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圣地基督徒生活备受压力、人数不断减少,英国的教会领袖12月20日到访白冷四天,以示支持。出访白冷的教会领袖包括天主教西敏寺总教区的墨非——奥康纳机械(C.Murphy-O’Connor),圣公会的威廉姆斯大主教(R.Williams)等。圣公会兰柏割宫发表声明称,教会领袖出访为期四天,他们会  相似文献   

2.
圣诞史话     
圣诞节是纪念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写。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殊的礼拜仪式。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圣诞节也随之开始流行起来了。至今,圣诞节已成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广大非基督徒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在欧美许多国家的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并把它和新年连在一起,使庆祝活动热闹而隆重,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19世纪的英国伟大作家狄更斯,在《匹克威克外传》中对圣诞节有过生动描述:“快乐的、快乐的圣诞节啊,它能够把我们拉到童年的幻想中,能够给老人召回青年时代的欢乐,…  相似文献   

3.
话说圣诞     
话说圣诞●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的圣诞节,即纪念耶稣基督的生日。这原是世界基督教的一个宗教节日,也是欧美文化习俗中的一种。后来由于基督教势力与西方文化的影响,圣诞节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民间节日。圣诞节的由来在基督教创立之初,也许由于基督徒根据"复...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主教》2006,(6):4-4
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是纪念耶稣降生的日子。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被钉十架、复活、升天百余年后才有。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来孟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白冷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其实哪一天并不要紧,重要的是应该知道它是为纪念救主耶稣降生。耶稣的降生,有旧约先知预言:“有童女怀孕生子,给起名叫厄…  相似文献   

5.
圣诞献礼     
《天风》2015,(12)
<正>经文:路1:38,2:13-14;太2:11"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一年一度的圣诞节,人们借着不同的理由进行庆祝。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如何迎接圣诞?圣诞节不是狂欢节,而是纪念耶稣基督降生的日子,我们应该过一个满有荣耀与平安的圣诞节。查看圣经,在耶稣降生的时候,有几批人向主献上了最宝贵的东西,为我们留下榜样。  相似文献   

6.
邓灵勇  吴新望 《天风》2014,(9):28-30
<正>经文:《歌罗西书》3章12节至17节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基督徒在得到耶稣基督的救赎后,会拥有新的生命。这新生命包含以下三点,首先是基督徒地位的确立——得着的名分;其次是基督徒得到的权利——享受的福分;最后是基督徒担负的责任——当尽的本分。这三方面让我们明白基督徒是一群有特殊地位,并享有属天权利与义务的人。  相似文献   

7.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5,(5):22-23
《尼西亚信经》以"我们信……"开始,然后申明大公教会对天父上帝、耶稣基督、圣灵的信仰。"信"是基督徒生命的关键,因为我们是基于上帝的恩典,透过信仰为我们死而复活的主耶稣基督,让我们得以称义(罗1:17;3:26,28),与上帝和好(弗2章),我们可以得救,得着永生(约3:16)。对上帝及耶稣基督的信仰是基督徒安身立命的基础。在谈论各教义课题之先,要先谈谈什么是信仰。"信仰"一词有两种用法。按第一种用  相似文献   

8.
我们教会的礼仪年进入将临期,将临期的四个星期代表着基督降生前四百年的时间。也就是旧约时代的人们盼望耶稣基督的降来,盼望了四百年的时间。四个星期一晃而过,就是圣诞节。但在这降临期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怎样迎接耶稣基督的降来?耶稣为什么要降生到世界上?是我们基督徒应该静心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奇光灿烂,异星当天,不知白冷今夜是何因。忽然空中奏乐,又听歌声四起,牧童好梦醒。原来还是天神,飞向报福音。恭喜恭贺,诚朴的人们,救世主诞生你们白冷……从领洗到现在,我已经过了20个圣诞节。城市堂区的圣诞节怎么过我无缘见到,但农村堂区的圣诞节情景我是非常熟悉。天主教礼仪年规定:"耶稣复活"是教会最大的庆节,但人们更喜欢过圣诞节。我想这里边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人十分重视人的生辰。生,预示着生命、生机、希望;死,却令人晦气、  相似文献   

10.
圣诞祝词     
亲爱的神长教友们: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到了,首都的神长教友满怀喜悦的心情,共同来到主的圣殿,欢庆圣诞,纪念我们的救世主耶稣基督的诞辰。吾主耶稣是我们的真天主,为了拯救人类,屈尊就卑,取了人性,降世为人,居住在我们中间。天主上智奇妙地选择了白冷山洞,作为救世主的出生地,选择了一位圣洁的童真女圣母玛利亚,作为自己的生身之母。耶稣在世生活了三十三个春秋,完成了救世赎人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1.
美好的榜样     
榜样,是指一种模式、规范、标本、范例、摹本。好的榜样供人学习、效法;坏的榜样令人警惕、鉴戒。我们今天查考的是美好的榜样:耶稣基督应为每个基督徒的榜样;教会负责同工应是全体信徒的榜样;父母应是儿女的榜样。谨以查经所得,就教于诸位灵程兄姊。 耶稣基督应为每个基督徒的榜样 主耶稣道成肉身来到地上,生活了33个春秋,  相似文献   

12.
正教会是一,因为教会所接受的信仰是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耶稣基督是教会的元首,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参弗1:23)。耶稣基督一开始就使自己的门徒参与他的生活和他的事工;他给他们启示天国的奥秘,使他们分担他的使命、他的喜乐和忧愁。耶稣还提及他与门徒之间一种更亲密的团契:"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参约15:4-5)这说明基督徒在基督里是不可分的合一,离开了这样的合一,教会就会失去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尼西亚信经>以"我们信……"开始,然后申明大公教会对天父上帝、耶稣基督、圣灵的信仰."信"是基督徒生命的关键,因为我们是基于上帝的恩典,透过信仰为我们死而复活的主耶稣基督,让我们得以称义(罗1:17;3:26,28),与上帝和好(弗2章),我们可以得救,得着永生(约3:16).对上帝及耶稣基督的信仰是基督徒安身立命的基础.在谈论各教义课题之先,要先谈谈什么是信仰."信仰"一词有两种用法.按第一种用法,信仰是名词,指所信的内容,可说是基督教信仰的教义.基督徒相信上帝创造世界,相信耶稣基督拯救我们脱离罪恶和死亡的权势,相信圣灵在教会和信徒生命中工作等,都是信仰的内容.教会聚会中的唱诗、讲道、祷告、礼仪,以至教会提供的各种教导,以至神学工作者的著作等,都涉及以不同方式表达的信仰内容,而<尼西亚信经>就是对基督教信仰内容的权威性表白.信仰的内容乃是教会对信仰的对象--三一上帝--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李珉 《天风》2004,(7):44-45
爱确实是基督徒品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基督徒身份的重要见证。基督徒效仿基督之爱而彼此相爱,就向世人展示了基督徒的精神。对于基督徒,在他每天平凡的生活中能否活出新的生命,活出耶稣基督的爱,是他信心的最好见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2006,(1):F0002-F0002
近年来,一批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教堂先后落成并投入使用,满足了信徒宗教生活的需要。因为杭州崇一堂和北京朝阳堂的基督徒在新建的教堂里欢度圣诞节。  相似文献   

16.
痛苦浅说     
“人为什么会受苦?”“痛苦对人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极难解释清楚,因为痛苦本身是解释不通的。对于我们基督徒来说,只有用信德的眼光来看痛苦才能发现它的意义,也只有在信仰的光照下,我们才能阐释痛苦的意义。 人类从一开始就不断地追问“人为什么会受苦?”并一直试图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耶稣基督可以说是唯一能够给我们解释清楚这  相似文献   

17.
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年)认为天主教的七圣事中只有洗礼和圣餐礼是耶稣基督亲口设立的,应该作为教会的圣礼来持守,而弥撒应废止。路德通过对圣经的专心研读,认为人神之间已有耶稣基督做了中保,不再需要一个祭司阶层,信徒人人都是祭司:‘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象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借着耶稣基督奉献神所悦纳的灵祭。”(彼得前书2:5)。对当时天主会的善切得救、守圣礼称义的信条,路德主张“因信称义”(罗马书1:17),因为基督徒信仰的来源和标准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  相似文献   

18.
基督教会有三个重要的节日: 圣诞节、受难节和复活节。每逢这三个节日教会都要进行隆重的庆祝和纪念活动。基督的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之一,基督教认为,没有基督的复活也就没有基督教今天的“主日礼拜”。有人说复活节和圣诞节一样重要,没有复活节,那圣诞节的意义也就失去了一半,所以有人认为复活节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期。根据《圣经》记载,耶稣基督被门徒犹大出卖,继而被带上法庭,并在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日落前,基督的门徒将基督的身体安葬在一个墓穴内。星期日早上,当人们再次去基督的墓穴时,发现耶稣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了。自此,…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7,(10)
<正>理查·尼布尔曾清楚地指出,在一些基督徒看来,文化在本质上是没有上帝的,它与耶稣基督的上帝既无积极的关系也无消极的关系;而另外一些基督徒则认为,文化的无上帝有消极的意义,它与上帝对立,其具有偶像性;还有一些基督徒认为,文化乃坚固地立基于人对上帝及其律法的天赋  相似文献   

20.
孟耀 《天风》2022,(9):37-38
基督徒的美好德行就如寒冬的一堆炭火,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可以给人带来温暖和盼望,可以在世人中间彰显出福音的功效,宣扬耶稣基督的美德.相反,一个没有美好德行,失去美好见证的基督徒不但不能传扬主的福音,而且还会给耶稣的脸上抹黑,羞辱神的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