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表征的新观点--知觉符号理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瑞明  莫雷  李莹 《心理科学》2005,28(3):738-740
在认知科学中一个经典的争论是知识在人的头脑中是如何表征的。其中占主流的理论一直是命题符号理论,而最近Barsalou又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知觉符号理论。本文对这一新理论做了介绍,阐述了它的主要特征,比较了它与命题符号理论的差异,并提供了现今对这一理论的实验证实。希望借此能启发国内的研究者也来关注和研究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2.
基线比例忽略是指在事件的判断中忽略相关事件统计学上的信息, 而只关注当前呈现的案例信息, 从而造成判断和决策偏差的一种现象。目前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主要包括双加工理论和线性整合理论, 而影响基线比例忽略的因素有许多方面, 如信息特征、认知能力等等。在未来研究中, 应该深入分析双加工理论的作用机制以及依据模糊痕迹理论提出新的研究视角, 同时拓展在团体和公共领域中的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白云  宋永宁 《心理科学》2023,(3):554-560
自我结构是人格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了解自我结构的形成过程不仅对了解自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从自我区隔理论与动态系统理论入手,综述了自我结构的形成过程。两个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了与自我相关联的积极知识与消极知识结构化这一现象,从而形成了相互补充的研究与解释。文章最后讨论了对自我结构化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具有启发意义的两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童年期的攻击行为和长大之后的暴力行为有很高的相关。儿童的攻击行为一直是心理学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心理学家为止而提出了几种理论解释,主要有本能论、挫折——攻击假说、社会学习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该试图对这几种理论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李红  高雪梅  郑持军 《心理科学》2002,25(2):234-235,230
1927年Luquet提出了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理论.阐释儿童绘画的所知所见,是由于发展阶段不同而出现的不同表现方式:幼儿的绘画因“理智的写实性”画所知的多,到8、9岁因“视觉的写实性”开始画所见。这一理论的提出.突出了儿童绘画的“知”“见”矛盾,从此引发了研究者们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吕厚超  黄希庭 《心理学动态》2000,8(1):6-11,,17,
系列顺序短时记忆主要有三种理论:联结理论、顺序理论及位置理论。该文对这三种理论作一述评,并详细介绍了Henson最近提出的序列记忆的新模型:起止模型。  相似文献   

7.
追求生长不老的历史大约与整个人类历史一样古老和悠久。对抗衰老,首先必须完全清楚地了解衰老原因及其机制,但至今世上尚无一种理论能够贺满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利用当代各种系统理论的发展成果,探索衰老问题,并尝试提出一种新的衰老统一理论,从而寻找新的抗衰老方法。  相似文献   

8.
“现实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这一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正确?对这一理论和这一实践的关系所进行的批判性的(客观科学的)分析表明,就主要标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所有制关系;社会阶级结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9.
系列顺序短时记忆主要有三种理论联结理论、顺序理论及位置理论。该文对这三种理论作一述评,并详细介绍了Henson最近提出的序列记忆的新模型起止模型。  相似文献   

10.
自我效能理论与教学实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占基  何先友 《心理科学》1993,16(2):109-110
班都拉(A·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最早出现于他发表的论文《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中,1980年在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的授奖大会上,他做了题为《人类行为中自我效能机制》的讲演,进一步丰富了这一理论。国内对他的自我效能理论的介绍文章相当少,尤其是结合教学实践对自我效能理论进行探讨的文章几乎没有,本文试做这方面的努力,以求教于同行。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学习理论,一个是动机理论。学习理论阐述了人类行为的形成;动机理论阐述了人类行为的控制和调节,自我效能理论则是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他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  相似文献   

11.
工作压力理论及其在研究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石林 《心理科学进展》2002,10(4):433-438
有关工作压力的研究是在西方心理学和管理学界都发展较快的一个领域。然而,这一领域中具有广泛和概括意义的理论还不多。该文介绍了工作压力研究中影响较大的4种理论,特别是对Lazarus提出的交互理论做了较详细的介绍。还分析了它们的局限性并讨论了理论在研究工作中的重要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从设计教育的角度批评了感性设计这一概念,通过大量的逻辑分析对感性设计这一理论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质疑;其次,从哲学层面对传统文化被神化这一现象进行了解读和诠释;其三,作者对我国高校设计教育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中共理论创新的典范之一,而这一理论的创立,跟当时国共双方的理论斗争息息相关.本文以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对三民主义解释策略的演变为线索,回顾了国共双方这一时期的理论斗争历程.在这一理论斗争中,人们常常只关注毛泽东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而忽略了毛泽东提出的新三民主义理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本文在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提出,毛泽东的新三民主义理论为其新民主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创造力的领域特殊/一般性问题是创造力研究中最具争议的焦点之一。Baer和Kaufman基于大量实证研究, 提出创造力游乐场理论。该理论以游乐场做隐喻, 将创造力分为先决条件、一般主题层面、领域和微领域, 并将创造力的一般性成分和特殊性成分联系起来, 说明这两种成分在层级结构中是如何在不同程度上重叠的。这一理论是西方研究者提出来的, 我国研究者在创造教育实践中也摸索出了类似的培养模式, 两者互相印证, 说明该理论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舌尖现象(tip-of-the-tongue,TOT)是一种普遍发生的现象,但是发生TOT的对象、情景、机制等却是特殊和复杂的。因此,它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在其产生机制上更是存在着很多争论。国外研究者提出了部分激活理论、传递缺陷理论、障碍物假说、神经网络模型、元认知理论等。但研究者大多都基于单一条件或情景来探讨TOT的产生,因此提出的理论的使用范围,解释广度等均有局限。关于TOT依然有许多疑惑,同时也存在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本简要介绍了现代催眠理论的形成,描述了催眠状态下出现的催眠行为,阐述了七种流行的催眠理论,为人们正确地认识催眠现象,进行催眠理论研究和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提出了"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一论断.论文对这一论断提出的历史背景、内涵与理论来源、论述逻辑等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指出这一论断是毛泽东农民理论的"拐点".  相似文献   

18.
风险敏感理论由研究动物觅食行为发展而来,提出有机体在有需要的状况下会出现从风险规避到风险寻求的行为,是风险决策领域内的一种生物学理论。目前风险敏感理论所做出的预测在动物和人类身上都获得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表明该理论可以解释很多领域中的风险决策。因此有必要对这一理论做一个系统的论述,包括对其理论来源和数学模型的发展演变进行梳理;从参照点等不同的角度分析该理论与其他决策理论的区别;并且,风险敏感理论也为经济不平等和权力等外部因素下的风险转移提供了解释,对已有研究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重复知盲现象自被发现至今已走过四分之一世纪, 这期间重复知盲的产生机制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并有标记个体化理论、类型节点不应期理论、竞争理论、提取失败理论和建构/归因理论等多种理论解释。大量研究证明, 重复知盲是一种视知觉失败现象, 但也有研究认为它是一种记忆失败现象。很多研究还发现, 重复知盲不仅受到呈现时间和间隔刺激个数的限制, 还受到实验材料的性质、刺激的空间位置及人们的反应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 随着ERP和fMRI等技术的利用, 从更深层次揭示了重复知盲产生的脑机制。同时, 重复知盲也作为一种实验范式应用于视觉加工领域的研究中。目前关于重复知盲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是20世纪人类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和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20世纪的发展是全方位的,但重大发展主要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这既是因为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断地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些基本论断乃至原理面对严峻的挑战;也是因为以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性质问题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创立和形成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