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曲江县南华寺六祖殿重建一新,并于去年十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举行六祖真身升座典礼。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到南华寺观光。十月的岭南,秋高气爽,阳光普照,气候宜人,加上寺内举行盛典,因而前来南华  相似文献   

2.
《法音》1989,(12)
1918年李根源请云公主持修理南华,以鸡足山因缘未竟谢却。1928年陈铭枢请云公住持南华,以先有鼓山之约未应。1934年粤僧敬禅、之清、福果等请赴粤中兴,意未决,三梦六祖。不久,李汉魂电邀住持南华。八月二日,辞  相似文献   

3.
《法音》1986,(3)
本刊讯以河野太通为团长的日本六祖足迹参拜团一行十三人于2月24日拜访了广东新兴县国恩寺。该寺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出生、圆寂之地,始建于唐神龙二年(706),唐中宗赐名国恩寺。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河野太通一行沿着六祖当年的足迹寻根问祖,先后到了广州的光孝寺、六榕寺,韶关的南华寺,  相似文献   

4.
最近从英国回国参观的李汉魂先生,于六月四日重游了广东曲江县曹溪南华寺。李汉魂和南华寺有着深厚的香火因缘。一九三四年他发起重修南华寺,并从福建鼓山涌泉寺迎请虚云和尚主持其事。李汉魂从此皈依佛门,礼虚云和尚为师,自号“南华居士”。至今该寺灵照塔后面的山坡上保留着的“南华精舍”等三座平房,就是李汉魂当年出资建造以备自己习静之用的。六祖  相似文献   

5.
农历二月初八(三月十三日),久雨放晴,阳光普照。在我国南方著名古寺——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内,人流似海,爆竹喧天,香烟缭绕,灯烛辉煌,洋溢着一派宗教的节日气氛。来自香港、澳门、广州等地的佛教信徒和游客,云集宝林,隆重举行佛教仪式,纪念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诞生一千三百四十三周年。六祖诞,又称南华诞。有关史料记载:六祖名慧能,广东新兴县人,生于唐贞观十二年  相似文献   

6.
<正>2009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禅宗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于9月21-22日在南华寺召开。这次研讨会由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员会、韶关市人民政府、南华禅寺联合主办,共收到论文50余篇,40多位法师、专家学者在会上就惠能大师《六祖坛经》及其禅学思想、禅宗历史与文化、禅宗与现代社会等问题作了精彩发言。他们所发表的论文立足点高,视野开阔,议论纵横,有新的开拓,成果喜人。大家围绕主题,畅所欲言,广泛地进行交流,取得的学术上成果和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广东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广州华林寺是中国禅宗初祖达摩东渡登岸之地;光孝寺是六祖慧能南下开演“南宗禅法”第一站;韶关南华寺是六祖慧能弘教演法的驻锡之所,供奉着他历经千年而不腐的真身……以“传承禅宗优秀文化,共建和谐美好社会”为主题的广东“禅宗历史文化长廊”系列活  相似文献   

8.
《法音》1989,(12)
六祖道场——广东南华寺,经过半年多的筹备,于9月30日举行第四次传戒法会。来自国内17个省市的出家弟子700余人和来自新加坡、香港的僧尼来此参加为期19天的受戒法会。法会礼  相似文献   

9.
黄夏年 《佛学研究》2004,(1):353-360
我国是一个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各个地方政府充分重视本地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各个旅游景点,完善旅游管理。宗教及其文化是一种复合型的旅游资源,它可以产生经济的、社会的和环境的效益,但它不能作为产业。禅宗六祖慧能在中国佛教地位独特。慧能生在广东,创业在广东,圆寂在广东,光孝寺、国恩寺和南华寺是六祖的三大祖庭,给广东的佛教增添了特殊的光彩,也为当代中国广东佛教旅游,提供了最好的资源,开发广东佛教的“六祖游”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广东旅游业中的一个特殊的品牌。  相似文献   

10.
时时勤拂拭     
南华寺的后山有一泉眼,生于石隙,泉水如丝,但常年不断。此泉名为“卓锡泉”,相传是慧能六祖当年洗濯袈裟之处。也不晓得何年何月传下来的规矩,凡到此焚香礼佛的游客,必先净手于卓锡泉,否则即是无缘人,所做一切徒劳无益。  相似文献   

11.
南国的雷州半岛盛夏酷暑,大地干燥,人身闷热,流汗过多,口渴难熬。海康县佛教四众弟子急众生之所急,发扬佛教利他精神,在全县各镇范围内的公路旁、街头巷尾,建亭搭棚十多座,供人们乘凉避暑,布施南华六祖茶,供人们解渴散热降温,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2.
治己与爱人     
2004年冬,我有机会到南华禅寺参观。南华禅寺位于广东曲江县城东约6公里的曹溪北岸。宝林山麓,是禅宗第六代祖慧能弘法的道场,素有禅宗“祖庭”之称,又有“岭南禅林之冠”和“岭南第一山”之美誉。禅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由西域高僧智药三藏开创,帝敕额“宝林寺”。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改“中兴寺”,越三年改“法泉寺”。宋开宝元年(968年)太祖敕“南华禅寺”沿用至今。卓锡泉位于南华禅寺最北端,其所在庭院两侧墙壁上镌刻着《六祖坛经》。附在《坛经》后面的是无际大师的《心药方》石刻,兹录如下:大师谕世人曰:“凡欲齐家…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92,(8)
广东曹溪南华寺是六祖惠能传禅说法之处,也是虚云和尚中兴的道场。不唯是庾岭圣迹,亦为中国禅宗发祥之地。自惟因法师圆寂后,南华寺方丈一职虚席已久,由中国佛教协会和广东省佛教协会的委任、南华寺两序大众恭请佛源和尚主持法席;5月17日在南华寺隆重举行了升座仪式。虚云和尚舍利塔和惟因和尚舍利塔亦相继建成并举行了开光法会。出席法会的有香港、北京、南京、湖北、湖南、陕西、广东等十八个省市诸山长老和四众教友万余人。香港觉光法师、圣一法师等都送来贺仪、贺幛,赵朴初会长因正出访日本、昌明法师亦因重要法务不能前来,都派代表携贺仪、贺联入贺。是日上午方丈入院升座之际即下起大雨,而冒雨陆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91,(12)
在今年仲夏的一天,以南韩佛教曹溪宗知元法师(辛贞善)为团长的韩中佛教友好促进会访华团一行43人,来广东曲江曹溪南华禅寺礼祖参观。南华禅寺有“东粤第一宝刹”之称。它初建于南北朝,原名“宗林寺”,宋代易名“南华禅寺”,沿称至今。该寺座落在曲江县城东南七公里的秀丽曹溪旁。据史料记载,梁天监元年(502)古印度智药三藏来中国传教,在曲江发现曹溪水质特佳,风光绮丽,遂建议粱武帝在此兴建了梵刹。一百多年后的唐代初兴时期,六祖惠能大师继承禅宗五祖衣钵后,从湖北回到广东,在曹溪  相似文献   

15.
舍利是梵文(印度古典语)Sarira 的音译,意为骨身或灵骨。在佛教中,舍利通常指佛陀、高僧圆寂后遗留下来的身骨、头发或遗体火化时结成的珠状结晶体,它作为佛教的圣物而受到尊崇。舍利有身骨舍利和法身舍利两种。佛的遗骨叫做身骨舍利(生身舍利),佛教经卷叫做法身舍利,表示佛的教法不灭。舍利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之分。如广东南华寺保存完好的六祖慧能禅师的真身,称为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5,(12)
<正>(2015年11月18日)各位领导、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同仁:今天,201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禅宗祖庭、六祖惠能大师全身舍利常住圣地——广东韶关南华禅寺庄严开幕。佛教青年才俊会聚一堂,讲经说法,交流切磋,可谓因缘殊胜,善妙吉祥。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嘉宾和全体讲经法师致以热烈欢迎和良好祝愿,向关心支持本次讲经交流会的国家宗教事务局和广东省、韶关市党政主管部门,以及本次讲经交流会的协办、承办单位,  相似文献   

17.
张春蕾 《法音》2012,(9):53-55
《六祖坛经》,又称《六祖法宝坛经》,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是由中国禅宗六祖惠能讲述,其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佛教经典。这是唯一一部由中国佛教大师口传下来的经典,是禅宗顿悟法门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成果。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或许因为这个缘故,研读《六祖坛经》时,我常怀有特别的亲近感。虽然六祖主张直指人心、见性  相似文献   

18.
2004年2月27日至28日“六祖文化学术会议”在广东新兴县召开。本次会议由广东社会科学联合会和新兴县政府共同举办。会议参会代表51人,收到论文42篇。会议开得十分热烈,参会代表围绕“六祖思想与当代社会”议题做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不少成果和共识。一、关于六祖生平与家世问题六祖出生地及其传法偈》一文,通过到新兴国恩寺考察,结合历史史料,考证慧能的祖庭及其唐代新州城的归属,认为禅宗重孝道来自于六祖的教化。他还认为,六祖传法偈中的“心如明镜”之喻,先出于蒙庄,复同符于象法。东汉人译经早启其端绪,久已家喻户晓。六祖的本无之语也渊…  相似文献   

19.
引言 著称于世的《六祖坛经》是禅宗的根本经典,是一本绝无仅有的被称作是“经”的祖师言教,在中国佛教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由六祖亲口所说,其弟子法海整理而成,集录了六祖的生平事迹和说法内容,是六祖开宗传法的重要文献。《六祖坛经》篇幅不长,文字不多,言简义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自唐代问世以来,风靡朝野.古今社会贤达,无不涉猎,探索研究,至今在海内外仍有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在这本经书中,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16,(12)
正本刊讯11月21日至22日,由广东省佛教协会主办,广州光孝寺承办,肇庆六祖寺、河源燕岩六祖古寺协办的"2016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在广州举行。本次文化节主题为"六祖惠能与佛教中国化",旨在通过《六祖坛经》的弘扬与传播推动广东省佛教界的道风建设,坚持佛教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努力发扬"人间佛教"的优良传统,"上报国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