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关于社会科学和生产力关系研究综述魏名国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说过:“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去年春,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又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浓厚兴趣和广泛深入的探讨。现将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社会科学和生产力关系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否包括社会科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基本上有两种意见。大多数同志认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也应当包括社会科学和各种应用技术。社会科学是“大科学”(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总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学的实用性、它与生产和实践联系的密切性,并不比自然科学差。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同志早在十二年前就明确写道:“为什么不能说社会科学是生产力呢?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里说的科学技术要包括社会科学。”并认为,“在我国目前,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有关键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科学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它对于促进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精神生产具有极重要作用。也有少数同志对上述观点表示怀疑。认为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社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客观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社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客观性赖金良编者按赖金良同志的这篇文章,涉及到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现予发表,以期引起深入的讨论。首先,在什么样的意义上,社会科学可以被称为是科学的?它在什么程度上,可以应用自然科学的划界标准和方法论准则,或者,它由于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的何种独特性,因而有着自身的具体要求?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如何坚持“客观性”而又不陷于列宁所批评的“客观主义”?唯科学主义的“科学”概念,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排除在外,是不是严整的概念?尤其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客观性…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科学地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在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这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科学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哲学  相似文献   

4.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之争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之争述评朱红文人文科学的地位、对象、性质和方法,是一个有待认真研究的课题。目前,无论在具体的科学分类层次还是概念分析或哲学批判层次,“人文科学”及“人文科学方法论”的概念都是非常模糊甚至混乱的,最主要的难题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  相似文献   

5.
也谈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邢霖禾近年来,关于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的问题,出现了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社会科学是生产力;另一种则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生产力。笔者对这两种观点都不同意。我以为须从科学的总体体系上理解科学,既不能笼统地认定社会科学的生产力性质,又不应完全把社会科学置于生产力之外。理由有四:1.对社会科学领域的各门科学同生产力的关系应做具体分析。因为社会科学是一个复杂、广博的领域,学科如林,各科有其特殊性,如果以某一个例子或几个例子加以证明,就对社会科学的整体是不是生产力作出结论,显然是不恰当的。有的同志以“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宗教学”为例,对“社会科学是生产力”的“论断”进行了“置疑”。诚然,以上几科的确不具有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功能。但是,这并不足以说明整个社会科学都不是生产力。我们完全可以举相反的例子,比如,管理科学就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当然,这里说的管理是指生产过程中各种技术性的劳动组织和管理措施、方法,而不是指其它管理。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管理科学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就确认整个社会科学都具有生产力性质。2.现代社会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都具有综合性质,仅靠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是  相似文献   

6.
科普周报道     
《青少年心理健康》2005,4(5):F0002-F0002
2005年9月17日上午,由天津市市委宣传部、天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的以“科学、发展、和谐”为主题的天津市第三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在天津图书大厦隆重开幕。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肖怀远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华中理工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等14家单位协办的第八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1997年11月21日至23日在华中理工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台地区的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的基调是,总结近两年来的科学哲学研究成果,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关于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人们注意到,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领域已大量使用科学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话语讨论问题,开拓了科学哲学的“新边疆”。这里至少涉及有关学科之作为科学,它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8.
科普周报道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4):F0003-F0003
2005年9月17日上午,由天津市市委宣传部、天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的以“科学、发展、和谐”为主题的天津市第三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在天津图书大厦隆重开幕。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肖怀远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长期以来关于社会科学研究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即所谓“科学无禁区”和“政治有原则”的关系问题,一直较难处理得当。不明了这个关系,不但社会科学家左顾右盼,难以适从;政治家也很矛盾,既希望社会科学百家争鸣,理论研究超前发展,为政治决策多提  相似文献   

10.
马恩列斯毛邓等哲学思想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存在论寓意/陈立新//浙江学刊,2005.6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性”思想及其意义/杨思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6从意识形态到历史科学———穿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叙事”难题/胡大平//南京社会科学,2005.12科学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吴建国//南京社会科学,2005.1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苏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哲学理论从形上之思到生存智慧———现代性状况与哲学存在的合法性根基/卞绍斌,刘宇兰//天津社会科学,200…  相似文献   

11.
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探索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由全国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会(筹)与中国科普研究所、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主办,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承办的“全国第六届STS(科学、技术与社会)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6月23日—26日在福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8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并提交了40余篇学术论文。会议期间,于光远、李宝恒、袁正光、朱厚泽等学者分别做了题为“教育及科学文化的发展”、“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报》1959,3(1):62-63
近一个多月来,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师生对心理学是一門什么性貭的科学的問題展开了热烈的討論。 在討論中,有的教师說,心理学是一門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又偏向于社会科学的“中間科学。”他們认为,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而客观世界中就有自然和社会的因素;心理学不仅研究心理內容,而且研究心理过程,在人的心理現象  相似文献   

13.
库恩和泰勒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区别的争论金吾伦编者按:“科学追求真、伦理学追求善、艺术追求美”,科学史之父萨顿的这一见解几乎代表了整整一代人的观念。在他们看来,自然科学是关于事实的判断;而社会科学是关于价值的判断,因此两者之间有一不可逾越的鸿沟。然而,随着解释学和科学哲学的发展,表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这条鸿沟是不存在的,在科学理论的评价过程中,除了真理标准外,还存在价值标准,自然科学中同样存在语义、语境的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重新讨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究竟何在?现发表“库恩和泰勒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区别的争论”一文,以期引起学术界广泛的争论。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关系,尤其是其间的区别是哲学界关心和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久前,在台北举行的“传统中国文化与未来文化发展”的学术研讨会上,就有不少学者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许多意见,可见这个问题已为我国学者所重视。国际学术界对此问题也很重视。库恩与泰勒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之区别所展开的一场争论,便为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提供一个新视角。一般人的心目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最根本区别就是,前者是对事实的认识,后者是对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学术界(这里主要指社会科学诸领域),似乎存在一种倾向,即较多强调学科之间的界限,或领域划分,而不大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接触和交叉,因而在研究活动中往往目光只集中在自己领域的狭窄天地里,很少关心“左邻右舍”的情况。其后果是眼界和思路自然要受到很大的限制。显然,这是不符合现代科学思维的发展趋势的,它势将妨碍对本学科研究的深入和新学科的生长,不利于整个社会科学系统的丰富;特别是对于哲学研究工作来说,其影响是带根本性的。 恩格斯早就指出,在自然科学的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接触点”,往往被“双方都宣称与己无关”,然而,“恰恰就在这一点上可望取得最大的成果”。自然科学的发展,一再证实恩格斯的这个论断的正确性。其实这种情况也完全适合社会科学诸学科之间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可以说,边缘科学和横断科学的生长和发展状态,从一个方面标志着科学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如果说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这类学科还不多的话,那么这只是表明社会科学的相对落后态势。因而就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哲学研究工作者尤其应当关心这方面的进展,因为在不同学科之间的边缘领域、或涉及各个学科的横断性关联的领域中产生出来的那些富有哲学意义的成果和发现,更加雄辩地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5.
三、反对“代替论”和“哲学无用论”,正确处理哲学和其他科学部门的关系,巩固和加强哲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联盟如上所述,以现实问题的研究带动基础理论研究,促进了哲学和其他科学部门的合作。当代实践所提出的大量现实问题,只有通过哲学和其他各科学部门的紧密配合、协同努力才能解决。反过来说,这种广泛的合作也是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共同需要。  相似文献   

16.
来稿须知     
《科学与无神论》2014,(5):F0003-F0003
《科学与无神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无神论学会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面向社会公开发行。本刊秉持“宣传科学精神,开展无神论教育,维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方伍”的办刊宗旨,热忱欢迎海内外从事科学无神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的学者、实际工作者赐稿,特对来稿提出以下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一百年前在莱比锡初次问世的恩格斯的著作《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是一部划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论战性著作。列宁认为这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十分有益的书”,“它分析了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最重大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18.
虽然人们通常将科学(science,Wissenschaft)二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或三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humanities,德语中称为Geisteswissenschaften[精神科学]),但是,在以自然科学为一方和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一方这两种知识形式之间存在的并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如果说,在近代初期,这两种知识形式还未加区分,即使加以区分也被看成是共同探索世俗真理的同盟,那么,至少到了十九世纪初期,这两个领域的分化已经失去了原来作为两个“独立而平等的”知识领域的意义:一…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在整个思想界对实证主义科学观进行强烈批判的背景下,英国科学哲学家罗伊.巴斯卡(Roy Bhaskar)提出的“批判实在论”(Critical Realism)成为了一股不可小觑的思潮。巴斯卡希望通过批判实在论来继承启蒙运动,通过历史的自我意识和辩证法来消除反理性主义和还原论的理性主义。尽管他本人自诩“批判实在论”引发了20世纪末科学哲学界的“哥白尼式革命”有夸大之嫌,不过客观地讲,批评实在论确实为实证主义观念影响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领域出现的新挑战,提供了一些合理而有效的回应,尤其是有望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阳春三月,是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时节。作为全国社科类唯一省部级奖和我省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奖(由省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和奖金)的“贵州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科大组评审会于2005年3月4日至9日在花溪召开,会议由省社科联组织专家,本着科学民主、客观公正、严格把关、不徇私情的原则进行评审。笔有幸被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聘为学科大组评委。对作为多民族省份的贵州社科界的科研成果有了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