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阴荏苒,学禅六载.弹指而过。幸好得遇几位禅门大德,为我指了个入处,几经磨砺,得了个歇处,方知确有生死可了。了而不住,随缘自在。我由教入禅,由禅契教,复由教证禅,由禅归教,层层印证,又在尘俗中保任磨炼,方得踏实心安,说法也就真实无惭,否则,终是“光影门头之事”。我过去也落于知解狂禅,徒是口头爽谈,险些自误。我在《禅修次第论》中立“知解悟人,悟人见性,见性起修,回向净土,顿超上乘”五次第,这是我所走过的路。我学禅有两大殊胜之处:一是情上悟、情上觉、情上彻、情上了;二是修苦行。前者使我真正明白了佛阳…  相似文献   

2.
不离世间觉     
我的《读(天风)想到(法音)》能在《法各})上发表,令我欢喜无量,勇气倍增。我在文中提到《天风》的“问题讨论”,此法妙极,因此我愿舍身为座,再作抛砖引玉。我以为佛法之伟大,正惟大乘菩萨随缘普度思想。《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普门品》“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问身而为说法”,《僧宝赞》“赴感应群机”,三处都讲到个“应”字。如何个应法?“群机”的“机”安在?我们知道:舍方便无究竟。我们学佛,难道应该消极逃避、脱离时代和社会吗?以下是我在学佛中遇到的新情况,提出来供大众讨论、批评、指正。各位都是正…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解读晚明高僧蒲益智旭《周易禅解》文本发现,智旭在解《易》过程中把易道与佛性相提并论,充分阐释了“易道即是乾道”、“佛性即名乾元”、“易道皆有佛性”的思想,为其禅易相通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思想既开创了易佛思想沟通的新思路,也是对中国佛性论的继承和创新。 谢金良,哲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似文献   

4.
明尧居士 《法音》2006,(12):19-24
疑情宗门下这一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起疑情”。什么叫“疑情”呢?它是指我们对一桩事情不明了,不明了这桩事情究竟是什么东西,体现在禅宗这一法里面,就是禅宗历史上诸多的公案。过去祖师也讲: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我未生以前,究竟哪一个是我本来面目呢?自己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这就是一个疑情。也有祖师提“狗子无佛性”。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无佛性”呢?大家就可以从这里入手,去参究它。这就是从那个你不明白的地方去起疑情。明万历年间以后,念佛的人就多了。念佛的人多了以后,就提出一个“念佛是谁?”——我明明…  相似文献   

5.
无常是上座部佛教文献中通常称为“三法印”之中的第一印。所谓“法印”即是一切事物共同具有的性质。无常经常被认为是其它二法印的基础,不过第三法印“无我”有时只以第二法印“苦”为依据。定义经藏中对于无常一词的主要定义有下列诸说:“众云无常。世尊,何谓无常?物质(色)是无常,感受(受)、知觉(想)、心识作用(行)、意识(识),俱为无常。”(《杂部》Ⅲ、195)。这一陈述在某部论著中概括为:“何谓无常?五蕴为无常。以何义而谓为无常?有生有灭,故谓无常。”又曰:“一切皆无常。所谓无常者,一切为何物?眼为无常、可见之物(色)眼识、眼触、由眼触而生起的乐受苦受,以及非乐非苦的感受,俱皆无常。”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杂部》Ⅳ28);或者更简洁地说:“一切心识作用,都是无常”(《中部》  相似文献   

6.
我虽不信佛,但确与佛有缘。1994年冬,我曾参与护送佛指舍利赴泰国供奉。最近,我又任团长护送佛牙舍利赴缅甸供奉,真是三生有幸。而且,每次都有不可解释的“异象”发生,现仅将佛牙在缅供奉过程中本人经历的几件事记述如下,以飨读者。一大象的佛性在佛教故事中,很多处与大象有关,象有佛性。1996年12月6日当地时间上午11时半,佛牙舍利专机在仰光机场徐徐降落。缅甸军政领导和高僧大德代表登上舷梯向护送团致谢后,在机场举行了盛大的恭迎佛牙舍利仪式。中国、泰国、老挝、柬埔寨、斯里兰卡、尼泊尔还有日本、越南等国家的驻缅使节亲…  相似文献   

7.
《佛教文化》2018,(4):124-124
彻悟佛法究竟义理,打通现代修证之路!古往今来,历代高僧大德对《楞严经》倍加推崇,甚至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世间糟粕书”的评语。其原因就在于《楞严经》是释迦牟尼讲解如何明心见性最清楚、最通透、最究竟彻底的经典。特别是第一、二卷,佛陀以缜密的“七处征心、十番显见”的方式,指示出了“心”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关于法藏的身世,唐秘书少监阎朝隐《大唐大荐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师之碑》、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及《宋高僧传·法藏传》等所言至略。十年前,因调查龙门碑刻资料,发现法藏造像四处,祖坟题刻一处,皆可补僧传之阙,兹介绍如下: 1.在魏字洞有小龛,造像记云:“法藏为父母、兄弟姊妹,又为胜蛮,敬造弥陀像一龛。乾封二年(667)四月十五日。” 2.在考龙窝上方有一唐初小洞,内题  相似文献   

9.
智旭在《周易禅解》一书中以《易》理对应佛教教理;以乾健坤顺,对应佛教修证;提出《易》佛同一论——佛性即乾道。本文并论证了智旭“佛性即乾道”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智旭将佛性定义为“乾道”,将佛教的价值观,对应本土文化价值观,结果,其与中国佛教传统的价值立场,已经相去甚远。主要的差异点在于,将佛教的本来是以出世为标榜的价值立场,转移到了以易道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入世的价值立场上。智旭是开创近代佛教思想最先之学者,其“佛性即乾道”说即是近代中国“人间佛教”漫长历史进程的思想源头。  相似文献   

10.
唐密、东密、台密所传行的胎藏界、金刚界“两部大法”,以如来藏缘起论为理论基础,以体证菩提心为即身成佛的秘诀、瑜伽行的枢要,对菩提心有其独特的开示。 经论所指示的菩提心 两部大法中,胎藏界(梵语 garbha dhatu)法之“胎藏”,指众生本具的佛性、理性、成佛之因,喻如婴儿孕于母胎,真金藏于金矿,此即是大乘如来藏系经论中所说的如来藏、佛性。胎藏界法宗依的《大日经》,开篇《入真言门住心品第一》,指出法身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所证不可思议的“一切智智”,以“菩提心为因”。此所谓菩提心,指菩萨初证真如时…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初年,神会的思想资料由于胡适先生的发掘,引起了国人的注目。但是,人们的考察往往侧重于在禅宗史上的地位,而对他思想体系本身的分析却着墨不多。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神会的佛学思想作一分析,以求教于佛学界的专家和学人。一、佛性论,神会学说的理论基础佛性亦意译“如来性”、“觉性”,它是众生普遍具有的得以成佛的质因、根据和可能。神会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佛性不与众生分立,它就存在于众生之中,众生本自有之。就众生成佛的因素、成佛的可能来说,“一切众生,皆有真如佛性”。(《神会语录》  相似文献   

12.
孙克星 《法音》2007,(6):8-11
“自性”和“佛性”是《六祖坛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其中犹以“自性”概念在《坛经》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令人瞩目。在《坛经·行由品》中,六祖惠能就谈及其悟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并向五祖弘忍说到:“何  相似文献   

13.
性空 《法音》2001,(4):13-13
《法音》杂志自创刊以来,迄今已整整二十周年,历经七千三百次日月的转换,其灿烂的篇章,可谓耐人寻味!  《法音》杂志深获我中国佛协众位领导的悉心扶植,诸位编辑大德的苦心经营,热心读者的踊跃投稿,结出的丰硕成果,令我佛门四众衷心感戴!愚亦一佛门弟子,每于诵经事佛之余认真捧读,有如饮法乳而长养法身的感受。在此谨向中国佛协领导和诸位编辑大德致以诚挚的感谢!  翻阅《法音》杂志,其文章主旨,诠释佛法心要,是佛门弟子研读佛经的最好指导读物。  《法音》杂志,栏目繁花似锦。我佛门四众,通过阅读"法音论坛",交流…  相似文献   

14.
高斌 《佛教文化》1994,(6):43-44
我曾因迷信气功而走火入魔,幸得善知识引导学佛修行而走出魔境。其间,读到《佛教文化》、《法音》、《禅》等佛刊上不少谈及佛教与气功问题的文章,也读到许多大德论著中的有关论述,受益匪浅,并曾致函《佛教文化》请求刊登这类专题文章。  相似文献   

15.
读朴老《九十述怀》(见《佛教文化》1997年第1期),见碧空澄明无垠。此之空无,造作大有。是有人格佛性之成就,报国济世之功业。我见碧空无垠,是感《述怀》有“体”。细吟朴老诗文,敦厚风趣,并未明言起用之体。而不领会其体格,只从事相上学是学不来的,终需体用圆融,方可“会”述怀之神韵。人格佛性者,体也;报国济世者,用也。体者,自觉自利也;用者,觉他利他也。自觉觉他咱利利他,是为菩萨所行菩萨道。道出了“人间佛教”为人民——普渡众生的主题。朴老既是人间佛教的推动者、领导者,自是身体力行。今观《述怀》,九十春秋…  相似文献   

16.
佛性与般若是贯穿整部《坛经》的两个重要概念,惠能对它们作了相互贯通的阐释.佛性本合中道般若,佛性不二,心性不二,自心不二;般若之非有非无也在于显现佛性,般若与佛性体用一如相辅相成而为《坛经》顿悟解脱论的理论基础.本文拟从《坛经》的般若说、佛性论及般若与佛性关系三方面进行条分缕析.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87年第二期教学园地载有《打开人生奥秘之门》一文,系中国佛学院学生和贾题韬居士的一席对话,文中谈到四个问题,贾居士谈到第二个问题时说:“佛教是无神论,这是佛教在各宗教中独具的特色。其它宗教都有一个共同之点,认为有一至高无上的神掌握着人的命运,甚至连宇宙万物都是由神创造的。……佛教否认独一无二、绝对至上掌握人的命运的神。……”冈此有些读者问我“佛教是无神论还是有神论?”希望我在教言教,再来谈一下。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佛教文化》改版了!从第81期改起,从狗年之初改起。《佛教文化》从创刊至今已经十多年了,十多年来都是学者在编;从这一期开始,改由教内人自己编了。这其中会有什么不同吗?我想,或许是有的。佛教文化是由“佛教”和“文化”组合而成,“文化”可以没有“佛性”,但“佛教”一定具有“文化性”。这是从佛教诞生之日便注定了的,只是当时人没有从文化层面去关注这一特性。随着佛教的  相似文献   

19.
编辑先生:在一些撰写高僧大德的书籍文章中常提到闭关修持方式,请详细介绍一下什么是闭关?山西广弘广弘读者:闭关,又称掩关,这个名词和风气,在印度没有,中国也是到元朝之后,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闭关可能是渊源于西藏佛教的长期洞窟修炼,当喇嘛随着蒙古王朝到了中国内地,闭关方式也日渐风行。《禅林象器笺》中说:“自入元,始有闭关之说。……自入明,乃有闭关学道之事。”在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定时的、定期的功课以及一定时段的修法,比如七天、二十天、四十九天、九十天、一百天等,克期取证,专心修持…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明代有四大高僧。他们分别是释袜宏、释真可、释德清和释智旭。以他们是“出尘体道,以极佛化”的“出类拔萃”者,故有此誉。其中,释袜宏、释真可、释德清三大高僧,又以“久栖胜地,道著清凉,或暂入兹山,感通大圣”,而又谓之明代五台山的著名高僧。所以,《清凉山志》卷三《莲池大师传》中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