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中的止观熏修邓俊松学佛要有成就,就离不开止观的熏修。唯有通过止观的熏修,才能达到定慧一如之境。古人学佛修习止观,大都是遁世远引,栖止于溪边林下,身离外缘,一意专修;而现代人学佛,已较难具备这种条件,特别是在家居士,深入社会的各行各业,责任在身,难...  相似文献   

2.
《法音》2006,(10):3-3
岱岳永恒身吉祥,五十经教语吉祥。 无垠无垢意吉祥,佛主身语意吉祥。 首先献上赞美祝词白莲花环。  相似文献   

3.
《法音》2000,(2)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以诸最胜妙华燮,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  相似文献   

4.
1999年5月,北京西山八大处佛牙舍利到香港展出,轰动了整个香港;2002年2月,陕西法门寺佛指舍利又 被迎请到台湾,激起台湾民众极大的信仰热情。那么,佛牙舍利与佛指舍利是怎样来的,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什么是舍利 舍利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体、身、身骨、遗身。通常是指佛陀之遗骨,称为  相似文献   

5.
舍利是梵文(印度古典语)Sarira 的音译,意为骨身或灵骨。在佛教中,舍利通常指佛陀、高僧圆寂后遗留下来的身骨、头发或遗体火化时结成的珠状结晶体,它作为佛教的圣物而受到尊崇。舍利有身骨舍利和法身舍利两种。佛的遗骨叫做身骨舍利(生身舍利),佛教经卷叫做法身舍利,表示佛的教法不灭。舍利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之分。如广东南华寺保存完好的六祖慧能禅师的真身,称为  相似文献   

6.
近今密宗热之反思佛日密宗,确切而言应曰密乘,又名“金刚乘”,是公元七世纪中叶兴起于印度的一系大乘佛教。它依诸佛圣众及上师的加持,修直下与佛果境界相应的瑜伽观行而期即身成佛,相对于由多劫修菩萨因行以渐趋佛果的波罗蜜乘(大乘通道)或“因乘”而言,又称“果...  相似文献   

7.
佛祖言语     
竺法护 《法音》2007,(6):1-1
佛告宝女:菩萨有三法,常怀至诚。何谓为三?未曾欺佛,不自欺身,亦不欺诳一切众生。  相似文献   

8.
佛教认为,佛菩萨或高僧大德圆寂后,可得舍利。《玄应音义》载:“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别”。全身舍利即是指高僧示寂后,其身体经久不烂,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者。碎身舍利指高僧大德荼毗后之遗骨。我们所说的肉身菩萨,就是佛教所说的全身舍利。《金梵明经》载:  相似文献   

9.
佛方祖语     
《法音》2000,(8)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相似文献   

10.
日本弘法大师空海年轻时入唐,向唐密大师惠果受学胎藏、金刚二界密法,回国后开创日本真言宗,又称东密.空海依据《大日经》、《金刚顶经》思想,著《即身成佛义》,将“六大”作为法界之体性,以六大之“体大”,四曼之“相大”,再加上因佛的三密加持“速疾显现”之“用大”,作为东密的“即身成佛”之理论依据,并对唐密的三种成佛论——“理具成佛”、“加持成佛”和“显得成佛”作了发挥.本文将空海思想置于中国唐密与日本东密的关系中,说明空海依据日本人的信仰方式和精神需要,对“即身成佛”进行的阐发,是推动唐密向东密转化的重要原因,同时也遮蔽了道教“即身不死”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道教在日本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王佳 《法音》2023,(5):28-32
毗卢派,全称金顶毗卢派或金鼎毗卢派,亦作毗陵派、毗卢宗,因尊奉毗卢遮那佛而得名,并带有一定密教特质,明末以来主要流传于东北、华北等地。其兴起,与《华严经》及毗卢佛信仰流行有关。以“毗卢寺”“毗卢庵”等命名的寺庙为数不少。华严宗将毗卢佛作为华藏世界教主。天台宗将毗卢佛视为法身佛,与卢舍那、释迦牟尼佛合称成法、报、化三身。密宗将毗卢佛作为无上本尊,名“大日如来”。  相似文献   

12.
龙女成佛     
龙女成佛的故事源出于《法华经·提婆达多品》,经载:有天文殊菩萨于龙宫宣讲(华经》,只有8岁的竭罗龙王之女,因听这两人禅定,于刹那间发菩提心,得成正道。当时有智积菩萨、佛的大弟子舍利弗对此表示怀疑,他们认为佛道如此广妙,就是有根器的人也要经过多少劫、多少世才能成就,’op龙女一个女身,怎么能速得成佛呢?这付候,龙女以法力显示神通,手持一颗颀大珍珠,将之献于佛陀,佛接受了供养,龙公转身问智积菩萨和合利弗:佛接受这颗珍珠的供养快不快?答:快。尼女说:成佛也可以这样快!说话的刹叩问,龙女当众变为男于成佛,…  相似文献   

13.
漫谈肉身菩萨九华山佛学院宽容肉身菩萨指生身菩萨,又有肉身佛、即身佛、入定佛、真身、肉身等称谓,即以父母所生之身体而修至菩萨深位者,故名为肉身菩萨。肉身菩萨于入寂后可得全身舍利。所谓舍利,据《法苑珠林》卷四十所载:“舍利者,西域梵语,此云身骨,恐滥凡夫...  相似文献   

14.
佛言祖语     
唐玄戕 《法音》2004,(9):1-1
天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能得如来十身差别。云何为十?一平等身,二清净身,三无尽身,四善修身,五法性身,六离寻伺身,七不思议身,八寂静身,九虚空身,十妙智身。尔时最胜便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何位能得如来十身?佛告最胜:天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  相似文献   

15.
放生小记     
1997年4月9日(农历三月初三),天高气朗,万里无云。下午两点三十分,二十余名居士一同来到天津市红桥区北菜园子牙河边放生,1670·00元的大鲤鱼、泥鳅鱼、鲫鱼、一只青蛙分别放在五个水桶,一个大盆和两个注塑的方盒子里。子牙河边,居士们看到鱼即将放到河里都非常高兴,在齐居士的带领下,齐声诵念仟悔文三遍,“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嗅痴,由身语意之所生,今在佛前求仟悔,替众生忏侮”;接着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惜三遍;往生咒三遍。接着大家高声齐诵阿弥陀佛圣号,在佛号声中所有的鱼被居士们慈悲地一条条放到河里,得救…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6,(7)
正第四章南山律宗之行果一、南山律宗之行修行次第南山律宗以成佛为所期,以受持戒律为修行核心,其修行次第也依受戒次第来安立,依次是三皈、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学佛就是为了要成佛,从受三皈直至圆满受持菩萨三聚净戒,其发心都是一致的。三聚净戒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度一切众生,分别成就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济缘记》:"行者当知本所受体,即是一体三佛之种。"在次第受戒的过程中,戒  相似文献   

17.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相似文献   

18.
佛言祖语     
问曰:云何名精进相?答曰:于事必能起、发无难志、意坚强心、无疲倦所、作究竟以,此五事为精进相。复次如,佛所说精进相者身,  相似文献   

19.
八相成道     
《法音》1989,(2)
佛之八相成道,也叫做八相作佛、八相示现、释迦八相等。即总分释迦如来一代应化为八种仪相。即:一、降神,二、托胎,三、诞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槃。关于佛的八相应化,诸经论中其说不一。陈真谛《摄大乘论》卷下说:“变化身者以法身为依止。从住兜率陀天及退,受生、受学、受欲尘,出家往外道所修苦行,得无上  相似文献   

20.
佛言祖语     
问曰:法在佛心中一切皆大,何以故但说慈悲为大?答曰:佛所有功德法,应皆大故。问曰:若尔者,何以但说慈悲为大?答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复次,得佛道时,成就无量甚深禅定解脱诸三昧,生清净乐,弃舍不受,入聚落城邑中,种种譬喻因缘说法,变化其身,无量音声将迎一切,忍诸众生骂詈诽谤,乃至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