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伦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拟从环境伦理学的定义出发 ,考察环境伦理学的逻辑起点以及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对它的理论支持等问题 ,试图厘清学界关于环境伦理学的合法地位的种种责难和误解  相似文献   

2.
专用框架将基板玻璃恭思想研究试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生态文明意蕴 /江笃运∥自然辩证法研究 ,2 0 0 0 .1 0“马克思研究方法”探析——兼评《马克思实证辩证法初探》/马中柱∥学术研究 ,2 0 0 0 .1 0马克思早期对费尔巴哈哲学改造的思想演讲 /杨丽霞∥社会科学辑刊 ,2 0 0 0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自然观全面地阐述了人与自然、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历史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他分别使用了三个不同的概念来表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人化的自然是对人与自然之间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性关系的概括 ,人类学的自然是从人本学的角度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辩证统一关系的说明 ,而历史的自然则是对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的历史与自然的统一关系的概括  相似文献   

4.
论恩格斯的自然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曾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作了系统、集中的阐发。恩格斯在自然观上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对于我们今天考察当代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各种全球问题、探寻当代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途径,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恩格斯曾经写道:“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把自觉的辩证法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49页)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将自觉的辩证法运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呢?或者说,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并由恩格斯系统阐…  相似文献   

5.
由黄志斌、刘志峰两位教授所著的《当代生态哲学及绿色设计方法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是在立足当代环保问题的基础上而撰写的一部生态哲学学术专著。该书针对现实的生态问题,在对有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成果交叉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包括人在内的广义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藉以协调的生态伦理规范,以及人与自然互动和谐的目标和实现方式,并从生态自然观与技术方法论相统一的高度,深入剖析了蕴涵于生态自然观之中的绿色设计方法论,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是一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著作。…  相似文献   

6.
知识论路向下自然范畴的偏误,为马克思所突破与变革:其一展现人与自然的本真存存及其原初关联;其二揭示人与自然互为生成之过程;其三更注重自然存在的本质显现及与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审美境界;三者于本体论意义上构成对自然范畴的形上界说.马克思此种自然观彰显着生态审美睿智.  相似文献   

7.
现代绿色设计充分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认为人是设计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在现代设计中必须从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充分考虑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维护人与自然间的协调和谐.  相似文献   

8.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两千多年哲学史中有关自然观方面的批判继承,吸收了它们有价值的东西,而更重要的是对近代科学,特别是十九世纪的自然科学成就进行总结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不是  相似文献   

9.
当前哲学界正围绕着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展开热烈的讨论,一致高度评价马克思的实践范畴,但对实践范畴的意义的理解上却存在很大分歧,笔者着重就实践本体论、实践自然观及实践唯物主义体系这三个相关问题谈些看法。思维与存在、精神与自然界之间谁是世界本原问题的提法本身,不能不说带有旧哲学的痕迹。问题的答案只能在这对立的两极中选择,要么是自然界,要么是精神,这是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世界本原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这个当前全球性课题的解决,有赖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史表明人与自然关系一直是哲学关注的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之前的几千年哲学史中各派对此问题都有自己的解答。随着当代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这个问题再次成为哲学关注的焦点。在马克思哲学的视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个纯粹抽象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与实践相关联的问题,同时也是这个领域中主客体矛盾历史地发展的问题。一、人与自然统一的根据:人始终具有受制于自然的“受动性”,而“人化自然”则永远具有“人道主义”的品格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逻辑的…  相似文献   

11.
卞敏 《学海》2004,3(4):50-55
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恩格斯在谈及创立新世界观的工作时说 :“马克思和我 ,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① 这就是说 ,马克思主义在哲学领域中进行变革的实质 ,是使辩证法与唯物论、自然观与历史观得到完整的统一 ,而“自然”与“历史”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核心范畴。马克思解开“历史之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来看 ,马克思在吸取黑格尔辩证法以后 ,把创立新哲学的突破口选在解开“历史之谜…  相似文献   

12.
“人化了的自然”与“对象化了的人”,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出的一个哲学论题,也是马克思论美的认识论基础。由于《手稿》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未完成的笔记,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并未系统整理公开发表,这就给如何理解这一论题带来一定的困  相似文献   

13.
1、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唯物、辩证、发展的种种理论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之间、自然观和历史观之间、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真理观和价值观之间、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之间的统一的这些理论特点也都导源于实践的观点、导源于对实践的科学理解。传统的斯大林模式把实践仅仅理解为认识论范畴在根本上不符合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精神实质。马克思的这个提纲并不只是认识论的提纲,而是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各个理论论域的提纲。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这…  相似文献   

14.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逻辑延续和当代表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有必要关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问题域和历史逻辑,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开创性的、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的论断:其一,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方法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密切相关,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分析当代生态危机和社会转型的独特视域。其二,马克思主义阵营的分裂集中体现在辩证法对自然界的适用性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立场。其三,马克思立足资本积累展开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生态批判,《资本论》同时还可以被理解为生态经济学批判。其四,空间的边界乃是福斯特提出的人类安全空间问题,是对马克思新陈代谢断裂理论思想的推进。其五,在人与自然的持续和谐相处中,推进全球绿色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晚年在研究俄国的社会问题时,对当时俄国农业公社的发展命运,作过客观的分析和科学的推论。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联系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的实践,实事求是地研究马克思这方面的思想,无疑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的。值是,近些年来,理论界一些同志在研究马克思这方面的思想时,认为马克思曾提出过一种设想,即东方社会有可能  相似文献   

16.
同旧唯物主义相比较,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坚持了实践原则。但有的同志认为,实践原则只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历史观,不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主要理由是:只有“人化自然”中才有主体实践作用于其中,而这同无限的宇宙相比,几乎等于零。我们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因为我们说实践原则在世界观上具有普遍适用性,并不意味着整个世界都已被人现实地改造过了,而只是说,主体通过实践的无限发展,具有改造这个世界的可能,它表明,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教导人们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唯物论。  相似文献   

17.
<正>河北大学黄云明教授的《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一书,从哲学高度特别是劳动哲学视角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系统阐释,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该著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不同于或超越传统哲学的地方在于以劳动为核心范畴。马克思的哲学可以统称为劳动哲学。马克思的劳动哲学是一个包括劳动本体论、劳动方法论、劳动自然观、劳动历史观、劳动价值观等丰富内容的哲学体系。马克思的劳动哲学是其劳动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马克思  相似文献   

18.
《学海》2021,(3)
保罗·伯克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生态价值形式理论。资本主义社会的两类环境危机、对自然资本的批判、马克思的热力学思想和社会再生产的生态辩护,构成了这种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伯克特重新考察阐释了马克思的自然观,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进行辩护,强调从马克思主义内部来挖掘其生态基础。他的生态学思想对第二、第三代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也谈人化自然的内涵和实质傅诗济人化自然的概念是马克思在论述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时提出来的,因此,必须联系对象性关系去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实质。寿良据马克思的论述,人和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就是人和自然界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互为对象的关系。人对自然界的依赖和作用,表现为人对自然界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自然界作为人的对象,一方面是因为人离不开自然界,需要自然界提供生活的和活动的资料;另一方面是因为人具有强烈的追求对象的本质力量,并且必须凭借现实的对象来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在这里,作为对象性关系的基础是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掌握自然界,使外部自然界变成人的现实生活的要素,变成人的精神和物质的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马克思认为,这种经过人的木质力量对象化,从而和人处于对象性关系的自然界,已不是与人分离的纯粹的自然界,而是为人所占有的、获得了“人的本质”的、属于“N的”自然,gF“x化的自然界”。这就是马克思的“人化自然”的真正含义。显然,这里的“人化”决不是一些同志所理解的“A的干预而发生变f匕”,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本质化”:自然界经过人的加工、制作、享用、消化,成  相似文献   

20.
西方学者对恩格斯观点的诸多责难、诋毁和攻击,最集中的莫过于他的人学理论了。本世纪以来,无论归属于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思潮的西方学者论及恩格斯时,都在不同程度上将恩格的哲学评判为“一块人学空场”。具有代表性的是诺曼·莱文、悉尼·胡克和麦克莱伦,他们都断言,由于恩格斯的自然观、历史观同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根本对立,而形成了所谓“马克思反对恩格斯的可悲骗局”。然而,一俟我们凭籍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