出谷纪》。当时以色列民族生活在埃及人的统治之下,做他们的奴隶,受尽了各种压迫和剥削,苦不堪言。这时以色列人民呼求上主拯救他们,使他们离开为奴之地。上主俯听了他们的祈求,准备带领他们出离埃及,正当此时,埃及人千方百计地阻止天主这一计划的实施,所以天主用各种灾难惩罚了他们,最严厉的处罚就是天主派遣天使在一夜之间杀戮了全部埃及人的长子和头胎生畜。以色列人民为了纪念天主用强有力的手臂领他们出离埃及,出…  相似文献   

15.
护守天神     
我们都知道,天神是没有肉体的纯神,他们的智慧和能力,远远超过我们人类,他们在天堂上侍奉天主、赞美天主,有的奉天主派遣来到世界上照顾世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位天神护守,我们称他们为护守天神。他们是天主的使者,从我们生命的一开始,就跟着我们,  相似文献   

16.
以色列因着天主的拣选而成为一个民族──一个神圣的民族。在《旧约》里面,神圣一词的意思就是被献给天主,并且只属于雅威上主。就如以色列人所意识到的,天主拣选他们的目的,就是要他们呼求并宣扬他的名;只有他们认识到了唯一真天主的存在,而且最终要担负起在普世万民前为他作见证的神圣使命。由此,他们便得出一个相当符合逻辑的结论:以纯洁事奉雅威上主的以色列持续的物质生存,从根本上合乎雅威上主的意图。这就是以色列如此深信他们的民族或国家永存不败的根据;这就是以色列的诗词《圣咏集》念念不忘天主一定会为了他自己的名的…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民族有一个优良的信仰传统,即是家庭的信仰教育和信仰生活。 上帝教导以色列人的圣经说:“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申6:4—7)日后,当他们的儿女问及上帝颁布的律法的意思时,作父亲的有责任把上帝怎样带领他们的祖先出埃及的经过,给他们详细地加以解释(参申6:20—25),以色列民  相似文献   

18.
玛拉与以琳     
陈志华 《天风》2010,(9):39-39
在红海大胜埃及军兵后,以色列人带着无限的崇敬,向神大唱赞歌。然而,这份空前的喜悦,转眼间就被玛拉的怨言所代替。这情绪反复之快实在令人唏嘘!圣经说:“摩西领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行,到了书珥的旷野,在旷野走了三天,找不着水。到了玛拉,不能喝那里的水,因为水苦,所以那地名叫玛拉”(出15:22—23)。玛拉究竟是何地,如今无法考证,倒是其字义“苦”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以色列人在此地真实的经历。旷野本是缺水之地,连续三天不得水源,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天国的新神学是梵二会议最根本的神学革新之一。它认为,旧约和新约都含有天国在此世的丰富讯息。以色列人相信雅赫威的国在此世,雅赫威始终居住在他们中间,帮助和保护他们。基督道成肉身,用天国的权能治病、驱魔和行奇迹,说明天主就住在人间。天国超前来到现世,不过尚隐蔽在奥秘中,当时间终结基督再来时,天国将完满地显现。这个新天国论为罗马教会积极参与世俗事务提供了神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另外还有其它民族的人,也带着成群的牛羊跟着他们一起前进。”(出12:38)这些其他民族的人,也跟着梅瑟率领的以民队伍离开埃及,他们出埃及的目的恐怕与以民是不一样的,但天主仍然允准他们同行。这一方面说明拯救之恩不仅仅临于以民,而是光照普世万民的;另一方面,在艰难坎坷的流浪途中,才能考验出哪些人是忠诚不渝地追随天主走到底的。今天依然是这样,普世教会的大门对所有人都是敞开的,基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