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北京115名五、六年级的学生为被试,采用儿童版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 for Children,TSST-C),探究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儿童应激下皮质醇反应的关系。研究分别在基线阶段、TSST-C开始前、TSST-C结束后、TSST-C结束后的10分钟、25分钟和50分钟收集儿童的唾液样本,并让儿童完成亲子依恋问卷。采用SPSS 20.0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安全型父子依恋儿童的应激下皮质醇反应显著高于不安全型父子依恋儿童,反映在皮质醇值和皮质醇基于增加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with respect to increase,AUCI)两个指标上;(2)不同母子依恋类型儿童的应激下皮质醇反应(即皮质醇值和AUCI)不存在显著差异;(3)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之后,父子依恋依旧可以显著地正向预测儿童的皮质醇反应(皮质醇AUCI),但母子依恋对儿童皮质醇反应的预测作用不显著,且父子依恋对儿童皮质醇反应的预测作用边缘显著大于母子依恋对儿童皮质醇反应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型父子依恋与儿童应激下更高的皮质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32名小学儿童(平均年龄10.47岁,男生16人)为被试,采用唾液皮质醇为应激测验的客观指标、以被试主观紧张度为主观指标,考察特里尔社会应激测验对中国儿童皮质醇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1)社会应激测验任务引发儿童皮质醇浓度和主观紧张度的显著上升,任务后的恢复期皮质醇浓度和主观紧张度能够恢复到任务前的水平。(2)社会应激测验任务引发的男生皮质醇水平变化显著高于女生,但是引发的主观紧张度水平变化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社会应激测验中文修订版能够有效引发儿童的压力应激变化,可以用其开展儿童社会应激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杨娟  侯燕  杨瑜  张庆林 《心理学报》2011,43(4):403-409
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 TSST)是国外应用广泛的社会心理应激测试手段, 然而还没有研究对其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报告。本研究以健康大学生为被试, 分别采用主观应激报告(简明心境量表和5点量表)和客观应激参数(心率和唾液皮质醇)为指标, 探讨TSST在中国的适用情况以及性别因素对个体在TSST应激情境中的影响。结果发现, TSST诱发了中国被试显著的应激反应, 在经历了TSST情境后, 被试主观报告紧张水平增加, 同时心跳加速, 唾液皮质醇水平增加。即使女性被试主观报告紧张与不安的程度显著高于男性, 但是男性和女性在TSST应激情境下的心跳和唾液皮质醇指标没有差异。研究结果提示, TSST在中国被试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可以利用其开展与社会心理应激相关的研究。男女被试在与成就动机相关的应激源(例如, TSST)中的客观应激参数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自尊水平影响着个体在应激情境中的内分泌反应,在以人个人主义文化下的研究发现,由于低自尊具有较低的内部控制力,因此在应激情境中的唾液皮质醇反应更强烈。但是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中,由于集体性自我的评价是自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自尊更加期望集体或社会的积极性评价,因此假设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下(即个体的能力被否定的时候),高自尊的应激反应会比低自尊更加强烈。本研究以健康大学生为被试,分别以Rosenberg自尊量表和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SST)为实验手段,以自尊量表得分、主观应激报告(5点量表)和客观应激参数(心率和唾液皮质醇)为指标,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自尊与心理性应激的关系。结果发现,在TSST开始时(20分钟)自尊与心率呈正相关,自尊水平越高,心率越快;在TSST结束后(60分钟)自尊与唾液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自尊水平越高,唾液皮质醇水平越高。总体来说,相对于低自尊被试而言,高自尊被试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中的反应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考察了母子依恋与农村留守、非留守儿童焦虑的关系以及儿童的HPA轴活动(唾液皮质醇日常节律)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39名留守儿童和70名非留守儿童完成了母子依恋问卷、儿童焦虑量表和连续三天共6次(上午、下午)的唾液采集。结果发现:(1)母子依恋安全性与留守儿童焦虑的负相关程度高于非留守儿童;(2)伴随皮质醇日常变化节律的提高,母子依恋安全性对留守儿童焦虑的保护作用增强,对非留守儿童焦虑的保护作用减弱。结果表明,HPA轴活动与母子依恋安全性的交互作用模式在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孔艳红  陈光辉 《心理科学》2017,40(3):734-740
研究旨在考察受欺负经历与儿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系统应激功能的关系。根据受欺负得分挑选出52名受欺负和未受欺负儿童,考察两类儿童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验(Trier Social Stress Test,TSST)中的皮质醇分泌及主观紧张度的特征差异。结果发现:(1)在TSST中,受欺负者的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未受欺负者;(2)两类儿童在TSST中的主观紧张度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与慢性应激破坏HPA轴应激功能的过程是从敏化到钝化的理论假说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急性应激反应使得个体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调动心理生理资源,从而更好地面对当前的挑战。本研究采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TSST),以心率和唾液皮质醇为应激反应指标,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受教育时间三个人口学变量的条件下,探讨特质焦虑对急性心理性应激反应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TSST成功地诱发了被试的应激反应,表现为心率加快和唾液皮质醇含量升高;(2)分层回归结果显示,特质焦虑对急性应激状态下的心率变化具有预测作用,对唾液皮质醇变化的预测效应未达到显著水平。上述结果表明特质焦虑和急性应激反应的快反应指标——交感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特质焦虑水平越高,急性应激状态下的交感神经系统反应越小。特质焦虑水平较高的个体可能由于长期的焦虑造成心肌细胞的过度消耗,从而导致急性应激反应受限。  相似文献   

8.
任曦  王妍  胡翔  杨娟 《心理学报》2019,51(4):497-506
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以社会角色来定义自己, 更看重自己的社会关系; 社会评价威胁是诱发个体社会心理应激反应的重要情境因素, 然而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中是否会表现出更高的应激反应, 以及社会支持是否会缓解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的急性心理应激反应还不可知。本研究以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为范式, 以主观应激报告、心率和唾液皮质醇作为应激指标, 使用自我构念问卷测量个体互依自我构念水平, 将健康大学生被试随机分配到自我支持启动组和社会支持启动组。结果发现, 互依自我构念水平正向预测个体在应激情境中的皮质醇水平增加量; 同时, 相比于自我支持启动, 高互依自我构念的个体在经历社会支持后有更低的唾液皮质醇变化量。研究结果提示, 社会支持对高互依自我构念个体的急性心理应激反应起到了良好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9.
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cortex axis)是人类重要的应激内分泌轴, 静息与应激条件下HPA轴的机能障碍能引发应激相关疾病, 而HPA轴机能障碍的表现和原因并不明确。皮质醇作为HPA轴的终端产物能直接反映HPA轴活动, 唾液皮质醇优于其他生物样本皮质醇的特性使其成为测量HPA轴活动的最优指标, 因此寻找到合适的唾液皮质醇标识来反映静息与应激条件下的HPA轴调节变化, 能促进理解HPA轴机能障碍与疾病间的神经内分泌通路。近来研究常用的是以皮质醇觉醒反应(cortisol -awakening response, CAR)与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 TSST)来分别表示静息与应激条件下的HPA轴活动。未来研究将结合应激反应的生理、心理指标, 进一步考察HPA轴调节的脑网络, 为应激反应提供脑-神经内分泌通路的生物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刘霞 《心理科学》2013,36(1):116-121
采用整班联系、自愿参加的方式,通过匿名方式对北京市1552名流动儿童施测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问卷、积极/消极情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内群体认同测验与群体地位感测验,探讨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内群体认同感和群体地位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与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内群体情感认同及群体地位感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与内群体认知认同之间相关不显著。(2)个体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存在直接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并通过降低流动儿童的群体地位感,进而间接地负向影响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3)群体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也存在直接显著的消极影响,并同时借助于群体地位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内群体情感认同和群体地位感的双重中介作用间接地降低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青少年应激下皮质醇应答和风险决策相关性的性别差异。本研究以健康初中生为被试者, 采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 TSST)诱发机体应激反应, 测试唾液皮质醇在应激前后不同时间段的水平, 并要求被试者在应激状态下完成气球模拟风险决策任务(Balloon Analogue Risk Task, BART)。结果发现, 男性在TSST诱导下皮质醇反应度显著高于女性, 男性中高皮质醇应答者BART表现为更高程度的冒险行为和更低的总奖励金额, 而女性中高皮质醇应答者BART表现为更高的总奖励金额。研究结果提示,中国青少年应激条件下皮质醇应答与风险决策之间的联系存在性别差异, 尤其在男性, 高皮质醇应答者更具有冒险行为。  相似文献   

12.
情绪线索对儿童定义与评价“白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运用图画—故事法探讨了交往意图不明确条件下 ,“听话者情绪反应”这一社会性行为结果对 5、7、9岁儿童定义和评价白谎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 ,所有儿童能准确评定“听话者情绪反应”,内容分析发现 7、9岁儿童能运用“听话者情绪反应”信息 ,但情绪反应线索却未影响儿童对“白谎”的定义与道德评价。  相似文献   

13.
摘 要:为探讨父母物质惩罚与儿童睡眠质量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438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物质惩罚与儿童主观幸福感、睡眠质量之间呈现显著相关;(2)物质惩罚既能直接预测儿童睡眠质量,也能通过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预测睡眠质量;(3)友谊质量能在物质惩罚对儿童睡眠质量的中介中起到调节,对高友谊质量的儿童来说,物质惩罚对幸福感的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揭示了作为物质型教养行为之一的物质惩罚对儿童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能为提高儿童的幸福感及睡眠质量提供有效启示。  相似文献   

14.
分别选取两组神经质程度高、低女性16名和25名, 考察两组被试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经期、卵泡晚期、黄体中晚期)的激素(雌二醇、孕酮)波动以及观看情绪视频(中性、搞笑、悲伤、愤怒)的主观情绪感受和生理反应的差异。结果显示高神经质女性在月经周期中对负性情绪视频的主观情绪和生理反应变化明显, 黄体中晚期对愤怒视频主观情绪体验更低, 对悲伤视频生理反应更小, 而低神经质女性的情绪反应不受月经周期影响。研究表明高神经质女性的情绪反应更易受月经周期影响, 这可能与其对孕酮水平波动的敏感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类别知觉情绪识别范式,考察高、低羞怯儿童对快乐-愤怒和快乐-悲伤模糊情绪面孔的知觉偏差和知觉敏感性。结果发现:(1)相对于低羞怯儿童,高羞怯儿童倾向于将快乐-愤怒模糊情绪面孔知觉为愤怒,将快乐-悲伤模糊情绪面孔知觉为悲伤;(2)两组儿童在快乐-愤怒、快乐-悲伤模糊情绪面孔类别界线处的斜率差异均不显著。研究表明高羞怯儿童具有敌意归因偏向和更高的悲伤共情反应,而对快乐-愤怒和快乐-悲伤表情的类别转变不敏感。  相似文献   

16.
采用类别知觉情绪识别范式,考察高、低羞怯儿童对快乐-愤怒和快乐-悲伤模糊情绪面孔的知觉偏差和知觉敏感性。结果发现:(1)相对于低羞怯儿童,高羞怯儿童倾向于将快乐-愤怒模糊情绪面孔知觉为愤怒,将快乐-悲伤模糊情绪面孔知觉为悲伤;(2)两组儿童在快乐-愤怒、快乐-悲伤模糊情绪面孔类别界线处的斜率差异均不显著。研究表明高羞怯儿童具有敌意归因偏向和更高的悲伤共情反应,而对快乐-愤怒和快乐-悲伤表情的类别转变不敏感。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地震应激反应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亲历“5.12”地震的四川青川、绵竹327名青少年为被试,考察了青少年在地震情境下的应激反应,探讨了应激源与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应激反应的关系,检验了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在应激源与应激反应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青少年在地震后出现一些显著的生理反应(胸闷、食欲不佳、头晕)、心理反应(悲伤、易惹、恐惧、注意力减退)以及社会功能的退缩,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变量各维度间的相关分析表明,除混合型应对方式与应激源的物质丧失之间相关不显著外,其它变量各维度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中介效应分析表明,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在应激源与应激反应间存在中介作用,且认知评价的中介效应大于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而认知评价又可以通过应对方式影响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儿童问题行为受到环境与个体因素的协同影响。研究以北京150名五、六年级儿童及其家长为被试,探究心理攻击和应激下皮质醇反应在父母感知的家庭压力与儿童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儿童版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测量儿童应激下皮质醇反应,并由家长报告感知的家庭压力、对儿童的心理攻击及儿童的问题行为。结果发现:(1)父母感知的家庭压力可正向预测儿童问题行为;(2)心理攻击在父母感知的家庭压力与儿童问题行为间起中介作用;(3)心理攻击和儿童应激下皮质醇反应在父母感知的家庭压力与儿童问题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父母感知压力对儿童问题行为影响的心理和生理机制,从父母和儿童角度为减少儿童问题行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浩  乐国安 《心理科学》2005,28(5):1213-1215
为探究父母和教师在儿童气质与行为问题相关性上的认知差异,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14名3~4岁儿童的父母和所在班教师分别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相对父母问卷,教师问卷结果中,活动水平维度与诸行为问题因子系统性地产生了更强烈的相关;(2)教师问卷结果中,反应阈维度与活动水平、多动、不注意-被动等因子显著相关,而父母问卷结果中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标性意图和执行性意图作为目标的不同形式,对情绪调节的影响有待探讨。本研究试图考察目标性意图和执行性意图与表达抑制相结合之后,在调节情绪反应方面的作用。实验采用主观报告和生物反馈的方法对5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执行性意图组被试在观看负性和中性图片时对自身情绪唤醒度的评价均显著低于目标性意图组,在观看负性图片时其情绪唤醒度也显著低于控制组。(2)执行性意图组被试在各项生理反应指标上均显著低于目标性意图组和控制组,主要表现为形成执行性意图的个体在皮肤电导增加量、皮温降低量和指脉增加量上均显著低于形成目标性意图或不形成任何意图的个体。上述结果表明,相较于仅仅给出情绪体验下调目标的目标性意图,与表达抑制结合在一起的执行性意图能有效下调个体的负性情绪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