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仙室山,是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也是武当道教的发祥地。道教经典《玄天上帝启圣录》称赞它说:吾山不及诸山富,诸山不及吾山清。吾山冬寒而不寒,夏热而不热。三世为人,方到吾山。五世为人,方住吾地。七世为人,方葬吾境。吾山寂寂草萋萋,只闻钟鼓不闻鸡。汝若有缘居此地,吾令  相似文献   

2.
<正>八百里武当,云蒸霞蔚。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武当山不仅是闻名遐迩的道教胜地,还是我国著名的道茶之乡,道茶文化醇厚绵长。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仙室山,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古称均州)境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历来为修仙学道者心仪神往的世外桃源。道经《玄天上帝启圣录》赞曰:"吾山不及诸山富,诸山不及吾山清。吾山冬寒而  相似文献   

3.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著名的仙山福地,历史文化积淀极为深厚。武当山道教官观都藏有各种珍贵文物,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御制"武当山玄天上帝圣牌"。该牌采用官窑五彩极品瓷烧制,  相似文献   

4.
明代武当山志既是研究武当道教渊源流变的基本文献,也是研究明史和中国道教史的重要参考文献。根据明代武当山志的记载,明世宗朱厚熄不仅虔诚奉祀玄天上帝,尊封武当山为"治世玄岳",还大规模重修武当宫观,巩固并充实了明皇室对武当山的一系列制度化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了武当道教在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影响。解析明世宗崇奉武当山玄天上帝的内在原因及其外在表现,探讨明世宗对武当道教的扶持政策和管理措施,为明世宗崇道问题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和一个新案例。  相似文献   

5.
<正>这次武当山玄天上帝600年神尊赴台巡境活动,其意义既在道教,又超越道教,对弘扬正信、匡扶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两岸文化交流,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甲午年九月,武当山玄天上帝600年神尊在两岸信众的热切期盼中赴台,开启首次巡境弘道之旅。这次盛况空前的民间宗教交流活动由武当山道教协会、台湾"中华道教玄天上帝弘道协会"等两岸多家道教团体共同发起举办,以"共谒玄帝,福泽两岸"为主题,历时22天,覆盖台北、台中、台南地区各大宫庙,仪礼周全,功德圆满,谱写了两岸宗教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明王朝与武当道教唐大潮石衍丰武当道教是指以位于湖北均州(丹江口市)以南的武当山为本山的一个道教流派。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尊奉玄武神(后改为真武神,尊为真武大帝、玄天上帝等)分不开的。玄武神与武当山相联结的最早的神话传说是:“古有净乐王与普胜皇后梦吞日光...  相似文献   

7.
巍巍武当,春意融融,七十二峰以它独有的风姿,阔博的情怀,翘首东南……道教尊它为“玄天真武上帝”的发源圣地,武术界也尊它为“武当拳”的发源地。归来了,千里迢迢,几经周折,终于来了。一九八九年前来武当山游览观光、寻根防祖的台湾道教代表团达三十余个,六百余人。今年仅一季度武当山道协就接待代表团50余个,1600余人。据台湾民政厅和《民族晚报》统计,台湾正式登记在案的宫、观、庙、宇达四千七百余座,其中道教宫观约一千余处,道教信士约在  相似文献   

8.
由武当山道教协会和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玄天上帝信仰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8月21日至23日在道教圣地湖北省武当山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9.
巍巍武当,春意融融,七十二峰以它独有的风姿,阔博的情怀,翘首东南……道教尊它为“玄天真武上帝”的发源圣地,武术界也尊它为“武当拳”的发源地。归来了,千里迢迢,几经周折,终于来了。一九八九年前来武当山游览观光、寻根防祖的台湾道教代表团达三十余个,六百余人。今年仅一季度武当山道协就接待代表团50余个,1600余人。据台湾民政厅和《民族晚报》统计,台湾正式登记在案的宫、观、庙、宇达四千七百余座,其中道教宫观约一千余处。  相似文献   

10.
7月26日至8月2日,"第二届玄天上帝信仰与武当文化研讨会"在台湾举行.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及随行人员一行4人于7月27日下午抵台参会,并进行为期6天的道教文化交流活动,受到了研讨会主办方和台湾各相关道教宫庙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接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