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06,(10):4-4
欣闻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成立5O周年,谨此致以热烈祝贺!并向西藏藏传佛教界人士致以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五十年来,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藏传佛教优良传统,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团结信教群众建设繁荣和谐的新西藏、开展藏传佛教对外交往、培养爱国爱教僧才、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西藏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是爱国社会团体,广大藏传佛教界人士是党和政府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基本力量。当前的西藏,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18世纪大多数藏族民众为藏传佛教信徒,清王朝在西藏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由藏传佛教僧侣集团主管西藏政教事务。噶锡家族是18世纪西藏贵族首领,其日常生活深受藏传佛教影响。本文以噶锡家族为中心研究西藏贵族作为信徒如何进行相关宗教活动,探析藏传佛教与西藏贵族的密切关系。认为西藏贵族全力支持佛教事业并积极修行佛法,在贵族的率领下藏族民众虔诚的信仰藏传佛教,揭示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下藏传佛教兴盛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3.
徐锦庚 《法音》2006,(10):15-15
人民日报拉萨9月3日电记者徐锦庚报道: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今天上午在拉萨举行。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出席庆祝大会。1956年,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正式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藏传佛教爱国宗教团体,标志着西藏佛教界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下的大团结和大联合。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土登才旺在庆祝大会上说:“和平解放50多年来,特别是佛协西藏分会成立50年来的历程表明,爱国爱教、团结进步始终是我区藏传佛教界的主流。”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会长珠康·土登克珠活佛说,西藏和平…  相似文献   

4.
作为藏传佛教的一朵奇葩——藏传佛塔,是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而逐步发展的。藏传佛教在西藏的兴盛时期为吐蕃时期,在汉地的兴盛时期为元明清时期,这两个时期的统治者都大力提倡并直接支持藏传佛教,使得藏传佛塔在西藏和内地得到了广泛的修建,而藏传佛塔的形制及其特点的演变也反映出当时人们思想、观念以及藏传佛教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1992年第3期《西藏研究》(汉文版)发表了署名赵橹的一篇歪曲和侮蔑藏传佛教,伤害信教群众宗教感情的所谓《藏传佛教六字真言考释》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研究藏传佛教专家的姿态,说什么“藏传佛教六字真言,不是不可解的,更不是神秘的”,以轻蔑的态度,采取无中生有,颠倒词序,增添词汇和语法成分,捏造根据等手段,写道:“藏传佛教六字真言,梵文原意,汉译为‘神圣呵!红莲花上的宝珠,吉祥!’是袭用古印度文化中的一句祷祝词。而红莲花上的宝珠,在古印度作为神圣而崇高的女性生殖器的象征,人们祈求生殖繁衍的庄严虔诚的祷祝词。在藏传佛教文化中,不仅引进了印度密教的六字真言,同时也引进了密教的  相似文献   

6.
在2020年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对于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蒙古族等民族的同胞们更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西藏的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大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如何根据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逐步推进和深化藏传佛教中国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7.
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藏传佛教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将之尽快融入社会主义新型文化的体系之中,创建具有时代特点、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新型和谐文化。2010年,我随佛教文化与西藏和谐社会建设课题组进藏调研,对藏传佛教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西藏和谐的文化功能有了新的认识。2011年,我在西藏挂职锻炼期间,又就这一课题做了调研访谈,进一步认识到:  相似文献   

8.
从藏传佛教时代使命定位,结合调研的第一手资料,我们认为,寺院应加强文化教育以提高僧众的现代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在西藏,由于自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藏传佛教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加强藏传佛教的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僧众的佛学修养、知识水平与文化素质,这不仅关系到藏传佛教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西藏和谐社会的建设。最近,笔者在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英国为培养为侵略中国西藏服务的人才,在西藏亚东、江孜等地开办英语学校,推行西化教育。此举遭到了西藏藏传佛教界以热振五世、三大寺僧侣为代表的爱国人士的坚决抵制,迫使西藏地方政府关闭英语学校。西藏藏传佛教界爱国人士对西藏西化教育的抵制遏制了英国的文化侵略,促进了西藏地方的文化觉醒、遏制了西藏民族分裂活动,增进了西藏佛教界爱国力量的团结、改变了西藏民族振兴思路,促进了汉语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8月1日至4日,由西藏民族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的佛教文化与西藏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在西藏民族学院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藏传佛教文化对西藏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藏传佛教当前的发展情况、藏传佛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藏传佛教管理制度和政策等问题提交了论文,展开了深入探讨。为展示此次研讨会的成果,本刊从研讨会论文中选取了《藏传佛教健康发展的若干要素》、《宗喀巴佛教改革的启示》、《加强藏传佛教的文化建设》、《当前藏传佛教文化认知现状及其对策》、《引导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健康发展》、《藏族吉祥符号的意蕴》等6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西藏寺院形成简述嗄·达哇才仁公元7世纪佛教正式传入西藏社会后,与土生土长的本教发生了激烈的斗争。最后,二者相互吸收、渗透,走上融合的道路,形成了西藏本土化的藏传佛教。寺院作为藏传佛教的必然产物,给广大的信徒们提供了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并且成为千千万万...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6,(1)
正雪域高原,金秋送爽,正值西藏自治区隆重庆祝成立50周年之际,为积极推动西藏地震后藏传佛教寺院的重建工作,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率团于9月24日抵达拉萨,慰问寺院,实施灾后援助。这是学诚法师就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以来,第一次踏上西藏高原,不仅带去了中国佛教协会对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祝贺,对西藏各族群众的祝福,也为西藏"4·25"地震中受灾较为严重的寺院送去了关怀和温暖。日前,学  相似文献   

13.
藏传佛教或称西藏佛教,俗称喇嘛教,但藏族自己则不这样称呼,而是称作“桑结登巴”、“却”或“登巴”,意为佛教、佛法。西藏佛教是在公元7世纪中分别由印度和汉地传人西藏的。7世纪至9世纪中叶是佛教在西藏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藏传佛教称其为“前弘期”;10世纪后半期,也即从公  相似文献   

14.
黄春和 《法音》2001,(1):31-36
藏传佛教是印度密教与我国藏族传统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地域性佛教。藏传佛教造像以藏传佛教特有的崇奉为表现对象,风格上以印度密教艺术为基本依据,同时融入了藏民族传统审美和表现手法,是雪域高原的一朵艺术奇葩。藏传佛教肇始于公元7世纪初,最初主要在西藏、青海等地的藏族聚居区传播。直到元代,随着西藏辖归内地中央政府,开始传入内地,此后在内地一直传播不衰。北京作为元明清三代的首都,始终是藏传佛教在内地传播的中心。在元明清帝王的一致崇重下,藏传佛教造像艺术活动分别在三代的宫廷开展起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我…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2,(4):67-68
本刊讯3月12日下午,西藏拉萨色拉寺37位60岁以上的老年僧人首次领到了基础养老金,这也是藏传佛教1300多年历史上,西藏僧尼第一次从当地政府领取养老金。色拉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坐落在拉萨市北郊,是一处气势恢宏的大型藏式建筑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2,(7):65
北京6月8日电(记者王海磬)中国佛教协会藏传佛教工作委员会日前发出倡议,倡导在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五省(区)开展藏传佛教和谐寺庙创建活动,倡议广大藏传佛教界僧尼"护国利民,共创和谐"。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法师支持在五省(区)藏传佛教界开展和谐寺庙创建活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藏传佛教工作委员会主任嘉木样·洛桑久  相似文献   

17.
从先秦以来,包括宗教在内的各种文化交流,加深了藏区群众与祖国内地的关系,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与友谊,促进了对中原王朝的认同,从文化、思想和心理上为西藏归入祖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公元13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辖,以萨班为代表的藏传佛教历代高僧大德为争取和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爱国主义实践、立场和思想为西藏佛教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使得西藏佛教界形成了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元明清三朝统治者利用藏传佛教在藏族地区的深远影响,把藏传佛教作为其治理藏族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施政方针.寓政于教,利用藏传佛教顺利且有效地统治藏族地区.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宗教的背景因素在西藏归入祖国统一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华社拉萨8月19日电(记者尕玛多吉)中国佛教协会藏传佛教工作委员会18日在西藏拉萨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西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新疆、内蒙古、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多位委员和特邀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藏传佛教工作委员会主任嘉木样·洛  相似文献   

19.
<正>8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来到西藏昌都,深入企业、医院、乡村和藏传佛教寺庙,考察当地发展稳定情况。俞正声高度重视藏传佛教的健康发展。他来到强巴林寺,亲切看望宗教界人士,详细了解文物保护以及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情况,鼓励他们发扬藏传佛教界爱国爱教传统,引导信教群众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俞正声指出,做好藏传佛教工作是促进西藏长治久安的一个重点。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充分尊重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8月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内容.藏传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藏传佛教的传承发展也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如何认识和对待藏传佛教中国化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