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道"以其超越性、无限性、自存性、创生性、终极性、临在性等本质属性,曾引发古今中外多少哲人的探索和思考,而这些属性也恰恰是对人类理性思维的挑战。对于宇宙本原与本体的"道",先秦诸子百家中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都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他们的代表人物或多或少都对这一本原问题有所涉及,先秦哲学中关于"道"的本体论思考,已经深入到对宇宙万物(现象界)之背后本原(本体界)的探索,其思考范围与深度已经远远超出了社会人生的界限。先秦哲学中关于"道"的本体论思考,将中国哲学带入了更为广阔与深邃的境域。这一思考仍然值得今人去承继,作更加深入细微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李俊文 《世界哲学》2007,(4):102-106
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以劳动为本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新的思考。卢卡奇确定了劳动的本质性内涵:作为目的论设定过程、作为社会实践模式以及作为类自由模式的劳动。以历史性对存在类型进行了划分,以劳动为本体建构的关于社会存在的劳动本体论的基本内涵表现为,自然本体论是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前提,劳动创造着人及其本质,目的性劳动驱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卢卡奇的劳动本体论学说对重建与发展马克思实践哲学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的中国哲学研究,"本体论"概念的误置屡见不鲜,因为源自古希腊哲学的"本体"和"存在",并不符合中国哲学语境中的"本体"。澄清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要想准确而内在地理解中国哲学理论范式,就必须从心性论层面把握中国哲学语境中的"本体"。同样地,中国哲学中的形而上学独具特色,迥异于古希腊哲学以来的metaphysics(形而上学)。以道家哲学为例,"道"不仅不出现于时空之中(无象、无形),亦不出现于语言之中(无名),具有明确的"非实体性",而古希腊以来的metaphysics则掺入了更多的物理学思考的特点。中国哲学语境中的形而上学体现为心性论、实践智慧与境界理论,而不是本体论、逻辑学和知识论。  相似文献   

4.
当代新儒家的本体论与现代化施忠连当代新儒家的本体论除冯友兰哲学以外,都继承了陆王心学的传统,把人的本心,即仁心作为世界的本体,只不过不同的哲学家论证的方法不同。以本心为宇宙本体,对于现代新儒家来说具有多方面的理论意义。第一,据此为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确立了最高价值观念。第二,仁心为现代人的人生确立了最高目标,使人生变得美好,富有意义。第三,以仁心为本体,说明人们应反求诸己,发扬它作主宰的精神。第四,心本体是创造精神的不竭源泉。第五,肯定儒家思想的永恒价值和普遍意义。现代新儒学的目标是让新儒学成为现代人精神发展的总指导,成为现代文化的思想基础,从而能够支配现代化过程。然而实际上,现代新儒学对中国现代化的过程的影响微乎其微。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现代新儒学受其本体论所局限。现代新儒学过分倚仗他们的本体论,因此他们重视抽象的、思辨的形而上学理论,轻视具体的实际问题,这是由于他们受传统儒学以本统末思想方式的影响,认为现代社会所有理论的和实际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确立本体。现代新儒学过分倚重形而上学,根源于其本体论学说中的一个致命伤,即将实在与主体混为一谈,也就是把心本体与宇宙实在相混同,从而完全否定了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这  相似文献   

5.
现象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顺福 《现代哲学》2007,45(4):80-86
物、现象是主体运用自己的先验感知模式整理纯粹本体的结果。它具有现实确定性、质量性、合理性、时间性、空间性、生灭性、特殊性、有用、有利等属性。拥有这些属性的现象是人类知识的对象。现象是相对的,因此它的这些属性也都是相对的。同时,存在不仅仅有生生不息的纯粹本体,而且它的必然伴随物即现象也是存在的真谛。现象与纯粹本体一起共同构成存在的事实本体。纯粹本体、现象的分与合即一三三一圆融构成了存在的综合本体。纯粹本体论、事实本体论和综合本体论构成了中国古代形而上学史上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在宋明理学的内部争论中,心性关系是一个要害问题。无论程朱抑或陆王,均以追求心性本体体验的一致为理论建构的目标,故而他们都认为心与性是不同层次、不同功能而又具本体论意义上合一的概念。程朱侧重于性的本源意义,故以性诠心;陆王则建立了心的本体论哲学,以心诠性,实现了哲学本体论视阈的根本转变,故为近代心学一系所津津乐道。在儒学史上,陆王心学一扫因"空疏之气"而  相似文献   

7.
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改革已全面展开,对本体论的研究是其热点之一,现将目前讨论的基本情况汇综于下。持“物质本体论”或“物质一元论”者认为,社会历史领域的本体是社会存在——社会物质,实践不能作为自然的本体,也不能作为社会的本体。马克思把实践引进本体论,着眼点在于人的实践和外部自然界之间的交互作用,并没有用实践把物质从本体论中排除出去。马克思的哲学本体,是一种以外部自然界为物质前提,以人类的实践为基础,两者之间不断交互作用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8.
印度佛教本体论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佛教自部派佛教以来,尤其是大乘佛教,重视对宇宙万物的终极本质、一切存在的真实本性、众生的本原和成梯的根据等问题的探讨和阐发,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本体论学说。印度佛教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其本体哲学思想也随之不断发展,前后变化很大。本文拟就印度佛教的本体“实有”说、本体性空说和本体心识说三个主要的本体论学说类型的内涵与演变,作一简要的论述。一、本体“实有”说释迹牟尼创立佛教时,并不关心,也没有讨论作为实体的“我”是否存在的问题。他主张“无我”,要求“离我执”,是指不要执着“我”的观念,“我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哲学的憧憬》解析高清海有关本体思维方式及其批判思想。从《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到《哲学的憧憬》,意味着将主体自我意识遭受的束缚归于本体论的批判性解读中并予以解除。《哲学的憧憬》将本体思维方式区分为现实实践、教科书以及本体论哲学三种语境及其症候,并着眼于本体论哲学批判,其将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代本体论哲学看成是"物"与"物"的关系模式,揭示物质本体论及其实体主义本质,进而把握本体思维方式批判何以必然导向马克思哲学所主张的人本学思维方式及其实践观变革。高清海批判的物质实体,并不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或本体,他通过重新规定本质与实体,让本体论哲学从属于本体思维方式批判。高清海讲的实体,是一种以抽象的概念规定现实世界并具有本质主义症候的实体,是其本体思维方式的概念支撑,本体思维方式也表现为实体的思维方式。但如何突破本体、实体与存在的牵制,进而在生存论的意义上定位实践主体以及类主体,依然还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哲学通论》确实实现了一次"本体论革命"。在这里,所谓的本体不是指世界的终极"本原",而是指隐匿于思想知识中的思想知识得以可能的根据和标准。对于构成人类思想知识的前提的探讨,就是哲学意义上的反思,因而《哲学通论》也把对本体的反思称为"思想的前提批判"。但问题是,在拒斥了绝对主义的实体本体论之后,或者说,思想的根据一旦不再是"绝对之绝对"之后,一切的本体论追求,因为都是基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的产物而带上了历史性的相对性质。如何规避这样一种对本体论的历史性理解的相对主义困境,可能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理论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