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见则旭法师,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此之前我对他有所耳闻,这位僧人致力于中国佛教音乐的推广和发展,曾多次受邀到国内各处佛教圣地演出,也曾作为特邀嘉宾出访国外进行表演,演唱的佛教歌曲广受海内外听众的好评。见到则旭法师那天,他身着一袭灰色僧衣,目光清亮通透,声音柔和有力,就像他演唱的佛教歌曲一样,给人带来平和喜悦,让人见之、听之便会缓缓升起对佛法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佛光寺是五台山佛教圣地上的一颗明珠。它不仅以雄壮浑厚的建筑,豪放健美的雕塑等艺术驰名中外,而且又以新颖独特的布局艺术引人入胜。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年,之后经过历代的扩建形成了一个宏伟壮观的古建筑群。由于从唐至宋是佛光寺的振兴时期,这里的建筑及其布局也主要从此而奠定。全寺高高低低分为五个庭院,其中建筑除史料记载当年的楼、阁、亭、台外,现存的殿、堂、窑、舍还有百余间,除此又有砖塔、经幢等附属物。这些建筑全分布在一个地形起伏的山凹里,虽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星罗棋布的佛教丛林建筑中,雄踞于佛教圣地五台山的伟光寺和南禅寺,犹如两颗摧灿夺目的明珠,南北辉映,镶嵌于天然造化的佛国圣境。佛光寺以历史悠久和绚丽多姿的唐代彩塑、壁画闻名于世;南禅寺则以建寺最早和古朴庄严的唐代建筑艺术享誉海内外。佛光寺位于五台县东北30公里的佛光山山腰,距台怀镇30公里,地处五台山的南台外围,东南北三面环山,唯向西豁然开朗。整个寺院依山形地势而建,座东向南,参差错落。寺周松柏苍翠,殿宇巍峨,花香鸟鸣,幽静清凉,为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清凉山志》记载:“佛…  相似文献   

4.
佛光寺彩塑的塑造,有着复杂、厚重的皇家背景。佛光寺唐塑和东大殿木构建筑共同物化和象征着唐代社会的精神和气度;佛光寺唐塑主像的组合,体现了朝廷对佛教的认识和意图,具备了中国古代皇家道场的基本功能和特征;佛光寺唐塑艺术造像是唐代社会文化、风俗时尚的物质凝结,也是晚唐艺术潮流乃至哲学、宗教思想在佛教造像中的典型体现;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佛光寺唐塑,是后人很难攀顶的一座艺术山峰。  相似文献   

5.
在圣殿次数 庆节已过了一半,耶稣就上圣殿里去施教。犹太人都惊讶说:“这人没有讲过学,怎么通晓经书呢?”耶稣回答他们说:“我的教训不是我的,而是派遣我来者的。谁若愿意承行他的旨意,就会认出这教训是出于天主或是由我自己而讲的。由自己而讲的,是寻求自己的光荣;但谁若寻求派遣他来者的光荣,他便是诚实的,在他内没有不义。”(若7:14—19) 复活后的显现 一周的第一天,清早,耶稣复活后,首先显现给玛利亚玛达肋纳:耶稣曾从她身上逐出过七个魔鬼。她去报告那些一向同耶稣在一起的人,那时,他们正在哀号哭涕。他们听…  相似文献   

6.
消磨时光     
正与一位心思很相通的朋友见面时,他先问我是否很忙,是否可以多聊几句。我说怎么啦,以前从来不这样。他说他曾打给我好几次电话,他从电话里听出来我很忙。我心一沉,这么说我曾在电话里流露过不耐烦了吗?最近读到一个熟人的文章,他怀念以前那些文友清谈的日子,但也仅仅是怀念而已,今天如果有个人来坐坐,谈上没几句就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对方亦有足够的聪明来察觉这一点,于是匆匆告辞。我们大家都很忙,我们都没空消磨时光,这是一件好事情吧。这是一件好事情吗?  相似文献   

7.
《佛教文化》2011,(3):127-127
梁漱溟先生是人们公认的儒学大师.很少有人知道他与佛教的关系。据我所知,梁老在公开场合宣布自己是佛教徒,是在1987年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之际。当时,梁先生第一个出席,第一个发言。他说:“我是一个佛教徒,从来没有向人说过,怕人家笑话。一个人有今生,有前生,有来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是一个禅宗的和尚。”发言后即交出一篇论...  相似文献   

8.
1999年4月9日上午,日本文部大臣有马郎人见到了来自中国的国家宗教局代表团访问一行,心中喜悦万分.稍事寒暄后,围绕着佛教文化打开了话匣子:“我多次访问过中国,到过许多地方.每次去最有收获的还是拜访佛教圣地.我去过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方,杭州的灵隐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去五台山,那是我向往已久的佛教圣地”.代表团团长叶小文闻听立即表示:“我愿为中、日官方宗教文化事务交流,增进相互了解提供帮助.”文部大臣听了十分高兴,幽默地说:“叶局长不是想邀日本的宗教事务官员赴华交流吗?届时…  相似文献   

9.
牧者的软弱     
李世峥 《天风》2008,(20):30-31
曾听一位牧师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在医院看病时,遇到一位信主不久的肢体,问牧师:“你在这里探访吗?”牧师答道:“不是,是我自己看病。”那位肢体惊讶地说:“啊?牧师你怎么会生病?”这件事听起来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但现实中类似的情况却不在少数。虽然大多数人不会认为牧者就不可能生病,但对很多人而言.却忽略了牧者也有软弱,也需要代祷的这个事实。  相似文献   

10.
胡建宁居士是我敬重的佛教界的前辈、长者。从他身上我所感悟到的佛陀的伟大、佛法的力量和佛教艺术的绚丽璀璨是不可能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的。在我写他的一些思想和事迹的时候,我想说一声:对不起,但愿我的拙笔带给你们的是一个真实的居士形象。胡建宁居士生长在一个佛化家庭里,这对他以后的影响很大。胡居士的祖母早年皈依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笃信佛教,老而弥坚,老太太往生以后,留下的是五光十色的舍利子。这在胡居士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善种。十二岁那年,胡居士就用大人给的全部“压岁钱”买了一尊关帝伽蓝神像,这尊像至今还陪伴着他,以…  相似文献   

11.
晚夏时节,法国巴黎市博物馆协会主席奥朗夫人、巴黎塞尔努西博物馆文化事务部主任贝甘光生来北京考察中国的博物馆。希望我能陪同。其中.贝甘光先生向研究中国佛教艺术,特别表示.此行的目的在于考察中国的古老寺庙以及有关佛教的艺术展览、这下可把我难住了,北京的寺庙倒不少。可有关佛教艺术的展览却难免。正在焦虑之际,负责接待的法国公使先生却为我解开了难题。他向贝甘先生推荐了万寿寺—北京艺术博物馆:“那里有一个《明清佛教艺术展》很不错!”我听后发是如获至宝。想想偌大的一个北京城.人文荟萃,寺宇众多倘若连一个佛教艺…  相似文献   

12.
皮鞋与芒果     
一个富商和一个罪犯回忆他们的童年,提到了相似的一件事。犯人说:小时候,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两双鞋子,一双是布鞋一双是皮鞋。妈妈问我们,你们想要哪一双?弟弟抢先喊:“我要皮鞋!“妈妈看了他一眼,批评他说:“好孩子要学会谦让,不能总把好的留给自己。“于是我心里一动,改口说:“妈,我要布鞋好了。“妈妈听了  相似文献   

13.
五台山号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文殊菩萨"道场,闻名遐迩,举世瞩目。中央领导同志百忙之中还总是惦记着、关心着大家。常言讲"人杰地灵",要把五台山建设成为真正的佛教圣地,就得有一批杰出的僧人。惟贤老和尚(中国佛协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曾对我说:"有庙就要有僧,有好庙就要有好僧,如果光修庙不见僧,  相似文献   

14.
一、懵懂中感觉“鬼”。 我出生在大别山下一个山村里。小时候,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尤其在夏夜乘凉时,听故事是我的乐趣。记得六岁时,第一次听“鬼”的故事,是隔壁王大爷讲的,他说一次在夏夜他路过我们的村头时,听见村头的小河里有些东西在啪啪的击水声,他大声吆喝,那些东西“呼呼”地跑了,一会儿就消失了,那时我听罢觉得毛骨悚然;不久乘凉时,后院的宋老爹讲“鬼火”一事,说是人死后会变成“鬼魂”到处飘,并且当时他一边讲,一边手指着面前的大山上一闪一闪的光说,那就是的;随着听故事的内容增多。“鬼”在我心中扎下了根:有一次,我在村前的小河逮鱼,一不小心栽到河里去,  相似文献   

15.
佛国五台山     
五台山,又名清凉山。环周五百余里,相传为文殊菩萨道场,是蜚声于国内外的佛教圣地。佛国沧桑当北魏拓拔氏雄据北方,定都大同之时,华严学流行,并传入五台山。《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说文殊菩萨住在清凉山。华严学者认为,清凉山便是五台山。魏孝文帝在山上建大李灵鹫寺,清凉寺、佛光寺等也相继建立,由此形成文殊道场,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北齐时,五台山的佛寺增至二百余所,以至北齐不得不倾八州赋税收入供养僧众。北周武帝灭佛,五台山佛教衰落。隋初,文帝在五个台项各建寺院一所,并设斋度增,自称佛弟子。五台山佛教逐渐复兴…  相似文献   

16.
因与果     
有一次政协常委会议,听取一位委员报告有关青少年失足犯罪的情况,大家听了心情都很沉重。这时,一位大科学家专诚坐到赵朴老身边,很认真地对他说:“我看宗教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应该起作用,请您研究这个问题。”这确实是科学家的高见,和国家领导人说的发扬佛教的积极作用是一致的。可惜社会上一般把宗教的积极作用局限在历史、文物、艺术方面,很少与社会教育联系在一起。相反,有些人总把宗教和迷信联系起来,老爱宣传并不属于宗教本身的消极现象。前些日子听到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位律师的孩子参与抢劫、沦为少年犯的事。采访者问少年:…  相似文献   

17.
学会放弃     
一位从国外归来的朋友,让我回答一个问题:"皮球掉进洞,你该怎么办?"我不假思索地说:"这还不容易,往洞里灌水,皮球不就浮上来了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讲了。"朋友听了哈哈大笑:"单向思维!这是我们处理问题的一个误区。"接着,他开始复述国外一位教师的讲课——  相似文献   

18.
翁雅各 《天风》1997,(9):41-43
水洗、灵洗、圣灵充满是不同又有联系的三件事,由于有的信徒在认识上有混淆,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争论,我们有必要从圣经来看一看。这三件事也是信徒初信以后的重要的经历 水洗 用水受洗,是我们基督教信仰的圣礼之一。道成肉身的耶稣,在世时也曾亲身经历过。当耶稣复活升天前,他曾多次告诫门徒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可16:15—16)。“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  相似文献   

19.
水洗、灵洗、圣灵充满是不同又有联系的三件事,由于有的信徒在认识上有混淆,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争论,我们有必要从圣经来看一看。这三件事也是信徒初信以后的重要的经历 水洗 用水受洗,是我们基督教信仰的圣礼之一。道成肉身的耶稣,在世时也曾亲身经历过。当耶稣复活升天前,他曾多次告诫门徒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可16:15—16)。“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越来越受世人关注。进而,对高考的议论也成了灸手可热的话题。 有人把高中学习和高考说得无足轻重。前些天,听一位“北大时的同学讲了一件“趣”事。她说第一天上中文课,老师就告诉她们:“把你们从前所学过的,全部扔掉,一点也不要留。”不知那位教师是有意贬低中学的教育来哗众取宠,还是非如此这般才能学好大学课程。也有人把高考看得命运攸关。当我参与撰稿的《等你在清华》出版后,收到一位湖北的小读者的来信。信中先说他境况不好,但我读来读去,“境况”就是指“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