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禁忌是人们为避免某种臆想的超自然力量带来的灾祸,而对某种人、物、言、行的限制,是一种毫无科学因素在内的心理防范措施。首先,禁忌是一种心造的幻影。它所说的某些话,某些行为或某些人、物招致的惩罚只是人们主观上想象的存在,而不是实际的存在,是精神领域的一种产物。其次,禁忌是不讲道理的。这就是说,某种语言、行为、或接触某种人、物与人们认为要降临的恶果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这种幻想支配下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尽管不具有科学的意义,但它曾调节人的精神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再者,触犯禁忌后施行的惩罚是超自然的力量通过多种方  相似文献   

2.
女性、污秽与象征:宗教人类学视野中的月经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经禁忌特指妇女在月经期间受到的各种行为方面的规制。由于受认识水平的局限,先民们往往把妇女经期正常的流血现象与污秽、恐惧和死亡的观念联系起来,认为经血会带来极其可怕的后果,进而把所有曾与经血有任何联系的人与物都看成是不洁净的。女性身体成了这种禁忌文化的表征,月经的“不洁”及“污秽”能够危害身体、家庭甚至社会秩序,从而使经期妇女在人们的观念中成为一种象征性的污染系统。为了消除这种危险,人们往往把经期妇女看作一个特殊身份的群体,其行为方式普遍受到各种禁忌与习俗的规范。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字是记录现代汉语普通话所用的汉字,它和我们的关系最密切,我们一天也离不开它。汉字作为辅助汉语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必须有统一的明确的规范,而使用它的人必须严格遵守这种规范。只有这样,书面交际才能顺利进行。反之,如果规范不明确,或者虽有明确的规范但使用的人不能遵守,那么书面交际就会受到阻碍,社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良好的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诚信社会。为了形成诚信文化,社会应该对不诚实行为进行惩罚,而且这种惩罚应该有一种制度性的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政府的诚信是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教禁忌是在穆斯林思想和言行上确定必须遵守的戒律 ,并以此制约其非法欲望 ,规范其信仰 ,增强其对真主的敬畏 ,培养其高尚道德情操 ,使之过上美好的生活。伊斯兰教兴起前 ,阿拉伯民族处在蒙昧时期 ,他们根据自己的民族和宗教传统 ,在生活上有诸多的禁忌 ,《古兰经》指责他们的禁忌说 :“他们妄言‘这些是禁牲和禁谷 ,只有我们所意欲的人才可以吃 ;这些牲畜 ,是不准人骑的 ;这些牲畜 ,是不诵真主之名而宰的。’”(6:138)“愚昧无知地杀害了儿女 ,并且假借真主的名义把真主赏赐他们的给养当作禁物的人 ,确已亏折了 ,确已迷误了 ,…  相似文献   

6.
人类合作理论中近来出现了这样一个谜题:为什么在违背公平原则的全新世社会里,人们依然继续合作?尽管这是一个实在而且困难的问题,但也存在着解决方案。从经验证据看,更新世晚期的合作行为之所以得到可靠传承很可能是因为它们受到规范引导。只要那些规范能被忠实地遵守,合作行为就会继续存在。此外,由于惩罚能有效地控制搭便车现象,因此,它完全可以被看作合作的稳定器。既然传承与稳定机制在全新世都没有被破坏,那么,即便在公平性受到挑战的情况下,合作也依然能够存在。  相似文献   

7.
翻阅资料,读到一位知名大学博士的文章。文中举了一个例子表明人对科学的迷信。这里引用原文:“比如一个人炼(应为‘练’字——笔者注)什么功,相信自己可以飞,于是摔成了肉饼。这是(应为‘时’字)我们会说,因为他‘不相信’科学,所以遭到了科学规律——在这里是落体规律——的惩罚。但是,科学靠什么实施这种惩罚呢?如果跳下去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玻璃杯,这只玻璃杯摔成了碎渣是否也是遭到了落体规律的惩罚呢?另外,科学为什么要对人实行惩罚,从这个说法里我们可以看到,是因为‘不相信’。如果以‘不信’为理由实行惩罚,又与宗教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在这个拟人法中,规律(科学)实际上被拟成了具有人格的神。这就是唯科学语境中的科学形象。所以在我看来,我们许多人是以迷信的态度对待科学的。”(见2001年2月9日《科学时报》)  相似文献   

8.
美国哲学家克劳弗写了《西方文明的基本价值》一书,吹嘘资本主义世界把人当成最高目的,并诬蔑社会主义制度使人的个性遭到摧残。本文就是从批判克劳弗开始的。文章的第一部分批判资产阶级学者对西方文明的美化。指出在社会主义以前的各阶级社会里,由于私有制和剥削的存在,人们始终受着自身的活动及其产品的统治,所以是异化了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情况更加发展,一切生产关系都变成人类劳动生产物之间的关系,人变成了“抽象的个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不可能成为目的,个性自由、人人平等都是虚伪的词句。要消灭这些异化必须首先消灭私有制。第二部分驳斥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的诬蔑,论证社会主义如何消除异化,把人作为世界上一切价值中最高的价值确立起来。作者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人,劳动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不再是异化的劳动了。个性得到真正自由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里虽然存在着国家、纪律、组织、劳动分工,但这并不意味着异化。只是在意识范围内还存在异化,这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除。文章中暴露出作者许多修正主义观点。如以抽象的异化理论代替具体的阶级分析;绝口不谈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行动,而胡说什么以“真正人道的道德原则战胜不道德的社会,战胜这个社会与工人相背离的道德”;抹煞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区别,说什么“人不再是阶级的人”,人与人之间“不是敌人,而是朋友”;鼓吹全民国家的谬论;认为意识形态范围内存在的“异化残余”不必通过阶级斗争,只要通过“发展社会消费基金的办法”即可消除;甚至把共产党人说成是为了人道主义、为了人而斗争(根本不提与谁斗争)的战士等等。  相似文献   

9.
在少数一些领域里有比在社会领域里更多、更严重的危害社会化发展的因素。如果社会行为低于社会期望,那么,它将危及群体对儿童的认同。这种情况的发生,使儿童丧失了学习成为社会人的机会,因而他们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落后于其同龄伙伴。儿童的行为低于社会期望时,他们就被认为是不受欢迎的,也导致了不良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0.
敲门的艺术     
敲门是一种学问,人们常说,言为心声。而我认为:敲门亦可为心声。我们都有这种体验,一听到敲门声,就能猜出来者是谁。因为敲门声往往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比如性急者敲门声急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