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lt;隶续&;#183;汉米巫祭酒张普题字&;gt;等古籍上,曾记载汉时“米巫“事,鲁迅&;lt;三闲集&;#183;匪笔三篇&;gt;也提及“米巫“.米巫,如俗人人其道,则要“纳其米“;求消灾,也要“纳其米“,或辅收钱币.在巫中,女为巫,男为觋,合称“巫觋“.所以,米巫即为“纳米“巫觋.……  相似文献   

2.
据&;lt;周易与预测学&;gt;一书的作者自述,他“通向预测之路“,是在1983年4月4日邂逅了一位“精通周易“的河南籍老人,那人捏指卜算出4月6日在新疆将要发生6.5级地震.至4月7日,收音机里的报告证实了那人的预报.于是他便彻夜失眠,心想“如果学会老人这一套,也不枉活一世“.该书&;lt;前言&;gt;说:“古代对于地震的预测,只有片言只语,无专题论述,也无具体的预测方法.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在书中作了探讨性的尝试,供大家在预测地震中参考.“书中“测地震“一节举“有地震的卦应验“例:1987年9月23日辰时见地震云而摇卦,测近期有地震否,得&;lt;大壮&;gt;之&;lt;恒&;gt;卦.……  相似文献   

3.
原文:   &;lt;脚气集&;gt;云:“蜾赢取螟蛉,产子于身上,借其膏血以为养.蜾赢大,螟蛉枯,非变化也.“读&;lt;脚气集&;gt;,知蜾赢非取他物以为子也.扬子云“类我“之说,(扬子:“螟蛉之子,殪而逢蜾,祝之日:“类我“,日久则肖之矣.“)不足信矣.陶隐居&;lt;尔雅注&;gt;谓捕取草上蜘蛛,俟其子为粮.&;lt;留青日札&;gt;谓食其虫俱尽,则启封而出.二说足订子云之讹.然二说亦误.何以知之?蜾赢种类甚多,名状非一:有穴地为窠者,有营窠于壁者,有为窠于笔管书卷中者.所负之虫,非独桑上之虫,螟蛉,桑上之虫也.或小蜘蛛、小喜子之类.余尝见蜾赢负白色小蜘蛛,穴于笔筒中,以泥封之.余因取三四笔筒,置于无人处,越日,每筒俱有蜾赢作窠.余次第破之:先破一管视之,见满穴蜘蛛俱死,白色尽成为碧,然色虽成碧,犹略有生气也.次日又破一管视之,蜘蛛背上俱有一孔,蜾赢生子于孔中,即&;lt;脚气集&;gt;所谓产子于身上也.次日又破一管视之,蜘蛛色转黄黑,渐渐枯槁,而蜾赢之子已大矣.余谓枯死之物不能为粮,且未尝取以哺子,可知&;lt;尔雅注&;gt;与&;lt;留青日札&;gt;之误矣.次日又破一管视之,蜾赢已负子去矣,而枯死之蜘蛛依然在也.益信&;lt;脚气集&;gt;“蜾赢大,螟蛉枯“二语,诚格物之精也.……  相似文献   

4.
分析一下《论语》中孔子对“子奚不为政”问题的回答,可知儒家认为为政的方式有两种:居位而为政与非居位而为政;这两种为政方式的区分,取决于儒者在政治与伦理秩序中所处之地位和所担当的角色;对居位为政与非居位为政的不同为政方式的区分,来源于儒家“思不出其位”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看了&;lt;科学与无神论&;gt;2001年第二期登载的&;lt;不经意背离了科学的严谨&;gt;一文,我很同意作者裘真同志的观点:肉身并不“神秘“.我做为参与其事者,想补充一点裘真同志文章中没有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引子   &;lt;四川日报&;gt;记者敬永祥早在1982年11月就报道过海灯.后来意外获悉“二指禅“作伪真相,大为震惊,深入调查后掌握了更多情况,写信向新华社反映.他的信件摘发在党内刊物&;lt;国内动态清样&;gt;(1988年12月14日第三四六七期),接着摘发在另一党内刊物&;lt;内参选编&;gt;(1988年12月25日第五十一期)上.……  相似文献   

7.
明代学者吕坤(1536~1618),官山西巡抚,留意风教,举措公明,擢刑部待郎.为人“刚介峭直,留意正学,居家之日,与后进讲习,所著述,多出新意“(&;lt;明史&;gt;卷二二六).&;lt;治道&;gt;一篇,尤有新意,其中有个当官戒巫的重要命题,即“禁邪教之倡“.……  相似文献   

8.
1999年6月22日&;lt;人民日报&;gt;“华东新闻“第十四版刊登了一则消息,题为&;lt;汽车熄火能爬坡茅山又添不解谜&;gt;.这篇两百来字的文章讲述了江苏句容茅山旅游风景区的两件怪事,带有迷信色彩,令人难以置信.现转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参加新闻天地杂志&;lt;决斗“神功“&;gt;出版发行的新闻发布会.在中共湖南省委的支持下,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记协等有关部门和新闻天地杂志推出了&;lt;决斗“神功“&;gt;这本刊物.这本刊物我认真看了,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是我们反伪科学、反邪教斗争中一本非常重要的刊物,对我们推进同“法轮功“邪教作斗争,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认清“法轮功“邪教本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主教的历史   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亦称“公教“.公教一词源于希腊文Catholikos,意思是“普世的“,“大公的“.因为它以罗马为中心,所以又称“罗马公教“;Catholikos按音译,又称“加特力教“,有时也被称为“旧教“,以区别于基督新教.该教传入中国后,信徒们称所信奉的神为“天主“(取自&;lt;史记&;#183;封禅书&;gt;),所以被称为“天主教“.……  相似文献   

11.
The paper presents an argument against a metaphysical conception of logic according to which logic spells out a specific kind of mathematical structure that is somehow inherently related to our factual reasoning. In contrast, it is argued that it is always an empirical question as to whether a given mathematical structure really does captures a principle of reasoning. (More generally, it is argued that it is not meaningful to replac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a thing by an investigation of its a priori analyzable structure without paying due attention to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it really is the structure of the thing in question.) It is proposed to elucidate the situation by distinguishing two essentially different realms with which our reason must deal: the realm of the natural, constituted by the things of our empirical world, and the realm of the formal, constituted by the structures that we use as prisms to view, to make sense of, and to reconstruct the worl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vantage point may throw light on many foundational problems of logic.  相似文献   

12.
燕继荣 《学海》2011,(3):85-96
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表明,"有限政府"作为"宪政"的核心概念,是善治良政的重要条件和原则。然而,行政主导下的全能政治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政府政治的主要特点。本文在梳理"有限政府"理论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中国宪政发展的历程,总结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指出了目前距离宪政目标的差距,从"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的关系出发,论证了"有限政府"作为中国政府改革目标的合理性,并从限制政府自由裁量权、确立针对政府政治的有效监督、建立公共财政制度三个方面,说明了这一改革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14.
方术作为中华神秘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既不同于宗教又与宗教有联系的企图借助于“鬼神”等神秘力量来消灾免祸、延年益寿、添财加福的可操作性的东西,如八卦术、算命术、风水术、占梦术、测字术、巫术等。 方术尽管是唯心的不可相信的东西,在历代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攻击和批判,然而为何屡不绝迹,有时甚至风靡一时、影响很大,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其市场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些人认为方术“灵验”。 方术“灵验”的原因是什么?到底是哪些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向称儒、释、道三家(或称三教).自汉魏以来,史家多以"道家"一名混称老、庄之道家与张陵之道教.而"道学"一名既可指称"黄老之学",又为"宋明理学"之代名词.近世以来,学术界引入西学的概念,严格区分"哲学"(Philosophy)的道家与宗教(Reli-gion)的道教.而另外又有以"道学"之名涵盖"道家之学"者.而自19世纪以来,西方汉学界又以英文之Taoism或法文之taoisme统称中国的"道家"与"道教".于是,"道家"、"道教"与"道学"名称的内涵界定与使用范围遂成为学术界多年以来致力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宗教文化与历史学的角度,通过考察道家思想衍变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即先秦老子之学与庄子之学,秦汉黄老之学,魏晋玄学,隋唐道教重玄学与宋元道教内丹心性学,来探索"道家"、"道教"与"道学"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笔者主张,"道家"一词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狭义的"道家"概念,就是确指自先秦老、庄之学,秦汉黄老之学至魏晋玄学的道家学术流派;另一种是广义的"道家"概念,就是既包括原来先秦自魏晋的"道家"学术流派,也包括东汉以后创立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这样,既对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哲学的"道家"与宗教的"道教"作出了明确的区分,更为重要的是表明了我们尊重自身文化传统的学术立场.至于"道学"的名称,笔者认为无论从历史的层面还是现实的层面都易于与原有的文化现象"理学"发生混淆,为学术长远计虑,使用似宜慎之.  相似文献   

16.
价值判断的对象并不仅仅包括各种行为方式,[1]也包括各种语词。“合理性的”这个术语是这样一个语词:具有了合理性的就是善的。在刚刚过去的几十年间,作为对所谓的“西方的合理性”的某种反动,人们之所以开始谈论“多种合理性”———这是一种特别被后现代主义者提出的主张,很可能原因就在于此。在这里,我并不打算详细论述导致这样一种主张出现的各种历史发展。我只想使自己限于———在与这次学术讨论的主题有关的各种概念所具有的学术框架之内———详细考察这些概念:这种框架就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争论。作为与“古代”、“传统”、“…  相似文献   

17.
“外部的思想”与“横向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杰 《世界哲学》2009,(3):5-20
形而上学是一种以“再现”方式不断重复的同一性活动,它把瞬间的判断加以凝固,做出“必然性”的结论,并同时排斥精神的其他可能性。“外部的思想”是对形而上学精神传统的暴力,它认为“再现”最终会导致一种陌生事物之间关系的差异活动,这种关系遵循一种“横向的逻辑”。“横向的逻辑”放弃关于事物“起源”的假设,也就是不假定时间与空间中的“某一点”和“其他点”比照具有特权地位。事物不是按照某个中心点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而是无数个彼此毫无关系“点”的陌生合作关系促成的,而这样的合作关系具有任意性。在“横向的逻辑”中,用很多“出发点”或者“精神的拐点”代替独一无二的“起源”。  相似文献   

18.
19.
中文语境下的“心理”和“心理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钟年 《心理学报》2008,40(6):748-756
“心”或“心理”等词语在汉语中有相当长的历史,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反映了中国人关于“心理”的认识。中文的“心”往往不是指一种身体器官而是指人的思想、意念、情感、性情等,故“心理学”这三个汉字有极大的包容性。任何学科都摆脱不了社会文化的作用,中国心理学亦曾受到意识形态、科学主义和大众常识等方面的影响。近年中国学者对心理学自身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对“心理”和“心理学”的理解或许有助于心理学的整合,并与其他国家的心理学一道发展出真正的人类心理学  相似文献   

20.
生态伦理中的"是"与"应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