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督徒的归宿是来世永恒的生命,那么,短暂的今生是否有意义?能够进入永生的是我们的灵魂,那么,必将化为泥土的肉身有什么价值?我想主内的弟兄们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在宗教生活中,我们不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们中国天主教关于“民主办教”问题.主教、神父、包括教友都在进行有意义的研究和探讨。那么,什么是民主办教呢?我想可能大家还有一些不同的认识和想法。有不同的认识和想法是好事,因为认识不同,我们才有进行研究和讨论的必要。只有通过研究和讨论,才会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认识才会更清楚。所谓事不辨不明,指的就是这个道理。今天,我想借此机会,以“发扬民主办教精神,独立自主地办好教会”为题,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灵光 《天风》1996,(12):4-5
感谢神,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将要来临,我们心里都很快乐,因为救主降世了,就是天上的神“道成肉身”与人同在。所以圣经上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太1∶23)。 所以教会在每年的12月25日,要纪念这个日子。那么,怎样过圣诞节才有意义,是每个信徒应该考虑的事情。我们从四方面和弟兄姊妹共同勉励。  相似文献   

4.
可爱的神父们、修女们:    当前,我们中国天主教关于“民主办教”问题,主教、神父、包括教友都在进行有意义的研究和探讨。那么,什么是民主办教呢?我想可能大家还有一些不同的认识和想法。有不同的认识和想法是好事,因为认识不同,我们才有进行研究和讨论的必要。只有通过研究和讨论,才会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认识才会更清楚。所谓事不辨不明,指的就是这个道理。今天,我想借此机会,以“发扬民主办教精神,独立自主地办好教会”为题,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发扬民主办教精神,独立自主地办好教会”,其…  相似文献   

5.
文化的普遍原则是否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的问题是:“文化的普遍原则是否存在?”我为这个问题的肯定答案提出了以下归谬论证。假设不存在文化的普遍原则,那么,跨文化交流就是不可能的。然而,跨文化交流是存在的。由此可以推论说,文化的普遍原则也是存在的。现在我概括地解释一下这个证明。我从存在着跨文化交流这个前提入手。在当今的世界中,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人们对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争议;可能需要证明的是,这个前提意味着什么。并非有关它的含义的每一个问题都需要辩论。例如,任何两个人要进行交流,首先要有某种共同的交流手段,这一点十分明显,再争论就…  相似文献   

6.
记得曾有一家发行量颇大的报纸,刊出过这样一篇文章,大意是在这个世纪里还有没有国学大师?此文作者没有说明以什么标准来确定国学大师,我想若是要找出国学大师,恐怕还是要有一定标准的,因为它不可能谁说就算。中国人向来喜欢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如此,看来这个标准是非得立下不可了,否则可能大师级的人物也太多了,一多也就滥了,谁都成了大师,中国还不乱了套?这好比本来就只有这么一部车,然而大家都来挤,结果超载,那非得出事不可。当然如果确实有那么多大师,确实可以开出好几部车,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表明了中国人…  相似文献   

7.
生命之源     
人离不开水,据说人身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东西是水,世界上所有的活物都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可见,水确实是生命之源。为什么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水呢?是否水自身安排了它这样的作用呢?水绝对不能,我们相信水对生物的重要连它自己恐怕都不知道。是否生物选择了一定要以水为自己的生命之源呢?也不大可能,因为如果是那样,那么,它们在遇到水荒时自己就可以自我调节另寻它路了,世界上也就不会有同水有关的那么多的问题了,可是,事实却不是那样,古代不说,就是现代,因为水的问题引发了不少问题。非洲有许多国家的人民都因缺水…  相似文献   

8.
妻子说我们真是缎子被面盖鸡笼啊。我说怎么啦?她说现在不少人都认为我们家有钱,说你一个月至少要赚几千块钱,不然你怎么会放着那么体面的工作不干,要回家专门从事写作呢? 而实际上,我们家欠的外债刚刚还清,我们家的电视、沙发都还是十年前的过时货,我一直想将386的电脑换成可以上网的够档次的电脑,也因为拿不出钱来而将计划一再推迟。所以妻子就说我们家是缎子被面盖鸡笼,是外面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甚至还有点儿惹人眼目,可实际的家底却像个空空的鸡笼,不值一谈。 我也只能笑一笑。一般人也只能从这个层面上来理解我的辞职…  相似文献   

9.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反观现实,我们不能不承认:解放思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解放思想不容易,首先是由解放思想本身的要求所决定的。我们的一些同志思想不解放或不够解放,就是由于他们把解放思想看得很简单:想怎么想就怎么想,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正确理解解放思想的涵义,缺乏刻苦思索问题的思想准备。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自以为思想很解放了,可事实上并不解放。什么叫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实…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命题(判断)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对这一点人们没有疑问,至少在二值系统中是如此,人们都承认无所谓真假的语句不表达命题。那么,命题的真假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一般逻辑教科书的回答是:判定命题真假的标准是事实,凡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命题为真,凡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命题为假。以事实作为判定命题真假的标准是有道理的,但并不是很全面,它至少不能解释这样的现象:有些命题的真与假由命题自身的意义决定,不依赖于任何客观事实。例如“金属是导电的或者并非金属是导电的”这个命题就恒为真,无论事实上金属是否导电,而命题“金属既是导电的并且又不  相似文献   

11.
谦卑低头     
有两个邻居,张三和李四。张三家常常吵架,李四家却从来不吵。张三就问李四:“奇怪!老李,你们家怎么能够不吵架呢?”李四回答:“你们家所以会吵架,是因为你们家都是好人;我们家所以不吵架,因为我们家都是坏人。”“为什么呢?”“因为你们都认为自己对,  相似文献   

12.
复杂问语是指隐含着某种假定的问语,如别人发问:“你还干小偷吗?”这句问话中就隐含着一个假定:“你干过小偷”。如果你干过小偷,那么这个假定就是真实的;如果你没有干个小偷,那么这个假定就是不真实的。对于这个隐含着不真实假定的复杂问语,不管你回答“没干”还是“干过”,你都是小偷了。正因为复杂问语具有这个特点,所以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它,诱使别人落入他预设的圈套。也正因为复杂问语具有这个特点,有些人认为复杂问语不能用于办案之中,因为用于办案中就是一种违  相似文献   

13.
释演相 《佛教文化》2013,(4):120-121
众所周知,《金刚经》是佛教最核心的经典之一,而“有”和“无”则是佛法中最关键的问题,因此,只言片语难以尽述。不过,古印度有句名言,“尝一滴水可知大海的成味”。因此我想,我们可以从一个细小的话题谈起,或许能够见微知著,窥一斑而得全豹!那么,这个话题是什么呢?就是“佛陀到底有没有说过佛法?”  相似文献   

14.
知道吗,其实你也能够成为百万富翁,只要你按照下面的几条去做,财富就不会离你太远。 一、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要想有钱,就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你可以试着回答以下六个问题,来纠正自己以往可能错误的金钱观。 问题一你在银行提取一大笔钱时,恰巧被一位朋友看见,这时,你是否会觉得不好意思,赶忙向朋友解释你为什么有这么多钱,或者你觉得无所谓,有钱不需要对别人作任何说明? 正确的答案是:你必须对钱泰然自若,才能好好去赚钱或存钱。如果钱令你不自在,你就会出于意识或潜意识,让自己变得身无分文。 问题二你在社交场合中…  相似文献   

15.
·数算日子·     
魏悌香 《天风》2011,(11):48-48
基督徒的日子不是一天一天地算,或是一年一年地算,而是要神看为有用的才能算。所以摩西提醒我们要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得着智慧的心。求主怜悯,我们到底有多少日子是糊涂过去了?多少日子是在不冷不热中浪费掉了?我们有多少日子根本是不值得启齿的?因此保罗说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一不小心日子就会被吞吃了。  相似文献   

16.
正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学问,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大约从十四岁开始,总有问题占据在我的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就一路走了下来。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这大概是做学问的起点吧。  相似文献   

17.
一、态度决定一切 通常,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上课质量。 1.对职业的态度 作为年轻教师,一定要思考一个问题,有没有做好当一名教师的思想准备?是否热爱教师这一行业?倘若不热爱这项事业那么就早日投入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中去,倘若坚定好做教师的信息,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18.
如果我们的兴趣只在于探求真理,那么,在一系列相互竞争着的解释性假说中,我们究竟应该优先选择哪一个呢?众所周知,鲍波尔在诸多方面卓有建树,尤为突出的是:他认为对这一个问题作出似乎有道理的答案是错误的。这个似乎有道理的答案(可能在一个世纪前就已经是常识了)是这样的:我们应该根据现有的实验资料去选择最有可能的那个假说。可是,鲍波尔认为这是错误的。因为任何不等同于一个单称陈述的全称或普遍的假说的概率为零。(假设我们是在范围无限大的对象之中解释这个问题)。鲍波尔持此立场的论点集中在他1959年的《科学发现的逻辑》附言Ⅶ中,而且他的所有论点都是围绕这样一个中心的,即赋予任何普遍假说为非零值的概率量度在认识论上都不会是中立的,实际上,那样做就是在进  相似文献   

19.
亲爱的Ivan,你是否还记得,10年前你所教过的最后一届学生?那届让你辉煌亦让你收走小城的高二学生?如果你记得,记得Ivan这个或许让我们永生都会想念的英文名字,记得你走后,拥到校长办公室里,试图罢课的60个孩子,那么,就请你一一定驻足,将这则《寻师启事》看完。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文化倾向于不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弄得那么紧张,不主张世界上的事都那么不可调和。"和而不同"是中国人面对这个世界的总原则,也是中国文化贡献给人类的大智慧。"和"的关键,首要在承认不同。如果都相同,就无所谓"和"了。不同,也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过,我想追寻的是,人与人的差异,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差异,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差异,真的有那么大吗?从学理上来分析,我认为差异是第二位的,相同之处是第一位的。不同的文化可以沟通,不一定那样对立,这是中国文化一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