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悉闻多位年轻主教晋牧,倍感欣慰。他们年纪轻轻,勇挑教会重担,其精神令人钦佩,教会的牧职“是一项真实的服务,它完全从属于基督及他唯一的司祭职,司祭职的建立是为了人群和教会团体的益处,圣秩圣事赋予一种神权,这权力就是基督的权力,为此这权力的行使,应依照基督的榜样来衡量,他为了爱而成为最卑微的和众人的仆役。主曾经清楚地说过,照顾他的羊群就是爱他的证明。”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1,(4):36-36
世基联工作报告中呼吁合一与对话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简称世基联)总干事Rev.Dr Olav Fykse Tveit在2011年2月16日的中央会议上发表年度工作报告,发出教会合一的呼召,不但指在信仰上的合一,还有在行动上谋求公义、和平及众人的尊严而合一。总干事形容世基联是一个普世、合一、互相帮助的教会团契,是一个让不同的教会携手合作的组织。在他的报告中还特别提及不同宗教关系及对话等工作……他亦强调在不同教会之间形成共识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要把教会变成一个"同心圆"型的教会,在这个"圆"型教会模式中,以基督为中心,神职人员和教友虽然职份不同,却以和谐合作的关系,共同肩负起教会的责任和使命。一、平信徒的身份地位平信徒"指圣职人员及教会所规定的修会人员以外的所有信友。平信徒藉洗礼与基督结为一体,成为天主子民。以他们自有的方式,分享基督的司祭、先知及君王的职务。他们也肩负整个基督子民,在教会及世界上的使命"。这是梵二文献《教会宪章》对平信徒的描述,强调了教会是"天主的子民"  相似文献   

4.
据梵蒂冈电台9月12日报道:英国4百万天主教信徒的领导人,威斯敏斯特的总主教墨菲·奥康纳枢机在一项声明中指出,基督信仰在英国几乎全部消失。枢机的话在英国社会上激起对这个课题的热烈讨论。墨菲·奥康纳枢机这番话是他于上星期在全国神职人员会议上所说的,当时他勉励英国教会做没有声音的人的声音以及关注有需要的人。墨菲·奥康纳枢机说,教会应该成为现代世界的可见的希望。在谈到英国的基督信仰时,这位英国和威尔斯天主教会的领袖这样说:基督信仰在英国几乎全部消失,它不再是人们道德的指导。这是说,基督信仰不再影响英国人的…  相似文献   

5.
珍惜主权 办好教会 中国天主教的历史一般追溯为700年的历史,其中有两次中断,其一是长达300年的清朝“礼仪之争”。由于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的土壤,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是“洋教”。更痛心的是近代史上“依仗欧洲列强势力的‘保教权’”,限制了教会的行动自由,损害了教会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阻碍了教会在中国的进展。 1946年梵蒂冈建立中国天主教会“圣统制”,把中国天主教约140个主教区分属于20个总主教区,每个总主教区有一个“总主教”,20个总主教区的总主教中17位是外国人,在近140个主教区的主教中有110多位…  相似文献   

6.
《天风》2002,(4):55-55
世界宗教领袖集会反对暴力、呼吁和平 1月24日,求自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儒教、印度教、锡克教、神道教和非洲传统宗教等不同宗教的约250名宗教领袖在意人利阿西西集会,为和平祈祷,并承诺他们将委身于致力全球和好的事工。各个宗教分圳举行和平祈祷仪式,宣读呼吁世界和平的誓言。集会由罗马教皇保罗二世倡议发起,他呼吁世界“永远消除暴力!永远消除战争!永远消除恐怖主义!在上帝圣名下,各宗教应为世界带来公义、和平、宽恕、生命和爱”!  相似文献   

7.
基督徒信仰最显著的特色,不仅仅建基于教义和教理上,而是建立在这位使人类生命彻底改变的历史人物基督耶稣身上。礻也不单在历史中生活过,就是今天仍生活在我们中间,而教会即是因着耶稣的复活,而对礻也产生独特的信仰。通过基督的复活,使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天主的确临在人间,倘若基督没有复活,那礻也在世的宣讲及行动就没有意义。而我们所信仰的教会与其他人手所建立的宗教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再看看在基督当时被钉死时,门徒那种沮丧的心情;与其目睹基督复活,在他们面前出现,他们那种兴奋,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以及他们相互报道基督复活讯息的…  相似文献   

8.
海外消息     
《天风》2017,(8)
<正>世基联总干事指出普世运动与宗教改革的关联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WCC)总干事奥拉夫·费斯克·维特博士(Rev,Dr Olav Fykse Tveit),2017年6月18日在瑞士教会纪念宗教改革500周年活动中致辞。他围绕"上帝的国在乎公义、和平及圣灵中的喜乐"(参罗14 17),指出宗教改革的核心是重新发现基督福音是爱与恩典的福音,揭示福音是拯救世人的福音。而今天教会的普世运动正是爱与恩典的运动,将教会从过去的偏见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长时期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对广东地区乡村基督宗教教会某些带有普遍意义及具有地区性特征的现象给予了总结和讨论,指出了乡村教会的社会网络和新的社会空间特征;指出了乡村天主教教会所出现的文化刻板印象;本文还特别提出了广东地区乡村基督宗教所存在的"香港模式"现象,并对可能出现的"台湾经验"也做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对话”是本世纪最响亮的政治口号之一。早在本世纪初,西方思想界为了摆脱社会危机,开始了各种思想领域的对话。在宗教认识上,西方基督宗教随着宗教学的发展而认识到许多东方宗教观念,尤其是佛教、印度教和中国儒道思想,形成了“与东方对话”的高潮。在20世纪的“对话”氛围中,西方基督宗教率先开始了各种对话。首先,基督宗教强调自身各派的“对话”、“谅解”,从而在其内部形成基督宗教“普世”和“合一”运动。在基督宗教的合一运动影响下,著名新教神学家蒂利希极力主张未来的教会乃是具有“新教特性的天主教会”,即力主新教与…  相似文献   

11.
张燕琴 《天风》2011,(2):36-38
外来务工人员指的是农民工兄弟,他们用辛勤劳动为各大城市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他们中不乏基督的跟随者。离开了家乡的教会,他们能否在城里找到属于他们的神的家?对此,我们城市教会责无旁贷。本期每月话题,我们约请了三位城市教会同工,请三位牧者谈谈他们教会是如何牧养和关心外地民工弟兄姊妹的。  相似文献   

12.
张燕琴 《天风》2011,(2):36-38
外来务工人员指的是农民工兄弟,他们用辛勤劳动为各大城市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他们中不乏基督的跟随者。离开了家乡的教会,他们能否在城里找到属于他们的神的家?对此,我们城市教会责无旁贷。本期每月话题,我们约请了三位城市教会同工,请三位牧者谈谈他们教会是如何牧养和关心外地民工弟兄姊妹的。  相似文献   

13.
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暨基督教研究中心协办的“基督宗教来华与中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于8月13日至15日在武汉举行,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区的近5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并发表了论文。与会代表主要就基督宗教来华之本土化、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中国近代教会教育和基督宗教来华对中国社会之影响及当代中国基督教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发言热烈,争论激烈,畅所欲言,会议始终充满着自由活泼的气氛。这次会议的显著特点是:(1)这是全国首次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学者的聚会,尤其…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00,(8)
完美的婚姻是神的心意,因为神与人之间最终极的关系,是以基督和教会的关系来作比喻的。 使徒保罗以基督与教会的关系来引伸丈夫与妻子的关系。故此,在某一程度上,丈夫之于妻子好比基督之于教会。无疑,丈夫不是基督,但是他在家庭中,他对妻子及儿女的品行就好像主的样式;而妻子也不是教会,但在家庭中,她对丈夫及儿女的品行,就好像教会的样式。由此,基督徒在婚姻生活中,要培养责任感、爱心、分享、彼此顺服、谦卑和互相委身。兹简述丈夫及妻子的角色如下: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21世纪正向我们走来,新的世纪,给各宗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宗教将以怎样的面迈入21世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轻一代。他样肩负着老一辈的重托。寄托着国家和人民的期望。本期我们邀请五位宗教界人士就宗教怎样迈入21世纪,谈谈他们的思考。世纪末的思考马英林(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在人类历史即将进入新的千年之际,世界人主教会借助准备庆祝千倍Z年的系列活动,邀请普世八年了民,感念基督降生救赎的大恩,反省教会2O00年来的信仰与工作,以期把一个充满活力的教会带入对世纪。找们中国天主教,作为一个拥有140o年历…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基督宗教将向何处去,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些认为基督宗教将走向衰落,另有人认为基督宗教将得到复兴。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根据。 基督宗教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西欧一些国家的确有衰落的趋势。这与社会的世俗化有直接关系。所谓世俗化就是非神圣化,也就是指社会愈来愈理性化,宗教对它的影响日益缩小,宗教成为个人的私事。从20世纪的基督宗教的发展来看,尤其是二战以来,西方基督宗教的世俗化似乎大有势不可挡的趋势。一是表现在人们对基督宗教态度冷漠。二是反映在信徒人数的流失,主要表现在西方的主流基督教会,…  相似文献   

17.
海外消息     
《天风》2013,(12):56-56
世基联十届大会各宗教领袖呼吁关注水源公义 在近期召开的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简称世基联)第十届大会上,参与会议的各宗教领袖,于2013年11月4日,以倒水在一个容器中的仪式,呼吁共同关注全球水源公义,并分享了各宗教传统中的例子,点出在各个社群中均需要提高警觉,共同关注善用清水。  相似文献   

18.
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教会成为伊拉克人的依靠,不仅需要给予他们精神的支持,也要给予他们社会和经济的支援。这是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天主教拉丁礼教会的斯雷曼总主教最近说的。 斯雷曼总主教最近在黎巴嫩在接受美国天主教通讯社的访问时指出,伊拉克人民在战争结束后,都涌来教  相似文献   

19.
五百年前发生在欧洲的宗教改革有着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引发宗教改革的因素包括宗教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等等,这些因素迅速地改变着当时的欧洲。但宗教改革最重要的原因是神学上的。改教家们明确地将神学作为他们对抗罗马天主教会的基础加以使用:维护恩典的教义或维护耶稣基督的福音。作为最重要的改教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一方面批评当时盛行的经院主义恩典观念,其将恩典看为人的灵魂性质上的改善,这种改善是神圣的恩典及人与上帝恩典的合作而促成的。另一方面,路德抵制唯名论和人文主义的"现代"观念,其强调人的意志有自由去主动地与上帝拯救的恩典建立连结。路德认为,这两种在中世纪后期被广为接受的恩典模式不过是人的"自义"两种不同的表述。与此不同,接受使徒保罗和奥古斯丁的教导,路德强调恩典教义的三个维度。(1)首先,人被不信和自我中心的罪所奴役,以致他/她不能自由地成为悔改的人,不能够自由地寻求上帝和上帝的救恩。罪人没有能力靠自己成为悔改的人,并改变他/她的心意,从不信转向信心。只有上帝"先存的恩典",即圣灵有效的行动,能够触摸人内在的存有,使他/她悔改,认识到自己需要基督,需要上帝的饶恕。只有上帝的灵能够使人皈依,相信并确信基督、基督的十字架及其复活。只有上帝的灵,能够将罪人和救赎主联结起来。(2)第二,称义(也就是成为上帝所接纳的)包含两个因素。一方面,因着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死和代赎,有罪的人被上帝宣称为无罪。在十字架上,耶稣基督站在罪人的地位受到罪的刑罚,而罪人的罪现在则被赦免了。罪人的罪被归于基督,而耶稣基督藉十字架上的牺牲所成就的救赎和公义则归于罪人,并因此使他/她为上帝所接纳。另一方面,称义同时也意味着恩赐、赦罪、给予者,即基督自己进入人的里面,与人联合。基督不是仅仅从远处将他的礼物送给人,而是亲自进入罪人里面,与人联合。因此,基督本身的公义和圣洁也就作为礼物赐给了罪人。在基督和罪人之间发生了"一种幸福的交换":基督的属性一他的公义、圣洁和不朽的生命一.被归于罪人,而罪人的所有一他/她的罪愆、污秽和软弱一被归于基督。称义意味着基督藉圣灵居住在罪人里面,而基督内住的结果就是罪人与基督进入一种紧密的位格的联合(unio cum Christo)。事实上,这也意味着蒙饶恕的罪人成为"神圣三一上帝的殿",因为基督的灵同时就是父上帝的灵。因此,蒙救赎的信徒现在分享有神圣的生命及其特质,而最重要的特质就是神圣的爱。路德的称义概念有这两个方面的含义:赦罪的法律的或法庭的维度,以及蒙救赎的人与基督亲密联合的维度。(3)路德恩典教义的第三个维度是强调在圣父和圣子的圣灵中的新生命:在圣灵中复活的基督开始在被称义的人里面活出他复活的新生命。作为一个与基督联合的"新生"的人,信徒分享有耶稣基督复活的生命。这种分享使人进入一个改变的进程中:因着内住的圣灵的大能,他/她被纳入一个毕生的医治和圣化的运动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老"肉体"与在被称义的罪人里面的新灵之间会有一个长期不断的冲突;但是,信徒越被上帝的灵充满和引导,他/她就越深入地分享有神圣的爱,就会在他/她自己的生命中越愿意爱上帝和爱邻舍,成全上帝的旨意。这不是称义的一个要求或条件,而是称义的结果和产物,是通过圣灵的影响而有的纯粹的神圣恩典的礼物。在这种神圣之爱中的成长使基督徒能够越来越无私地去爱和服侍上帝、教会、及世界上所有的人。成圣意味着逐渐成为"像基督一样"。被称义的罪人逐渐被改变的程度将不会对他/她永恒的救恩产生任何的影响;救恩单单靠赖十字架的礼物和耶稣基督的"义"。在作为当代普世教会运动中最重要教义文献之一的《关于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中,恩典教义的这三个维度是可以被辨识出来的。这个"联合声明"最初是由信义宗世界联盟和罗马天主教会于1999年制定并签署的。"联合声明"(Joint Declaration on the Doctrine of Justification)消除了信义宗与罗马天主教之间有关称义教义的相互谴责。稍后,世界卫理公会联合会(World Methodist Council)于2006年也签署了这个声明;最近,改革宗教会世界同盟(World Communion of Reformed Churches)于2017年7月签署了这个联合声明。许多其它教会,例如安立甘教会,也正在考虑签署这个联合声明。我个人确信,马丁·路德恩典教义的这三个维度(其也包含在"联合声明"中),在中国基督教会进一步的神学建设中可以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义因素。接受宗教改革这个根本的、源自圣经的教义将会以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强化中国基督教会的后宗派身份。这个教义现在也正在成为普世教会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国际动态     
韩国天主教教会计划建立南北“和解中心”5月6日,韩国首都首尔总主教区宣布,将在与北方接壤的京畿道建成一座全国和解中心。总主教区做出这一决定,旨在“促进与北朝鲜教会关系”,“增进与北方居民之间的相互友好关系”。该中心主体建筑共分两部分——文化研究基地和礼仪活动场所。礼仪活动场所内将建起一座圣堂、一个小型的圣地和礼堂。可容纳100人的文化研究基地,将包括一个研究机构和一座宗教博物馆。据了解,这座建筑风格将充分体现教堂建筑本地化与高丽民族传统建筑风格相融合的特色。美国天主教教会推动修改《移民法》保障移民利益5月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