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自各地各位法师、教授学者们:值此初夏时节,来到风景优美的太湖之滨,出席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与江苏省佛教协会主办,无锡祥符禅寺和灵山胜境管理委员会承办的“首届中国无锡灵山‘人间佛教与社会关怀’研讨会”,感到非常高兴。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江苏省、无锡市两级党和政府的领导多年来认真贯彻和落实宗教政策,  相似文献   

2.
萧桐 《佛学研究》2004,(1):372-375
2004年6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江苏省佛教协会主办,无锡祥符禅寺和无锡灵山胜境管委会承办之首届“中国无锡灵山‘人间佛教与社会关怀’研讨会”在太湖之滨的太湖明珠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央统战部二局蒋坚永副局长,国家宗教局一司司长徐远杰,江苏省宗教局翁振进局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明学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觉醒法师,  相似文献   

3.
刘元春 《佛学研究》2004,(1):375-384
2004年6月11—13日,首届中国无锡灵山“人间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在太湖明珠大酒店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佛教研究所、江苏省佛教协会联合主办,无锡灵山实业责任有限公司与祥苻寺承办。会议议程主要有6月12日上午纪念赵朴初先生“无尽意斋”落成典礼、江苏佛教音乐团《灵山梵乐》首演、研讨会。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  相似文献   

4.
2004年6月12日在无锡灵山召开了主题为“人间佛教与社会关怀”的研讨会。江苏与上海社会学界的专家与来自北京和全国各地的佛教研究学者首次合作,进行跨学科的探讨,研究佛教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功能,佛教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5.
王小明 《法音》2004,(7):41-42
本刊讯6月12日至13日,关爱社会、关爱人间——首届“灵山胜会”系列活动在无锡举行,来自海内外佛教界的法师、专家学者以及政府有关部门领导近二百人参加了这一盛会。首届“灵山胜会”系列活动包括:赵朴初纪念堂“无尽意斋”落成典礼、江苏佛教音乐团“灵山梵音”首演、首届中国无锡灵山“人间佛教与社会关怀”研讨会等。12日上午9时30分,赵朴初纪念堂“无尽意斋”落成典礼正式开始。赵朴老夫人陈邦织女士出席典礼并讲话,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明学法师作了致辞。赵朴初纪念堂“无尽意斋”坐落在祥符禅寺大雄宝殿的后面,背倚峰峦竞秀的灵山,面…  相似文献   

6.
台湾学术界对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之研究默雷印顺思想在台湾佛教中的地位近年来,台湾学术界对“人间佛教”的研究,大都与社会关怀、社会批判以及建立台湾佛教的主体性有关。前者是“人间佛教”的具体展开,而后者则是针对“中国传统佛教”而言,尤指“明清佛教”。...  相似文献   

7.
“人间佛教”最早由太虚法师提出。与此相联系,太虚还曾提倡“人生佛教”、“人间净土”。经过印顺法师、赵朴初居土等人的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理念现已获得社会各阶层的广泛重视,成为当代中国佛教的重要思想和共同议题。它在为21世纪中国佛教提供理论指导的同时,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一 1933年10月,太虚作题为《怎样建设人间佛教》的讲演,对“人间佛教”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说:“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  相似文献   

8.
由福建省宗教研究会、福建省佛教协会联合主办,漳州南山寺承办的“二十一世纪人间佛教学术研讨会”,10月16日在福建漳州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16篇,有24位学者、法师从人间佛教的几个方面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7,(11)
<正>(2017年11月15日)各位法师、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今天我们齐聚无锡灵山,以"弘扬人间佛教思想,建设当代佛教文化"为主题,纪念赵朴初居士诞辰110周年暨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30周年,探讨当代佛教思想建设,缅怀先贤,弘扬文化,可谓因缘殊胜,可喜可贺!我谨代表国家宗教事务局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向出席此次盛会的各位法师、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赵朴老是当代中国卓越的宗教领袖,著名诗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由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组委会主办、无锡祥符禅寺承办的“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21至22日在江苏无锡灵山大佛脚下隆重举行,中国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副会长兼祥符禅寺住持茗山法师,副会长净慧法师,纪念中国佛...  相似文献   

11.
王小明 《法音》2004,(1):36-37
本刊讯2003年12月4日下午,由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主办的“佛教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央统战部二局蒋坚永副局长,国家宗教事务局杨同祥副局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明生法师、觉醒法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杨曾文所长,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夏年教授,香港大学副校长李焯芬教授,台湾法鼓山佛学研究所李志夫所长,香港三德弘法中心创办人净雄法师,中国佛教协会港澳台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普正法师,中国佛学院常务副教务长向学法师,以及来自“两岸四地”的法师、学者、居…  相似文献   

12.
圣辉 《法音》2004,(1):3-4
各位法师、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再有20多天,我们即将迎来新年元旦,在这新旧交替的时节因缘中,来自祖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的大德高僧和专家学者在香江聚会,出席“佛教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这是佛教界和学术界的一大盛事。借此因缘,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对  相似文献   

13.
“人间佛教”思想的提出将近一个世纪,在理论与实践上有很多探索。已故的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报告中指出:提倡人间佛教思想是解决当今中国佛教向何处去的基本途径。这一思想对于当前的佛教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人间佛教”思想和“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吻合的从历史和现实来观察,任何一种宗教,都必须与所在的社会相适应,佛教亦不例外。如果不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佛教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会受到极大影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宗教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存在和活…  相似文献   

14.
传印 《法音》2013,(2):6-8
(2013年1月16日)各位法师大德、各位专家学者:今天,三大语系佛教的诸位大德、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在这里聚会,共同探讨佛教的生命观,这是非常情形下的非常因缘。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学者、各位法师致以诚挚的问候,向给予此次研讨会大  相似文献   

15.
略论“人间佛教”(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人间佛教”(二)陈星桥(三)太虚、印顺、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简介如前所述,太虚大师、印顺法师和赵朴初居士对“人间佛教”的形成与发展贡献至巨,极具代表性,因此实有专门介绍的必要。1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太虚大师学识渊博,著作等身,其思想...  相似文献   

16.
正今天,来自海内外的高僧大德、专家学者齐聚奉化雪窦资圣寺,缅怀近代佛教高僧太虚法师,追寻中国佛教现代化的进程,探讨"人间佛教"思想,可谓因缘殊胜,意义深远。我谨代表国家宗教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出席纪念活动的各位高僧大德、专家学者和嘉宾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经历了巨大变革,佛教也在深刻的历史变革中经历了涅槃重生。太虚法师是  相似文献   

17.
唐思鹏 《法音》2005,(5):30-32
3月2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会长扩大会议,借此机会,笔者就“人间佛教”思想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前来参加会议的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惟贤法师。问:中国佛教的发展和未来的走向,无疑是走“人间佛教”之路。法师一贯提倡“人间佛教”思想,请问这一思想的提出,与太虚法师的“人生佛教”思想有什么内在关系?答:“人间佛教”思想的提出,是基于太虚法师的“人生佛教”思想而来的。太虚法师将佛法判摄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教之佛本,三期三系:“教”指佛的遗教,为整个佛教所依从之根本。“三期”:指佛灭度后…  相似文献   

18.
今天,来自海内外的高僧大德、专家学者齐聚奉化雪窦资圣寺,缅怀近代佛教高僧太虚法师,追寻中国佛教现代化的进程,探讨“人间佛教”思想,可谓因缘殊胜,意义深远。我谨代表国家宗教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出席纪念活动的各位高僧大德、专家学者和嘉宾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经历了巨大变革,佛教也在深刻的历史变革中经历了涅槃重生。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2021年12月27日,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主办、中国佛教协会人间佛教思想研究基地协办的"2021年人间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举行。此次会议主题为"人间佛教与佛教中国化",旨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中国佛教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发展经验,探索当代人间佛教思想体系,推进新时代佛教中国化的道路实践。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12月23日,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主办,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什刹海书院协办的2017年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什刹海书院(北京广化寺东院)举行。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始于2014年,每年一次,选取一个佛教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主题进行探讨,旨在以佛法之智慧来关切当下之现实社会。今年为第四次会议,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间佛教与未来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