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文徒20:19“服事主,凡事谦卑”是使徒保罗一生的写照。谦卑事奉主、谦卑敬畏神、谦卑为教会、谦卑为众人的美德,始终贯穿在保罗事主的每一个细节上。谦卑是事奉的基础,是事奉的条件,没有真实的谦卑,也就不可能有打动  相似文献   

2.
陈锡惠 《天风》2006,(16):36-38
唱诗班在教会事奉中是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她不只是在崇拜礼仪中承担着服侍神、赞美神的角色,也是诠释、彰显真理的代言人,是活出生命、带着光环的歌唱天使。一、教会为什么有音乐1、上帝所赐讲台工作是个大学问,当我们站在讲台面对饥渴慕义的信徒时,传道人是通过语言将福音信息表达出来,如果同时配以音乐、歌声的赞美,这种方式的表达可以把语言宣讲的效果更加升华。当我们进入到不同方言的教会或者不同语言的教会,此时的音乐更是会带给我们共同的心声,那就是无法用  相似文献   

3.
梵二会议后,教会在不断强调教友在世俗生活中为基督做见证的责任。“他们生活在尘世中,置身于世俗事物中,天主召叫他们,要他们充沛了基督的精神,以发酵的方式,在世间从事传教事业。”(教友2)教友们“通过一切行动,奉献精神祭孔,处处为基督作证”,就是“以发酵的方式,在世间从事传教事业”。教会的这种要求,可以从三方面理解:第一,教会没有把“世俗事物”视为救灵魂的障碍,相反,却要求教友们“置身于世俗事物中”,来完成基督委托给教会的救世使命。第二,这种救世的使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为基督作见证。这种见证应…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南京市天主教在参加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呈现出——派新气象。主教、神父及爱国会负责人以身作则,用教义教规启发、引导教友参加两个文明建设,坚持独立自主办好教会,与全市人民一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将教会的诫命、爱德精神与我国传统的民族伦理道德、社会公德融合在一起,教育教友们爱国爱教,守法守诫,从思想言行上体现出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南京市爱国会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着重在五个方面: 1、利用各种机会,向教友宣讲“天主十诫”,即“上爱天主,下爱众人”的教义,鼓励教友关心社会事业,从注重个人灵魂的得救,拓宽到对民族、国家、社会  相似文献   

5.
景健美 《天风》2012,(12):12-13
今天,我们很难统计中国教会的义工人数。“义工”身份的定位可以指教会管理中,由信徒担任的志愿者岗位,义工队伍在教会中犹如一支可见的有形军队。而“义工精神”之于今日教会,也传递着一种无形的、基督徒服侍的价值与理念。有许多基督徒虽然名字不在义工名册内,但他们仍做“义”之工。他们默默地付出,代表着基督教会所特有的生命动力,为教会发展、融入人群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第一种,维持生计,求得温饱,保证人生命的存在和延续,这是物质的功利境界。俗话讲:“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凡此种种,讲的就是这种功利境界。第二种,活出自己,实现自我,敞亮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是精神的审美境界。当一个人活出自己,实现了自我,他如何不感受到一种美感愉悦和人生的幸福体验呢?作家亨·路·门肯说:“活着总是非常有趣的。”中国国学大师梁启超讲:“你问我‘为什么做学问’,我便答道:‘为学问而学问。’或者答道:‘为我的趣味’。”革命导师马克思讲,人…  相似文献   

7.
一、 民主办教是中国教会的一贯做法和奋斗目标。 “民主办教”的再次提出,可以视为是一种神学上的回归,至少是希望用教会初期,宗徒时代的福传方法和管理教会的精神适应今天的社会,从神学思想及教会管理模式上是一种探索,探索一条更有效,更加适应不同时代福传发展的方式,也就是更加完善和充实爱国爱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办教思想。 “民主办教”是与时俱进的一种体现,就中国教会而言更是为之长期努力,弘扬多年的理想。 二、“民主办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的福传实践 。 教会发源于东方发展于西方,文化及传统…  相似文献   

8.
于金奎 《天风》2007,(24):44
在大多数的人心目中,那些平时老老实实、不多言多语的人就是谦卑的人,而那些什么事都抢着做的人就是骄傲。当然前一种人中有一些是谦卑的。有一些人虽表面谦卑,内心却是骄傲的。同样,后一种人中有的确实是骄傲,但也有的人是谦卑的。这可能会使一些人无法理解和难以接受,其实,我们只要弄明白神判  相似文献   

9.
卢庆喜在《天风》2004年第六期撰写文章,认为作为传道人,积极参加神学思想研讨,对开阔传道视野,引导信徒爱国爱教、积极参加三个文明建设都大有裨益。现在的教会特别是农村教会,已经到了非建设或调整神学思想不可的地步了。纵观教会历史,教会是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求得发展的。不然,就会被社会所“遗弃”。基督教三次传入中国,一直都维持着一个外国人宗教的面貌,缺乏群众基础,没有实行自治、自养、自传,更不用说自主自办教会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基督教是在1950年9 月23 日以吴耀宗先生为首的全国1527位基督教教会及团体负责人和信徒发起的“…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     
《天风》2003,(5):1-1
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的一个不变命题,即是同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丁主教明确的命题,实际上也是让我们重新进入到圣经.教会。神学等层面去不断地以时代所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去思考。当我们因着“复活的生命永不朽坏”、“马大伺候主”等讲章来回应此命题时,我们看到,复活使我们被主改变而有主生命,成为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的人。在信仰生活中学会像“马大伺候主”,就是从她身上见证主耶稣作众人之仆,服事众人的确据。因为“真正的信仰在生命被主改变的那一刻”,则注定要让基督徒生命焕然一新,并最终活出基督新生的样式。  相似文献   

11.
文明语言活出信仰勒依物欲社会丕变,文明语言低落,在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只因半句话,不该“出手”亦“出手”的事时有发生。只要稍加留意报端,因话不投机大打出手,一拳打出几万元的,因恶语中伤而酿出命案的比比皆是,更何况乘公共汽车,外出时的所见所闻。其因不无...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03,(12)
从先知经历中来认识三个问题感恩带来祝福浙江燕京神学院潘镜高赵彦……当存敬畏的心度你们在世寄居的日子上海刘承邦竭力追求殷勤作工—灵程五山4耶稣大声喊叫岁月更新心意更新两种声音爱筵上的礁石今生活出复活的生命5马大伺候主我虽然行过死阴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广东陈云舟本刊特稿3中国基督教根植于中国的土壤—读<一个中国人对普世教会的贡献》一书有感文/蒂蓓王笼译4在时代文化等处境中谁释信仰~一记毛瑞琪博士.王艾明教授在中美教会寒红司林寸会上的专题演讲本刊特派记者田雨教会要提倡宽容精神门徒精神—参加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斯升…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教会所选定的神学思想建设研讨的具体命题中,有些命题,如信与不信的问题,教会与国家的问题,教会与社会的问题等等,都同如何处理“神圣”与“世俗”的关系这一问题有关。一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史来看,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传教方法:一种是间接的传教方法,走上层路线,采取学术传教的方式;一种是直接的传教方法,走下层路线,采取直接布道的方式。基督新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这两种传教方法对中国信徒传福音的方法、中国信徒理解神圣与世俗、教会与社会、福音与文化的关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处理神圣和世俗的关系问题上,一直以来…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     
《天风》2003,(12)
满载着中国1600万弟兄姊妹情谊的中国基督教代表团一行9人,完成了对加拿大、美国14个教会组织和机构及11所神学院的访问交流后顺利回国。中国基督教代表团就神学思想建设、神学教育、中国教会事工近况、有关中国宗教政策等主题的专题演讲,让海外教会弟兄姊妹们感受到“中国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建设是对普世教会的一种贡献”。在中国教会的信仰具体实践中,中国教会是一个宣讲和服务的教会。  相似文献   

15.
(一) “中国基督教的新生,并不只要砍掉帝国主义的大树,它还要建立中国基督徒自治、自养、自传的新教会。” ──吴耀宗 中国教会新的一页,是伴随1950年开展的“三自爱国运动”揭开的;当年的“三自爱国运动”,是伴随中国历史揭开新的一页诞生的。 教会的“三自”原则─—平心而论,早已在它漫长的历史中实践着、并为普世教会所接受。中国教会在1950年开展的三自爱国运动,只不过顺应了普世教会发展的历史,也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当中国历史进人到新的里程,上帝给中国教会以新的启示:开展“三自”,让中国的领土上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学中最不可信的、危害最大的就是英雄形象的描写。他们不单是虚假,而且还承担着种种与人类精神健康背道而驰的精神毒素。《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他的“义”中、他的“刮骨疗毒”中都透出一种流氓气;这些“英雄”身上聚集了人性的丑恶,具有强烈的占有欲、破坏欲。这种“英雄”不值得歌唱,传统的“英雄观”应该得到清理和批判。  相似文献   

17.
一、搞好自养是搞好教会自治和自传的物质基础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天主教提出的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与基督教提出的“三自”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其核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解放前的中国天主教和基督教之所以被国人称作“洋教”,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教会大权被外国势力所掌握,使得神圣的教会人为地沦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所谓教会大权主要体现在人事权、教务权和经济权三个方面,其中经济权是基础是根本,钱掌握在谁手里,谁就拥有了对教会事务的支配权和决定权。所以,中国教会要…  相似文献   

18.
晓望 《天风》2005,(8):20-21
神学思想建设是教会对社会的回应,是激发教会、信徒能更地多关心有需要的人群。与己和谐、与人和谐是我们深度信仰生活化的自然果实,真正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中切实活出我们的信仰。  相似文献   

19.
倪光道 《天风》2006,(15):24-26
基督徒必须持守自己的教会性,远避世俗;教会必须持守自己的神圣性,防止世俗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本着圣经毫不含糊地说:持守教会性决不是脱离社会,持守神圣性也不是逃避世界。恰恰相反,持守教会性的基督徒更应当在世界中活出信仰,爱国爱教,荣神益人;持守神圣性的教会更应当努力服务社会,在俗事中彰显神圣,真正成为“世上的盐、世上的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哲学思想是中国美学思想的基础,中国哲学与中国美学是统一的,没有充分分化,所以,中国艺术的本质特性就是“艺”和“道”的统一。这种道是从广义讲的,既可以是道家的道,也可以是儒家的道,亦可以是佛教的道。道需要艺赋予形式,艺以道作为灵魂;因此,中国人在艺术创造中渗透着一种“宇宙感”,即渗透着一种不仅仅是对某物进行逼真的描绘,而是通过对有限事物的描绘去表达无限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形成了中国艺术文化特有的境界,分析起来,有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