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孙子·谋攻》篇提出的“全” ,已故的郭化若先生是第一个予以注意的学者 ,但也仅止于指出“全”是一个兵学“概念 (范畴 )”[1 ] ,对“全”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吴如嵩老师。吴师首次将“全”标举出来 ,认为“全”是孙子兵学思想体系之核心 ,是一个大战略概念。[2 ] 此说得具慧心 ,发前人所未发 ,因而在海内外孙子研究界引起共呜。如台湾学者钮先钟先生即表赞同。① 意大利学者亚力山德罗·高尔纳利亦曾予以注意 ,说 :“孙子思想的核心……体现在经常被战略专家和国际关系学者们所引用的名言中 :‘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在商业经营中有着非常的启发作用。书中很多军事论断如兵为诡道、致人而不致于人、避实而击虚、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等完全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商业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 研究孔子思想,必须先读通有关孔子的全面资料,明了对于孔子的各种评价,然后进行科学分析,提出自己的论断。这样,才不致于张冠李戴,错认了人。历史人物的思想体系,由于各自的时代、阶级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以及个人的复杂经历的影响,有着各种不同的类型。孔子思想究竟近似哪一种类型?就我多年比较研究的结果,以为: 孔子思想不同于因学儒家而反儒家、在  相似文献   

4.
一、注重思想阐发的王凌注《孙子》《隋书·经籍志》著录:“孙子兵法一卷,魏武、王凌集解。”此书已佚。王凌死于嘉平三年(252),其成书当在此前。《通志·艺文略》亦有著录,似此书在南宋初尚存。此书内容大体如何?曹注《孙子》内容已众所周知,王凌注《孙子》则所知者甚少,今据所见资料试做一粗略勾勒。孙星衍《孙子十家注序》说:疑《通典》“用曹公、王凌、孟氏诸古人注,故有‘王子曰’,即凌也。”笔者为此查阅了《通典》,发现其所引“王子”注虽如凤毛麟角,但仍可看出其注文较为通俗、注重思想阐发、善用比喻、语言也较洗…  相似文献   

5.
欧阳竟无先生晚年创立的教法思想体系,是近现代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的重要判教思想体系之一。本文首先从“佛境菩萨行”的教法纲领、“立教”及作为文字教法的“佛学四科”三个方面,精细地考察了欧阳这一教法思想体系的内涵;接着将欧阳的判教思想与近代以来另外两大判教体系(太虚及韩清净二人的判教体系)加以比较,阐述欧阳判教体系的特质。同时指出如何将欧阳偏向“佛教化”的判教思想体系与太虚偏向“中国化”的判教思想体系,在更高层次上加以整合,实现“佛教的真精神”与“当代中国机性” 的协调,当是近代佛学巨匠遗留给当代中国佛教的一大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6.
感谢独孤詼先生,他使我懂得了许多关于孙子版本的知识,纠正了拙作“孙子军事哲学思想研究”中“孙子”引文的个别错误(我认为只是个别的)。他的不要忽略文字工作的意见,我也是赞成的。但是关于拙作中“孙子”引文的问题,却还需要加以说明。关于“孙子”的版本,我所见不广。但也知道,各种版本,在文字上差异是很多的。着手研究孙子军事哲学思想,不能不注意这个问题。但是,对于文字的考据,我是外行,简直是无能为力。是不是应该等到专家们校定出为国内外公认的“统一的”“孙子”定本,再着手孙子军事哲学思想的研究呢?我认为是不可以的;并且认  相似文献   

7.
海湾战争多国部队战区总司令施瓦茨科普夫(Schwarzkopf)在战争结束后说,“我们的胜利得益于在战略运筹和作战指挥上对《孙子兵法》的成功运用。”然而事隔八年后,基辛格(Kissinger)博士在针对核查危机导致的“沙漠之狐”行动时却说,“华盛顿胜的是战役,而萨达姆赢了整个战争。”自称领悟了孙子兵法精髓的美国人其实完全没有弄明白孙子所强调的全胜上策是维护和平、伸张正义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推行的是强权政治,维护的是一己之利,动辄以武力相加,怎能做到屈人之兵于不战呢?孙子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  相似文献   

8.
董仲舒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常常被视为儒家“义利之辨”的代表性观点,然而此命题的提出实由“越有三仁”的话题所引出,本为论说“仁人”之标准而言。故必须从董仲舒的仁说出发,才能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其“正谊明道”原初的思想旨趣。董仲舒从“爱人”的仁学基点出发建构起“天仁合一”的思想体系,并指出“仁人”应该“不谋其利”、“不急其功”,将仁爱之心推扩出去,“以仁厚远”、“爱及四夷”、“致无为”而取得“习俗大化”的“仁圣”功绩。  相似文献   

9.
孙子作为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他的著名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从战争问题、军队问题,论及作战的战略和战术,具有丰富的战略思想。在市场是战场、商战如兵战的今天,这部军事著作受到了中外企业界、商界的普遍重视。孙子所运用的  相似文献   

10.
从仁的四个层面看普遍伦理的可能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儒家伦理是德性伦理 ,它的核心是仁学。仁学是一个较大的思想体系 ,有四个层面的基本内容。这些不同层面的内容可以同西方伦理进行广泛的比较与对话 ,亦可以互相补充 ,为普遍伦理的建立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其中 ,“亲情”之孝是人间关怀得以形成的自然的情感基础 ,“忠恕”之道则是人间交往的普遍原则 ,“爱物”之情为生态伦理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 ,“万物一体”之仁则为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普遍和谐提供了极宝贵的价值指导  相似文献   

11.
刘秀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其长期的经国治军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并形成了柔武制胜的军事思想特色。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刘秀柔武思想对《孙子》兵学理论发展的贡献:宽仁恤民,注重教化,发展了《孙子》的道胜思想;远交近攻,不战屈人,完美诠释《孙子》的全胜思想;以智克力,以谋胜敌,灵活运用《孙子》战术思想;"文吏典军","泛爱容众",补充完善《孙子》治军思想。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论述王阳明“致良知”说作为生存论的基本内涵。王阳明将《大学》“致知”之说阐释为“致良知”,同时也就将朱熹藉此所建构的知识世界转换为主体的生存世界。良知作为人的本原性实在在个体的经验生存中的可能“隔断”,成为王阳明“致良知”说的起点;要求去除“隔断”而实现良知于经验生存中的通体贯彻,成为“致良知”的核心要义;“诚意”则是消除“隔断”而确保心体之真实体现的切要工夫。作者因此而鉴别出“致良知”的二重维度。“良知”即是“中体”,即是“未发之中”,故“致良知”即是“致中和”。“中”的实现,即是事物实在之真实情状的还原,即是真理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孙子》是兵家传世至今的第一部兵经,它的深刻的军事思想,不仅示人以致胜之道,而且蕴含深刻的哲理。军事家们视《孙子》为“兵家必备”、“兵家必读”,哲学家们认为,《孙子》是一部杰出的军事哲学名著。本文试从《孙子》的价值论、认识论与方法论方面,探讨其军事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儒家的公益慈善伦理思想是一个以“仁爱”为中心而展开的的思想体系,主要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仁者爱人”的公益慈善伦理理念和“天下大同”的公益慈善伦理追求.儒家的公益慈善伦理思想既为中国传统公益慈善活动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渊源,也蕴含着丰富的可以为现代公益慈善伦理借鉴和吸收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肖雁 《管子学刊》2002,(4):31-35
“德”在荀子思想体系中不仅是一个反映人类社会行为规范的伦理范畴,而且还是一个统摄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规律的哲学范畴。荀子还在其思想体系中阐发了其系统的德治思想,因而“德”在荀子思想中还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学范畴。系统考辨“德”在荀子思想体系中的三层含义。对于全面把握荀子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管子和孙子的兵学思想是齐鲁兵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体现于《管子》和《孙子》书中。由于二人所处地位和历史环境不同,导致二者兵学思想在有很多共同点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主要差别在于:管子战略论述取向为强国称霸,孙子战略论述取向为全胜保民;《管子》一书的主要内容是论述"统帅之学",《孙子》一书主要内容是论述"为将之道"。在战争几个重大要素上管子和孙子也存在若干差别。  相似文献   

17.
人文主义,把人和人的价值摆在首要地位。儒家人文主义,则以人的德性或道德精神统摄一切。 从整个思想体系看,儒家思想是道德理想主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从“人文化成”的意义看,儒家人文主义也可以说是道德人文主义、道德教化主义。  相似文献   

18.
一、儒商潮流“儒商现象”被称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商潮,指“知识分子从商现象”,它把社会改革的经济目标与人大目标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既要有先儒“经世致用,达到兼济天下”之精神,又要有今人“广开财路,通时不羡高权”之风度,注重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一时以《论语》《孙子》《老子》为商海战术的文化人很多,但以佛学原理经商犹其以禅宗之道取胜者国内罕见,而港台,日本则大有人在。在国内,牟其中仿《论语》,薛永新尚《老子》,黄丕通号称“少年儒商”,在经营中坚持“以诚为本,以礼待人,以文结…  相似文献   

19.
晁罡 《现代哲学》2003,(4):85-91
《十一家注孙子》汇集了自魏武帝曹操至北宋张预等11家对于《孙子》的注解。关于治国之道,孙子与儒家的思想多有相通之处,同时又各有侧重、各有特点。11位注家在注释《孙子》过程中,既阐发了孙子的原意,又融合了诸多儒家的思想观念,体现出“以儒释兵”、“兵儒整合”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虽早已有之,但《十一家注孙子》的形成无疑又加强了这种倾向,它对历史上儒兵家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军事家庭     
军长的全家都是军人。孙子,孙女虽然只上小学一年级、但也立志长大当兵,并让全家完全军事化。这天,军长的一位多日不见的老战友来到军长家,明明看到家中有人,可敲了半天门,就是没有人开门,他正在纳闷,屋里传来一个童声:“进首长宿舍必须报告!”老战友只好照办,才得以进屋。老战友相见,寒喧几句便开始参观军长家。各屋门上均挂有小木牌:客厅为“会议室”,孙女的小屋为“女兵宿舍”,孙子的小屋为“男兵宿舍”,餐厅为“食堂”,书房为“首长值班室”,姥姥姥爷的宿舍为“干休所”,老战友心想,军长夫妇的宿舍一定应该是“司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