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儿童英语句法学习中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科学》2006,29(6):1364-1369
本文以内隐学习理论为基础,采用强分离程序,分别选取有、无英语学习经验的被试,从句法学习方面探讨了儿童英语学习过程中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作用及关系,结果表明:(1)单纯的内隐学习方式或单纯的外显学习方式都不利于对句法规则的掌握;(2)两种学习方式的协同效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先外显学习后内隐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句法规则的掌握;(3)内隐学习、先内隐学习后外显学习的学习方式不适用于较简单句法规则的学习;内隐学习也不适用于难度较高的句法规则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统计学习能力作为快速习得环境中信息规则的先决条件之一,有助于个体以较小的消耗代价适应环境。音乐训练作为一种由多个感官共同参与的强化活动,被广泛认为是有助于提升认知能力的有效手段。随着统计学习在音乐适应中核心地位的确认以及音乐训练效应的反复验证,近年来,陆续有研究在行为表现和脑机制上证实了音乐训练能够增强个体对输入信息中统计规则的敏感性、促进听觉统计学习能力的提升。然而,关于音乐训练能否促进视觉等其他模态的统计学习能力,目前还存在不一致的结果。未来研究还应对跨模态统计学习能力的音乐训练促进效应做进一步探索;也可选用新手被试进行音乐训练干预,以明确音乐训练与各模态统计学习能力增强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
内隐学习过程中习得知识的发展变化是内隐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本研究采用序列反应时范式通过操纵学习进程(实验一)和学习与测验间的时间间隔(实验二)来考察内隐序列学习进程中习得知识的发展与遗忘特征,结果发现,(1)内隐序列学习中习得的无意识知识多于意识知识;(2)随着学习的推进,意识知识逐渐增加,而无意识知识则呈减弱趋势,证实了内隐学习的长时功效;(3)习得的无意识知识具有抗遗忘性,而意识知识在间隔8小时之后才开始出现遗忘。  相似文献   

4.
先前研究发现远距离规则能够被内隐地习得和迁移,表明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是底层的抽象规则,那么这一抽象规则的习得和迁移是否会受到先前知识经验的限制?研究采用汉语声调的远距离水平映射规则为材料,通过创设不符合平仄知识经验的任意声调水平映射规则,在控制组块和重复结构等表面特征的条件下,探讨先前知识经验是否限制了远距离水平映射规则的内隐学习和迁移。结果发现相对于符合平仄知识经验的汉语声调水平映射规则,被试不能够内隐地习得和迁移任意声调的水平映射规则,表明先前知识经验在远距离水平映射规则内隐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阳  张琳爽  崔楠楠  吴岩 《心理学报》2023,(10):1608-1622
4~6岁是幼儿句法习得的关键期,此阶段的句法表征是否受到词汇信息的影响尚存理论争议。采用句法启动范式中的句子重复-图片描述任务,以句法选择比率为指标,借助汉语及物结构(主动句、把字句和被动句),分析了幼儿在句子产生时句法结构和动词重复的作用。结果显示三种句法结构都诱发了抽象启动效应,证实幼儿在习得汉语句法知识时不依赖词汇信息。同时,动词重复只有在大龄幼儿(5~6岁)主动句的启动中才能提升启动量,表明动词增强效应与幼儿年龄以及句法结构偏好有关。此外,因句法结构偏好差异,三种结构间产生了逆偏好效应。以上结果可以从内隐学习理论的角度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6.
类比的图式驱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同  吕惠玲 《心理科学》2008,31(6):1398-1401
本研究采用了两个实验探讨了类比的图式驱动效应即类比的映射不仅是一种外显的推理过程而且也是一种内隐的推理过程,这一内隐过程具有图式驱动效应.实验1要求被试者首先阅读基础课文和目标课文然后回答问题,结果表明在课文阅读过程中存在着内隐推理.实验2采用更加复杂的实验方法检验了影响内隐推理的图式驱动效应,结果发现被试者的类比内隐推理主要受图式驱动或者结构排列的影响而很少受到语义激活或者启动效应的影响.最后,在结构排列理论与图式理论的框架中讨论了本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内隐学习理论的新进展及其对专长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隐学习是近年来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该研究对近些年内隐学习理论的新进展进行了论述,主要表现在内隐学习的抽象性、内在表征机制、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以及内隐学习的应用领域等方面。内隐学习的这些新进展为专长获得的内在机制和专长习得途径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内隐学习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是被试能够习得何种结构及其相应的学习机制。远距离规则的研究为澄清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现有研究已证实被试能够内隐地习得并迁移固定长度的远距离规则。按照内隐学习抽象性的观点,如果被试习得的是远距离的抽象规则本身,那么迁移也同时会发生在不同长度的材料上。因此,研究以独特的汉语声调水平映射规则为材料,通过对表面特征与底层规则之间的分离操作,探讨声调水平映射规则的内隐习得和长度迁移,结果表明被试不仅能够习得这一规则,还能够将该规则灵活迁移到不同长度的材料上,进一步为内隐学习的抽象性特点和无限性的学习机制提供强有力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9.
内隐学习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究竟是什么,即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究竟是底层的抽象规则还是表面的特征.研究以汉语声调的远距离水平映射这一远距离规则为材料,通过对表面特征和底层规则之间的分离操作,在控制组块和重复结构等表面特征的条件下,探讨声调远距离规则的习得和迁移,结果发现被试能够内隐地习得和迁移汉语平仄声调的水平映射规则,证实了内隐学习确实能够获得底层的抽象规则,为内隐学习的抽象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李秀君  石文典 《心理学报》2016,48(3):221-229
内隐学习被认为是人类无意识、无目的获得复杂规则的自动化过程。已有研究表明, 在人工语法学习范式下, 视觉内隐学习的发生需要选择性注意。为了考察选择性注意对内隐学习的影响是否具有通道特异性, 本研究以90名大学生为被试, 以人工语法为学习任务, 采用双耳分听技术, 在听觉通道同时呈现具有不同规则的字母序列和数字序列, 考查被试在听觉刺激下对注意序列和未注意序列构成规则的习得情况。结果发现:只有选择注意的序列规则被习得, 未选择注意的序列规则未能被习得。研究表明:在人工语法学习范式下, 只有选择注意的刺激维度能够发生内隐学习。选择性注意对内隐学习的影响具有跨通道的适用性, 不仅适用于视觉刺激, 也同样适用于听觉刺激。  相似文献   

11.
大五人格情感开放性子量表(openness/feeling)能否预测内隐序列学习的问题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概率性内隐序列学习范式, 比较高低情感开放性者在各反应刺激间隔(response stimulus interval, 即RSI)的差异。发现:(1) RSI = 0 ms和250 ms, 高分组在转移组块后习得高概率序列, RSI = 500 ms及以上在其之前习得; 所有RSI点低分组都在其之前习得。每个RSI点只有高分组习得低概率序列。证明随RSI增加两者内隐进程有本质差异, openness/feeling子量表可预测内隐序列学习个体差异。(2)低概率序列可作为测量概率性内隐序列学习及个体差异的新指标, 经典转移组块、再认、生成任务的测量效果却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2.
孙颖  葛明贵 《心理科学》2018,(4):822-827
句法启动是指个体在产生和理解句子时,倾向于重复使用刚刚加工过的句法结构。本文梳理了句法启动研究在句法启动的实质(语义的还是句法的)、驱动机制(是词汇驱动的还是词汇独立的)、以及时间进程(激活、内隐学习还是双机制理论)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发现以下结论:语义对语言产生中的句法启动起着重要作用,但对语言理解中的句法启动作用不明显;语言产生中的句法启动不依赖于词汇重叠,而语言理解中的句法启动大部分是词汇驱动的;激活说能解释语言理解中的句法启动,内隐学习说能够解释相对持久的语言产生中的句法启动现象,双机制理论则可以揭示语言理解中相对持久的句法启动现象。同时指出,以汉语为材料以及通过优化研究设计、丰富研究方法手段等可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大学生为被试,在单任务、"数声"和"数形"次级任务三种序列学习条件下考察反应时变化进程及内隐学习量的差异性。结果发现,次级任务影响被试内隐序列学习进程,且"数形"任务较"数声"任务对被试产生了更大的干扰作用;但与单任务相比,双任务下的内隐学习量未发生显著消退。考察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生在以上问题的年级差异中发现,除"数形组"小学生内隐学习消退以外,其他年级组在三任务条件下均习得内隐规则。内隐学习量的任务效应与年级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4.
内隐序列学习与一般认知的关系一直处于争议之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内隐序列学习与工作记忆(尤其是中央执行功能)存在显著关联。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来探测两者的相关及机制。实验1从行为与脑电两个角度探讨经典位置序列学习与中央执行功能的相关,发现经典位置序列学习的内隐习得量与中央执行功能的抑制、刷新功能的强度呈负相关,与转换功能没有显著相关,脑电结果也支持了这一结论。实验2在内隐序列学习中加入认知冲突来增加中央执行功能的负荷。结果发现在高抑制功能负荷任务条件下,内隐习得量与抑制功能强度的相关性发生了反转,进一步证明内隐序列学习与中央执行功能的抑制子成分在脑功能上的关系:不同条件下呈现竞争、协作等不同状态。  相似文献   

15.
序列长度和统计结构对序列位置内隐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卫 《心理科学》2002,25(4):486-487,485
除人工语法之外,序列反应时任务也是内隐学习研究最常用的程式之一。在使用序列反应时任务进行内隐学习研究时,有研究者发现,类似于外显学习,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中序列规则的长度越长,学习成绩越差;而Stlader则在研究中发现,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中所学序列的统计结构会极大地影响被试内隐学习成绩,统计结构越高学习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6.
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产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张卫 《心理学报》2000,32(4):374-380
内隐学习是当今认知和学习领域继内隐记忆之后又一重要的研究课题。该研究利用序列反应时研究程式,通过两个实验,对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产生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在序列反应时任务程式中,随着反应一刺激间隔的延长,序列位置内隐学习的学习量逐渐减少;(2)异形同模式迁移组和异形异模式迁移组被试间内隐学习量无显著差异,被试未能内隐地习得抽象的序列模式。说明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产生的基础是水平联结,在该实验条件下没有发现垂直联结存在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序列反应时任务中内隐和外显学习表征方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序列反应时任务,探讨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知识表征方式,发现内隐组和外显组被试都习得了一定的序列规则.内隐组对标准字母的反应显著快于知觉偏差,而后者则又显著快于对动觉偏差字母的反应;外显组对标准字母的反应显著快于知觉偏差和动觉偏差,而后两者之间则没有区别.以上结果表明外显和内隐学习中知觉表征和动觉表征都起作用,不过在内隐学习中动觉表征起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8.
同步内隐/外显序列学习:事件相关的fMRI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事件相关fMRI研究探讨对于内隐和外显学习在脑区激活上的差异.实验采用同步内隐/外显学习序列,以有色的形状作为刺激材料.要求被试对于刺激的颜色做选择反应,并在颜色消失后找出形状的内在规则.颜色和图形序列分别采用两个独立的马尔可夫链,即下一个图形的颜色或者形状有70%的可能服从序列规则.行为数据显示被试习得了外显和内隐的规则,fMRI成像主要比较内隐和外显学习在学习过程和知识运用上脑区激活的差异.结果发现,与内隐学习柑比,外显学习在额叶的激活更为显著.而且,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在视觉皮层的激活出现分离,内隐学习中枕叶的激活减弱,而外显学习中枕叶的激活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以往上下级关系研究大多聚焦于关系的实然特征, 缺乏对关系应有特征或模式的探讨。上下级关系图式是个体对上下级之间关系应有模式或特征的内隐认知, 这种内隐认知有助于揭示上级与下属之间的互动过程, 并为促进上级和下属的积极心理与行为提供理论启示。经过对文献的系统梳理, 将上下级关系图式与内隐关系理论、追随力认知图式、关系自我和关系认同等概念进行区分。个体传统性和现代性、依恋风格、领导行为以及文化因素能够预测上下级关系图式; 上下级关系图式能影响领导的态度与行为、下属忠诚、下属工作绩效、角色外行为、领导评价(道德领导)以及上下级关系评价; 移情的社会认知模型、泛家族主义、社会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解释了上下级关系图式的前因后果。未来可以从识别预测因素、拓展后果研究以及挖掘作用机制等方面推动上下级关系图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0引言句法习得是语言习得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儿童是怎样获得句法的?换言之,儿童最初怎样根据句子中词汇的先后顺序判断(理解)句子的意义,又是怎样懂得把词汇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表达自己的?不同的语言习得理论都试图对此做出回答。1不同句法习得理论一观点与分歧经验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儿童所取得的语言成就纯粹是学习的结果。在行为主义者看来,儿童掌握语言是在后天环境中习得语言行为,本质上与其它行为别无二致。句子的获得是由刺激引起的刺激反应连锁系统。[1]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先天主义语言习得理论反对这种说法。首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