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耶稣升天时对宗徒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送物宣传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不信的必被判罪。”(谷16:15、16)这命令不仅是对宗徒们说的,也是给普世的信友们说的。因此,传教救灵是每一个信友应尽的本分。 在今天变化纷纭的世界里,能以不变的信德去应付万变的环境的人,固然很多,这是忠实的信友;但被环境冲击得头晕眼花而不  相似文献   

2.
行出来     
何介苗 《天风》2001,(1):8-9
一、说与行 “得永生”是基督徒信仰的追求目标,那么怎样才能得永生?有人困惑说相信耶稣灵魂得永生。因此有人问,只要相信,难道他做一辈子的坏事仍然得救?反过来说,难道一个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只因他不相信耶稣或者他活着的时候没有机会听到福音,这样好的人也要下地狱?那么,如何认识上帝的公义?不是善恶不分么?再说,如果一个人只做好事,而不信耶稣这人可以得救的话,那么又如何认识约翰福音3章16节?如  相似文献   

3.
魏珍葆 《天风》1997,(9):15-16
读经:林前4:1—2;路10:2;赛6:8。 “耶稣差这十二个人去……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太10:5-7)这是主耶稣差遣他的十二个门徒向以色列家传扬天国的信息。“他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大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16:15—16)这是主耶稣在世的最后差遣,要将拯救世人的福音传到普大下,我们外邦人也同样的得着主的救恩。  相似文献   

4.
读经:林前4:1—2;路10:2;赛6:8。 “耶稣差这十二个人去……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太10:5-7)这是主耶稣差遣他的十二个门徒向以色列家传扬天国的信息。“他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大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16:15—16)这是主耶稣在世的最后差遣,要将拯救世人的福音传到普大下,我们外邦人也同样的得着主的救恩。  相似文献   

5.
圣经是有关天主圣言的圣事。圣经不该只躺在祭坛上,受人崇敬。它要与教友一起生活,做我们信德的食粮。只有神父和修女们拥有圣经还远远不够,诸位教友应该人手一本才好。 “若没有人指导我,怎能懂呢?”这是《宗徒大事录》记载教会初期一位教友提问题,而斐理伯借助对圣神的智慧告诉这位教友,依撒意亚预言的正是有关耶稣的福音(宗8:30)。 这个小小的细节激发了我翻译、编著第一本《牧灵圣经》的灵感(此圣经的初版为西班牙语版)。那时是一九七一年,我离开服务了十九年的巴黎教区,刚到南美洲的智利传教不久。我的初衷是想要翻译…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独立自主自办会? 就五十年前的中国天主教而言,主要是要求中国天主教会摆脱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控制,遵照吾主耶稣基督福音的精神和宗徒们的传教传统,采用适合我国国情和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方法,由中国自己的神职人员和教徒群众办好教会,让基督教会在中华大地真正实现本土化。 1.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是福音的精神和宗徒的传统。 耶稣升天时,谆嘱宗徒:“你们要到普天下去,教训万民,传播福音,使他们信而得救”(玛二十A:19)。这就要求福音的传播,要梵二大公会议所要求的教会“本地化”。此外,还要体现福音的教…  相似文献   

7.
独立自主自办,是承行耶稣基督创立教会的神圣旨意,也是继续宗徒们建立教会的历史传统。为什么这样说?请阅读《圣经》:很清楚,耶稣基督的神圣意愿,就是要救赎普世众人;为此,他在世时创立了教会,拣选了宗徒,培养他们,训导他们,并把自己的权力授与他们,命令他们在自己离世升天后,继续他的救世使命,到普世去往训万民,建立教会,宣传福音,使人们信而受洗得救。(玛:廿八·16—20;谷:十六· 15—18)。一、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是承行耶稣基督的神圣意愿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当耶稣升天时,在场的宗徒只有十一位、(玛:廿八·16),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会听到教会中有人这样说:“信主的人死后进天国,不信主的人死后下地狱”。这是因为许多基督徒认为信主的人一旦去世了,他们真的就是蒙恩得救了,认为他们的灵魂已经进了天国享福去了。事实上,这与基督教“末世论”教义中有关天国的教导是相悖的。试想,如果基督徒死亡之后就进入了上帝的国,那么,今天世界上就不会存在有一个活的基督徒了,因为所有的基督徒都会因此去追求死亡。如果上帝在基督徒一死后就实现了他的终极救赎,将死去的基督徒接到他的国里,岂不是与圣经启示给我们的关于上帝的救赎发生了矛盾  相似文献   

9.
谢炳国 《天风》2005,(12):4-4
若没有这“大喜的信息”,所有亚当的后代就仍在“罪”中。因为基督是人类的救主,“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2)。大喜的信息使人得救,使人蒙福。耶稣给我们带来平安,光明,生命,盼望。路加福音说,他如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住在黑暗死荫  相似文献   

10.
读经随笔     
读经随笔黄志芳认识真理及获得永生“我们的救主天主……愿意所有的人得救,并得以认识真理。”(弟前2:4)天主派遣了自己的圣子降生成人,“奉献了自己,为众人作赎价”。(若3:16-21)这是天主愿意所有的人得救的凭据。天主愿意所有的人都得救,这是出自于天...  相似文献   

11.
利未 《天风》2014,(2):I0001-I0001
曾经有人问一位大学生:“你为什么这样用功?”“不用功,怎能毕业?”他回答说。但那人又问:“毕业以后,要怎样呢?”“毕业时可戴方帽子:人生如意事,岂非‘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那人非常哆嗦.又问:“戴了方帽子,以后又怎样?”“当然是结婚,以后有了子女,就要教育他们。”  相似文献   

12.
徐瑞英 《天风》2002,(2):18-18
我们常会听到教会中有人这样说:”信主的人死后进天国,不信主的人死后下地狱”。这是因为许多基督徒认为信主的人一旦去世了,他们真的就是蒙恩得救了,认为他们的灵魂已经进了天国享福去了。事实上,这与基督教”末世论”教义中有关天国的教导是相悖的。试想,如果基督徒死亡之后就进入了上帝的国,那么,今天世界上就不会存在有一个活的基督徒了,因为所有的基督徒都会因此去追求死亡。  相似文献   

13.
雪峰 《天风》2017,(1):44-45
《歌罗西书》的末尾,使徒保罗写下这么一句话:“要对亚基布说:‘务要谨慎,尽你从主所受的职分。’”(西4:17)亚基布是谁几乎无人知晓,我们所知道的,就是保罗称他为“与我们同当兵的亚基布”(参门2),可见他也是一位传道人。保罗对这位传道人的劝勉很有深意,值得深思。“务要谨慎,尽你从主所受的职分”,这句话告诉我们两个非常重要的道理:第一,传道人是“从主所受的职分”,不能自封,因为经上说:“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  相似文献   

14.
灵雨 《天风》2010,(2):61-61
问:我信主多年,本来觉得自己已经重生了。可前不久听到传道人说:真正重生的人须经过痛哭。于是我怀疑自己的重生,因我重生时没痛哭过。我很困惑,难道没哭过的就一定没有重生吗?我又怎么知道自己已经重生了呢?请赐教。  相似文献   

15.
“福音必须先传于万国”(谷13:10),这句话是耶稣在末世言论中所讲的,说明在世界末日之前福音必须先传于全世界。“将来福音无论传到全世界什么地方,必要述说她所做的事,来纪念她。”(谷14:9)这句是耶稣在受难前几日,在伯达尼癞病人西满家里坐席的时候,有一个女人打破玉瓶,把香液倒在耶稣的头上之后,众人起反感的时候说的,这里特别要注意耶稣所说的“全世界”。“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谷16:15)。这句话是耶稣离世升天之前,派遣宗徒往训万民时所下的命令,宗徒们领了命令,便首途去履行:“…  相似文献   

16.
会中听道,家中读经,走访交通,常见到不少做笔记的弟兄姊妹,这实在是好现象。余亦然,切感获益匪浅。 神的道,“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这听、信、求,听当为先。诚如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明示的:“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然人的知能是要藉着神的大能去不断练习、不断开发的,听了、读了,未必就马上能记住,能烙印  相似文献   

17.
在对观福音中,我们看到圣玛窦、圣马尔谷、圣路加三位圣史都分别记载了耶稣针对宗徒们争议的“天国中谁最大”这一问题而设喻的一番教导。主的谆谆训诲启示给我们一条走向天国的道路:“你们若不变成如同小孩一样,你们决不能进天国,所以,谁若自谦自卑如同这一个小孩,这人就是天国中最大的。”(玛18:3—4)并说:“在你们众人中最小的,这人才是最大的。”(路9:48) 从宗徒们向耶稣的提问中可以看出,他  相似文献   

18.
正在教会的年节里,复活节后的四十日就是耶稣升天节。事实上,耶稣的苦难死亡、复活、升天和圣神降临,这些事件都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这些事迹,在四部福音和宗徒大事录内都可找到详尽的记载。究竟这些事迹的后面隐含着什么?和我们的信仰有什么关系呢?耶稣升天耶稣复活后曾多次显现给人。凡见过他的人,都觉得他和以前有些不同。他虽然还是从前宣讲天国的耶稣,但他突然在人面前出现,又突然消失于  相似文献   

19.
至于在何处聚会礼拜会得救这问题,可说是老生常谈了。但问题与争论并无减少。 常有人和我们辩论,说我们到大教会礼拜不会得救,理由是“属政府管的”、“不属灵”、“大教会信仰有问题”等。更有甚者,说我们不守“安息日”等等。于是把许多人拉出原来堂点,就有了所谓小教会。 圣经上说:“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罗10:9)耶稣又说:“上帝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  相似文献   

20.
刘晓东 《天风》2006,(6):27
信徒是被称为“门徒”、“弟兄”、“圣徒”、“蒙选者”并“那些得救的人”。他成为教会的一分子是凭借着他的信心。他与神的关系是相信。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多余的,一个信徒怎么能不信神呢?这就有了是不是真信的问题。这个信的解释是在神面前完全地降服,是百分之百地信。在信心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