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人研究显示中央执行影响算术策略的执行。双任务协调作为中央执行的执行功能之一,是否会影响个体的策略执行?采用选择\无选法与改进的心理不应期范式,探讨随机/固定呈现方式下,双任务协调对算术策略执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任务协调影响策略执行,双反应策略执行效能显著差于单反应;任务呈现方式影响策略执行,固定方式优于随机方式;任务呈现序列影响策略执行反应时,数字先呈现的估算策略执行效能显著差于图形先呈现。总之,双任务协调、任务呈现方式影响算术策略执行,固定方式引起更明显的双任务协调代价。  相似文献   

2.
采用选择/无选法,以估算与精确心算为研究任务,考察了元认知监测与算术知识影响个体算术计算策略选择与执行的年龄相关差异。129名不同年龄儿童与成人被试参加实验。结果发现:(1)算术知识对儿童及成人的估算复杂策略有促进作用,并对提升他们心算策略运用的速度和减少错误有作用;(2)元认知监测显著影响儿童的估算策略选择,能够促进使用最佳策略;(3)算术知识在估算及心算策略执行的年龄差异方面起完全中介作用,元认知监测则在估算策略选择的年龄发展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算术知识对元认知监测在估算及心算策略执行上的作用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对估算的策略选择则不存在中介作用,这表明元认知监测在估算策略选择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采用选择/无选范式,借助工作记忆成套测验,在两位数乘法估算问题中探讨了工作记忆系统各成分对不同年龄段个体算术策略运用的预测效应。结果显示:(1)工作记忆的不同成分与年龄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表现为,除视空模板成分外,其他各成分得分随着年龄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2)估算策略运用中,年龄与策略选择显著相关,表现为随着年龄增长,策略选择表现明显提高;(3)估算策略运用中,不同年龄个体的工作记忆不同成分和策略选择表现出不同的联系,中央执行均显示出显著的预测效应,语音环路和视空模板的预测效应均不显著。不同年龄个体的工作记忆不同成分对策略执行的预测效应均不显著。上述发现对于深刻理解工作记忆系统在算术认知策略运用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含义。  相似文献   

4.
运用“双重任务”范式,以113名小学二年级儿童为被试,考察了儿童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对算术认知策略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央执行对儿童算术认知策略的选择产生了针对性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外部策略、支持性策略和猜测放弃策略上。中央执行干扰使策略执行的正确率下降、反应时增加。在简单加法任务上,中央执行影响了外部策略和支持性策略的选择频次;在复杂任务中,这种影响体现在外部策略和放弃策略上。无论是简单任务还是复杂任务,中央执行的干扰都造成了策略整体执行效果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司继伟  杨佳  贾国敬  周超 《心理学报》2012,44(11):1490-1500
随机选取128名大学生为被试, 运用选择/无选法研究范式, 考察了不同中央执行负荷对估算策略运用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央执行负荷不影响策略分布; (2)策略运用条件、中央执行负荷影响策略执行。主次一致任务, 负荷对策略执行反应时的影响随负荷强度增大而增大, 对策略执行精确度影响不大; 而对主次不一致任务, 低负荷对策略执行反应时及精确度影响都不明显; (3)策略运用条件、中央执行负荷影响策略选择。负荷强度对策略选择反应时起重要作用, 只有当次级任务负荷高时, 干扰作用才明显; (4)成人的策略选择适应性受负荷强度的影响。无负荷条件下个体策略适应性更好。  相似文献   

6.
工作记忆中央执行成分在计算加工的诸多过程中发挥重要影响。以8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双任务实验范式考察工作记忆中央执行成分对估算表现的影响。结果发现:1)估算过程需要中央执行成分的参与,增加中央执行成分负荷会导致估算准确率下降;2)无论是否增加中央执行负荷,问题大小效应在估算中均不明显;3)乘法个位数大小顺序会影响估算值的准确性,在有中央执行负荷时数字顺序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元认知监测与算术知识对儿童心算策略运用能力的影响如何随个体发展而变化,采用计算机任务与纸笔测量的方法,对85名小学三、五年级儿童进行了历时一年的纵向追踪研究。研究发现:(1)两组儿童的元认知监测和算术知识均呈增长趋势,算术知识的增长速度五年级显著快于三年级,且元认知监测增长速度与算术知识增长速度显著相关;(2)两组儿童中,元认知监测与算术知识增长速度更快的个体策略执行反应时与错误率的减少速度也更快;(3)五年级儿童的算术知识在元认知监测影响策略选择发展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儿童执行功能与算术认知策略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5名小学2年级儿童的四种执行功能与有无工作记忆负荷两种情况下算术认知策略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双任务协调功能与工作记忆负荷增加时放弃策略的使用次数具有显著负相关;策略转换功能越强的儿童.算术认知策略的使用越灵活;抑制功能强的儿童在提取策略的相关表现上更好;记忆更新功能与工作记忆负荷增加时策略执行的正确率具有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执行功能与儿童算术认知策略之间存在着特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六年级儿童的估算水平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鉴Lemaire与Siegler提出的儿童认知策略的一般概念框架,运用自编的估算题目对210名小学六年级儿童的估算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小学六年级儿童具有一定的估算能力,只是所给估算答案明显受到数字类型和运算规则的交互影响;他们会运用多种估算策略,但各种策略的使用频率、执行速度和准确性都存在明显差异。文章还对儿童估算策略的评估做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0.
疏德明  刘电芝 《心理科学》2014,37(5):1190-1196
本研究通过设置隐含算术策略的问题情境,比较不同顺序和设置条件的进程段行为反应和ERP数据差异,考察被试在不断练习条件下对隐含策略的习得过程及迁移应用特点。结果:被试在对隐含策略无意识的情况下,第1-4练习进程段的反应时、错误率显著低于第5进程段(探测段)。同时,不同进程段诱发的部分ERPs特征也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结论:在存在隐含策略的算术策略任务情境中,通过练习人们可以在无意识情况下逐渐生成内隐策略,诱发的ERP成分P200、N400s可以部分地反映其生成过程。已生成的内隐策略,能部分地应用到相应的新情境中。  相似文献   

11.
性别、寻路策略与导航方式对寻路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慧聪  周琳 《心理学报》2012,44(8):1058-1065
本研究探讨了两种寻路策略与三种导航方式对寻路行为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该效应的性别差异。实验被试120名, 实验结果显示:在VR迷宫场景中寻路, 对男性而言, 定向策略的使用情况是影响导航方式绩效的重要因素。对不擅长使用定向策略的男性而言, 标志导航最佳, 标志与YAH地图并存时次之, YAH地图导航最差。其中, 标志导航与YAH地图导航绩效差异显著。而对擅长使用定向策略的男性而言, 导航方式的类型对寻路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导航方式的类型对女性寻路影响显著, 其中, 标志导航最佳, 标志与YAH地图并存时次之, YAH地图导航最差。该研究结果可为导航支持系统的界面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英语学习策略量表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的测量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杨治良  答会明 《心理科学》2006,29(4):838-844,856
本研究旨为确定英语学习策略量表(ELSI)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的信、效度及调查分析结果。研究表明:(1)英语学习策略量表(ELSI)由元认知策略分量表(MSS)、认知策略分量表(CSS)、社会策略分量表(SSS)和情感策略分量表(ASS)组成,并具有较好的信、效度。(2)高CET4成绩组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各维度显著优于低CET4成绩组。(3)对情感策略的应用,女大学生显著优于男大学生;对社会策略的应用,文科大学生则显著优于理科大学生。  相似文献   

13.
以220名5~6岁幼儿为被试,采用个别测查法,考察了幼儿策略选择和策略执行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 (1)5~6岁幼儿能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加法算术题,包括5种基本加法类型与3种数数亚类型. (2)幼儿主要选择支持性策略. (3)5~6岁幼儿策略执行呈多样性特点,各策略的执行正确率与速度不相同. (4)题目难度对幼儿的策略选择与执行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小学四年级儿童简算策略获得的认知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电芝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7,30(2):264-267
研究策略获得的过程是了解认知机制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口语报告和教学实验的结合研究,采用策略意识和策略状况两个维度的评价指标考察,结果表明:策略运用从低到高体现出8级认知序列,策略获得者在策略的掌握过程中有四种认知状态:策略运用初期的倒退状态、策略从不熟练向熟练发展过渡的不稳定状态、策略运用的不彻底状态、有较强的策略意识但缺乏条件化知识的刻板状态。这四种状态反映出,学习者在策略获得过程中策略运用缺陷的常见状况。  相似文献   

15.
项目突显方式对视觉搜索策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搜索策略是将视觉注意导引到目标最可能出现位置的直接认知控制。本研究采用眼动跟踪技术与视觉搜索时间——鼠标点击时间的分离技术,探讨计算机视觉界面不同项目突显方式下的搜索策略问题。结果表明:(1)有无项目突显方式、不同的突显有效性水平,被试采用了导向式和序列式两种不同的搜索策略;(2)被试采用导向式搜索策略时,被试在第一个感兴趣区域首注视点百分比小于58.3%,在视觉搜索过程中的注视点数量明显较小、扫视轨迹长度和注视时间明显较少;(3)被试采用序列式搜索策略时,被试在第一个感兴趣区域首注视点百分比大于58.3%,在视觉搜索过程中的注视点数量明显较多、扫视轨迹长度和注视时间明显较长;(4)采用导向式的视觉搜索策略能显著减少被试的视觉搜索时间,提高视觉搜索的绩效,但不能显著减少被试的鼠标点击时间;(5)因为视觉界面上突显的设置改变了用户的搜索策略,所以提高了视觉搜索绩效。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大学生学习策略问卷》,对364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学习策略总体水平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增长而相应地提高;(2)不同年级大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特点不完全一致,在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上,一年级学生优于其他年级,而在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上一年级学生最低;(3)女大学生的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水平显著高于男大学生;(4)文科大学生的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水平显著高于理科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学习困难学生语义分类编码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杨心德 《心理学报》1996,29(4):375-379
通过对38名学习困难学生与48名学习优秀学生使用语义编码策略的比较研究,发现学习困难学生不能像学习优秀学生那样自觉地在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中使用学习策略;学习困难学生不使用学习策略的机械学习成绩与学习优秀学生无显著差异;教育训练有助于学习困难学生将语义编码之类的活动运用于信息加工过程而促进学习。  相似文献   

18.
行为社会政策是基于人的行为特点而设计, 使用“助推”作为政策工具来执行的社会政策。它是行为科学在社会政策范畴的应用, 其原理在于洞察人们做选择时的行为偏好, 以隐性且非明显经济刺激的方式谋求公众利益。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出发, 基于自愿性和信息性的统一, 可将行为社会政策中的助推策略分为增加策略、减少策略和转换策略; 三大策略被用于再住院率、儿童健康、社区养老、入学资助、就业问题、器官移植和精准扶贫等民生领域, 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选择, 提高公共福利。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和技术, 助推并非万能, 需要政策制定者对症下药、精确识别、权衡使用, 规避“行为官僚”, 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刘电芝  杨会会 《心理科学》2008,31(1):156-159
策略选择作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方面,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研究者相继构建出几种策略选择的理论模型,以说明儿童策略选择的过程及其机制.文章根据策略模型发展的历程,对元认知模型、联结分布模型、适应性策略选择模型和策略选择与发现模型进行了概述与比较,以摸清策略模型发展的轨迹与特点,由此进一步明确策略模型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论企业的伦理战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伦理战略就是用战略的眼光审视、发掘、配置企业的伦理资源,以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战略方式;企业伦理战略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协调企业内部、与自然、企业与社会几方面之间伦理关系作出的全部战略安排;作为战略的伦理与一般的伦理相比,其在企业中的角色地位、目标追求、在市场中原则弹性、表现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区别;企业伦理战略是在“柠檬市场”普遍存在的背景下提出的,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理念和运行模式,它会对企业内部、市场和其所存在的社会都产生深刻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