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殊胜因缘     
提起佛教造像找想大家都不陌生。且不说敦煌、云岗、龙门这一类中外驰名的石窟。在全国各地众多寺院里也都还留存着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种佛像。这些像使人们产生恭敬心、欢喜心,并自然对塑像者那种传神的艺术产生敬仰之情。但是,我们不禁要问,这类不朽作品是那些雕塑家创作的呢?我们可能从残存的题记、铭文中得知供养人、造像的主待者的情况,却很少看得到塑像者的名字(甚至可以说从来没有),为什么?我想这是因为佛教造像出自宗教信仰的需要,塑像者主要的目的是为给信众供奉。佛像的艺术欣赏价值是由于塑造者虔诚的感情、专注的意愿、…  相似文献   

2.
意外因缘     
正伏案读《佛教文化》,琢磨藕益大师的“行无魔则志愿不坚”的立行处世道理,忽觉一道强光晃我的眼。狈IJ头仰望,窗外那灰色晴空飘过来一朵金色灿烂的云。初以为喷气机于晴空划线,是落日余辉的光照。但不是,而是一片耀眼的云聚集着金光,形状如一柄上。意,通体光芒辉煌,灿烂无比。我见过色彩斑斓的晚霞,见过火烧的云,见过落日镶金的天际,却从未见过如此动我心魄的光作。黄灿灿的纯净的烈火般喷射着的光体,而且有一种欲净化我身心的穿射,伴着祥和,从天际款款远来。也许这就是一种祥云,百年难遇。我站起来,避开窗校的视线干扰…  相似文献   

3.
李懿 《法音》2019,(3):39-42
  相似文献   

4.
慧颐 《佛教文化》1993,(1):30-31
佛教艺术犹如大海,这里奉献的只是几朵浪花。这几朵浪花由于置身于大海之中,它们也获得了永不枯涸的生命。大海之所以永远浩瀚,是由于她不拒涓流。佛教艺术若要生生不息,也必须唤起无数诚心诚意的艺术家,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无愧于时代、超越于古人的新佛教艺术。中国佛教文学艺术大奖赛已面向全国各界各阶层展开。希望本栏的热心读者向更多的艺友转告。参与也是收获。  相似文献   

5.
朱熹的佛教因缘明栋作为集宋明理学大师与著名书院教育家佳誉一身的儒学名家朱熹,在其哲学思想体系、书院教育实践乃至平日言行之中,表露出许多与佛教教义、仪规有着相通、相似甚至是模仿照搬之处。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的出现,很是引人注意。近几年因工作关系笔者留心于...  相似文献   

6.
徐悲鸿先生(1895~1953)是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少年时刻苦学画,后留学法国。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曾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意及苏联展览。抗日战争期间,屡以己作在国外展售,得款救济祖国难民,并参加民主革命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在绘  相似文献   

7.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早年家贫,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今属河南)知县,后因助农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豪绅而被罢官。出仕前后均在扬州卖画,擅绘兰竹,以草中竖长撇法运笔,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能诗文。有《悍吏》、《私刑恶》、《孤儿行》、《逃荒行》等名篇,描写人民疾苦颇为深  相似文献   

8.
张家提 《佛教文化》2016,(1):117-119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江苏高邮人。别号“邗沟居士”。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秦观十五岁丧父,自幼勤奋好学,深研经史兵书。神宗元丰八年(1085)中进士,出任定海主簿、蔡州教授。  相似文献   

9.
《法音》1991,(7)
一、东坡的前身是五祖师禅演苏东坡,名轼,字子瞻,仁宗景祐丙子,母程氏,梦一僧入堂而生。自言七八岁时常梦身是僧,往来陕右。东坡的两位好友云庵和洞山聪禅师,曾于同一天晚上做了同样的梦,梦里说明天五祖演禅师要来了,请他们去迎接,第二天,东坡的书信到了,说他已到奉新,旦夕可以相见,两人大惊,想不到世界上竟有两人同梦的事。  相似文献   

10.
温金玉 《法音》2007,(6):12-18
弘一法师(1880—1942)为近代南山律中兴之祖,一生持律严谨,对律学的弘扬贡献良多。以戒为师可以说是法师在其僧侣生涯中始终奉行的准则。持戒是  相似文献   

11.
宋道发 《法音》2000,(3):29-35
引论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实,因避英宗旧讳,改名敦颐,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世称濂溪先生。著作今存者有《太极图说》及《通书》等,后人编有《周子全书》传世。后世之鸿儒硕学,皆奉周敦颐为道学之祖。宋明理学始自周敦颐,亦为今时学界之定说。 关于周敦颐思想之渊源,明代黄绾所说颇值得玩味。他说:“宋儒之学,其人门皆由于禅。濓溪、明道、横渠、象山由于上乘;伊川、晦庵皆由于下乘。”[1]黄百家则更述周敦颐师事鹤林寺僧寿涯及从东林常聪(总)禅师习静坐等事[2]。周敦颐亦…  相似文献   

12.
曾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一定影响的康有为(1858~1927),一生之中分别于清康熙十六年(1889)、民国七年、十五年(1926)三上庐山,与山上诸多寺院结下了一段很不寻常的法缘。一、清光绪十六年(1889)怀着上书碰壁,赴试未中而感到“虎豹狰狞守九关,帝阍沉沉叫不得”心情的康有为,第一次登上庐山。本来康有为是于归途之中顺路而来,但一到山上面对千姿百态山景秀色,眼见梵刹林立的壮观,名刹香火一扫郁郁沉思,古寺钟鼓再振济世雄心,顿时如释重荷,“治安一策知难上,只是江湖心未灰”之感油然而生,于是遍览全  相似文献   

13.
墨家宗教因缘析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历史上产生最早的思想派别──儒道墨三家中,墨家是宗教意识最浓的一派。但是,这一本来作为儒道后来者的思想派别,恰恰又因其强烈的宗教情绪而最早陷于“中绝”。由此,中国人成了无宗教或不信宗教的民族。不过,如果说中国人根本缺乏宗教关怀,那墨家为什么会以其宗教精神继儒家之后而成为当时的“显学”?如果说中国人有其宗教关怀,那产生于中国且具有更强的宗教性的墨家为什么又会很快“中绝”?所以,墨家的崛起与灭绝,不仅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宗教基因,而且也昭示了中国人所以不信教的秘密。下面,笔者将从粗略的历史线索入…  相似文献   

14.
学诚 《法音》2008,(5):22-24,25-38
一、认识学修常见误区,建立学佛正确知见怎样学佛好?怎样才是修行?如何弘扬佛法?对这些问题,学佛久的人都会有一些认识和想法。如果这些认识似是而非、想法不切实际,学修就容易陷入误区,学佛可能偏差,修行难以成就,不能广弘佛法,这当然是不理想的。怎么避免和超越呢?先要认识学修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读雪 《佛教文化》1996,(3):31-31
峨眉忆昔峨眉住,往来侣白云。朝辉映林表,暮搞漫溪幽岭觅苦去,观候反径行。夜阑卧样室,俯听林涛声。独坐独坐禅房里,静心似醉统。金民树秒疾,黄叶门前多。原野露应冷,裸枝蝉不歌。冉冉繁华逝,锋如一梦过。回向──为“人间佛教”而作任黑风晏重雨阴雷甲地向最高位苗为登攀看万山之巅土人稀有落英缤统劳率美鲜俯瞰着山露地把基转被贩的句子颓的道通无数的同胞在风雨中挥朝着手臂无司合摄若不得他们泪涌悲眼山控的风雨妞刀似尽尚挟着雷超用光闪闪地屹立山顶浑自震颤他终于下山回门人间破败的村子颓的道逼分娩的婴俩和着唱唱沉沉的黑夜…  相似文献   

16.
我和佛教文化的困线还须从敦煌说起。我创作《敦煌组画》,最后一题是《人神之间》,我题了一首短诗:“我看到造种的人和人造的神,一个可怕的宇宙颠倒。但在虚妄之中,却分明有人类最崇高的忘情,最炽热的爱,最无私的奉献。曹滋润心田.净化灵魂,这;使万:教,也是艺术。宗教和艺术,互相依存,难解难分。这是我对敦煌艺术的总评价。我虽然和敦煌艺术打了半个世纪的交总.沮惭愧的是,我不是佛教徒,也不曾从佛>L村教设有过深入的研究,只是从艺术用了对敦煌做过一些粗浅的探索;自己作为一,卜两家,也临摹过一些敦煌画,浅尝辄止,…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佛教高僧、前北京广济寺住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果法师,迁化升天,光阴转逝,已是十年。追思大师伟绩,心中无限感慨。大师生前,曾有幸蒙其亲切教诲与点化,其至理名言,余铭刻在心。大师人如其名,慈颜、慧目、和声悦色,实乃高僧风范。一、拜谒正果法师初次拜见正果法师,是在北京广济寺。进入山门,便是名刹广济寺。肃静庄严的气氛,让人有点不能相信,它居然是座落在繁华、热闹的北京市中心。以大雄宝殿为首、圆通殿、多宝殿等众多殿宇雄伟壮观。日本佛教源于中国,此时身处广济寺,就象回到了我心灵中的故乡,亲切之情,难以…  相似文献   

18.
去年(1986)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逝世五十周年。专程前来上海参加纪念活动的客人中有日本中山寺的住持、八十二岁高龄的杉本勇乘法师。当他下机受到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的热诚欢迎时,激动不已。杉本法师是在一九三三年于内山书店与鲁迅相识的,几年的交往中,对鲁迅的学识和为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先生不仅学识渊博,文章犀利,而且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有一次,他送给海婴一  相似文献   

19.
1987年6月2日是文学界前辈马一浮逝世20周年,浙江省文学艺术界集会纪念。马老的生前挚支、新加坡广洽老法师专程到杭州参加纪念集会,并带来精印的马一浮居士手书《石头迁禅师参同契》、《云岩宝镜三昧》和《僧璨大师信心铭》三种法帖向大会献礼。马老名浮,字一浮,别署蠲叟、蠲戏老人,又号湛翁。他自幼饱读诗书,曾游学欧美技日本,归国后专心治学,精研儒学、佛学,旁及哲学、理学,广见博闻,学贯中  相似文献   

20.
《佛教文化》2011,(3):120-122
黄庭坚,北宋人士,聪明勤奋,博览群书,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考取进士。但仕途不顺,都为外任。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病逝于宜州,终年六十一岁。不平的遭遇,坎坷的仕途,令他寄情山水,由此也寻访了不少高僧。苦难人生是他皈敬三宝,参悟生命真谛的资粮。他与世俗人不同,虽然在红尘大浪中飘沉,却没有迷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