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第九章《旧约》的构成现在是我们该提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的时候了,即,谁写下了《旧约》?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利用一点时间对全本《旧约》所包含的经书、它的构成、以及它的作者作简明扼要的说明。《旧约》是一个相当奥妙难明的领域,里面充满了太多的不易应付的诸如训道者(Ecclesiastes)、亚北底亚(Obadiah)、哈巴谷(Habakkuk)之类的名称。同时,我们也得承认,《旧约》规模宏大内容浩繁,它包含近百万言,差不多有九百章,乍看之下颇有些令人望而生畏。本章的主要目的是在那些听起来比较陌生的书名的丛林中…  相似文献   

2.
杨联涛 《天风》2023,(1):21-22
<正>《启示录》中充满了旧约的形象、主题和观念,了解约翰怎样引用旧约及引用之目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明白此书。一、不同形式的引用《启示录》是新约中引用旧约最多的书卷,在这一点上学者们已达成一致。约翰自由且极具创造性地使用旧约经文,很少直接引用。他在几乎每一章的词汇、主题、模式或观念等方面引用旧约,404节经文中有518次引用了旧约,而我们却看不到诸如“这是要应验先知的话”“你们听过有话对古人说”“如经上所记”之类的引用导语。  相似文献   

3.
《旧约》是犹太教和基督教共奉的经典,这里所说的基督教是一种广义上的基督教,基督教也有一些教派不承认《旧约》。它是西方文明源流之一的希伯来文明的结晶,为《新约》和基督教的诞生奠定了神学理论基础。它对整个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都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并一直延续至今。《旧约》无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典籍之一。《旧约》也存在着许多难于理解和解释的问题,《旧约·创世纪》中说:上帝创造天地万物,第六日“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就是照着他的形象创造了人;他所创造的有男有女。”(创1:27)(为了论述上的方便,我们姑且称之为“造…  相似文献   

4.
天恩溯笔———《旧约》导读(续)马玉田编译第一章圣经———由天主默感而写成的书随着我们这个工作的继续,我们将看到《旧约》的构成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人为过程。我们应确信,圣经不是一部现成的从天而降的、用古老的语言或琅琅上口的现代文字宣布神秘消息的书。但是...  相似文献   

5.
三、旧约和早期基督教作品对第四福音的影响考察过第四福音与非基督教的宗教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来看《旧约》和早期基督教作品对第四福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分散的犹太人在新的希腊文化主义的世界找到落脚之地以后,最终他们还得需要一种新的《旧约》语言在散居之地成长起来的第二代犹太人只懂希腊语,他们的那些圣书在当时还没有其他文字的译本。由于他们在各会堂所读的《旧约》大部分内容(法律书,先知书和圣咏都是希伯来文原著,所以,将希伯来文《旧约》译成希腊文则成为当务之急。我们把大约在公元前140年于埃及亚力山大完成的《旧约》希腊文译本称为七十贤  相似文献   

7.
必须为语言划定界限是《逻辑哲学论》的核心论点。这个论点集中地反映了维特根斯坦与众不同的哲学观。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不是产生于怀疑,也不是产生于好奇,而是产生于对我们所用的语言的误解。因此,哲学的真正任务不是建立理性的或经验的原则,为知识的必然性和确实性辩护,以消除种种怀疑;或者提出各种能够自圆其说的假设,以平息人们的好奇心理。哲学的工作应该只是进行语言的逻辑分析,通过这种分析表明,许多看来深奥的  相似文献   

8.
<正>提起《和合本》圣经,有不少信徒,甚至不少传道人感到不解,圣经就是圣经,只有新旧约圣经,哪有什么《和合本》圣经?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每天使用的新旧约圣经就是《和合本》圣经。今年是《和合本》圣经出版100年。这一百年来,中国教会和世界华人教会普遍使用的就是《和合本》圣经。在基督徒的心目中,圣经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因为我们相信圣经是上帝的话,是上帝的灵所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因着天主的拣选而成为一个民族──一个神圣的民族。在《旧约》里面,神圣一词的意思就是被献给天主,并且只属于雅威上主。就如以色列人所意识到的,天主拣选他们的目的,就是要他们呼求并宣扬他的名;只有他们认识到了唯一真天主的存在,而且最终要担负起在普世万民前为他作见证的神圣使命。由此,他们便得出一个相当符合逻辑的结论:以纯洁事奉雅威上主的以色列持续的物质生存,从根本上合乎雅威上主的意图。这就是以色列如此深信他们的民族或国家永存不败的根据;这就是以色列的诗词《圣咏集》念念不忘天主一定会为了他自己的名的…  相似文献   

10.
《旧约》希腊文七十贤士译本 当分散的犹太人在新的希腊文化主义的世界找到落脚之地以后,最终他们还得需要一种新的《旧约》语言。在散居之地成长起来的第二代犹太人只懂希腊语,他们的那些圣书在当时还没有其他文字的译本。由于他们在各会堂所读的《旧约》大部分内容(法律书,先知书和圣咏都是希伯来文原著,所以,将希伯来文《旧约》译成希腊文则成为当务之急。我们把大约在公元前140年于埃及亚力山大完成的《旧约》希腊文译本称为七十贤士或七十子译本(The Seqtuagint)。这个译本可以说是犹太教扩大其范围的象征;在…  相似文献   

11.
学诚 《法音》2008,(9):30-32,33-42
一、学修能断惑业苦,进趣菩提依三学 我们修学佛法.就是一个转染成净、由凡入圣的过程。不学佛的人是杂染的,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也就是惑、业、苦三种杂染。杂染什么东西呢?杂染我们的心性.让心性不清净.在生死轮回中长时受苦。《瑜伽师地论》说:“或为烦恼杂染所染,或为业杂染所染,或为生杂染所染.于生死中长时驰骋,长时流转,无有休息。或在那落迦.或在傍生.或在饿鬼,或在天上,或在阿素洛,或在人中,受诸苦恼。”  相似文献   

12.
古希伯来人并没有系统的、集中的对人的看法(也就是“人论”),《旧约》更没有将“人”当成静止的、绝对的“客体”去进行“研究”。为集中说明《旧约》对人的看法,本文特地基于汪老师的“生生神学”途径,采用主题式方法对这个话题的属灵含义集中做一点探索。旧约》中对人的生命的认知,是集合了情、意、志,以及历史、文化等诸多要素的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抓住这一点,我们对“人性”的理解,就不会陷入“灵”与“肉”对立的、分裂的、非此即彼的状态。《旧约》经文对人的描述,使我们产生一种一亲切感,而不会坠入西方神学主导的“主-客”、“物-我”两分或二元论式喋喋不休的思辨——古今之人,虽然生活条件不同,但人的受造性、人身外心内的困境与挣扎却一如既往。我们要从赐生命的上帝与“有灵的活人”相互联系的角度,结合以色列人的人文历史、生活情景、灵命沧桑,对相关的《旧约》经文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正>新约作者在引用旧约历史典故时,常常会溢出原来的含义,给典故以新的理解,即将历史事件当做新约的预表,旧约是影子,新约是实体,旧约是表象,新约是实现。这种新旧约的对比在保罗的著作中尤为明显,"摩西的帕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保罗在《哥林多后书》3章里提到,承当新约执事的凭据,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字句"是第一层含义,文字都有其本义,意指实体世界的某件物品或精神世界的某种状态,例如"猫"这个字的本义是一  相似文献   

14.
对大多数研究社会科学的人来说,他们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认识,是从阅读P.温奇的论著(《社会科学的观念》一书及其后的一些文章)开始的。研究温奇的人似乎大多都这样指出,既然他和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大概就是他们在著作中所表述的那些话,那么,他们不仅是错误的,并且也是荒唐的。如果他们似乎要为崇信巫术辩护,或者否认太阳系的日心说,那么,他们就是要求我们放弃所信守的正确理性信念。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表明:上述荒谬论断并不是维特根斯坦和温奇所主张的,也不是他们力促我们接受的。  相似文献   

15.
新年新智慧     
“智慧”是一个意义丰富的词,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智慧可以用来指“在实用的知识上有技巧和才干”。而对于生命本身来说,就是善良、和谐而又成功的生活。《箴言》是智慧的精华,而智慧的基础在于敬畏神。神是智慧的根源,惟有敬畏神的人才能得着真智慧。在旧约中,能结合应许、律法与智慧的一个观念,就是敬畏神;智慧和律法都能反映出真信徒在应许的合宜表现(华德凯瑟(walter c.kaiser)《旧约神学探讨》,廖元威,魏玉琴等合译,台北:中华福音出版社,1987年,第218页)。新约也提及智慧的属性(林前1:24),新约中的《雅各书》强调人的信心应加上行为;被人们称为“新约”中的箴言。人不敬畏神,就很难认识和掌握智慧。因为智慧不能离开他  相似文献   

16.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5,(8):28-29
若我们思念宇宙的浩瀚、河山的壮丽、生物的繁多、人类的奇妙,我们会赞美造物主的伟大。《尼西亚信经》宣认,我们所相信的上帝既是“全能的父”,也是“天与地和有形无形万有的创造主”,整个世界(天与地)和其中的万有,无论是看得见的(有形)和看不见的(无形),部是上帝所创造的。上帝与世界万有的关系,就是创造主与受造物的关系。有关创造的教义,主要目的不是要描述上帝在亿万年前的工作,也不牵涉科学可否证明上帝的创造,而是要阐述上帝与世界的关系,从而让我们更认识、更敬爱、更信靠这位创造主,而他是我们的帮助(诗121:2;124:8;耶32:17)。  相似文献   

17.
多俾亚传属于次(正)经,因而在基督教新教出版的《旧约》三十九卷本的圣经中是找不到的。它只有我们天主教或东正教的四十六卷本的《旧约圣经》中才被肯定、才能看到。这也是笔者所以在此特别把这属于次(正)经的七卷先作介绍的缘由。其实它的正经性是不容怀疑的,因为它在七十贤士译的希腊文《圣经》中一直与其他的经文一样并列为正典圣经。这一点当时在  相似文献   

18.
<正>"教会的任务是根据《新约》倾听《旧约》,根据《旧约》倾听《新约》",克里斯托佛·赛茨(Christopher Seitz)恰如其分地说。[1]若不能完成这种双重的工作,就是否认这样的基督教会真理,即,《旧约》舍弃《新约》就不完整,《新约》舍弃《旧约》同样不完整。基督教给予犹太人的希伯来圣经(简称希伯来——亚兰文圣经)以"旧约"这个标题,这个标题传递出了一种清晰的信号。[2]这个信号作为依据《旧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中国化需要比较坚实的圣经神学根据。在现今的神学教育中,从源头上汲取《旧约》所启示的灵命信息,在神学院校和教会中积极发挥《旧约》的教育作用,助力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是一个重要议题。本文试图从神学院旧约学科教学活动的具体内容、旧约学科的课程设置与研究等层面,对这个论题作初步探讨:基督教中国化议题指引着圣经导读、旧约释经、旧约分卷、分类研究、旧约神学、旧约原文教学、旧约专题研究等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旧约各学科的教学又可以促进和加深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为基督教中国化提供扎实的圣经神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基督徒的生活中,感恩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从旧约时代起,以色列人遇感谢神的事,便要献平安祭(利3:1);新约中保罗教导信徒要“凡事谢恩”(帖前5:18)。因此我们在每天的祷告中献上感谢,有时在教会内也举行感恩礼拜。但今天的感恩礼拜不是仅为信徒个人或家庭蒙福的事而感恩,我们聚集在一起,是为整个中国教会一同献上感谢。 刚才所读的经文,告诉我们献上感谢时要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