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双任务交互作用模型认为探测任务知觉负荷对注意促进效应(the attentional boost effect,ABE)不存在影响。基于对这一观点的质疑,本研究以场景图片为实验材料,结合学习-测验经典范式和目标探测任务,实验一探讨高、低知觉负荷探测任务对ABE的影响;实验二验证探测任务知觉负荷对ABE的影响是否受探测目标与非目标相似性调节,进一步验证双任务交互作用模型的观点。结果发现,低知觉负荷探测任务中存在ABE,但高知觉负荷探测任务中却不存在;探测目标与非目标不相似条件下的高知觉负荷探测任务中不存在ABE,但相似条件下的高知觉负荷探测任务中依然存在。由此可见,探测任务知觉负荷对ABE存在影响,且这一影响受探测目标与非目标相似性调节,双任务交互作用模型的观点不合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不同方位辨别方式的男女差异,采用自编的经过心理测量学检测符合指标的空间知觉量表和三个语言线索下方位辨别任务范式实验,在测验和实验3中设计两种空间知觉加工方式,即东西南北和前后左右;在实验1中设计东西南北;在实验2中设计前后左右。测验,实验1和实验3均发现,在东西南北方位辨别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男生优于女生;测验,实验2和实验3均发现,在前后左右方位辨别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表明男生更擅长于使用东西南北的方位辨别方式。  相似文献   

3.
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和检测评价方法等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局限性和不足进行的综述讨论,作者分析指出目前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有关研究成果满足不了中国训练体系下训练实践的需要,提出有必要系统进行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实证研究。就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切入点,作者认为应综合开展运动性心理疲劳神经生理与心理机制的探索性研究。研究的主要切入点包括:(1)研究建立适合中国运动训练体制与环境的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构建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模型;(2)基于此模型研究建立多维检测评价方法系统和运动性心理疲劳问卷。研究过程中要将神经生理方法与心理测量、行为观察等方法结合起来同步测量,在训练过程中开展纵向追踪与横向调查综合性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采用比较视觉搜索任务和眼动追踪技术,通过增加组成图片的图形数量和改变不同图形的特征属性,考察比较视觉搜索任务是否遵循工作记忆最小化原则以及图形特征加工的优先性问题。结果表明图形数量的增加不影响平均每次注视的图形数量,被试平均每次注视1.65个图形,即比较视觉搜索任务仍遵循工作记忆最小化原则。不同图形中颜色和形状都不同的注视时间最短,颜色不同和形状不同在注视时间上差异不显著,表明比较视觉搜索任务中特征维度数量比特征性质在引导注意上具有优先性。事先不规定搜索路径的情况下,被试主要采用系统搜索策略完成比较搜索任务。  相似文献   

5.
多目标追踪任务中不同运动方式非目标的抑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民  刘冰  鲁学明 《心理学报》2009,41(10):922-931
采用多目标追踪范式结合点探测技术的方法, 考察视觉系统对不同运动方式(静止和规则运动)非目标的抑制机制。实验一将部分非目标设置为静止, 考察静止非目标的抑制机制; 实验二将部分非目标设置为规则运动, 以提高任务难度, 考察规则运动非目标的抑制机制。结果发现: (1) 实验一中静止非目标受到抑制, 抑制量与运动非目标没有差异; (2) 实验二中规则运动非目标受到抑制, 抑制量显著小于随机运动非目标; (3)综合两实验发现, 随着任务难度的提高, 只有随机运动非目标的抑制量显著增加, 而静止非目标与规则运动非目标的抑制量差异不显著。最后, 就视觉系统对不同运动方式非目标的抑制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沈模卫  高涛  水仁德  张锋 《心理学报》2005,37(3):291-297
采用双任务范式,以两个实验探讨了任务设置与刺激特征的匹配程度对特征搜索方式的影响。要求被试首先辨认数字序列中包含的字母,随后完成特征搜索任务。在实验一中特征搜索任务是检测同时呈现的多个灰色圆点(干扰子)中是否有红色圆点(目标)出现。在实验二中,以多种不同颜色的圆点代替实验一中的灰色干扰子。结果发现:在特征搜索主要由自下而上的信息或自上而下的信息引导的两种条件下,任务设置与刺激特征的匹配程度均不影响特征搜索方式,特征搜索仍以并行方式进行。据上述结果笔者推测,在任务设置与刺激特征不匹配的条件下,视觉加工系统首先调整任务设置使二者相匹配,随后进行高效率的并行搜索,而非在二者不匹配的条件下进行低效率的系列搜索。  相似文献   

7.
吴捷  苏娟 《心理科学》2019,(2):329-334
本研究通过增加组成图片的图形数量和改变目标图形的特征,考察老年人和大学生在比较视觉搜索任务中的眼动特点和图形特征加工的优先性。结果表明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在比较视觉搜索过程中总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增加,平均眼跳幅度减少,对目标刺激的注视时间增加。老年人和青年人在目标刺激的注视过程中都表现出图形维度数量的优先性,即表现为颜色和形状都不同的目标刺激注视时间最短,颜色不同和形状不同的目标刺激在注视时间上差异不显著。说明老年人在比较视觉搜索过程中存在认知老化,在图形特征加工的优先性上结果和青年人一致,以上结果与年龄和研究任务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视角条件下,要求被试先后完成选择任务和条件推理任务,考察被试在不同视角条件下对两种任务的反应模式。实验结果表明,提供强制情境下对立角色违反规则的信息时,两种任务的反应模式没有明显的关联;提供非强制情境下的反例信息时,两种任务的反应模式出现分离趋势;当对规则的语义关系进行充分非必要或必要非充分关系的解释时,两者又趋于一致。分析表明,被试采用多种策略完成选择任务,而是否采用条件推理的逻辑取决于特定情境能否激活这种逻辑。  相似文献   

9.
语言与抓握运动对应脑皮层之间的联系已得到大量神经生理学研究的证明,但两者外显行为的联系并未得到系统的验证。本研究以二维物体为刺激材料,通过比较词语知觉和图片知觉对抓握运动的影响,探讨语义知觉对抓握运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词语知觉对抓握运动存在语义效应,即知觉语义为"大"的词语时其最大抓握孔径大于知觉语义为"小"的词语时的情况,而图片知觉无此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方向视觉运动追踪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向左、向右、向上与向下4个方向的平滑运动视觉追踪的眼动特点进行了探讨,并采用了频谱分析的方法对4个方向上视觉追踪的眼动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水平追踪与垂直追踪之间的差异较为普遍,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眼动参数上;(2)左右追踪之间、上下追踪之间也分别都存在差异,它们主要表现在数据分布结构上;(3)眼睛跳动距离是视觉追踪的敏感指标。另外,不同方向的差异在不同眼动参数之间并不具有一致性。这反映了视觉追踪眼动的复杂性,不同类型眼动之间存在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连续报告任务,从非线索指示项目的角度入手,探讨无效后线索的存在是否会影响后线索效应的产生,以此进一步了解"后线索效益"的产生机制。结果表明,无论采用空间后注意线索,还是非空间的颜色后注意线索,都产生了"后线索效益",即后线索确实提高了被试视觉工作记忆的表现。无效后线索的存在不会影响"后线索效益"的产生,该效益的理论解释符合优先提取说,即被试会利用后注意线索优先提取线索指示项目,产生更快和更准确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通过CiteSpace对心理委员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中国对于心理委员的研究始于2004年,经历了初期开创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波动下降阶段,现处于平稳发展阶段; 截止到2021年,心理委员研究领域共有548名作者,高产作者有詹启生、王自华、来燕、闫娟丽等。多数研究者更倾向独立研究而缺少持续与合作研究; 心理委员研究领域共有313所机构,高产机构有天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各机构之间合作缺乏; 研究热点集中于高校、心理健康、大学生、胜任力、培训、高职院校、危机干预等。近年来转向了互联网模式下心理委员培训的研究、心理委员专用量表编制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方法引入了该领域。  相似文献   

13.
通过视觉与组词任务启动范式的两个实验考察了利他人物形象与利他词语对利他行为的内隐启动效应。结果发现,完成利他人物形象视觉启动(实验1)与完成利他组词任务启动(实验2)的实验组被试,在独裁者分配任务中分配给他人的钱数显著多于控制组被试。研究结果表明:利他人物形象视觉和利他语义组词都可以使个体的利他行为被显著直接无意识启动,即内隐启动。研究对设计能更好地启动人们的利他行为的一般情境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适应性自恋与病理性自恋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不同影响。方法:750名大学生完成了一套由自恋人格问卷(NPI)、病理性自恋量表(PN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组成的测验。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病理性自恋的二阶因子自恋易损性对个体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恋易损性水平越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自恋夸大性和适应性自恋(自恋人格问卷,NPI)对心理健康的正向预测作用达到边缘显著,自恋夸大性和适应性自恋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结论:病理性自恋的二阶因子自恋易损性对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而自恋夸大性和正常/适应性自恋可能对心理健康存在微弱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变化觉察范式,在工作记忆保持阶段插入客体特征辨别或视觉搜索次任务,探讨基于客体的注意和基于空间的注意对视觉工作记忆外部特征绑定表征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单特征相比,两类次任务均对外部特征绑定的记忆成绩损耗更大。这表明视觉工作记忆中外部特征绑定的表征比单特征消耗更多基于客体的注意和更多基于空间的注意。  相似文献   

16.
儒家以怨的发生、危害和化解为理论框架,构建了个体和社会怨情的理论体系。道德人格的缺失是个体怨情产生的根本原因,耽溺于利、为善以求福报和不忘旧恶是个体怨情产生的直接原因。个体怨情压抑于心,危害着心理健康,扭曲着道德人格。儒家通过涵养道德人格化解个体怨情的路径可以概括为:求仁而得仁则无怨; 忠恕则无怨; 安于礼乐则无怨; 诗可以怨; 以直报怨。社会怨情的产生主要源于苛政、不公和重刑轻教。社会怨情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儒家化解社会怨情的路径可以概括为:闻怨而敬德迁善则民无怨; 政均则民无怨; 仁政则民无怨。  相似文献   

17.
研究考察了自我表露热情与能力是否对人际吸引存在不同影响。通过两个实验发现,自我表露热情对社会吸引影响更大,自我表露能力对任务吸引影响更大,但表露负面热情也会显著削弱任务吸引,且表露正面热情与能力在社会吸引上的差异在男性身上不再显著。研究表明,自我表露热情与能力对人际吸引存在不同影响,且会受到表露内容效价与表露者性别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生命意义(Meaning in life)指人们对自己生命中的目的、目标的认识和追求,主要包括意义存在(Presence of Meaning)和意义追求(Search for Meaning)两个维度。生命意义缺失(Absence of Meaning)指个体缺乏生活的目标、对自身存在价值和意义感的感知。意义缺失的体验一方面会带来焦虑、抑郁等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将激发起个体强烈的重构意义的动机,引导人们进行意义追求。未来研究应增加对生命意义的获取和提升、意义缺失的原因、含义与结构、意义追求的动机和效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研究旨在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健康素养干预的有效性,以及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结果表明:1.基于网络教育的干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心理健康素养,进而促进专业心理求助意愿,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但是对大学生的幸福感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2.心理健康素养可以通过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分别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和幸福感,且专业求助意愿和心理健康在心理健康素养和幸福感之间起着完全链式中介作用。总的来说,心理健康素养的有效提升不仅可以改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可能增添生活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以往强迫症注意偏向研究呈现出不一致的结果。为探索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是否由于被试取样和刺激选择所导致,当前研究改用非临床强迫症状个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图片作为刺激来引发被试的反应和脑电波的变化。研究采用2(高强迫症状组、低强迫症状组)×3(中性图片、一般威胁图片和强迫相关图片)的混合实验设计,因变量为反应时和相关的脑电成分,结果显示:高强迫症状组较低强迫症状组对强迫相关图片表现出了更大幅度的P2波幅的变化。从而可以推断出,高强迫症状个体对强迫相关图片表现出了明显的注意偏向,其成分为注意脱困,主要发生在早期自动化加工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