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音乐心理治疗的一般概念科学家很早就注意到音乐对人体能产生明显的生理心理作用。所谓音乐心理治疗,就是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音乐的力量和手段,治疗疾病,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治疗效果。它主要治疗功能性障碍,身心(生理、心理)和大脑障碍,神经官能症,精神病和病态癖好等疾病。接受音乐心理治疗的病人按年龄分组,治疗方法主要有感受式和主动式两种。听音乐是感受式治疗的重点,使病患者心理上产生自我调节的作用,或让病人去领悟音乐所产生的各种反应等。主动式疗法是让病人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即让病人单独或集体同治疗人员  相似文献   

2.
浅议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大连海港医院(116001)高玉玲手术是一种已被广泛运用的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治疗对病人又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绝大多数病人对手术都会产生焦虑、恐惧、优郁、消极悲观等不良心理状态,特别在接近手术期时,这种状态尤为突出。处于...  相似文献   

3.
当一个人生了病住院或居家休养时,最明显的情绪反应是意识到有危险而产生焦虑性的心理障碍。任何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碍,其程度决定于病人对疾病的了解与态度。焦虑是一种忧虑、恐惧和焦灼兼而有之的心理反应。病人的焦虑既可能来之对本身患病或入院的不安,也可能是来自疾病本身的临床表现。过分的焦虑不但导致心理平衡的破坏,而且会妨碍治疗的进程和身体的康复。那么,如何消除病人的焦虑心理反应呢?一般来说,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护理方法进  相似文献   

4.
西方心理分离的研究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十年来,家庭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国外家庭研究和治疗领域的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大量有关心理分离的研究。心理分离即个体与家庭在心理上的分离并形成个体化的程度。文章从心理分离的界定、心理分离的理论背景(Mahler发展阶段理论、Bowen家庭系统理论)、心理分离的测量方法、心理分离研究现状这几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做了简要评述,最后阐述了西方心理分离的研究对我国家庭研究与治疗的启示,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保乳治疗既能满足乳腺癌的治疗要求,又适于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但应用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还要充分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庭的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医院的综合治疗条件等因素,充分做到科学性与人性化的高度结合,才能获得最佳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心理护理程序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护理理论认为护理是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护理。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别用SDS、SAS等量表为材料,对心理护理程序和方法的建立作了一个临床试验研究。并以理论和实践的意义为线索,论述心理护理的分化、应用性研究的现实性和前瞻性意义。结果发现:丑)建构心理护理程序必须以主客观指标为基础。2)心理护理的方法应为综合的,形式以集体和个案护理为主。3)建构的心理护理程序和方法在理论上积极促进护理学科的分化研究。在实践上具有易于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价值。4)实施心理护理后,病人的SDS、SAS分值有显著降低的趋势。心理问题也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保乳治疗既能满足乳腺癌的治疗要求,又适于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但应用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还要充分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庭的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医院的综合治疗条件等因素,充分做到科学性与人性化的高度结合,才能获得最佳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临终心理的理论和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越  阎兰 《社会心理科学》2010,(2):22-25,49
死亡是人生生老病死必经的最后历程,对临终病人心理的研究,临终护理的探索有重大意义,本文从临终病人的心理及其发展状况,以及临终心理的调适等角度出发,对国内外的临终心理研究进行回顾,并对其中的理论和研究结果做出总结性分析,并对今后研究需要注意的方向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目前条件看,癌症病人的绝大部分时光是在家中度过的。病人家属在与之接触和为之护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危害健康。一家中有人生癌,本是不幸的事情。虽说是亲情浓厚,但应正视这一客观现实。对病人的痛苦,病情的恶化,不必过分紧张与忧愁。因为目前科学技术对癌症尚无特殊有效的根治方法。只要自己在病人的治疗、护理和生活关照中,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和责任,于心便可坦然无愧了。家属过分悲伤和忧虑,不仅自己心理失衡,也会使病人心情更加压抑,导致病情加速恶化。  相似文献   

10.
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疾病、病死率很高,化疗是主要治疗方法。由于化疗毒副作用较大,会引起肿瘤患者出现生理上和心理上较大的变化,产生烦躁、焦虑、沮丧等心理活动,并有可能引起病情的恶化,因此极有必要对病人进行心理指导。本文从心理方面对化疗患者进行指导探讨,使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能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1.
对于情绪疾患的管理,护理发挥重要的作用.情绪疾患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任何种族和社会阶层.在美国,1900万成人存在抑郁,女性终生发生率为24%,男性为15%.在发达国家,严重抑郁时5岁或以上年龄组人群主要的致残的原因.在慢性疾病患者中,情绪疾患发生率比较高,比如在COPD、哮喘和结核、糖尿病等病人中,抑郁或焦虑等发生率比较高.目前,临床疾病的治疗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后果,比如遵从治疗方案、减少加重,延伸到更广泛的方面,包括帮助病人达到理想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水平[1],这里需要在传统的药物、技术等治疗的同时,需要护士把自身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整合到治疗管理方案中,去教育、聆听,与病人及其家庭有效的交流,把病人当作完整的人来看待,即心理、躯体、情感、精神等诸多方面,获得理想的临床和健康效果.  相似文献   

12.
家庭社会功能在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支持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家庭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保健技术 ,探索家庭社会功能对人健康的影响 ,动员家庭内外资源来改善家庭功能 ,维持个人健康 ,强化家庭中病人的社会支持是十分重要的。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人们已认识到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涉及到生物、心理、家庭和社会多个层次 ,糖尿病一经确诊 ,不能根治 ,只能控制。患者必须接受长期的医疗保健 ,要求严格地遵守饮食制度 ,定期监测尿糖 ,定时定量地运用药物及适度的运动 ,糖尿病患者必须克服过去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新的生活方式配合治疗 ,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以控制血糖的升高 ,从而…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身疾病,它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如不及时抢救就会导致死亡。它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除与寒冷、劳累、遗传等有一定关系外,还与心理因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探讨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理状况并给予必要及时的心理指导和心理治疗,对心肌梗塞病人的抢救、治疗和恢复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15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治疗观察,发现有以下几种心理状态影响着病人的治疗和康复。现将这些心理状况加以探讨,希望能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1989年——1992年,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  相似文献   

14.
临床心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乐国安  李强  郑谊晶 《心理科学》2005,28(2):436-437,435
本研究按随机和匹配的原则,将64名白血病患者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对于干预组进行了为期1 5天的临床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相应的医学治疗和护理。以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编制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EORTCQLQ -C30 )为指标,观察临床心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5.
英国心理健康护理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心展 《心理科学》2003,26(5):894-895,884
1 引言  由于心理医院的病人数量急剧增长和医务人员数量相对不足的危机倍受关注 ,加之医院治疗存在种族歧视、性别差异和等级观念 ,早在 195 9年 ,英国就通过了“心理健康条例”(TheMentalHealthAct) ,而且得到了所有党派的支持。根据这一条例 ,只有极少数病人在精神病院接受强制性治疗 ,而绝大多数病人则接受非正式治疗。尽管“心理健康条例”强调了社区照料的作用 ,但它没有规定有关地方政府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特定的财务条款。2 0世纪 6 0年代是英国心理健康护理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之一。当时 ,反传统精神病治疗运动正值…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于心理疗法似乎还不十分熟悉。其实,很早以前,我们的老祖先就已经应用它治病了。在现实生活中,在各个家庭,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着。 所谓心理疗法,即精神疗法,是对病人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精神疾患病人呈增多趋势,也出现低龄现象,特别是抑郁症患病率增长很快。那么,哪些人易患抑郁症呢?有家庭问题的儿童童年时期,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可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如父母的教育态度不一致,父亲简单粗暴而母亲过于溺爱或父母关心少而管束多等,这种家庭的儿童容易出现焦虑情绪、过分依赖和不安全感,一旦遭到心理紧张刺激,就容易产生神经症性症状,重的出现抑郁症。遭遇不幸生活童年时代受到失去父母亲的打击,很可能产生自卑感、不安全感、沮丧、情绪不稳。童年时代长期的家庭冲突会给儿童带来不能摆脱的情感负担和心理矛盾,家庭暴…  相似文献   

18.
对护士素质的传统的要求是: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高尚的医德。找们认为,一个合格的护士,除了要具备以上素质外,还应该懂得护理心理学,并能在临床实践中正确运用。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患者的各种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及需要采用的护理措施。研究运用护理心理学,对病人进行精神护理,这是现代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国外大量采用的“行为治疗”,即心理治疗,其中就包括心理(精神)护理。许多护校开设了护理心理学基础课程,在大学进修中,也有心理学专科和这方面的研究专题。  相似文献   

19.
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按随机和匹配原则,将40名乳腺癌放疗患者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仅接受相应的医药治疗。以肿瘤病人情绪适应问卷(MAC)和免疫测试法研究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反应和免疫功能,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NK细胞活性(NKCA);并有助于维持放疗期间患者的白细胞水平。  相似文献   

20.
创伤截肢术后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躯体残疾和缺陷,同时使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做好创伤截肢患者家庭护理与心理疏导非常关键。在慢性康复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纠正其认识偏差,减轻“自避”行为,消除“患肢痛”幻觉;在家庭康复护理过程中,要建立和谐的康复环境,训练其自我照顾及运动功能,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尽快恢复身心健康,重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