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3月底,法国哲学协会主席雅克·董特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作者应本刊约请,回国后特撰写了这篇文章,对目前法国哲学界讨论断裂与延续性问题的情况作了较系统的介绍,兹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1月10日,第八届《哲学分析》讲堂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举行,此次讲堂邀请了法国里昂高师让—米歇尔·怀尔(Jean-Michel Roy)教授作了题为"认知实用主义问题"的主题报告,评论人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振华教授。怀尔教授是法国里昂高师人文科学系哲学与认知科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紫江讲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法联合研究院Jo RISS项目法方负责人,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认  相似文献   

3.
1999年9月21日,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利科(P·Ricoeur)应邀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进行学术访问。利科先生现年已80多岁,但看上去仍然精神矍铄。他曾担任法国国际哲学学会会长,巴黎现象学—解释学研究中心主任。其研究领域包括现象学、解释学、精神分析哲学等。利科先生的这次中国之行,对中国哲学同仁了解当今这位著名哲学家的思想,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在访问中,中国社科院的部分学者就利科的哲学思想和现代西方哲学,包括当今法国哲学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提问,利科教授当场作了有针对性的回答。现将其问答内容…  相似文献   

4.
2001年9月 5日-19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哲学系主任克劳德·安贝尔(Claude Imbert)教授应邀在复旦大学哲学系作为期两周的学术讲演,内容涉及“20世纪法国哲学概貌”、“现当代法国人类学”、“法国艺术哲学”和“认识论与现代逻辑”等。安贝尔教授是从事数理逻辑、艺术哲学、语言哲学研究的著名哲学家,著有《现象学与程式语言》、《逻辑史》、《梅洛-庞蒂、马  相似文献   

5.
法国哲学家利科尔(Paul Ricoeur)生于1913年。在雷恩学习哲学结业以后,接替J. 依波利特,在斯特拉斯堡大学(1950—1955年)教授哲学。他先后在巴黎索邦大学(从1956年起)、南特大学(1966—1978年,1969年3月至1970年3月任南特大学哲学系主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哲学。现在他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现象学和解释学研究所的主任。  相似文献   

6.
1988年4月1日至5日,关于德国哲学中人的问题国际哲学讨论会在武汉举行。这次讨论会是由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和《德国哲学》编辑部主办的,近百名学者与会。来自联邦德国、民主德国、法国、美国、瑞士、日本的九位教授和十位中国教授、学者在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7.
孙增霖  陈怡  孙巨传 《学海》2001,9(3):98-103
本文主要涉及了19世纪法国哲学在形而上学、认识论以及元哲学等方面对传统哲学所做的批判与超越,试图说明,从孔德到柏格森之前的法国哲学虽然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但它在现代哲学的转型期所起到的承先启后的作用却是不容抹杀的.  相似文献   

8.
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国际马克思大会组织者雅克·比岱教授应邀于11月1-5日访问了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并做了《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论战》、《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自由问题》的学术报告,徐俊忠教授和叶汝贤教授分别主持了会议。 在报告中,比岱从分析自己的一般理论(generaltheory)入手,介绍了目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正在讨论的问题。他认为,从马克思对自由主义的批判这个意义上  相似文献   

9.
1986年6月4日—19日,世界哲学团体联合会(FISP)主席,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哲学系教授威南·高希(Venant Cauchy),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教授和哲学所所长邢贲思教授的邀请,偕夫人来华访问。高希教授在北京访问期间,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有关学者举行座谈。他着重介  相似文献   

10.
葛力教授的专著《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一书最近问世了。这是我国学术界研究外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成果。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特征及其自然观、认识论、无神论、社会政治观、伦理学说和历史作用。该书记载了法国唯物主义的光辉业绩。 下面谈谈对该书的读后感。  相似文献   

11.
谭群玉 《现代哲学》2012,(1):123-126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学科第一位长江学者俞吾金教授,受聘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下简称马哲所)和哲学系讲座教授仪式,于2011年9月15日,在中山大学文科楼225演讲厅隆重举行,马哲所副所长、哲学系副主任刘森林教授主持了聘任仪式,并简要介绍了俞教授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哲学文本在法国得到翻译和出版,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将毛泽东思想视为无产阶级政治实践的重要思想资源。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法国激进左翼实践的发展,以及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哲学家对毛泽东辩证哲学的转述,毛泽东思想成为法国进步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争取自由和民主的理论武器。然而,由于毛泽东思想在当代法国政治哲学中始终被选择性地塑造为既与资本主义政治霸权对立,又与一切形式国家机器对立的激进思潮,其完整的哲学方法论并没有真正得到呈现,其所揭示的矛盾不平衡发展的客观层面也并未得到重视。随着冷战后新自由主义对历史和政治的重构,毛泽东思想作为法国激进左翼的批判符号的意义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法国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进路,使进步性问题成为其核心关注点。面对迪昂、勒鲁瓦等对科学确定性所可能带来的挑战,巴什拉建立了一种断裂式的理性主义进步观,确立了当代法国科学哲学的方向;康吉莱姆"更新"了巴什拉的历史认识论,将研究视角从理论转向概念,在认可"断裂"的同时,承认科学史的"继承性",弱化了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拉图尔作为法国传统与英美传统的交汇点,以本体论的方式复兴了连续性立场,并将对科学进步的考察拓展到西方文化传统之外。法国科学哲学对进步性问题的独特处理方式,规避了走向相对主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M.福柯  于奇智 《世界哲学》2005,(1):28-32,41
福柯明确把康德启蒙运动观视为自己随身佩带的徽章与护符.在启蒙运动问题上,我们看到了哲学研究方式的一种最初表现,这种表现已经具有两个世纪的漫长历史.我们可以从19世纪至今日来考察这种方式的轨迹.福柯指出,"什么是启蒙运动?什么是法国大革命?"这两个问题是康德提出他自己的现实性问题所依从的两种形式,从而认为我们目前的哲学选择是我们要为批判哲学作出的选择,进一步研究这种选择所建立的反思形式.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支持下,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以及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联合主办的"生活哲学:阐释与创新"天津论坛,于2015年3月13~14日在天津社会科学院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各地方社科院及部分高校的五十多位学者参加了论坛。一、生活哲学的理论与方法西北师范大学马俊峰教授认为,生活世界开启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并促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对生活世  相似文献   

16.
20 0 3年 9月 2 2— 2 3日 ,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发起并主办的“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教学与科研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7个重点学科、 1 9个博士点的 8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充分肯定了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但同时也承认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目前的确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 ,就成为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现状1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进展黄楠森教授…  相似文献   

17.
奥地利当代知名分析哲学家R·哈勒(R·Haller)教授应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所洪谦教授的邀请,于1984年9月6日来京进行学术访问。哈勒教授早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后进英国牛津大学在赖尔指导下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奥地利格拉支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奥地利哲学研究和文献中心主任。 9月14日和18日,哈勒教授在北京大学先后作了题为《维特根斯坦与奥地利哲学》和《维特根斯坦是新实证论者吗?》两个专题报告。22日他应邀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作了题为《维特根斯坦与怀疑论》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哈勒教授就奥地利哲学传统、维  相似文献   

18.
西方哲学史的研究者们一般认为,笛卡尔哲学在17世纪下半叶法国所遭遇的查禁和打压是由他的圣餐变体论思想所引发的。这种解释虽没有错,但实际情况却更为复杂。本文试图分析笛卡尔关于圣餐变体论的主张以及由此引发的"圣餐事件",挖掘其背后的真正根源,并阐述笛卡尔哲学与法国的最初相遇。  相似文献   

19.
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政治哲学”课题组、北京市哲学学会中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和河北人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政治哲学研讨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出版座谈会”于 2 0 0 1年 1 0月 2 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召开 ,2 0多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一书是周桂钿教授主持的国家“九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的最终成果 ,2 0 0 1年 7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对此书的讨论中 ,张立文教授、钱逊教授等认为 ,虽然有关政治思想史方面的书中多有提到传统政治哲学 ,但都不够系统 ,本书…  相似文献   

20.
1990年5月,英国知名哲学家、世界哲学学会联合会指导委员会成员、英国女王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大卫·埃文斯(J.D.G.Evans)教授应邀来河北大学以古希腊哲学为题作了一系列讲演,并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对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和贵州大学等高校的哲学系进行了学术访问。埃文斯教授在讲演中对本世纪欧美的古希腊哲学研究状况作了简短的回顾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对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现将埃文斯教授演讲中的一些要点作一概述,供国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