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静思生活和行动生活是基督徒的两种修行方式。作为20世纪杰出的德国基督新教神学家,朋霍赞尔用其一生的时间思考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并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信仰。朋霍费尔将上帝的形象视为受难的上帝的形象,指出做门徒的代价就是和上帝一起受难。朋霍费尔的狱中神学对二战后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对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S.C.克劳福德(Crawford)著《印度伦理思想的发展》一书比较适时而清晰,然而内容不够充实。最后一章“印度伦理思想概要和简评”是其精华所在。这章结论就象是一篇绪论,深刻而细致地统观了包括人生目的、人生各阶段的责任、种姓责任以及一切人应尽的责任的印度伦理学。作者把伦理学分成客观责任伦理学、主观美德伦理学,以及一种超越的人生,这种超越的人生并不是有意追求德行,但又从不背离道德方向。他根据印度人的思想,有  相似文献   

3.
章海山教授是我国西方伦理学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分别在1984年和1991年出版的《西方伦理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是我国西方伦理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研究领域的重要作品。2018年7月,中山大学曹康莉对章海山教授进行了访谈。在访谈中,章海山教授介绍了他的学术经历和学术观点,回顾了他所经历的我国西方伦理学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主题、方法和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4.
江庆心 《哲学动态》2005,14(4):49-53
詹姆斯·穆迪·古斯塔夫森(James Moody Gustafson,1925~ )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基督教伦理思想家之一.[1]1955年在耶鲁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他先后在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爱默里(Emory)大学从事神学伦理教学与研究,长达42年.退休之后,古斯塔夫森继续活跃在基督教伦理思想领域,从事伦理学研究与写作.作为伦理学家和神学家,他从一开始就关注现实社会中的伦理问题,从科学、神学、伦理学、哲学等学科交叉渗透的角度,致力于道德原理、公共选择与公共行为,以及具体领域的伦理思想研究,坚持从上帝中心的视角(theocentrism)对神学伦理传统和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5.
中国奴隶制时期的伦理学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从阶级实质上看,它是有社会地位的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它所指的“人”的范围只限于贵族和一般有自由身份的平民,并不包括奴隶;从伦理学发展史上看,它是做为古代神权时代的宗教思想的派生物,导源于宗教神学,成熟于政治学,所以这一时期的伦理思想具有神学的政治的特点。 殷商时期,伦理思想只是宗教神学体系中的一部分,用来维系天人关系。伦理学从宗教到伦理的转变是通过一次政治思想变革实现的。周人将伦理  相似文献   

6.
刘师培是中国伦理学独立化学科化的代表性人物。他编著的《伦理教科书》以及撰写的若干文章,初步建构了一个中国伦理学的框架体系,使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中华伦理文化进化发展到具有独立品性和专门研究问题的伦理学学科发展阶段。刘师培所建构的伦理学框架体系具有融合古今中西伦理思想精义于一体的特点,不仅吸收西方伦理学知识和观念来改造和整合中国原有的伦理思想,而且结合中国近代道德革命和新式学堂教育要求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西方近现代伦理学进行创造性转化,从而促成了中国传统伦理向中国近代伦理的转型,促成了西方伦理学优秀成果的中国化转化。  相似文献   

7.
乐爱国与庹永在《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2期撰文指出,道教及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通过天道论、宗教神学以及修道成仙论,对伦理道德作了宗教的诠释,使之得到强化;其二,  相似文献   

8.
正继《宋代理学伦理学思想研究》《元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产生很好的反响后,陈谷嘉教授的新著《明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于2015年10月在湖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明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书稿完成于陈教授八十华诞之际,是承续前两部理学伦理思想研究专著,可谓理学伦理思想研究的"第三部曲",实为难得。一、以"变"概括明代理学伦理思想的总体发展特征及其规律在《宋代理学伦理学思想研究》中,陈教授提出  相似文献   

9.
背景简介:于尔根·莫尔特曼(Jürgen Moltmann,1926~)是当代西方新教神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莫尔特曼神学著述颇丰,涉猎面广,影响度大。其代表作除《盼望神学》外,还有《被钉十字架的上帝》、《三位一体与上帝国》、《创造中的上帝》、《来临中的上帝》以及今年刚刚出版的《盼望伦理学》等,其中大部分已被译为中文。2010年11月,莫尔特曼教授来到北京,以特邀嘉宾身份参加本年度北京论  相似文献   

10.
霍布斯是英国卓越的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利维坦》一书中全面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伦理思想以及教会与国家、神学与哲学之间关系的讨论。综观霍布斯的全部理论,其无神论思想和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对西欧各国进步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试通过对宗教神学本质的揭露和批判、神学与政治、宗教与哲学、宗教与社会秩序构建等四个方面对霍布斯宗教神学的基本精神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1.
袁世国 《天风》2007,(6):46-48
与二十世纪其他著名的新教神学家不同的是,朋霍费尔不是出生在一个牧师的家庭,也不是因为他父母在信仰上的敬虔对他的影响。1906年2月4日,朋霍费尔出生在德国布列思劳(Breslau)的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基督徒的家庭,从父辈以上,他的祖先中出过不少专家学者。他的父母品格出众,信仰敬虔。所以他从父亲一方继承了善良、公正、自制和干练的品性;从母亲一方继承了对人类的理解和同情,对被压迫者事业的忠诚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外刊学论     
新教伦理中“自由”概念占有中心地位。马丁·路德将自由看做上帝的馈赠,认为人要在行善中实现自由。自由仍然是个神学议题,但已经世俗化。他将存在于信仰中的自由指向个体,伦理学的基准点随之摆脱以往的基督教控制,转向作为主体的人。人的选择自由导向责任的视角。伦理学因而要讨论如何行善、履行责任。人在世俗生活中的基本准则和责任是博爱。经济行动也是进行选择的活动。但经济学不像伦理学那样将自由作为根本前提,而是  相似文献   

13.
德国明斯特大学天主教道德神学教授布鲁诺·舒勒,是相称主义伦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最重要的伦理学贡献,是以天主教的视角分析了义务论和目的论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善的目的与恶的手段的关系、直接行为和间接行为之区分的重大道德意义,以及对双重效果原则的重新思考。舒勒的相称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天主教伦理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朱贻庭教授主编的《伦理学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 ,于 2 0 0 2年 1 0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它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 ,由全国伦理学界近百位学者共同协作完成。共收词目 45 4 8条 ,总字数 2 61万余字。这部辞书展现了广阔的学科知识面和知识点 ,从总体上反映了我国伦理学学科建设的成绩和伦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伦理学原理、应用伦理学研究的发展状况和中外伦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辞书附录载有中国和外国“伦理思想史大事年表”和“建国以来伦理学著作书目概览”。另外 ,《大辞典》正文按学科分类…  相似文献   

15.
亨利·西季威克(1838—1900)是十九世纪末西方伦理学界颇有影响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家。他的直觉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对本世纪各个伦理学流派,特别是直觉主义伦理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纵观西方伦理思想史的发展,他的伦理思想处于近现代伦理学的交接点,在一定意义上,也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鉴于我国伦理学界对他的伦理思想缺乏系统研究,我们有必要深入细致地研究他  相似文献   

1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伦理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稿》较之马克思的其它著作有较为丰富的伦理思想,但其仍不是一本伦理学专著。综观《手稿》,其伦理思想,似可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劳动异化和共产主义理论的人本价值导向;二是人论思想,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三是关于经济伦理或对资产阶级经济伦理的批判;四是其它伦理学观点。  相似文献   

17.
陈瑛主编的《中国伦理思想史》于2004年4月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笔者得以先睹为快,深感它是我国伦理学特别是中国伦理学史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一个重要学术成果,标志着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一个新高度、新境界。陈先生是我国新时期伦理学重建以后最先在中国伦理思想史园地耕耘并取得成就的专家之一,新时期的第一部中  相似文献   

18.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1933年出生于美国,曾在美国获物理学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在英国获神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哲学教授。他是国际环境伦理学会与该会会刊《环境伦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国会和总统顾问委员会环境事务顾问。发表学术专著六部,近年发表的有《哲学走向荒野》、《科学与宗教》、《环境伦理学》和《保护价值》;主编《生物学、伦理学与生命的起源》学术文集;为50多本相关领域的学术著作撰写过部分篇章;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他的论著被译成近十种文字。不久前,罗尔斯顿应邀来华参加学术活动,期间,…  相似文献   

19.
神学与伦理学《神学与伦理学》是古斯弗塔生教授主要著作的第一卷。它的论题是:上帝之为惠顾人类而存在,并没有到基督教传统所声称的地步。作者论证了—种修正了的“以上帝为核心的”神学,对于理解人类的道德生活,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地考察了马丁·路德称义神学思考的理论背景、过程和意义,指出马丁·路德的神学突破实际上与中世纪末期称义神学构成了解蔽与遮蔽的关系。中世纪末期称义神学遮蔽了"因信称义"的圣经道理,路德受限于经院新学契约神学,发展出了谦卑神学,但是随着圣经篇章注释工作的展开,他逐渐抛弃了经院新学以及整个中世纪的称义神学框架。最终他发现了"上帝之义",恢复了《圣经》和保罗的教导,完成了称义神学上的突破,奠定了宗教改革运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