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教医学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在中华传统医学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宗教与科学互动的产物,道教医学在与传统医学相互交融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医学体系。历代精通医  相似文献   

2.
随着道教与传统医学关系的进一步密切,魏晋以来,历代修道而兼通医术者层出不穷。同时在道教史和中国医学史这两个领域中都享有盛誉的的道教医家也不乏其人,可谓代代有之。道教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流派正逐步悄然崛起。魏晋南北朝时期较著名并且入列《古今图书集...  相似文献   

3.
明清道教医学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明清道教医学的发展及其特点作了深入探讨,指出明道教发展虽然式微,但明代道教与医学仍保持了一种较为密切的关系,道教对传统医学仍有一定影响;明清之际,道教医学养生的精华业已汇入中华传统医学发展的大潮之中。  相似文献   

4.
道教与传统医学融通关系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道教与传统医学之间的关系 ,过去学术界往往只注意到道教对传统医学的消极影响 ,没能对两者的内在关系作深入细致的分析 ,甚至片面地将医道关系视为一种阻碍与被阻碍的关系 ,或者武断地认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与道教并无直接关系 ,这类观点近来在学术界仍然时而可见。实际上 ,道教与传统医学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彼此融摄的复杂关系。一、医道同源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发生关联 ,有其内在的历史原因和逻辑的必然性。从历史发展和思想渊源分析 ,道教的创兴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体系的建立有着共通之处。1 .医道同源首先表现在医、道两家…  相似文献   

5.
道教叩齿术乃是传统医学治病和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依据道教典籍和医学文献,梳理并分析了道教叩齿治病的主要功能,挖掘并阐发了道教叩齿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传统医学的肾齿关系理论、心肾相交理论和经络理论乃是道教叩齿治病和养生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上,道教与医学共同发展,不断发生深度互动,不仅道教医学得以发展,也使传统医学打上了明显的道教印记。道医学与中医学的关系"医道同源"、"十道九医"、"岐黄源于道"是道教与医学密不可分的真实写照。《抱朴子内篇·杂应》云:"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道教发展的初期主要是通过治病化人来吸引信众、组织教团。修真成仙是道教的终极信仰,随着对这一信仰的  相似文献   

7.
隋唐时期,随着道教修仙模式逐渐由外炼转向内修,道教与医学关系日益密切,许多道徒都更加自觉地将道教修炼方术与医学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援医入道,运用传统医学的脏象、经络、气血津液学说及诊断理论来指导内炼养生,其中以唐代女道士胡最为典型。胡,精通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8.
教与中国传统医学关系之密切程度,在世 界宗教史和医学史上极为罕见。过去中国民间有一种流行说法:“十道九医”,杏林中人也声言:“医道通仙道”。纵观道教发展流变的历程,历代兼通医术的道门名士层出不穷,同时在道教和中国医学这两个领域建功立业、彪柄史册的道教医家也不乏其人,可谓代代有之。清代陈梦雷主编《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中特辟有“医术名流列传”,汇集自上古至明末历代知名医家1308人,其中道士出身和深受道教影响、崇尚道教的医家达129人之多。除大家所熟知的葛洪、陶弘景、孙思邈这三位著名道医外,还有…  相似文献   

9.
宗教文化与中藏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于宗教而言 ,在其发展早期 ,深受宗教的影响。如果我们忽视了宗教这一层面的意义 ,就不能真正了解医学文化的所有精髓 ,尤其对于中国传统医学而言更是如此。在近代西方科技繁荣昌盛、普及全球之后 ,惟有中国传统医学仍然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 ,人们又不断地以西方科学的目光与标准来审视、衡量、评价、要求、改造这惟一具有生命力的传统科学。研究与之产生、发展紧密相关的宗教文化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在传统医学知识上的有用见解。1 宗教文化与中医中国三种主要宗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国三教”是道教、儒教和佛教。中医常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医学与道家和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家和道教对传统医学做出过重要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这一点从总体上来说是比较明确的。但具体的情况十分复杂,需要多方面的深入探讨。本文以敦煌遗书中所发现的两种医药学抄卷为核心,拟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抛砖引玉并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医学与道家和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家和道教对传统医学做出过重要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这一点从总体上来说是比较明确的.但具体的情况十分复杂,需要多方面的深入探讨.本文以敦煌遗书中所发现的两种医药学抄卷为核心,拟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抛砖引玉并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2.
正道教自初创之始就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医道同源""十道九医"的说法历来被修道者和医家所共认。日本著名学者吉元昭治认为:"所谓道教医学,可以说就是以道教为侧面的中国医学。这些被看作是道教经典中的主要内容。"~1国内的道教学者也认为:"道教医学模式是熔生理治疗、心理治疗、精神信仰治疗和社  相似文献   

13.
道教音乐养生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音乐蕴涵丰富的道文化.道教音乐的神是虚静柔和的韵,形是五音六律;神通于心,故韵可修心养性;形合于阴阳五行,故五音六律能调养五脏六腑而炼形养命.道教的性命双修,从传统医学而言是形神共养,从现代医学而言是心身并调.本文从道教的性命双修、传统医学的形神观及现代心身医学等多重角度探讨了道教音乐的养生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学研究发展和创新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传统医学再兴起的时代背景在现代实验医学诞生以前 ,各国的传统医学为主流医学 ,但随着实验医学的发展 ,代替了传统医学 ,便成为当代的主流医学 ,而传统医学则下降为从属医学。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把着眼点从以疾病为中心转移为以健康为中心 ;加之现代医学表现出的许多缺陷 ,如 :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抗药性 ;西医学对某些疾病的疗效并不理想 ,一些难治性疾病甚至束手无策等 ,医学又把注意力转向了传统医学 ,使传统医学再一次兴起 ,并把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成为结合医学 ,已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5.
道教医家杨上善、王冰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道书文献及其相关史料的深入考析,有力地辨明了杨上善、王冰的道教医家本色,并对他们各自的医学创获及其在传统医学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作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6.
江户时代,中国道教修行者澄相公进入日本。他将自己所传承的道教特有的生命哲学、医学理论和修炼技术传授给日本居民大久保道古。大久保道古信受奉行,明确表达自己的道教身份认同。他著书立说、借医行道、授徒传道,开展着自己的信仰活动。此为中国道教医学在日本的实践与传承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7.
《道医集成》是中国道教协会主持,中华中医药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大型文化工程项目,其实施被列入中国道教协会未来5年的工作计划。《道医集成》拟收书800种,约3000万字,旨在全面整理不同历史时期的道教医学文献,为研究、应用道教医学和培养道医人才奠定基础,对于传承发展道教医学思想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道教》杂志为此特开辟道教与中医药栏目,陆续刊登相关文章,介绍项目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最新进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医学全球化的实质是西方医学的现代性的张扬及其对其他传统医学的民族性的消解,中国传统医学因而在其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巨大张力,并由此产生了存在的合理性危机。因之,中国传统医学突出重围的进路是,重写民族性,建构现代性,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从而在“民族性”与“现代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9.
欧美学者围绕道教和中国文化相互关系的问题的争论,突出地反映在三次国际道教会议上和以后发表的文章和著作中。争论主要集中在道教的定义、道教与道家的关系、道教与民间宗教的关系以及道教与科学的关系四个方面。 (一)道教的定义问题 日本学者洼德忠教授给道教下的定义是:“道教是以古代民间信仰为基础,神仙论为中心,加上道家、易、阴阳、五行、谶纬、医学、占星等学说和对巫的信仰。  相似文献   

20.
医学全球化的实质是西方医学的现代性的张扬及其对其他传统医学的民族性的消解,中国传统医学因而在其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巨大张力,并由此产生了存在的合理性危机.因之,中国传统医学突出重围的进路是,重写民族性,建构现代性,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从而在"民族性"与"现代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