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喆  陈平  辛涛 《心理学报》2015,47(9):1188-1198
允许题目检查能够促进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AT)在实际中的应用。在不影响能力估计精度和测验公平性的前提下, 允许CAT题目检查能够缓解考生考试焦虑, 减少无关因素引起的测量误差。区块题目袋方法是连续区块方法与题目袋方法的结合, 不仅能允许CAT题目检查, 还能够弥补题目袋方法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1)合理作答策略下, 区块题目袋方法的估计精度在低能力水平上要优于题目袋方法; (2)在应对类似Wainer作答策略时, 区块题目袋方法的估计精度在所有能力水平上均优于题目袋方法。(3)随着区块数的增加, 区块题目袋方法的能力估计精度越接近无修改的基线水平。  相似文献   

2.
尽管多阶段测验(MST)在保持自适应测验优点的同时允许测验编制者按照一定的约束条件去建构每一个模块和题板,但建构测验时若因忽视某些潜在的因素而导致题目之间出现局部题目依赖性(LID)时,也会对MST测验结果带来一定的危害。为探究"LID对MST的危害"这一问题,本研究首先介绍了MST和LID等相关概念;然后通过模拟研究比较探讨该问题,结果表明LID的存在会影响被试能力估计的精度但仍为估计偏差较小,且该危害不限于某一特定的路由规则;之后为消除该危害,使用了题组反应模型作为MST施测过程中的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尽管该方法能够消除部分危害但效果有限。这一方面表明LID对MST中被试能力估计精度所带来的危害确实值得关注,另一方面也表明在今后关于如何消除MST中由LID造成危害的方法仍值得进一步探究的。  相似文献   

3.
郭磊  王卓然  王丰  边玉芳 《心理学报》2014,46(5):702-713
测验安全和题库使用率在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中十分重要, 特别是高风险测验。传统的SHGT法兼具同时控制项目曝光率和广义测验重叠率的功能, 但题库使用率较差。a分层法能够提高题库使用率, 但对过度曝光的项目控制不足。本研究将a分层法的思想与SHGT法相结合, 各取所长, 提出了3种新的选题方法:SHGT_a法, SHGT_b法和SHGT_c法。研究结果表明:(1)与SHGT法相比, 新方法均可以在有效地控制项目曝光率和广义测验重叠率同时, 极大地提高题库使用率; (2)随着预设项目曝光率(rmax)和广义测验重叠率( )取值的增大以及共享人数a的减小, 新方法对被试能力估计的精度呈上升趋势。比起SHGT法, 新方法仍能保持很高的题库使用率; (3)当区分度和难度的相关(rab)较大时, SHGT_b和SHGT_c法在能力估计精度方面优于SHGT_a法; (4)在不同的测验考察内容比例下, 3种新方法对被试能力估计的精度均较好; (5)与SHGT法相比, 新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项目曝光率过度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摘要:引入了三种可以估计认知诊断属性分类一致性信度置信区间的方法:Bootstrap法、平行测验法和平行测验配对法。用模拟研究验证和比较了这三种方法的表现,结果发现,平行测验法和Bootstrap法在被试量比较少、题目数量比较少的情况下,估计的标准误和置信区间较接近,但是随着被试量的增加,Bootstrap法的估计精度提高较快,在被试量大和题目数量较多时基本接近平行测验配对法的结果。Bootstrap法的所需时间最少,平行测验配对法计算过程复杂且用时较长,推荐用Bootstrap法估计认知诊断属性分类一致性信度的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5.
刘红云  骆方  王玥  张玉 《心理学报》2012,44(1):121-132
作者简要回顾了SEM框架下分类数据因素分析(CCFA)模型和MIRT框架下测验题目和潜在能力的关系模型, 对两种框架下的主要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总结。通过模拟研究, 比较了SEM框架下WLSc和WLSMV估计方法与MIRT框架下MLR和MCMC估计方法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 WLSc得到参数估计的偏差最大, 且存在参数收敛的问题; (2)随着样本量增大, 各种项目参数估计的精度均提高, WLSMV方法与MLR方法得到的参数估计精度差异很小, 大多数情况下不比MCMC方法差; (3)除WLSc方法外, 随着每个维度测验题目的增多参数估计的精度逐渐增高; (4)测验维度对区分度参数和难度参数的影响较大, 而测验维度对项目因素载荷和阈值的影响相对较小; (5)项目参数的估计精度受项目测量维度数的影响, 只测量一个维度的项目参数估计精度较高。另外文章还对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CAT中能力估计的常用方法——最大似然估计法(MLE)进行改进,研究中结合EAP方法提出了改进的MLE法(R-MLE)。Monte Carlo模拟研究发现:不论是在定长CAT还是非定长CAT中,不论是在1PL模型下还是在2PL或3PL模型中,不论是在何种CAT题库结构下,R-MLE法较传统的MLE法具有更佳的估计精度及更有效的测验效率;R-MLE法不仅可以提高CAT的能力估计精度还可以进一步改善CAT测试的效率,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项目功能差异对于认知诊断测验估计准确性的影响,采用模拟研究的方式在3种DIF题目所占比例,3种DIF量下,检测了4种认知诊断测验中存在的DIF对于被试能力估计准确性和题目参数估计准确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DIF对于目标组被试能力估计准确性影响较大;(2)含有DIF的题目所占比例和DIF量增大,都会降低目标组被试能力估计的准确性;(3)非一致性DIF对于被试能力估计准确性的影响大于一致性DIF;(4)只有含有DIF题目的题目参数估计准确性会下降;(5)随着DIF量增大,含有DIF题目的题目参数估计准确性下降增多,但不受含DIF题目所占比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摘 要 计算机化多阶段自适应测验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测验形式,它将题目集合作为测试单元,通过多阶段自适应的形式对被试进行测试和评分。近年来通过研究各种测验形式,发现其比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和传统纸笔测验突显出更大优势。与传统纸笔测验相比,其具有参数不变性、能力估计更精确等优势。与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相比,其具有可控制题目特性、被试可检查题目等优势。如何减小测量误差,使其应用更加便捷、有效,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马洁  刘红云 《心理科学》2018,(6):1374-1381
本研究通过高中英语阅读测验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双参数逻辑斯蒂克模型 (2PL-IRT)和加入不同数量题组的双参数逻辑斯蒂克模型 (2PL-TRT), 探究题组数量对参数估计及模型拟合的影响。结果表明:(1) 2PL-IRT模型对能力介于-1.50到0.50的被试,能力参数估计偏差较大;(2)将题组效应大于0.50的题组作为局部独立题目纳入模型,会导致部分题目区分度参数的低估和大部分题目难度参数的高估;(3)题组效应越大,将其当作局部独立题目纳入模型估计项目参数的偏差越大。  相似文献   

10.
涂冬波  蔡艳  戴海琦  丁树良 《心理学报》2011,43(11):1329-1340
本研究介绍并引进了现代测量理论中的前沿技术—— 多维项目反应理论, 采用MCMC算法实现了其参数估计; 并将MIRT应用于瑞文高级推理测验, 以探讨MIRT在心理测验中的具体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本研究自主编制的MIRT参数估计程序基本可行, 其估计的精度与国外研究结论相当甚至更好。(2)在测验维度和样本容量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下(2×3), 随着被试和题目样本容量的增加, MIRT参数估计的精度越高且估计的稳定性越强; 但随着测验维度的增加, MIRT参数估计精度和稳定性均随之降低。(3)MIRT对心理测验的分析比UIRT能提供更为精确和细致的信息。它对心理测验的编制、开发及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值得引进及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前参数估计多采用统计方法,存在耗时长、要求被试样本容量大和项目数多等缺点。本文将BP神经网络和降维法相结合,对GRM的项目参数和考生能力参数进行估计。蒙特卡洛模拟结果显示:(1)不管是人多题少还是题多人少,该网络设计下的参数估计精度都较高;(2)可以应用到多个不同等级评分的参数估计中,甚至是超过15个等级的项目参数,估计精度也较高,这是其他参数估计方法所不可比拟的;(3)运行的时长和统计估计方法相比大大缩减。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形式的测验能够记录考生在测验中的题目作答时间(Response Time, RT),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信息来源,RT对于测验开发和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在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CAT)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RT在CAT选题方面应用并作以简评,分析了这些技术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最后,探讨了当前RT应用于CAT选题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的纸笔测验(Paper And Pencil Based Test, P&P)相比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CAT)根据被试的作答反应自适应地选择题目, 它不仅缩短了测验长度, 还极大地提高了测验的准确性。然而, 目前绝大多数CAT不允许被试修改答案, 研究者主要担心修改答案会降低CAT的有效性。允许修改答案符合被试一贯的测验习惯, 修改之后的分数更能反映被试真实的水平, 从而能够进一步促进CAT在实际中的应用。现有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可修改答案CAT的控制方法:一是测验设计; 二是改进选题策略; 三是建构模型。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这些方法之间的比较与结合, 以及对可修改答案认知诊断CAT (Cognitive Diagnostic CAT, CD-CAT)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璞珏  刘红云 《心理学报》2019,51(9):1057-1067
基于推荐系统中协同过滤推荐的思想, 提出两种可以利用已有答题者数据的CAT选题策略:直接基于答题者推荐(DEBR)和间接基于答题者推荐(IEBR)。通过两个模拟研究, 在不同题库和不同长度的测验中, 比较了两种推荐选题策略与两种传统选题策略(FMI和BAS)在测量精度和对题目曝光率控制上的表现, 以及影响推荐选题策略表现的因素。结果发现:两种推荐选题策略对题目曝光率的控制优于两种传统选题策略, 测量精度不亚于BAS方法, 其中DEBR侧重选题精度, IEBR对题目曝光率控制最好。已有答题者数据的特点和质量是影响推荐选题策略表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等级反应模型下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选题策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陈平  丁树良  林海菁  周婕 《心理学报》2006,38(3):461-467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AT)中的选题策略,一直是国内外相关学者关注的问题。然而对多级评分的CAT的选题策略的研究却很少报导。本研究采用计算机模拟程序对等级反应模型(Graded Response Model)下CAT的四种选题策略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等级难度值与当前能力估计值匹配选题策略的综合评价最高;在选题策略中增设 “影子题库”可以明显提高项目调用的均匀性;并且不同的项目参数分布或不同的能力估计方法都对CAT评价指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中原始题项目参数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简称CAT)其安全性面临着新的挑战, 小题库的安全更受威胁。如何建设一个大型、优质的题库成为CAT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目前CAT题库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如成本高且保密性较差。尤其是等值技术较复杂且锚题重复使用容易造成泄露。如能在实施CAT过程中插入未经过参数估计的项目(原始题), 同时对原始题项目参数进行估计, 这对建设大型、优质的CAT题库来说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基于1PLM和2PLM对此进行研究, 提出了原始题在线估计的新方法以及推导出了求区分度参数a迭代初值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模拟研究还是实证研究, 原始题被作答的次数对项目参数估计结果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并且原始题作答人数越多项目参数估计精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17.
多级评分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动态综合选题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芬  丁树良  王晓庆 《心理学报》2012,44(3):400-412
多级评分可以提供更多关于被试的信息, 是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一个发展方向, 选题策略是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研究重点。对于多级评分的等级反应模型, 本文拟用区间估计的思想改进近期提出的几种选题策略, 并且将两级评分b-STR和a-STR推广到多级评分以改进最大信息量选题策略。Monte Carlo模拟实验表明在达到或接近原有选题策略测验精度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的几种新选题策略有的能够有效降低测验长度, 有的可以极大降低项目曝光率。  相似文献   

18.
毛秀珍  辛涛 《心理学报》2013,45(6):694-703
项目曝光率关系到题库建设和测验安全,是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CAT)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认知诊断 CAT 情形下,首先基于传统 CAT 中 a-分层方法的思想提出按项目信息量对题库分层的分层多阶段(Stratified Multistage, SM)选题方法;然后将 SM 方法与项目合格(Item Eligibility, IE)方法相结合得到SMIE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模拟研究比较SM、IE、SMIE、最大修正优先指标(Maximum Modified Priority Index, MMPI)方法、限制阈值(Restrictive Threshold, RT)方法和限制进度(Restrictive Progressive, RPG)方法的选题表现。总体上,它们的测量精度从高到低依次为IE、SM、SMIE、RT、RPG和MMPI方法;项目曝光分布均匀性的优劣次序为MMPI、RPG、SMIE、RT、SM和IE方法;SMIE和RT方法能较好地平衡测量精度和项目曝光均匀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允许修改答案的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Reviewable Cognitive Diagnostic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RCD-CAT),有利于更准确诊断被试的知识状态,题目口袋法(Item Pocket,IP)为被试提供了缓存作答并修改的机会,改进的题目口袋法(Modified IP,MIP)对IP内修改的题目重新计分。模拟研究比较了IP、MIP、stocking Ⅰ和stocking Ⅱ在RCD-CAT效果,结果发现:stocking设计的效果最优,其中stocking Ⅱ的效果略优于stocking Ⅰ,IP法和MIP法判准率要低于传统CD-CAT,stocking设计在RCD-CAT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Item compromise persists in undermining the integrity of testing, even secure administrations of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CAT) with sophisticated item exposure controls. In ongoing efforts to tackle this perennial security issue in CAT, a couple of recent studies investigated sequential procedures for detecting compromised items, in whic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correct responses for each item in the pool is monitored in real time using moving averages. In addition to actual responses, response times are valuable information with tremendous potential to reveal items that may have been leaked. Specifically, examinees that have preknowledge of an item would likely respond more quickly to it than those who do not. Therefore, the current study proposes several augmented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of compromised items, all involving simultaneous monitoring of changes in both the proportion correct and average response time for every item using various moving average strategies.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an operational item pool indicate that, compared to the analysis of responses alone, utilizing response times can afford marked improvements in detection power with fewer false posit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