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中华  麻芳菲  谭瑾 《心理科学》2018,(5):1221-1226
当代职业环境中,易变职业生涯定向(protean career orientation, PCO)对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已经成为职业生涯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从概念本质上而言,PCO是个人通过对职业生涯进行自主管理来实现主观职业成功的一种倾向。本文在系统地介绍PCO概念以及与其他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对其结构维度与测量、影响因素和效果进行了综述。最后,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对职业生涯管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职业妥协是职业决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关系着个体职业发展和社会就业的稳定。为了充分了解职业妥协和有效促进就业。首先,介绍了职业妥协的概念、测量;其次,总结了职业妥协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差异理论、目标设定理论、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和人-环境匹配理论解释了职业妥协的实施效果,汇总了实施效果的边界条件;最后从职业妥协对职业行为的影响、个体职业生涯态度、家庭代际支持和上下级匹配与职业妥协的关系几个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基于职业成功的胜任力模型,探讨无边界职业生涯取向与青年员工职业成功的关系。采用两阶段(two-wave)问卷调查法,以385名35岁以下的年轻员工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边界思维模式与青年员工的主观职业成功、客观职业成功均显著地正相关,职业胜任力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组织流动性偏好与青年员工的主观职业成功、客观职业成功均显著地负相关,职业胜任力在其中起中介作用。研究证实了无边界职业生涯取向对青年员工职业成功的“双刃剑”效应,为青年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职业延迟满足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延迟满足强调人们为了实现长期职业目标, 克服职业生涯中即时满足的冲动和诱惑的选择倾向, 并为审视和解释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国外研究者一般从工作伦理的范畴来考察职业延迟满足, 而在中国, 职业延迟满足则成为一个明确的组织行为学概念得以发展。虽然国内外研究者从个体、组织和社会等多个层面考察了职业延迟满足的相关因素及其效果, 但由于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 现有研究并不深入。未来应重点关注职业延迟满足的本土化研究、概念发展、测量方法的改进, 并纵向研究其对个体职业成长的影响机制与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公共组织中基层公务员的职业生涯高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首先通过深度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归纳出公务员职业生涯高原的典型特征与表现,然后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三批处级以下公务员的数据。基于样本一(n=279)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公务员职业生涯高原为两维度的结构:升迁停滞、职位边缘化。基于样本二(n=517)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了公务员职业生涯高原两维度结构模型,公务员职业生涯高原测量工具有较理想的信度和效度。基于样本三(n=520)、样本四(n=230)的研究表明,职业生涯高原对公务员的组织承诺、职业倦怠、工作退缩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消极的影响,但相对于升迁停滞,公务员职业边缘化对于上述效果变量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情绪选择理论,采用三阶段的时滞研究设计,探讨职业未来时间观与职业成功的关联机制。研究发现:开放式职业未来时间观与促进定向工作重塑正相关;促进定向工作重塑与职业成功(组织内外职业竞争力)正相关;促进定向工作重塑在开放式职业未来时间观与组织内职业竞争力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并且在开放式职业未来时间观与组织外职业竞争力的关系中存在遮掩效应。这表明职业生涯未来时间与机会的感知能激发员工特定类型的工作重塑行为,进而对职业生涯发展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生涯发展理论探讨了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以及职业生涯探索与职业成熟度的中介效应。以接受了专业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为主试,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职业生涯探索量表、职业成熟度量表和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量表对647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主动性人格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路径有四条,(1)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具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2)职业生涯探索在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之间起中介作用;(3)职业成熟度在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之间起中介作用;(4)职业生涯探索和职业成熟度在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因此,主动性人格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还会通过职业生涯探索与职业成熟度间接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  相似文献   

8.
吴论文  杨付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2):2109-2121
政治技能(Political skill)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能力, 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近年来受到学者广泛关注。根据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要求, 深入探讨分析了政治技能的实施效果及其理论解释, 总结出5种理论视角: 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影响理论、资源保存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未来研究应关注中国组织情境下政治技能的概念和测量、探索政治技能的诱因、基于团队层面政治技能的实施效果和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的政治技能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反馈寻求行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向上级或其他个体寻求与自身绩效、角色定位和工作目标等相关的反馈信息。研究者系统的梳理了反馈寻求行为的概念界定、测量方式、影响因素及实施效果,强化了中国本土文化的权变作用。未来研究应继续完善反馈寻求行为的概念,开发符合时代特征的测量工具,拓展研究层次,并结合中国特殊的组织情境,对反馈寻求行为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婷  杨付 《心理科学》2018,(3):706-712
领导正直(leader integrity)作为一种道德品质,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有效领导者的关键特征。近年来, 道德丑闻和管理者违法乱纪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了学术界对领导正直问题的关注。然而,学界对领导正直 的内涵、测量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领导正直的文献综述更是寥寥无几。本文从领导 正直的概念、测量、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探讨。未 来研究应从领导正直的概念与维度的完善、影响因素的拓展和作用机制的深入识别等方面展开努力。  相似文献   

11.
职业生涯高原研究述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职业生涯高原(career plateau)是指个体在当前组织中的一种职业生涯状态,其概念最早由Ference等(1977)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角度提出。研究发现,职业生涯高原与一些重要的效果变量有比较显著的关系,比如情感承诺、缺勤、心理倦怠等。本文从职业生涯高原的概念、结构、影响因素、影响效果、应对策略等方面简述了西方研究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情况,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内涵过窄、缺乏过程性研究等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职业生涯探索是指个体在探索动机推动下,对于自我和职业发展相关的环境进行探索,形成一定技能、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反馈的过程,其最终目的在于自我的发展和整合。此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职业生涯探索的概念、结构划分、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几方面。关于结构的研究有内容和过程两种取向;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家庭和个体两方面展开。明确职业生涯探索结构、进一步完善测量工具及深入了解职业生涯探索的原因机制是未来研究的趋向  相似文献   

13.
The current research examined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for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indicators of objective career success (salary and job level), subjective career success (career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intention, as well as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is process. Based on a survey study among a sample of Chinese managers (N = 324), we found that both salary and job level we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turnover intention, with these relations fully mediated by career satisfaction. The results further showed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job level and career satisfaction was weaker among managers who perceived a higher level of organizational career management, but stronger among managers with a higher managerial career anchor. In support of our hypothesized model, the indirect effect of job level on turnover intention through career satisfaction existed only among managers who perceived a lower level of organizational career management or managers with a higher managerial career anchor. These findings carry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on career success and turnover intention.  相似文献   

14.
政治与关系视角的员工职业发展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军  宋继文  吴隆增 《心理学报》2008,40(2):201-209
通过对16家制造型企业中的343个员工、662个同事及343个直接领导的配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文章探讨了员工的组织政治技能、政治知觉,以及他们与直接上司的关系对于员工职业发展的关系。多层线性分析模型(HLM)结果表明:员工的政治技能有助于促进其与领导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guanxi),并籍此积极影响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业发展,员工-领导关系是政治技能与职业发展之间的中介变量。另外,组织政治知觉影响政治技能对领导关系的作用,在政治氛围浓重的组织中,员工-领导关系更易受到员工政治技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Career success for solders is influenced by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job qualities including their antecedents and mediators.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indicators of career success in the context of the South African National Defence Force (SANDF): achievement, satisfaction, mobility,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retention. Objective determinants of career success include the qualities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physical job demands on effort, typical job demands, role conflict and subjective occupational hazards and the organisational culture of the military. The subjective determinants that impact career success are psychological in nature, such as value conflict, job security and psychological contact. Outcomes for individuals vary as mediated by organizational culture, gender, period of service and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6.
发挥优势(using strengths)能让我们感到充实、真实与高效;而重塑工作(crafting job)则使我们的工作充满意义、认同与使命感。整合优势理论、工作重塑、职业成功和呼唤(calling)研究的已有成果,可以发现:(1)基于个体优势的工作重塑(strengths-based job crafting,SJC)是一个新构念,对优势理论与工作重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与实践价值;(2)SJC能对个人职业成功、呼唤感及组织绩效产生影响;(3)影响SJC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组织因素与社会文化价值取向。未来研究应以实证的方式重点探索中国情境下SJC的测量与影响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