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狼蛛,属于蜘蛛目的一科,以善跑、能跳、行动敏捷、生性凶猛而得名。法布尔在《昆虫记》中,详细记载了对狼蛛的观察,发现有一种现象特别有趣。成年的狼蛛,喜欢呆在干燥的沙地里,它们会用自己的毒牙,在沙地上挖出洞穴来居住。奇怪的是,小狼蛛在告别母亲准备独立生活时,与母亲喜欢住在地下的习性恰恰相反,它们会拼命往高处爬。为了充分了解这些小狼蛛,法布尔在实验室的架子上插了一根树枝,小狼蛛们很快就爬到了  相似文献   

2.
成功倒计时     
与鲸、海豹等身体硕大的海洋哺乳动物相比,海獭算得上是小个子了。海獭属于鼬科动物,成年海獭体长1.5、水,体重在40公斤左右它们。它们生活在阿留申群岛周围的海域中,智能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类人猿。比如在捕食海胆时,它们会从水底捞起一块石头.然后平躺在水面,将石头放在肚皮上,用两只前爪抓住海胆用力地往石块上砸,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水的作用大》活动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鱼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条小鱼。(课件出示小鱼图片)谁来说说小鱼是什么样的?2.小鱼在水中那么可爱,那么活泼,我们都很喜欢它。如果没有水,小鱼会怎么样?3.小鱼没有了水,用不了多久就会死去,我们人类虽然不像小鱼那样离开了水在很短的时间就会失去生命,但是我们人类也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水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恩惠。(课件出示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心理学教授在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说起了"信心的消耗"这个话题。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教授搬来了一个大鱼缸放在讲台上,他往鱼缸里注满水,然后用一块儿干净的玻璃把鱼缸隔成了两半,一边放上一条已经饿了好几天的食人鱼,另一边则放上几条普通的小鱼。刚开始,饥肠辘辘的食人鱼两眼放光,拼命冲击着小鱼所在的区域。可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之后,它的速度和冲击力都明显地减弱了。十分钟之  相似文献   

5.
鱼和猫     
正一条小鱼想到岸上去生活,它游到渔网里,希望被打捞上岸,但网眼太大,它被漏了下去。后来,它找到一个钓鱼的钩子,一口咬住,它被钓上岸来。钓鱼人把它送给了小猫。小猫得到鱼后,决定把它种在地里,让它发芽长大,然后吃大鱼。于是小猫小心翼翼地叼着这条小鱼,把它埋进河边的一个土坑里。小鱼在土坑里即将窒息,突然一场暴雨  相似文献   

6.
让美丽永远     
澜涛 《思维与智慧》2006,(12):32-32
中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一种叫绿鬣蜥的动物,是体型最大的蜥蜴种类之一。绿鬣蜥主要吃植物叶子、嫩芽、花和果实。水分来源主要是食物,有时也喝枝叶上的水滴。绿鬣蜥一般早上从栖息处爬到容易晒到太阳的树枝上,晒数小时日光浴,把身体晒暖,然后在各处觅食。数小时后吃饱,继续爬到树枝上晒太阳,  相似文献   

7.
海獭的石头     
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域生活着一种可爱的动物——海獭。海獭是世界上最小的海洋哺乳动物,它们常年生活在海洋里,大部分时间,海獭不是仰躺着浮在水面上,就是潜入海底觅食。海獭喜欢吃海底生长的贝类、海胆以及螃蟹等,海獭的食量很大,它们每天要消耗自身体重三分之一重量的食物才能保持热量需求,所以海獭总是忙忙碌碌地潜到海底去寻找食物。海獭潜入海底捕获贻贝、海胆等,同时也会从海底捞上一块儿拳头大小的石头。开始时,  相似文献   

8.
两匹野马     
正在戈壁荒滩生活着一匹白色的野马和一匹黑色的野马。由于气候干旱,条件恶劣,它们经常要忍受吃不到草、喝不到水的煎熬。虽然条件艰苦,但黑马每天都勤学苦练奔跑的技能,而白马则选择终日庸庸碌碌,无所事事。这天,一个牧人来到它们面前,为它们送来了青草和清水,然后热情地说:"你们一定又饿又渴吧?赶紧吃吧,喝吧,我的孩子们!"白马想都没想,就开  相似文献   

9.
看过一篇《生命的立起》的文章,里面讲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在沙漠中,生活着一种很小的甲虫。清晨,它们一只接一只地从沙丘底部的巢穴爬上来,然后,在沙丘顶上列队,一大排地立起身子,把它们光滑的背甲对着同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马达加斯加海岛上生活着一种特有物种——狐猴。为了躲避各种各样的危险,它们常年生活在带有毒刺的刺林中。虽然刺林旁边长有许多可口的水果,可是狐猴们却从来不去攀摘,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偶尔有个别不知死活的幼猴抵挡不住水果香味的诱惑,贸然靠近那些水果树,立刻就会有成年的狐猴跳出来把幼猴抓过来,狠狠地按到旁边的毒刺上,毒刺上的毒素使得幼猴疼痛难忍.  相似文献   

11.
剥玉米     
正剥玉米当然是全家老少都要参与的大事。秋天的傍晚,有些凉意,月亮早早地就升上了天空,挂在某棵梧桐树的树梢上,幽幽地将皎洁的月光投向整个村庄。如果我能爬到月亮上去,一定会看到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少,此刻都和我家一样,坐在院子高高的玉米堆前,一心一意地埋头剥着玉米。有时候玉米里隐藏了整个秋天的小虫子们,也会出来热闹热闹,钻到你的鞋子里、袖筒里,或者脊背上。它们一个一个都吃得圆滚滚的,有时候因为太胖爬不动,就会直接从高高的玉米堆上骨碌下来。小孩子们也学它们,爬到高处去,滑下来,再爬上去,又滑下来。于是院子里便会响起大人们的叫骂  相似文献   

12.
毛毛虫过河     
陈勇 《思维与智慧》2010,(12):51-51
有三条毛毛虫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就是目的地的河边。当它们爬上河堤,准备过河到开满鲜花的对岸去的时候,一条毛毛虫说,我们应立刻找到一座桥,然后从桥上爬到对岸;  相似文献   

13.
在乎不在乎     
在暴风雨过后的一个早晨,海边沙滩的浅水洼里,留下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虽然近在咫尺,却回不了大海了。被困的小鱼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海边有三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对那些小鱼视而不见。他在心里想,这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的鱼,以我一人之力是根本救不过来的,我何必白费力气呢?另一个孩子则在每一个水洼边弯下腰去——他在拣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第一个孩子讥笑第二个孩子:“这水洼里这么多鱼,你能…  相似文献   

14.
一截儿树枝     
有一种鸟,它能够飞行几万里。飞越太平洋,它只需要一小截儿树枝。在飞行中,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儿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就站在那截儿树枝上捕鱼,困了就站在那截树枝上睡觉。谁能想到,小鸟成功地飞越太平洋,靠的仅是一截儿小小的树枝。  相似文献   

15.
海神给了生活在海底世界的光睑鲷鱼一种会发光的本事。它的两只眼睛下面分别长着一个很大的发光器,发出的光能把2米以内的地方照得很亮,凡是进入视线的小鱼和乌贼等,都能被它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它便利用这种会发光的本事经常发光,引诱猎物上钩,然后将游到嘴边的猎物吃掉。  相似文献   

16.
正说不清是从哪天起,我回家,都要从一架扁豆花下过。扁豆栽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它们缠缠绕绕地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顺了院墙,爬。顺了院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又爬到半空中的电线上去了。电线连着路南和路北的人家,一条人行甬道的上空,就这样被扁豆们诗意地搭了一个绿篷子,上有花朵,一小撮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老是失眠,母亲知道后,特地从乡下给我送来了满满一大袋子晒干的新鲜稗草籽。好久没见到这东西了,我立刻欣喜地解开袋子,凑上鼻子贪婪地闻着这稗草特有的清香,然后就迫不及待地把它们装入棉布枕袋,取代了床上的棉芯枕。  相似文献   

18.
踮起脚尖,踮起脚尖,等待晨曦把太阳一毫米一毫米抬高。姓长的江,姓黄的海,姓东的海,从不同方向以水为基因,在启东圆陀角做了一次幸福的拥抱、融合、联姻,三水交汇,她们以母性的气息,父亲的胸怀掀起晨光下的海浪,在沙滩上写下一个共同的名字:启东。长江里的波涛在这里缓缓停下来,做一次从容的呼吸。东海的海鸥飞舞着,把情歌写在黄海边的大米草上。黄海涌动着浪花,一条条鱼跃出水面,在蔚蓝的天空下,发表它们的友情宣言。  相似文献   

19.
片断人生     
在一个文件袋中,装满了破旧纸片,纸片上零零碎碎地记载着许多不成文的东西。我常把它们宝贝似的珍藏着,隔一段时间,把它们全部掏出,一片一片细读,每个片断,都能使我对自己走过的路有所回味、有所思考。它们是我的生活底片,却不同于照片。  相似文献   

20.
前些年,在香港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一头水牛掉进水井,水井宽1米,高8米,水深2米。井里的水很深,怎样才能把水牛从井里救出来呢?人们想了许多方法却无济于事。最后有位智者提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方法,向井内灌水。果然问题迎刃而解。原因是当水面与地面持平时,水牛自己爬上岸。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布里奇和瑞宾罗维兹实验:甲、乙两组大学生在实验室一个空房间内,由天花板垂直地吊下2根绳子,要求被试者设法把它们联在一起。问题在于这2根绳子间距离较大,单凭两只手是不能把它们同时抓在一起的,在房内可利用的东西只有电源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