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样例理论的发展及其争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的样例理论一般建立在不同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情景模型(CM)是其中的一个经典的样例模型。该首先介绍了从CM发展出来的泛化情景模型(GCM)和扩展泛化情景模型(EGCM),对情景模型的发展加以简单评述:其次.介绍了MINERVA2模型;然后介绍了心理学界针对样例理论的争论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些相关的研究证据;最后,该指出,样例理论模型的发展规律是越来越注重对特征的加权,而从动态的角度来建立其数学模型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曹瑞 《心理学探新》2011,31(5):416-420
分类研究近年来已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样例观是基于相似性表征的,自从产生以来获得了很大发展。该文对于样例观及其近年来出现的样例模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然后介绍了心理学界针对样例观的争论,最后提出各种分类模型的整合是未来样例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雷怡  梅颖  张文海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8):1391-1403
恐惧泛化是条件性恐惧反应转移到另一个相似但安全的刺激的现象。适当的恐惧泛化对人类有积极意义, 而过度的恐惧泛化则不利于个体有效地适应环境。基于知觉的恐惧泛化研究揭示了恐惧泛化的规律, 因而被广泛应用。本文首先梳理了对知觉恐惧泛化的相关研究, 介绍恐惧泛化的经典理论基础—巴普洛夫条件反射以及恐惧泛化梯度; 其次简要回顾基于多个感觉通道(即视觉、听觉、情景)的知觉恐惧泛化研究现状; 再次, 分别对海马、杏仁核、脑岛和前额叶等脑区在恐惧泛化中的作用进行回顾, 进一步总结出恐惧泛化的神经环路结构模型。最后, 简要区分了基于知觉的恐惧泛化和正在兴起的基于概念的恐惧泛化, 进而指出未来研究需要结合基于概念的恐惧泛化、区分被试对刺激的辨别力、增加恐惧刺激材料的准确性及多样化、结合激素等个体差异和多模态脑成像数据来展开。  相似文献   

4.
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比较了普通样例和类比比较样例在学习物理综合题中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两种不同类型的类比比较样例对物理综合题学习的迁移效果以及“提示”这一样例设计方法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1)通过类比比较样例学习物理综合题的效果优于普通样例;(2)相比于单综概念类比比较样例,综合概念类比比较样例能更好地提高物理综合题学习的近迁移成绩,但未提高其远迁移成绩;(3)提示能明显促进类比比较样例在物理综合题学习中的作用,但不同提示类型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类比比较样例是学习物理综合题的有效样例形式,而其中综合概念类比比较样例效果最佳;开放式提示和支架式提示均能较好地促进类比比较样例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关于样例学习中样例设计的若干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样例学习是人的自适应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在认知技能获取的早期阶段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对样例学习的历史背景、当前存在的几种样例学习方向进行了综述,并对将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样例学习研究的发展及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样例学习是教育心理学古老的研究课题,受到认识和教育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章主要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样例内特征、样例间特征以及自我解释效应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样例学习研究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将来进一步探讨样例学习提供了新的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7.
过度泛化现象是区分普通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重要指标。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患者在创伤事件后会出现非适应性的泛化。现有研究结果表明非适应性泛化(maladaptive generalization)可能是PTSD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也有研究支持PTSD是导致了泛化从适应性向非适应性化转变的原因。虽然泛化现象的变化与PTSD症状的发展有相同趋势, 且具有共同的生理基础:记忆相关神经结构, 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尚无明确定论。阐明PTSD与非适应性泛化之间的关系对PTSD的预测、诊断和治疗均有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5/4模型”类别结构探讨了类别学习中样例量的预期作用。设置了两种学习条件(“知道样例量”和“不知道样例量”), 分别探讨两种学习条件下的学习效率、学习策略以及所形成的类别表征。106名大学生参加了实验, 结果表明:在类别学习中,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显著, 知道样例量组的学习效率高于不知道样例量组;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对类别学习效率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学习过程中使用的策略来实现的;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不影响两种学习条件的学习后形成的类别表征, 且两种学习条件的被试自始至终表现出样例学习的表征模式。  相似文献   

9.
袁博  王晓萍  尹军  李伟强 《心理学报》2023,(7):1099-1114
基于联结学习理论(associative learning theory),通过3项实验考察了跨情境(公平-信任)的刺激泛化在面孔信任形成中的作用。实验1a和实验1b分别从直接互动和观察学习视角,发现了面孔信任形成中跨情境的刺激泛化效应(stimulus generalization effect),即相比于中等不公平条件,随着被信任者的面孔与先前互动中公平(不公平)分配者面孔相似度的增加,个体对其信任程度逐渐增加(降低);并且这一效应具有不对称性(asymmetry),对不公平分配者面孔的泛化强度高于对公平分配者面孔的泛化强度。采用漂移扩散模型(Drift-Diffusion Modeling,DDM)分析发现,不公平条件下的漂移率v显著小于中等不公平或公平条件下的漂移率v,且大多分布在小于0区间;表明在对与先前互动中不公平分配者面孔相似的陌生面孔进行信任决策时,个体更倾向累积不信任的证据。实验2结果发现,行为意图在刺激泛化效应的产生中起到调节作用;在无意图条件下,上述跨情境的刺激泛化效应消失。上述结果表明,个体采用联结学习机制将不同情境中习得的刺激价值联结泛化到新的互动情境中,进而...  相似文献   

10.
归类及推理研究的几个数学理论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归类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而在归类基础上的特征推理及预测则更为重要。该文对经典的归类研究作一简略的述评 ,同时概述包含有复杂推理过程的归类学习研究的新进展 ,重点介绍三种有关样例推理及归类预测的数学模型———情境模型、多阶情境模型和理性模型 ,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