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科疾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MRI技术的一个新应用,将DTI引入弱视发病机制的研究使人们能更加直观地研究弱视患者视路相关结构有否解剖改变。正确运用哲学观点、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并灵活选用适宜技术与高新技术以期达到弱视诊断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2.
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科疾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MRI技术的一个新应用,将DTI引入弱视发病机制的研究使人们能更加直观地研究弱视患者视路相关结构有否解剖改变.正确运用哲学观点、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并灵活选用适宜技术与高新技术以期达到弱视诊断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3.
弱视作为常见的儿童眼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清楚.近年来神经功能影像学工具和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将其应用于弱视发病机制的研究,为弱视发病机制的中枢神经系统假说提供了有利证据.临床的需求是科技创新的原动力,科技的进步和多学科的合作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等视效视标法鉴别伪弱视的实验研究在查视力时,偶然会遇到被检者有意隐瞒真实视力,谎称看不清视力表上的视标,此即伪弱视。鉴别伪弱视较为棘手,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简便有效的鉴别方法。为此,笔者运用心理学规律,设计了一种“等视效视标鉴伪视力表”。经实验证明原理可...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探讨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和寻求食管癌的防治新策略,本文回顾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食管癌研究的发展史,借鉴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功经验,提出将整体的有关调节因素与食管癌发病机制相结合,拓宽综合性和多学科合作的研究思路,可能会发现攻克食管癌防治研究的突破点,同时,创新研究技术和加强实验室建设是加速食管癌研究取得新进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探讨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和寻求食管癌的防治新策略,本文回顾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食管癌研究的发展史,借鉴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功经验,提出将整体的有关调节因素与食管癌发病机制相结合,拓宽综合性和多学科合作的研究思路,可能会发现攻克食管癌防治研究的突破点,同时,创新研究技术和加强实验室建设是加速食管癌研究取得新进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是目前消化病领域的研究热点,近10年来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没有突破性进展,本文从哲学基本原理的视角对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困惑进行思考与分析,希望给今后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失眠障碍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常见的社会健康问题。失眠障碍的颅脑结构影像并无明显异常,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大脑的研究进入一个可视化的时代,神经功能影像技术越来越多地用于失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及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本文对近年来利用神经影像技术针对慢性失眠的发病机制、认知损害和情感异常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是目前消化病领域的研究热点,近10年来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没有突破性进展,本文从哲学基本原理的视角对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困惑进行思考与分析,希望给今后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常见而又严重危害母儿健康的疾病。从胎盘浅着床,血管内皮受损,遗传因素,免疫机制探讨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随着研究的深入,免疫机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介绍了APS最新的治疗进展,为今后的APS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治疗带来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常见而又严重危害母儿健康的疾病.从胎盘浅着床,血管内皮受损,遗传因素,免疫机制探讨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随着研究的深入,免疫机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介绍了APS最新的治疗进展,为今后的APS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治疗带来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类比方法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学者在探索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的过程中采用了类比方法.该思维方法帮助阐明神经肌肉接头受累和自身免疫反应所致这两个重要的机制,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的研究中起重要作用.合理应用类比方法有助于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进食障碍是一组典型而严重的心身疾病。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进食障碍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拟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因素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进食障碍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并结合哲学相关理论对进食障碍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持续了上百年,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日益深入。对心房颤动发病机制的研究历史进行回顾和反思,使我们认识到科技的进步促进研究的深入,临床实践对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有助于我们汲取经验,更好地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5.
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具有跨时间和跨情景稳定性的问题行为,严重的拖延甚至会危害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及身心健康。鉴于目前对于拖延的认知神经机制仍不清楚,研究模态较为单一,本研究拟从行为-脑-基因的系统研究思路出发,以多模态MRI(Task、Resting、VBM和DTI)为主要技术手段,将HTR2B基因多态性作为突破口,系统考察拖延的认知机制、神经基础和遗传基础,并试图制定拖延的应对与干预方案。研究分为4个部分:(1)从行为上,结合预期恐惧范式和跨期选择范式探索其拖延决策的机制;(2)在神经层面上,采用MRI多模态技术系统考察拖延行为的神经基础;(3)在基因层面上,采用分子遗传学方法,将HTR2B设定为靶基因以深入研究拖延的遗传基础,并考察脑结构和脑功能在基因与行为间的中介作用;(4)最后从行为干预与脑的可塑性的角度,设计拖延的干预方法来改善拖延行为并验证拖延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手术麻醉后的并发症之一,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发病机制方面二者存在诸多的相似点,且目前在此方面对二者的研究都没有取得重大进展,有必要从发病机制角度对二者进行相关的辩证思考,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及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7.
美托洛尔常规治疗与基因导向治疗高血压病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一组常见的消化科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繁多,与遗传和心理社会因素具有一定的关系,胃肠动力、内脏感觉、脑肠肽等在FGIDs发病中的作用已得到肯定,近年来关于炎症和肠道茵群在FGIDs中作用的研究较多,对FGIDs病因机制的阐明将使其诊断和治疗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持续了上百年,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日益深入.对心房颤动发病机制的研究历史进行回顾和反思,使我们认识到科技的进步促进研究的深入,临床实践对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有助于我们汲取经验,更好地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氮是一种具有广泛并且复杂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众多研究表明,其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中有着多种复杂的双相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对一氧化氮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的历史回顾和现状的阐述,探讨辩证法与系统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进食障碍是一组典型而严重的心身疾病.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进食障碍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拟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因素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进食障碍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并结合哲学相关理论对进食障碍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