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画佛·佛画·禅画 佛教绘画大致有三类:一是为了供养敬奉,一是为了庄严寺院殿堂,还有一种则是为了供人欣赏。 这三类画都包含着宗教与艺术两重性质,应该说两者无法分割。 为供养敬奉而作的,是画佛。画佛包括画菩萨、明王、罗汉、天龙八部等神像,以及曼陀罗画。  相似文献   

2.
编辑先生:新近朋友送来一尊佛像,告之已经开过光,灵验异常。我不是佛教徒,不知道何为开光,能否详细赐教。北京吉春吉春朋友:开光,又称开光明、开眼、开明、开眼供养,就是新佛像、佛画完成时,而想置于佛殿、佛室时,举行替佛开眼的仪式。《禅林象器笺·垂说门》中说:“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请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光明。”在佛教中,只有经过开光后,佛像便不是原来的木雕石塑,而是具有宗教意义卜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开光时,先将佛像安好/e经及咒语,奉请菩萨安座…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7,(1)
<正>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大部分的佛教徒修禅宗和密宗,修净土的相对比较少,认识净土的人也不多。很多人对净土法门有一些误解,认为单靠念佛往生是迷信。感觉上净土法门似是知识水平不高或年长佛教徒的修行方法。很多朋友问我,你是科学家,亦是大学校长,为什么信佛?更为什么去修净土?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原平县石寺公社共有在家佛教徒五十余人,分散居住在附近十多个生产大队,他们中间年龄最大的八十岁,最小十八岁。这些佛教徒多数是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他们不但坚持佛教徒的自我修养,而且受佛教“人间净土”思想的熏陶,对社会主义事业有极大的信心和责任感。他们遵照“报国土恩,报众生恩”的佛教教义,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己任,发扬了佛教的优良传统,真正做到了先辈提倡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相似文献   

5.
<正>中观哲学难以言诠和掌握,为了避免信众因无法恰当理解而放弃信仰,藏传佛教常以较为具象化的方式吸引信众。在绚丽多彩的藏族艺术之林中,绽放着一朵独放异彩的奇葩:酥油花。它是一种以酥油作为原料塑造备种备样艺术形象的雕塑艺术,主要作为供品供奉于佛像前,表达佛教徒的虔诚信仰,宣扬佛法的庄严殊胜。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佛教版画包括佛经版画和独幅雕版佛画。佛经版画主要指用于佛教经书中的插图版画作品,包括扉画、经中插图画和拖尾画。当前我国保存下来的佛教版画主要是佛经版画;而独幅雕版佛画指的是佛教中用于流通宣传、供奉敬拜或装饰用单独刻印、使用的版画作品。中国佛教版画艺术源远流长,至今至少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展而兴起,并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诸多属于版画领域首创的制版和印制方法,如填色法、夹缬法、漏版等技法,是广大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  相似文献   

7.
自明治以来,日本佛教中不少宗派相继沦为军国主义的帮凶。为了蒙骗佛教徒去充当侵略战争的炮灰,便挖空心思阉割佛教经典,炮制侵略有理、杀戮无罪的歪理。其中净土真宗和日莲宗表现得尤为恶劣。日莲宗和尚田中智学(1861—1939,东京人)早在中日甲午战争时就组织佛教徒为日军念经祈祷。战后又倡议不尊佛祖而改尊天照大神,鼓吹“必须让日本去统一宇内,让日本最终地永远地成为宇宙人类灵魂之巨镇,世界万邦朝仪的大戒坛,王佛冥合的理想世界。”其狂热的征服世界的邪说,引起了日本右翼政客和少壮派军人的极大兴趣,即由山梨县身延山久远寺的和尚井上…  相似文献   

8.
<正>拉卜楞寺整个建筑群威严壮观,肃穆典雅。寺内还藏有浩瀚的经典论著和历代高僧著作,以及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所有这些文化艺术杰作都体现了藏族人民的高度才能与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当朝阳洒向大地时,在风景如画的拉卜楞山谷中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一座座庄严的古刹,鳞次栉比,气势宏伟,犹如琼楼玉宇落入人间。当你步入这辉煌的迷宫时,一尊尊佛菩萨,神态各异,形态优美;一幅幅彩塑的画  相似文献   

9.
佛言祖语     
《法音》2010,(12)
<正>净土,即清净的地方,或庄严净妙的世界。佛法实可总结他的精义为"净",净是佛法的核心。净有二方面:一、众生的清净;二、世界的清净。阿《含》中说:"心清净故,众生清净";大乘更说:"心净则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9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 我国藏语系佛教徒、巴利语系佛教徒及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佛教徒,均以每年公历五月的月圆日为佛陀诞生、成道、涅槃纪念日;我国汉语系佛教徒则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佛陀诞生纪念日。经赵朴初会长倡议,汉传佛教各寺庙将公历五月月圆日(农历四月十五日)定为“佛吉祥日”,举行庆典。这样做,既可体现佛法的庄严性和一致  相似文献   

11.
我画佛像     
看过我作品的许多朋友,都曾问过一个同样的问题:“你是信佛的吧?!”“你是不是佛教徒?”“你肯定因为是佛教徒,才画这么多的观音像?!”我觉得,这些年来我画佛、画观音,不是因为“信”或“不信”才去画的,而是一种“随缘”——这也正是我与佛、与观音、与佛教文化自然磨合和缘份的结晶。十多年前,我就已开始在研习画观音、画佛像了。那时,我画得并不在意,无心的,甚至多半都是在描摹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佛像的深入刻划一偷私等怫村寸仆们年她来越近了。同时,我买了许多有关佛教文化及宗教常识方面的书,包括有王志远先生…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董叶嘉星先生以满腔的爱国之心和护法热忱,去年12月30日在香港向参加香港大屿山宝莲寺天坛大佛开光的东林寺住持果一法师表示,将为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敬铸一口万斤铜钟(包括钟楼建设、约需人民币37万)以庄严净土祖庭,并当场捐赠一期工程资金人民币10万元。叶先生是位信佛40余年的虔诚的佛教徒,乃果一法师皈依弟子,前年观摩龙舟赛时,他兴致勃勃参加了能仁寺云安法师升座庆典,为该寺维修大胜宝塔,捐资一万元。叶嘉星为东林寺捐铸万斤铜钟@叶平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93,(5)
本期出版之际,正值五月月圆日——佛吉祥日。在这个象征着光明和幸福的世界佛教节日里,我国三大语系佛教徒和全世界六亿佛教徒一样,怀着无限崇敬、诚挚的心情,在各自的佛寺隆重举行纪念佛陀诞生、成道、涅架“三期同一庆”的庄严法会;真是普天同庆,皆大欢喜!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92,(9)
中日两国之间有着长达两千多年的源远流长的友好往来历史。远溯隋唐时代的遣隋使、遣唐使、空海、鉴真;近至宋、元、明、清两国僧侣的彼来此往,借助佛教这个纽带沟通了两国间文字、语言、文学、艺术、医疗、建筑等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二千余年的中日友好交流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日佛教徒友好交流史。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日本净土真宗有一位青年僧侣,他热情钻研昙鸾大师学说,追求净土  相似文献   

15.
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的简称,其菩提汉译为觉悟,萨汉译为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之物),全译为觉有情、觉悟的众生之意。根据修行的层次,菩萨可分为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胁侍菩萨是修行层次最高的菩萨,其修行觉悟仅次于佛或等同于佛。每尊佛都有两位或几位胁侍菩萨。在石窟壁画中经常画的“八大菩萨”,即是释迦牟尼佛左右的胁侍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  相似文献   

16.
李丹 《法音》2019,(6):57-60
正燃灯,在古代是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燃灯的主要功能是用来驱逐黑暗,带来光明,除此之外还兼具观赏娱乐功能。但在宗教生活中,燃灯主要发挥的则是它的宗教功能。如在佛教中,灯为佛教的六种供品之一。燃灯是佛教徒对佛供养的必须形式,是佛教徒积累功德的一项重要仪式。此外,佛教还赋予燃灯许多  相似文献   

17.
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有29尊精美绝伦的辽代彩塑像,被人们赞誉为“辽代彩塑艺术博物馆”。这些塑像,尤其是那些站立的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个个庄严美妙、栩栩如生。它们的美主要体现在:脸如满月的面相美;身姿优雅的体态美;华丽飘逸的衣饰美。其中,以“合掌露齿菩萨”为美的典型。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1986年12月27日,以广东省佛协副会长本焕法师为首的16名僧人住进广州光孝寺,在晨钟暮鼓声中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至此,海内外佛教徒十分关心而又多年未能落实的广州光孝寺管理体制问题基本解决。1月7日,中国佛教协会打电报给广东省佛教协会,祝贺光孝寺管理体制问题圆满解决,并资助人民币5万元作为庄严殿堂及筹办僧众道粮之用。广州光孝寺是岭南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寺庙之一。去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光孝寺交佛教团体管理,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开  相似文献   

19.
法界春秋     
《法音》1991,(8)
全国佛教界隆重举行“佛吉祥日”法会公历每年五月月圆日(农历四月十五)是世界佛教徒联谊会所定的世界佛陀日,南传佛教国家及我国藏、蒙、傣等族的佛教徒均在这一天纪念佛陀的诞生、成道、涅槃。经赵朴初会长倡议,汉传佛教寺庙将五月圆日定为“佛吉祥日”,举行庆典,以体现佛法的庄严性和一致性,从而促进各国各地各族佛教徒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今年是此项庆祝活动的第二年,全国汉传佛教寺庙均在这一天  相似文献   

20.
地藏缘论坛是佛教大型网络论坛之一,其中有关佛教徒现状调查的数据共有佛教徒的基本状况、感情生活、宗教实践活动、其它等四大类十六小组内容。通过对十六组数据的调查与分析,可见当代佛教徒的整体素质是相当高的,他们年龄以中青年男姓居多,年富力强,多数是在探索人生宇宙的真理过程中接触到佛法并进入佛门的,在感情生活上他们更重视伴侣的人品和信仰,积极倡导素食,喜欢放生和助印经书等慈善工作,在佛教实践活动中以净土法门的践行者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