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尊水平影响着个体在应激情境中的内分泌反应,在以人个人主义文化下的研究发现,由于低自尊具有较低的内部控制力,因此在应激情境中的唾液皮质醇反应更强烈。但是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中,由于集体性自我的评价是自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自尊更加期望集体或社会的积极性评价,因此假设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下(即个体的能力被否定的时候),高自尊的应激反应会比低自尊更加强烈。本研究以健康大学生为被试,分别以Rosenberg自尊量表和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SST)为实验手段,以自尊量表得分、主观应激报告(5点量表)和客观应激参数(心率和唾液皮质醇)为指标,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自尊与心理性应激的关系。结果发现,在TSST开始时(20分钟)自尊与心率呈正相关,自尊水平越高,心率越快;在TSST结束后(60分钟)自尊与唾液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自尊水平越高,唾液皮质醇水平越高。总体来说,相对于低自尊被试而言,高自尊被试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中的反应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2.
杨娟  侯燕  杨瑜  张庆林 《心理学报》2011,43(4):403-409
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 TSST)是国外应用广泛的社会心理应激测试手段, 然而还没有研究对其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报告。本研究以健康大学生为被试, 分别采用主观应激报告(简明心境量表和5点量表)和客观应激参数(心率和唾液皮质醇)为指标, 探讨TSST在中国的适用情况以及性别因素对个体在TSST应激情境中的影响。结果发现, TSST诱发了中国被试显著的应激反应, 在经历了TSST情境后, 被试主观报告紧张水平增加, 同时心跳加速, 唾液皮质醇水平增加。即使女性被试主观报告紧张与不安的程度显著高于男性, 但是男性和女性在TSST应激情境下的心跳和唾液皮质醇指标没有差异。研究结果提示, TSST在中国被试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可以利用其开展与社会心理应激相关的研究。男女被试在与成就动机相关的应激源(例如, TSST)中的客观应激参数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任曦  王妍  胡翔  杨娟 《心理学报》2019,51(4):497-506
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以社会角色来定义自己, 更看重自己的社会关系; 社会评价威胁是诱发个体社会心理应激反应的重要情境因素, 然而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中是否会表现出更高的应激反应, 以及社会支持是否会缓解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的急性心理应激反应还不可知。本研究以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为范式, 以主观应激报告、心率和唾液皮质醇作为应激指标, 使用自我构念问卷测量个体互依自我构念水平, 将健康大学生被试随机分配到自我支持启动组和社会支持启动组。结果发现, 互依自我构念水平正向预测个体在应激情境中的皮质醇水平增加量; 同时, 相比于自我支持启动, 高互依自我构念的个体在经历社会支持后有更低的唾液皮质醇变化量。研究结果提示, 社会支持对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的急性心理应激反应起到了良好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理性应激诱发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理性应激源分别通过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HPAA)和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sympathetic-adrenal medulla axis)诱发神经内分泌反应。唾液皮质醇被认为是检测急性心理性应激所诱发的HPA轴反应的稳定指标。以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TSST)及其变式作为应激源, 以HPA轴的反应作为应激指标, 影响个体在急性心理性应激情境中发生特异性神经内分泌反应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环境和应激频率三大方面, 未来应加强急性心理性应激所诱发的神经内分泌反应的纵向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青少年应激下皮质醇应答和风险决策相关性的性别差异。本研究以健康初中生为被试者, 采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 TSST)诱发机体应激反应, 测试唾液皮质醇在应激前后不同时间段的水平, 并要求被试者在应激状态下完成气球模拟风险决策任务(Balloon Analogue Risk Task, BART)。结果发现, 男性在TSST诱导下皮质醇反应度显著高于女性, 男性中高皮质醇应答者BART表现为更高程度的冒险行为和更低的总奖励金额, 而女性中高皮质醇应答者BART表现为更高的总奖励金额。研究结果提示,中国青少年应激条件下皮质醇应答与风险决策之间的联系存在性别差异, 尤其在男性, 高皮质醇应答者更具有冒险行为。  相似文献   

6.
杨宏宇  林文娟 《心理科学》2006,29(3):677-679
本研究考察负性情绪条件下个体粘膜免疫功能与其交感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反应之间的关系。采用负性情绪图片为情绪应激材料,分析观看图片对个体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唾液皮质醇浓度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浓度、分泌率的影响。结果发现:(1)负性情绪图片可以诱发被试明显的负性情绪,使其收缩压、舒张压、唾液皮质醇水平明显上升,SIgA水平下降;(2)相关分析表明,舒张压和心率变化趋势与被试的SIgA水平呈负相关;(3)实验说明由负性情绪图片诱发的情绪造成了SIgA下降,且与交感神经系统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 个体会时时关注自己的行为结果并及时做出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在应激下个体能否有效地监控行为并做出适应性调整依然未知。本研究招募了52名男性大学生被试, 将其随机分入应激组与控制组, 采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 TSST)诱发个体的应激反应, 并结合错误意识任务(Error Awareness Task, EAT)探索个体急性应激下的错误监控与错误后调整过程。应激指标的结果显示应激组个体在应激任务后唾液皮质醇、心率、应激感知自我报告和负性情绪均显著高于控制组, 表明急性应激的诱发是成功的。行为结果显示应激组的错误意识正确率显著低于控制组, 错误意识反应时显著短于控制组; 进一步地, 应激组个体在意识到错误之后的试次上正确率显著低于未意识到错误之后的试次, 并且应激组个体在意识到错误之后的试次上正确率低于控制组。结果表明急性应激降低了个体对错误反应的监控水平, 即便在辨别出错误反应的情况下, 个体的行为监控与调节也更差。本研究说明急性应激会损伤行为监控系统, 导致个体的行为适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8.
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cortex axis)是人类重要的应激内分泌轴, 静息与应激条件下HPA轴的机能障碍能引发应激相关疾病, 而HPA轴机能障碍的表现和原因并不明确。皮质醇作为HPA轴的终端产物能直接反映HPA轴活动, 唾液皮质醇优于其他生物样本皮质醇的特性使其成为测量HPA轴活动的最优指标, 因此寻找到合适的唾液皮质醇标识来反映静息与应激条件下的HPA轴调节变化, 能促进理解HPA轴机能障碍与疾病间的神经内分泌通路。近来研究常用的是以皮质醇觉醒反应(cortisol -awakening response, CAR)与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 TSST)来分别表示静息与应激条件下的HPA轴活动。未来研究将结合应激反应的生理、心理指标, 进一步考察HPA轴调节的脑网络, 为应激反应提供脑-神经内分泌通路的生物基础。  相似文献   

9.
已有研究表明急性心理性应激会导致个体的自传体记忆受损,然而急性心理性应激如何影响个体加工当前的自我相关信息,还没有研究结论,本研究旨在丰富和拓展这一领域的研究,从而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急性心理性应激对自我相关信息的影响。本研究将自我参照记忆的R/K(记得/知道)范式与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TSST)相结合,考察59名处在不同急性心理性应激状态下的被试自我参照记忆的成绩。结果发现高应激反应组自我参照的R回忆率值显著低于低应激反应组,研究结果发现,被试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过程中的急性心理性应激反应越强,自我参照的R回忆率越低。结果表明急性心理性应激会抑制个体对当前自我相关信息的加工,削弱了自我参照记忆。  相似文献   

10.
国外研究者认为高自尊个体的内控性高,因此其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中的反应不那么强烈,而国内研究者从集体文化(中国)考虑,则认为高自尊个体的社会认可需求较高,因此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中的反应更强烈.本研究采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作为应激情境,采集41名中国大学生被试在这一情境下的客观参数(心率)作为心理性应激反应的指标,通过问卷测量被试的自尊水平、内控性水平和社会认可需求水平,考察自尊影响心理性应激反应的机制.结果发现被试的自尊水平与应激情境下的心率呈正相关,并且社会认可需求在自尊与心理性应激的关系中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本文从文化差异角度提出自尊预测心理性应激反应的模型可能需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来分别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应激对决策的作用机理及其个体差异,减少工程作业中因应激导致的决策失误,本研究采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和气球模拟风险任务考察应激反应与应激下风险倾向的关系,并探索兴奋易感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应激下个体的皮质醇反应越大,行为越冒险。且这一作用受到兴奋易感性的调节:兴奋易感性较高的个体,应激下皮质醇反应越大,行为越冒险;而兴奋易感性较低的个体,其皮质醇变化不能预测风险倾向。该发现提示了兴奋易感性在应激影响中的重要作用,也为高压岗位的人员选拔提供了科学启示。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句子整理任务诱发自动化情绪调节策略,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模拟应激过程,以探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对不同特质焦虑倾向大学生在应激状态下的影响。结果发现,自动化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能获得适应性生理反应。自动化情绪调节策略适用于不同特质焦虑倾向的个体。特质焦虑对个体应激反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绪体验上,高焦虑特质个体更易体验到焦虑情绪。但个体在压力性任务中的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不受特质焦虑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皮质醇是人类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的终端产物,它能够有效反映慢性压力的水平和变化。相对于唾液、尿液、血液等测量介质,头发皮质醇因其可行性和可靠性而成为考察慢性压力的最优生理指标。在慢性压力的相关研究中,通过对头发皮质醇进行测定和分析,可以证实某些生活事件具有引发慢性压力的作用;同时,它也验证了部分人群对慢性压力的易感性,并能够有效反映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异常。未来研究需着眼于改进慢性压力的心理测量方式,加强头发皮质醇在干预研究中的应用并拓展头发皮质醇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4.
王妍  杨娟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8):1453-1460
心理性应激是个体的内稳态受到社会心理威胁时候的状态。面对急性心理性应激源, 有机体的各大机能系统, 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等, 会出现一系列生物功能的改变。已有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如自尊、特质焦虑和大五人格)会影响个体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中的反应差异且影响方式尚不统一, 并且不同文化环境下人格特质影响心理性应激反应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然而这种结果的差异有可能是生物标记物的不一致造成的, 也有可能是心理性应激任务的不一致造成的, 不能直接进行比较。未来研究应该在控制这些无关变量的基础上, 从跨文化的角度去考察人格特质对个体心理性应激反应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150名五、六年级的学生为被试,考察儿童版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SST-C)对儿童客观生理反应(唾液皮质醇和唾液α-淀粉酶)和主观情绪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TSST-C引起了儿童显著的应激反应,包括皮质醇和唾液α-淀粉酶水平的升高,以及主观消极情绪(如焦虑和紧张)的增加,这表明TSST-C在中国儿童中的适用情况良好,能够有效诱发儿童的应激反应。同时,研究也发现,皮质醇反应和唾液α-淀粉酶反应不存在相关,生理反应和情绪反应之间也不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应激研究正逐步成为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前沿领域。应激诱发范式多样,诱发效果不一致,研究结论无法比较,是目前实验室应激研究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本文从快/慢反应通道激活、唾液皮质醇浓度变化,以及脑区激活等方面比较了不同范式的诱发效果。生理性诱发范式更早引起SNS的兴奋,主要激活脑干区域;心理性诱发范式有效引起HPA轴的兴奋,激活前额叶皮层和边缘系统;复合型诱发范式有效引起双通道激活。从联合快慢反应通道检测指标的思路制定应激研究的评估框架,既有利于实现不同范式之间的横向比较,也能够揭示个体应激反应中两系统协同作用的动态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北京115名五、六年级的学生为被试,采用儿童版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 for Children,TSST-C),探究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儿童应激下皮质醇反应的关系。研究分别在基线阶段、TSST-C开始前、TSST-C结束后、TSST-C结束后的10分钟、25分钟和50分钟收集儿童的唾液样本,并让儿童完成亲子依恋问卷。采用SPSS 20.0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安全型父子依恋儿童的应激下皮质醇反应显著高于不安全型父子依恋儿童,反映在皮质醇值和皮质醇基于增加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with respect to increase,AUCI)两个指标上;(2)不同母子依恋类型儿童的应激下皮质醇反应(即皮质醇值和AUCI)不存在显著差异;(3)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之后,父子依恋依旧可以显著地正向预测儿童的皮质醇反应(皮质醇AUCI),但母子依恋对儿童皮质醇反应的预测作用不显著,且父子依恋对儿童皮质醇反应的预测作用边缘显著大于母子依恋对儿童皮质醇反应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型父子依恋与儿童应激下更高的皮质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8.
儿童问题行为受到环境与个体因素的协同影响。研究以北京150名五、六年级儿童及其家长为被试,探究心理攻击和应激下皮质醇反应在父母感知的家庭压力与儿童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儿童版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测量儿童应激下皮质醇反应,并由家长报告感知的家庭压力、对儿童的心理攻击及儿童的问题行为。结果发现:(1)父母感知的家庭压力可正向预测儿童问题行为;(2)心理攻击在父母感知的家庭压力与儿童问题行为间起中介作用;(3)心理攻击和儿童应激下皮质醇反应在父母感知的家庭压力与儿童问题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父母感知压力对儿童问题行为影响的心理和生理机制,从父母和儿童角度为减少儿童问题行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焦虑心理与自杀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虑是指个体在应激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情绪极其复杂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不恰当时,会对个体身体和心理健康有危害作用,尤其是导致青少年的自杀行为,这对整个社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揭示青少年的焦虑心理并进行有效防范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20.
采用冲动性/预谋性攻击量表、冷酷无情特质量表和特质焦虑量表,以山东省某中型监狱341名成人暴力犯为被试考察两类攻击、CU特质水平和特质焦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CU特质水平与两类攻击正相关,与特质焦虑呈负相关,特质焦虑水平能够预测成人暴力犯的冲动性攻击。(2)个体的CU特质水平能够调节特质焦虑与冲动性攻击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特质焦虑水平对低CU特质个体的冲动性攻击影响大于高CU特质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